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华经 4(3)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7:09: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使者执之逾急,强牵将还。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躃地。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莫复与语。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贵,为子所难,审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语他人,云是我子。使者语之,我今放汝,随意所趣。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

    这个「使者」就是《华严经》。疾走往捉:急于求成,让那些小乘人马上成为大菩萨。
    穷子惊愕,称怨大唤:当时小乘根机之人根本都不知道《华严经》在讲什么。怎么「称怨大唤」呢?小乘人是以烦恼为「怨」,以生死为苦;那么大乘人呢,烦恼即菩提。从《华严经》到《金刚经》,到《地藏经》,再到人天法,佛法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讲有修有行有证,它非常符合我们无量劫以来的习气。只有《法华经》《楞严经》讲一步登天,不历修证,故而很难被众生接受。小乘人见到大乘菩萨愿身再来,他不理解这种心态。我不相犯,何为见捉:这比喻他的根机不适合于大乘法。「见」就是「被」。何必要用大乘法来强人所难?其实这里还没有涉及到圆顿大法,否则就更不相信了。
    使者执之愈急,强牵将还:「使者」就是《华严经》。「强牵将还」是指小乘人的心态,好像这个大乘佛法在强迫他,强迫他回小向大。
    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自念无罪」既可说为凡夫二十八天和一些歪门邪道的「计取见」——有些人以为开了天眼,开了天耳,就是证到「涅槃」;也可理解为有些小乘人确确实实证到阿罗汉、辟支佛,以为究竟涅槃了。这个法通凡通圣,通小通大,乃至于一些通教、别教的菩萨,他已经明心见性还是怎么样,叫「自念无罪」。而被囚执,你怎么还要逼着我回小向大,修什么菩萨道?成什么佛?还要叫我生生世世愿身再来?我只愿意修一个「偏真涅槃」,修一个没有色身拖累的这种灵体。
    此必定死:是指小乘人颠倒妄计「涅槃四乐」——常、乐、我、净。小乘人认为证到「偏空涅槃」就是「常」;而菩萨愿身再来示现那种分段生死,他说是「非常」,是死。小乘人以不入世、清净无为为「乐」;而大乘人在尘教化众生,以苦为乐,小乘人认为是苦,是非乐。小乘人破除了分段生死,证得灵体,以为这是「我」;大乘人愿身再来,依靠色身教化众生,他认为这个色身就不是我。小乘人以不涉世俗,回避世间的五欲六尘为「净」;而大乘人和光同尘,在尘不染。小乘人认为大乘人这是非净,「计净非净」,所以叫「此必定死」,他认为「常乐我净」这四种涅槃功德断送了。转更惶怖:小乘人在证偏空涅槃以后,以宿命通观察到无量劫都在六道轮回,在三恶道受苦,所以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在流血,惶惶不可终日。闷绝躄地:「地」是指烦恼地。
    父遥见之:为什么叫「遥」呢?小乘心态跟佛之心态相距甚远。佛眼无所不见,「遥见」就是明白一切众生的根机。而语使言:而对使者说话。不须此人,勿强将来:既然这样,佛就停止《华严经》的讲解,不能勉强,机缘没有成熟不要「拔苗助长」。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这是由第一说法时期转入第二说法时期,讲《阿含经》等小乘经典,从「苦集灭道」「四圣谛」下手。「冷水」表小乘法;「洒面」,用小乘法来教化。为什么要浇「冷水」呢?小乘法也可以帮助修行人断除三界六道的那种烦恼。烦恼也叫「热恼」,用对治法必须以冷治热,叫「冷水洒面」。「洒面」表一些方便法在事相上执著。那么到了《法华经》《楞严经》不是「洒面」,叫「修心」,在前七方便,叫「修行」。令得醒悟:「醒悟」就是开智慧,先除去热恼让他清净下来。莫复与语:也就是暂时停止《华严经》大教。
    父知其子志意下劣:佛知道众生的根机。「下劣」是相对于大乘根机而言,而不是指六道凡夫的那种下劣。自知豪贵,为子所难:知道这个时候小乘人还没有发心,你要他承担如来家业这是强人所难。审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语他人,云是我子:「审知」就是恰如其分。「方便」包括在讲《法华》之前,在前四说法时佛从来不讲二乘人能作佛,此为方便说;究竟说,其实一切人都能作佛。使者语之:我今放汝,随意所趣:佛在终止《华严》大教以后,宣布马上要讲小法。放汝,让你能得到自在,叫观机逗教。各得其所,叫「随意所趣」。
    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从地而起:「从地而起」比喻方便法也可以观机逗教,也能引导修行人证得一定的果位。往至贫里,以求衣食:这是指开始进入第二说法时——小乘阿含时,求证阿罗汉果位。

