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要毁了你的孩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9 16:0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要毁了你的孩子

    • 发布时间:2013-11-11 文章来源:中国佛教故事网 作者:管理员 点击次数:14810   字号:[url=]放大[/url] [url=]普通[/url]
    •   这些好意会毁了你的孩子
        我们先来看看家里经常出现的一些场景:
        1.“叫你好几遍了,还不起来?要迟到了!”(为什么不让孩子养成自己起床的习惯?到处都是闹表)
        2.“赶快洗洗,吃早点!”(被子谁来叠?不做早餐难道连碗都不刷吗?)
        3.“回来啦!你去看书吧,饭好了我叫你!”(读书高于一切)
        4.“吃点儿水果!”,“喝杯牛奶!”,“要不要点心?”(伺候少爷小姐呢?)
        5.“孩子!只要你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其他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读书还有理了?)
        这些话家长们不陌生吧?
        我想在这里提醒家长们(顺便说一下,上面的部分话我也说过,不能脱俗!)上面说的所有的话本心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时间久了你可能会后悔,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样呢?其实,都是当初的这些好意导致的结果。
        上面的这些话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
        1.家长无意中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劳动本身可以让孩子养成一种习惯:我是家庭中的一员,这是我应该做的。劳动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劳动还可以为今后的创造性思维积累素材。
        2.家长无意中改变了孩子的心态。家长的这种做法会导致孩子认为:我在这个家中最重要。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孩子的自我意识会迅速膨胀。
        3. 家长无意中剥夺了孩子的生存能力。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不断积累,并不断从失败到成功,获取一定的经验。家长让孩子放弃一切,等于放弃了让孩子学习生活、积累经验的成长机会。现在高智低能出现的笑话比比皆是。
        4.家长无意中埋下了心理不健康的隐患。人们会发现,隔不了几天就有报道说某学校学生自杀;学生抢劫;学校暴力等等。这些问题学生都和早期的家庭教育及不良习惯不无关系。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说的没错。前段时间各媒体都在报道一个初一的孩子马鹏飞。由于特殊原因,从小就和奶奶相依为命,生活来源就是奶奶的几百块钱的退休金。5岁开始,由于奶奶的眼睛失明,家里所有的家务全部由5岁的孩子来承担,不但要干活,还要算计。每天的时间表排的满满的。虽然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却还保持着班级前10名的学习成绩。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生活与工作能力强,无不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
        付出就一定有回报,过去有句老话叫“出力涨力”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应该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做,哪怕是做的慢一点,结果不尽完美。谁天生就会做?做自己该做的事儿,适当做些家务,对学习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对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家长们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放弃了原本比学习更重要的东西:
        1.让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儿;
        2.让孩子适当的做些家务;
        3.让孩子对家庭的重大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
        4.让孩子关注新闻;
        5.让孩子记住长辈的生日;
        6.让孩子学会关爱别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