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能转境即同如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7:0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能转境即同如来
[url=]星伝风语[/url] 4月17日 20:10 浏览(129)

心能转境即同如来,
  心被境转便是众生。
--《六祖坛经》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楞严经》

真理,越讲越简单。

世尊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来开示。说到究竟处,境,物皆无意思。何来有转它们之处呢?

究竟来说,先奉上结论,再来分析:

因为我们起对立心来处理自性作用的见闻觉知,而诸佛是无差别境界,即离对立心法。

所以说,“转境,转物”,只是把我们一开始的“对立”心法见解,转为“一体,离对立”心法见解而已。
就是这么一回事,没有别的,没有更多,没有更二。


自性起作用,幻现一个物,如梦境出现,整个梦境,事物,乃至里面的我身,我身为主人的角度来展开梦中次第事物诸法。

这本来是脑海中的事情,本来应该用“知”字,或“了了分明”的字眼,词语,来描述实践情况。
用“见”字,乃至“闻,觉”是从我们习惯,习性,习气,人身为主角度,世俗的形容,大家会容易接受,意会,悟入。

这个梦境初现,就称自性作用起“见闻觉知”而现境界相。更准确的词语,个人认为是“了了分明”。

当我们习惯性的,或者说,“对立心”性从潜意识同时起作用,把脑海中所现的“物”,对立起来,变成“我见物”,“能,所”对立法就起来了,这个时刻称“知见立知”。即“了了分明”,“见闻觉知”后,建立起“我与非我”的能,所两边法。

因为这个“执着”是强大的,强大得世尊在《楞严经》中以“地大”来比喻。故此世尊用一个词语帮助我们“过度”。

这个伟大的词语,就是“见性”。

“见闻觉知”性这些词语是破因缘次第法,即我用我眼去见这个物,以为见物是非得有“眼根”不可。这个时候,就告诉我们,没有眼耳口鼻,我们也能见闻觉知。。。。

开示离相的自己,离相的自性作用,这个时候就破了一些“误会”,即叫破了一些“无明”。

把“有六根”才能“知六尘”开示到“自性”境界,自性非相,见性作用能见物,能见诸法,没有限制,没有远近限制,没有大少限制,即“天眼通”不是有个天眼,是自性的“见性作用”,自能无条件见尽无量法界,无量事物。。。。

开示了无相的自己 -- 自性。

然后再破“被见的物”这一对立法。这个被见的物,如同自己梦中的物,它就是我们的“视力”,不是分我与非我,我见到非我的物。
而是即此物即是我,即此物即是心,即此物即是见,即此物即是知,如同不用眼看手,都能够知道自己现在是“握拳”还是“展掌”。

比喻:
我们现在回忆自己吃冰淇淋的味道,先从脑海中假设一个自己的身体,然后其身手上拿着冰淇淋,然后吃这个冰淇淋,回忆,回味的感受舌头范围的味道。
请问,这个时候的“冰淇淋形状”,和“冰淇淋的味道”是靠脑海中假设的我身去用眼睛看,和用舌头尝吗?
不是。
就是自己的直接回忆内容,不需要通过假设的幻身去看,去尝。

我梦中的内容,我“思考,思想,回忆的音形图貌”内容,都非靠其中里面的幻身,假设我身,去见,去闻,去觉。
所有内容,本自一体。

能见的我,非物,不生不灭;
被见的物,非非我,即物即性;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全妄即真。
没有被见的物,境,界,非我之事相,在等自己去攀缘。

之所以把这些物,境,界等看作非我之事相,就是潜在的“对立”法性在作用,了知对立心性,则了知无明根源。
知见立知就是这个“对立”法性作用下的结果。

故此“转境,转物”。“离相”来说,就是转自潜意识下“难知难觉”的贼 --- 对立法性,即自“心量”的最根本障碍。

转用离对立,一体法观照,即除“心量”唯一障碍,而得无量,无边,无尽。故智慧,福德无尽,无边,无际入诸佛无差别境界,正等正觉,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

因离对立本自一体,故此体会诸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奉献性。
“不怕念起,只怕不觉。”

我们转境,转物的话题,就化为如何用“离对立”心法角度看待身边人,事,物,成就没有障碍,没有局限,没有边际的无漏心量法性,慈悲同体奉献法性。

纯属个人分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25 10:16
  • 27

    主题

    280

    帖子

    639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95
    沙发
    发表于 2015-6-26 08:28:43 | 只看该作者
    故此“转境,转物”。“离相”来说,就是转自潜意识下“难知难觉”的贼 --- 对立法性,即自“心量”的最根本障碍。

    转用离对立,一体法观照,即除“心量”唯一障碍,而得无量,无边,无尽。故智慧,福德无尽,无边,无际入诸佛无差别境界,正等正觉,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

    非自非他,非非自非非他,大圆境智,无二无别。感恩师兄法布施。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