    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汝可诣彼,徐语穷子,此有作处,倍与汝直。穷子若许,将来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语之,雇汝除粪,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既已得之,具陈上事。

    将欲:这是说佛的良苦用心,设种种方便「诱引其子」。密遣二人,形色憔悴:「二人」指声闻、缘觉二乘教法。怎么「密遣」呢?二乘教法里包含着大乘佛法,但是非智不悟。形色憔悴:由于小乘人是以自利心,只想自己成就,心量很小。你看寺庙里诸佛菩萨像是不是很庄严呢?阿罗汉像是不是有点古里古怪?是不是叫「形色憔悴」?因为阿罗汉只为自己打算,想不到别人,所以他气质不能摄受人;大乘菩萨道以利他之心,相由心生,故其气质使人乐意接近。无威德者:也就是「形色憔悴」,是加重说明,没有「威德」就不能摄受人,不能以「威」服人,以「德」化人。佛菩萨之道,他就是发脾气,你虽然害怕,但不会恨他,你知道他为你好。
    汝可诣彼,徐语穷子:「汝」指小乘法。「徐语」就是慢慢引导。你如果直接讲「这个泥巴也是我,也是你啊」,他才不相信呢,你必须拐弯抹角。此有作处,倍与汝直:在讲声、缘、藏、通、别之前是不是人天法啊?人天法属于凡夫外道修行,他不是通过从根本上来破除见思烦恼,而是用强烈的意识心来修那种禅定功夫伏住烦恼。小乘阿罗汉从表面上看,一样在修「四禅八定」,但发心不同。阿罗汉从根本上来断见思烦恼,能达到第九次第定。所以同样修「四禅八定」,前者是「伏惑」,后者是「断惑」,是不是「倍于汝值」?
    同样受五戒、菩萨戒、三坛大戒,功德大小只看你的发心。你是为了自己成佛而受戒,你就是小乘;若是为了教化众生而受,那修的大乘戒。相上看一样,用心不同,价值迥异。同样的你来供养三宝一百元,你是为了自己得人天福报,那就是人天道;你是为了自己往生极乐世界,那就是小乘道;你是为了大众成佛,那就是无上道。所以大乘佛法就是教我们学会怎样用好这个心,要非常珍惜「如来藏心地法门」啊!自古以来诸佛菩萨都在奔走呼号,可是古今中外有几个人能解其义?
    穷子若许,将来使作:如果他是这个根机的,那就这样成就。
    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语之,雇汝除粪:如果他要问到底这个法门是怎么回事啊?告诉他,这是帮助你破除三界粗重见思烦恼,叫「除粪」;而后面的「诸法戏论之粪」是把《法华经》《楞严经》前七种方便统统说为是「粪」。为什么?它是有漏法门。小乘法门行善断恶。「恶」是谁?是不是把这个恶漏掉了?《金刚经》连善法都破,破一切相见性,连佛的三十二相都破掉了,善法是不是还是「我」啊?是不是也漏掉了?《华严经》讲「次第三藏」,把这个「一心三藏」是不是漏掉了?用《楞严经》来讲,一漏是不是一切漏啊?所以它是不是有漏法门?是不是「粪」?不能因为它是佛讲的就相信,还要懂得佛为什么讲。所以用「一心三藏」一印证,是不是搞明白了?佛当初讲这些法是迫不得已,步步引导。
    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我等二人」就是声闻和缘觉二乘之法,「亦共汝作」表人与法相应。我们这个心,你看什么,信什么,你就是什么,叫「亦共汝作」。你贪著名闻利养,名闻利养就跟你道交感应。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法与人相互摄受。既已得之,具陈上事:相遇了,开始修这个法门了。「具陈上事」就是按照「苦、集、灭、道」四圣谛、十二因缘法等等这些事情一一地陈述在面前,一一解决。「具陈」是教门、行门都包含在内,用来对照修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6-9-28 16:05:55 | 只看该作者
    印广法师讲解《法华经》视频目录(入口)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 ... 29&fromuid=1687
    (出处: 法华论坛)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26 22:05
  • 700

    主题

    7147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144
    QQ
    板凳
    发表于 2016-9-28 16:06: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 ... 33&fromuid=168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7 08:49
  • 0

    主题

    8554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205
    地板
    发表于 2016-9-28 20:49: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