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猫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实也是一种智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1#
    发表于 2017-3-16 22:37: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你说心在内,见在外,为何心在内而不能先见心、肝、脾、胃呢?纵然看不见,那亦应该看见指甲的生、头发的长、筋络的转、脉搏的摇,你心应该明了,如何亦不知呢?既不能知内,如何反能知外呢?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所以证明你所说的,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是不合道理的,是错误的。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佛给阿难一个当头棒,打破他的执着,他那(心在内,见在外)之理论不成立,于是阿难又说:(我听闻如来说法之音,明白我的心,实在身外。)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灯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什么道理呢?好像灯烛在房间燃着,这灯烛便能光照室内,再从门口,照到外边庭际,一切众生,看不见身内脏腑,只能看见外边,就如灯光,居于室外,便不能照亮室内一样。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连载(066)           宣化上人讲述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2#
    发表于 2017-3-16 22:37: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灯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什么道理呢?好像灯烛在房间燃着,这灯烛便能光照室内,再从门口,照到外边庭际,一切众生,看不见身内脏腑,只能看见外边,就如灯光,居于室外,便不能照亮室内一样。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这道理一定是对的,不会再起疑惑,并和佛所说之了义一样,大概错不了吧?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速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搏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连载(066)           宣化上人讲述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3#
    发表于 2017-3-16 22:38: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观音菩萨十二大愿 第一:广发弘誓愿: 广发弘誓大愿心,度尽众生消烦恼。 第二:常居南海愿 : 泛海救迷度有情,善念南海观世音。 第三:寻声救苦愿 : 为人诸病卧高床,诚念大士得安康。 第四:能除危险愿: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第五:甘露洒心愿: 观音慈把甘露洒,烦恼于是化成莲。 第六:常行平等愿: 弥陀加持常有念,随似观音平等心。 第七:誓灭三涂愿: 观音菩萨救苦声,愿度三涂除诸障。 第八:枷锁解脱愿: 志心持念观自在,枷锁苦痛得解脱。 第九:度尽众生愿: 有情众生誓愿度,旷劫精勤慈悲海。 第十:接引西方愿: 虚空之中引净土,至心诚念观世音。 第十一:弥陀受记愿: 观音精勤宏愿力,弥陀受记下世佛。 第十二:果修十二愿: 十二大愿弘誓深,有情共证无上道。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4#
    发表于 2017-3-16 22:38: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妙法莲华经 法师品第十》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印光大师也曾经开示: 法华奥典,妙冠群经; 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不管您现在受持的, 是《地藏经》、《金刚经》、 《无量寿经》、《华严经》…… 都是佛的正法、 都是佛的金口玉言。 但是,您不能忘记, 《妙法莲华经》是佛的临终遗嘱。 佛是三界导师、一切众生之父, 最希望看到的就是, 孩子们速疾成佛!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5#
    发表于 2017-3-16 22:39: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是三藏十二部经之经王  《法华经》二十三品 药王菩萨本事品  “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经中、最为其上。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又如日天子能除诸闇,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众经中、最为其尊。又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6#
    发表于 2017-3-16 22:39: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看破放下随即提起!  如来藏大法是了义法无漏法,是“普及于一切”的法,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等等,如果还有一法不圆,如果还有一事不融,就是有漏,一漏一切漏。  比如说,我衣食无忧,每天用不了几个钱,一心弘法就好了,何必贪钱把时间浪费在挣钱上。对个人来说,这么想这么做当然可以。但是,如果印法宝没有钱,建寺院等钱开工,我就要努力赚钱,因为挣钱就是弘法。  不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同的时空点众生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不在我做什么,而在用心。 以小乘心量学大乘,大乘也是小乘; 以大乘心量学小乘,小乘也是大乘! 《法华经》就是开权显实,三乘归一!  学小乘法时,我们无法看破放下; 如今大乘了义心法,看破放下的当下随即提起,因为我们要弘法,“普及于一切”的弘法!  这是历事炼心!这是火中生莲! 这是行菩萨道!这是践行愿力!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7#
    发表于 2017-3-16 22:39: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请问一个人一个念怎样对应一心三藏? 答:一般来说,这一个念是我们的第七识。因为他在动,有动相就是不空如来藏,那你这一个念没有起来之前,在不在啊?(众答,在)。在没有起灭的时候,那就是空如来藏,所以起来以后,是不是还是原来那个东西啊?所以就是空不空如来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