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觉者,佛也;这个不是虚幻的。 凡是我们能够用意识感受到一切的思想、运动、空间、时间,都是脑内原子相对运动的测度,也都因感知而存在。每一层次的事物——电子、光子、原子、你、我、太阳系、银行系、宇宙,都在作着相对运动,而意识就逐层次扩展开去——向原子、电子深处,向恒星、星系、宇宙层面,都呈现出了不同层次的意识——也都是对一个意识的不同呈现——即是,万物皆有佛性,也是万物都是同一个佛性的意思。 如果你能钻入电子深处,你会发现,它本身就是一个宇宙体系。而我们的宇宙,对更高层面“意识”来说,也是一个“电子”! 所以,佛性不是虚幻的。佛性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这个佛性又如何去感知呢? 引用南怀瑾老师的一个故事:有一位天王悟道禅师,整天打坐,县长来访,亦不加理会,把县长惹恼了,叫人把这个和尚丢到河里,河里浮出一座莲花,他就坐在莲花上面,这下子把这些人吓住了,因此感化了这位县长,成为他的皈依徒弟。 天王悟道后来生病躺在床上,疼痛难过得哎呦-哎呦-地叫。旁边服侍的徒弟说:“师父!您叫轻一点好不好?你是悟了道的大和尚,叫那么大声,让人听见,多丢脸!师父啊!您当年的威风哪里去了?” 悟了道的师父生病还哎呦哎呦地叫,这像什么话?他的道悟到哪里去了?天王悟道一听不再叫了,说:“哦!不对呀?我痛得叫哎呦哎呦里,有个不痛的,你们知道不知道?”这几个徒弟都说不知道。师父说:“我传给你们要不要?”徒弟答: “当然要,求之不得。” “好!喔呦!这个是不痛的!”然后,两腿一盘,走了。 灵魂、本心、意识、如来、是多么浅显而易见。当我问你,为什么会相信有灵魂的时候,你会说,我知道自己活着;我知道清风拂面,我知道牙痛,我知道生活是非常美好的——而也知道有时人们会忘记这点,我还知道什么是白天,什么是黑夜……… 当我们看到某一个人死去了,我们相信他的那个“知道”就是他的灵魂,而相信他的那个“知道”还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 许多人却要到身外去寻找灵魂、本心、意识或者如来——创建出许多理论来满足自己的想象,却不愿意相信,此时此刻所感知到的一切就是如来本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祖说: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而问题是,佛祖说了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真心中物,而“怎么个真心中物”却没有说。实则无法说,因为只有深入禅定中才能够感知到你就是“它”。所以,佛祖在佛经中一直教导我们要修禅入定。而今天量子力学的发展,对于如何“真心中物”却可以我们去窥上一窥!接下来,我会努力打开、扩展可以窥探的孔洞,而你的工作就是你把眼睛放上去。 无论如何,此刻我们还活着,我们以我们的时间来度量意识的呈现。而最终,一但离开脑神经系统的运行,即原子的运动,我们的意识还存在吗?或者说,还会存在另一个有意识的觉察吗(记住:佛者,觉也)? 实际这样的思考是错误的,我们不应当问,脑神经系统是如何呈现出意识的,而应当问,意识是如何创造出脑神经系统运行的。只有超越常识的提问,才能获得超越常识的答案。最终是“怎么个心中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