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真正洞悉;洞悉就是彻底的了悟,能够彻底的了悟苦恼的真相。 真相就是这有前因后果。为什么我们今天会活得这么痛苦? 它一定有前因、有后果, 原来是贪瞋痴太重; 原来是对这个五欲六尘难以割舍, 原来是追求这个假相,死执不放, 所以,我们的苦就没办法停止,原来是这样子。 我们就把欲望放淡泊一点, 六根追求六尘,产生的六种妄识,这个苦就一直来。 我们现在知道了,六根攀缘六尘,都知道那是无常,都是缘起性,缘起性就是空性。
《楞伽经》告诉我们,自觉圣智即是佛,自己觉悟自己的清净自性。 自觉圣智,自己觉悟,自己有圣人的智慧,叫做自觉圣智即是佛。 法法本空即悟法,如果你了解,法法──每个事物或者理,全部都是毕竟空。 法法本空即悟法,这个就了解佛所说的法。 法法本空,佛所说的法,皆不可取、不可着,因为法法本来就空。 因言遣言,因为用种种的语言、文字、方便,让你放下。 所以,佛说:我说了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句法。 这就告诉你:本性是不可说的意思。 所以,了悟法法本空,回归如来藏性,诸法皆空、皆不可得,也不可说。 和合无诤即是僧, 一个人的心性和合无诤,没有能所,一种悯怀,没有能所; 没有能缘的意识心、没有所攀缘的外尘境, 能缘的意识心、所缘的外尘境,都是如来藏性所影现出来的。 如来藏性就像一棵树,六识就像树的影子,你不要看到树的影子就执着; 但是,虽然是树的影子,可是,那是真树所影现出来的; 虽然是意识心,不是真心,可是,意识心当下空,就是如来藏心,不能离开当下。 当我们能够真正洞悉苦恼的真相的时候,也就能够知道苦恼的来源, 我们这个苦恼到底怎么来的, 我们应当去透视它,我们应当去了悟它,不要被它迷惑。 简单讲:被相所迷惑的,就是凡夫众生; 超越一切相的就是诸佛,能于一切相自在解脱, 不取、不着、不贪染、不起瞋恨心,能够平等、大慈就是佛陀。 也能够知道苦恼的来源,进而达到没有苦恼的境界,我们称为涅槃。 小乘只有一个名词,叫做涅槃; 大乘的名词就很多,什么一实相、如来藏性、海印三昧、大般涅槃妙心、如如、真如、究竟解脱,这个都是大乘的名词。 进而达到没有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途径。 你今天为什么要学佛?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佛? 就是要消除种种的不幸和痛苦。 有学佛的人生观,跟没有学佛的人生观,是完全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