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禅诗中的故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4:27: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禅诗中的故事

      文/远尘
      
      中国古代诗歌大多是诗人抒情述志或抒发愤懑之作,因此每一首诗歌都有其写作背景和思想内涵。禅诗作为古代诗歌作品的一个类别,也不例外。纵观历代禅诗,其中有很多都蕴含着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早年曾为僧,法名无本,后来得韩愈赏识,遂还俗应举,却未及第,后来只做了几任地方小官。
      
      贾岛为僧时,曾写了《题李凝幽居》一诗: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在初写这首诗时,对“僧敲月下门”句中究竟是选用“僧敲”,还是选用“僧推”一词颇费了一番心思。当时他骑在驴背上反复沉思,并不断用手作出推或敲的姿势,以便选样最妥帖的词。这时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走过来,由于贾岛只顾着思索,竟忘了回避,韩愈的侍卫就把他押到韩愈的跟前。朝愈问明缘由后,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帮他选词,最后韩愈认为用“敲”字最能表达这首诗的意境,于是贾岛最后把这—句定为“僧敲月下门”。
      
      这首诗是诗人作诗讲究苦吟的代表之作,并因此得到韩愈的推崇而广为传颂,“推敲”一词也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意在告诉人们吟诗作文时,要多一些斟酌,以与出意境优美的作品。
      
      与贾岛同时代的古文家李翱是一位喜爱与僧人往来的文人,他在任朗州刺史时,因仰慕药山惟俨禅师道行,屡次派人邀请,但惟俨从不应邀,于是李翱只好亲自入山拜望他。
      
      当李翱走到惟俨禅师跟前时,禅师明知李翱来见他,却手持经卷,不看李翱。侍者说:“太守在此。”李翱气量狭小,性情急躁,便不耐烦地说;  “见面不如闻名。”说完就拂袖而去。惟俨在后面喊:“太守!”李翱条件反射地应答。禅师说:“你怎么推崇耳朵而蔑视眼睛?”李翱赶紧拱手谢罪,问禅师:“什么是道?”禅师用手上下指了指,说:“懂了吗?”李翱说:“不懂。”禅师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听了很满意,随后吟诗一首赠药山禅师。诗曰: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原来“道”正如天上的云朵、瓶中的清水一样,无处不在,充贯在天地万物之中。就是说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自然事物都是佛法。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只要识有心源,则云之潇洒,水之恬静自会融会贯通。
      
      禅诗中不仅有谈论佛理诗意的,而且,还有以诗为讽的,唐代著名禅师灵澈禅师就曾写过一首诗讽刺言行不一的官吏,灵澈禅师住锡庐山东林寺时,洪州刺史韦丹与灵澈禅师是至交,他经常与禅师篇章唱和,互谈佛理,以解官场上的困惑。
      
      一次,韦丹刺史作了一首诗请灵澈禅师欣赏,诗曰:
      
      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已为平生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君。
      
      韦丹刺史对官场事务烦杂,世事无常感到厌倦,在诗中表达了准备归隐跟随禅师习禅的愿望。灵澈禅师看过韦丹刺史的诗后,也写了一首诗相赠;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灵澈禅师知道韦丹刺史虽然对官场一些事感到烦恼,并且对他这种自然适意、宁静淡泊的生活也很羡慕,但他打算归隐的说法只不过是说说罢了,实际上,他是不会过归隐山林的生活的。因此灵澈禅师作了这首诗,对韦丹刺史作了善意的调侃。
      
      从以上几首禅诗可知,禅诗不仅阐释了佛理禅意,而且还包含广泛的生活内容,很多禅诗中都有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
      ——摘自《觉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6 14:13
  • 40

    主题

    1362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960
    QQ
    沙发
    发表于 2017-7-23 11:01:56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世尊法久后 要当说真实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板凳
    发表于 2017-7-24 08:33: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法语  现在有一种颠倒,认为初修行的人只能修小法,不能修大法,错了。正因为是初修行,他必须先读《法华经》《楞严经》开悟。把《楞严经》读懂了以后,你才知道,《楞严经》是最基础的法门。不把这个基础打好,你没有办法深入。然后你才知道:‘过去我以为懂得了《阿弥陀经》,以为懂得了《金钢经》’,其实你没有懂,你一句话都没有懂,你一个字都没有懂,你一点一捺都没有懂。过去你是‘阿,我知道吃饭,白米、白面’。你没有懂,那不是白米,不是白面,吃的是你自已。你知道你所有的几十年、无量劫的所有的知见都是错误的。《法华经》《楞严经》就是这么妙。可是这么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却被我们看成是最难。这就证明我们的迷惑颠倒己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你说好玩不好玩?《楞严经》哪一句话不是我们的基础课?这就是世间凡夫的好高骛远。世间的学问装的越多,离开真实智慧就越远。聪明反被聪明误啊,老实人得大利益。学《楞严经》是不是最初方便?你再也不用讲:‘我们是小根机呀!我们要从最初方便。’你那不是最初方便,你那是好高骛远。 ~~卷一讲记122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