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百彌猴敬塔生天因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10:4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百彌猴敬塔生天因緣

    •   釋迦牟尼佛在羅閱祇國時,曾請須漫尊者帶著世尊所剪下的頭髮及指甲,到罽賓國南方的一座山中建塔供奉。這座山裡住著五百位羅漢,素來渴望能親承佛陀教化,卻苦無因緣。如今佛陀的髮爪在此,猶如佛陀親臨,所以五百羅漢非常歡喜且珍惜,早晚均繞塔禮拜。

      這座山中,有五百隻獼猴群居。牠們每天看到羅漢至心虔誠地禮拜佛塔,覺得非常新奇,於是也有樣學樣地到深澗邊,取了泥塊回到山上,仿造一座佛塔,並且像修行人一樣早晚禮拜。

      有一天,山上突然下起大雨,山洪暴發,五百獼猴一時躲避不及,全部被洪水所淹沒。獼猴喪命後,即刻往生忉利天,不僅住在七寶宮殿,而且衣食受用無盡。這樣的境遇,讓他們深感疑惑,怎能有此福報投生天宮?用天眼一觀,才知自己過去生為獼猴,因模仿羅漢造塔禮拜的因緣,雖被大水所溺斃,卻也因此得生天上。五百天人回顧這段因緣,深生感恩之心,覺得應當報答故身。於是他們一齊下到人間,繞著獼猴屍身,燒香散花,繞行七匝。

      其時,山中有五百位婆羅門,平時學習外道的邪知邪見,不信罪福因果。所以當他們看到天人在這裡散花作樂,供養獼猴的屍體,覺得很納悶,於是好奇地詢問:「諸位天人,你們是何等尊貴,為何今日要降貴紆尊在這裡供養獼猴的屍身呢?」天人回答:「這些屍體是我們的前身。過去生我們身為獼猴,因模仿羅漢造塔禮拜,後來雖遭洪水淹沒,卻因造塔供養的福德,而能感生忉利天。因此,我們特地前來報答前身之恩。諸位婆羅門,佛陀聖德無邊!即使是以懵懂之心供奉佛塔的我們,都能獲得如此福報,更何況是以至誠懇切心供養世尊,所得福德必將更為殊勝。所以你們若不依循正法修行,即使辛辛苦苦修上百劫,也是白費功夫。不如現在就跟我們一起到耆闍崛山,去禮拜供養佛陀,必能獲得無量福德與法益。」

      五百婆羅門聽完天人所述的經歷,對於佛陀的威德生起無限景仰,於是便和天人一起去拜見世尊。五百天人稟告佛陀:「我們的前世是獼猴之身,因蒙世尊恩德,所以能夠生天享福。但因未能親見佛陀,深感遺憾,所以今日特來歸命頂禮。」接著,天人又請示佛陀:「我等眾人過去以何因緣生為獼猴?為何又會被洪水所溺斃呢?」

      佛陀慈悲地開示:「一切現象皆是有因有果,不會憑空而生。大眾一心諦聽,我當說明此事的因果。在久遠前,有五百位年輕的婆羅門一起入山尋師訪道。當時有一位出家沙門,想在山上建造一間泥屋,精進用功,所以便來回下山至溪邊取水。這位沙門修行得力,上下山谷身形輕快敏捷,五百婆羅門看了心生嫉妒,便一起譏笑:『看哪,這位沙門翻越山谷就像一隻獼猴,有什麼了不起。若再這樣不停地取水,遲早會被山洪所淹沒。』」

      佛陀告訴諸位天人:「當時那位沙門就是我的前身,而那五百位年輕的婆羅門就是你們的前世。因為惡心譏諷他人,反而自己身受獼猴、溺水之報。此即所謂『戲笑為惡,已作身行,號泣受報,隨行罪至』啊!」

      說完偈子,世尊繼續為大眾開示:「諸位天人,你們的前世雖為畜生之身,卻能起造塔寺,禮拜供養。這些行為雖是出自模仿,然而供奉塔寺即有無量的功德,所以也滅除了你們往劫所造的罪過,而能生天享福。如今,大眾更進一步發心親近正法,至誠地接受教導,有此因地,今後必當永離眾苦。」

      聆聽完佛陀的開示,五百位天人即證道果。而一同前來禮拜世尊的五百婆羅門,也因聽聞佛陀開示罪福因果的道理,不禁感嘆:「我們學習仙道,為的就是要能生天為仙,沒想到多年的辛苦卻毫無收穫,比不上這些獼猴供塔所得的福報。佛陀的聖德真是殊勝難測啊!」於是他們至心頂禮,匍伏佛足之前,請求佛陀收他們為弟子。世尊慈悲地喚了一聲:「善來比丘!」這五百婆羅門即刻身現沙門相,從此跟隨佛陀修行,精進不懈,不久即證阿羅漢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22 18:21
  • 293

    主题

    6790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627

    论坛元老灌水之王推广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7-1-5 11:42:39 | 只看该作者
    佛在世时把他灭度以后的最初两千五百年分为五个五百年,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第一个五百年是「解脱坚固」,第二个五百年是「禅定坚固」,第三个是「多闻坚固」,第四个是「塔寺坚固」,第五个五百年是「斗诤坚固」——坚决的斗诤才能成就。
    但是在《法华经》中,佛对前四个五百年只字不提,死死咬住第五个五百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板凳
    发表于 2017-1-5 11:54: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切的万法都是表不同的用心。善良与邪恶、无私与贪婪、谦卑与傲慢、快乐与愤怒等等造成了各种元素比例不同,进而形成十法界森罗万象,佛陀出世就是告诉世人“命自我立”!用心不同,果报不同,《楞严经》说为,“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地板
    发表于 2017-1-5 11:59: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呢?一碗腊八粥暗藏了佛陀所悟宇宙之真理。         各种原材料汇集在一起,比例不同,熬出来的粥味道、颜色就不同,这就表宇宙一切万法都是由各种不同的元素组合,比例不一样,表现出来的形象、功用就不一样,成功与失败、健康与疾病、贫穷与富裕、高贵与下贱等等,《楞严经》说为“非同非异”。         一切的万法都是表不同的用心。善良与邪恶、无私与贪婪、谦卑与傲慢、快乐与愤怒等等造成了各种元素比例不同,进而形成十法界森罗万象,佛陀出世就是告诉世人“命自我立”!用心不同,果报不同,《楞严经》说为,“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各人虽同食一粥,但感受、功用不一样,或肌肤雪嫩,或面黄肌瘦,或红光满面,或强壮高大,身体之形象有赖于饮食之精微运化而成,而运化之方式又在于心性,怒者面红耳赤、呼吸急促;急者汗出如水;忧虑者日渐瘦弱;心宽者日渐体胖;是故色身之形象全在心性与饮食合和之用功,未现之前即已在心中,但无形无相为“阿”(空如来藏),由无量不同心性随缘显现不同之相为“弥陀”(不空如来藏),于是形成众生种种之相貌。既然色身由心而现,由此及彼,无有一法不是心所变现,所谓万法一如,如即万法,万法皆为“阿弥陀佛”![玫瑰][玫瑰][玫瑰]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2870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679
    5#
    发表于 2017-1-5 19:55: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印广大法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