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人由于业障太多,经常会碰到各种麻烦,往往一出门就不顺心。这本来就是让人来还业的,但有的人不明白,碰到事情,总是先站在自己的角度,为自己着想,先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就避免不了矛盾和争执。凡事都有因果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而对于学佛的人来说,所发生的人和事,都是对我们的考验,都是佛菩萨再让我们借此去掉“贪嗔痴慢”,消除业障。
凡事反思自己,也是慈悲爱人的表现。人、往往是这样,都希望别人对自己好,而不愿对别人好;都希望别人关心尊敬自己,而不愿关心尊敬别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利益,而眼红别人也得到利益;都不愿受到别人的伤害,而往往轻易的去伤害别人。这都是因为心中缺少爱,缺少慈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爱指责别人,因此就出现了很多的矛盾。比如婆媳不和、夫妻吵架、孩子叛逆等等吧、这都是我们没有找自己的原因,而只盯着别人的毛病看。夫妻之间,结婚前、总是能看到对方的优点,能包容忽略对方的缺点;结婚以后,就相反了,看的全是对方的缺点,总会说别人的爱人如何如何好,这日子还能过吗?不天天是矛盾吗?婆媳之间,因为两代人的观念不同,更容易出现矛盾,都爱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对方,都爱把对方往坏处想,自然就变成了敌人。对待孩子,做父母的,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而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不能用平等的、理解的心态对待孩子,爱指责孩子,而从不知反思自己,更不会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如果、大家都相互忍让,相互包容,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多去想想对方的长处,多去想想自己的不足,事情的结果就会不一样了。
还有一些学佛的人,家里人反对学佛,关系闹得很糟。其实你不能天天在他们面前讲学佛怎么的好,就能感化他们让他们信的,而是、你要做出来,在家里做的比以前好,或许能够感化家人了。他们看到你因为学佛有了变化,他们就会觉得学佛好了。
当然、各种矛盾也是由业力所致,都是讨债还债的,都是来考验人的,正是因此,我们就更不能埋怨指责别人了,该还的不还,那才是危险。可能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做的够好了,对方太过分了,总是不能感化他。那一方面要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够好,是不是嘴上、行动上对人好,可心里上依然有怨气,甚至愤愤不平?一方面、要忍常人所不能忍,不是强忍,是心甘情愿的忍,对方越过分越要有爱心,才能改变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们足够真诚,就能感化对方。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恒心,不要想着马上见到效果,要潜移默化,持之以恒。普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做不到事事找自己,所以这些问题也不可避免。而学佛的人,必须要做到,做家庭中的榜样。
所以、修佛的人碰到任何难题,出现任何情况都要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做的对不对,心态好不好,有没有自私的想法?宇宙的一切都是公正的、合理的、如果自己错了,就必然与周围的一切形成矛盾,产生摩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紧张了。这时一定要找出自己的原因,把自己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就会发现一切又会变好了。
所以、一旦出现了矛盾问题,可定有自己的因素,首先要反思自己。即便是某件事看上去确实对自己不公,那也要忍,因为很可能那是自己前世欠人家的,作为一个修佛的人,就应该忍让、宽容,如果我们和常人一样去争辩,那我们就是常人,就不是佛家佛子(弟子)了。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