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顶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0:3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蒙顶茶产于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县境内的蒙山。山有五顶,又称五峰(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山上古木参天,寺院罗列、全名山县七十二座寺院,蒙山中占一半。峰顶有天盖寺、永兴寺、千佛寺、静居庵等古刹。林木苍翠,清泉遍壑,绿树红宇,风景优美。道旁山间,寺院周围,遍布茶园。

    蒙顶茶有一段古老的历史,相传西汉末年,甘露普慧禅师种茶七株于上清峰,从而使蒙山开始产茶,亦由此称“蒙顶甘露茶”。

    又据五代蜀翰林学士毛文锡《茶谱》:“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顶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峰,昔有僧病冷且久,尝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尝以春分之先后,多构人力,俟雷之发声,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是僧因之中顶筑室以候,及其获一两余,服未竟而病瘥。时到城市,人见其容貌,常若年三十余,眉发绿色,其后入青城访道,不知所终。今四顶茶园采摘不废,唯中顶草木繁密,云雾蔽亏,鸷兽时出,人迹稀到矣。”

    蒙山峰峦挺秀,重云积雾,蔽亏日月,对茶叶优质的形成很有利。蒙顶茶早在唐代就作为贡茶。

    蒙顶茶有多种名称,如“雷鸣”、“雾钟”、“石花”、“甘露”、“黄芽”等。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恢复用“蒙顶甘露茶”的名称,并以嫩度区分该茶的等级。

    蒙顶甘露茶采摘细嫩,为一芽一叶初展。经三炒、三揉、三烘和整形的精湛加工,使该茶外形美观,内质优异。其品质特点:紧卷多毫,浅绿油润、叶嫩芽壮、芽叶纯整、汤黄微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

    民间广为流传着两句诗:“杨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意思是两个第一,即水是杨子江中的江苏镇江的中冷泉为第一;茶是蒙顶茶为第一。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诗中提到了蒙顶茶,诗人还把蒙顶茶当做自己的老朋友(故旧):“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善诗文书画、擅画墨竹的北宋画家文同则在《谢人寄蒙顶茶》诗中细致地描述了蒙顶茶的品质、特点和功效等。诗曰:蜀上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灵根托高顶,胜地发先春。几树惊初暖,群篮竟摘新。苍条寻暗粒,紫萼落轻鳞。的砾香琼碎,篷松绿趸均。漫烘防炽炭,重碾敌轻尘。惠锡泉来蜀,乾崤盏自秦。十分调雪粉,一啜咽云津,沃睡迷无鬼,清吟健有神,冰霜凝入骨,羽翼要腾身。落落真贤宰,堂堂作主人。玉川喉吻涩,莫厌寄来频。

    宋潞国公文彦博也有二首蒙顶茶诗,其一:旧谱最称蒙顶味,露牙(芽)云液胜醒醐。公家药笼虽多品,略采甘滋助道腴。其二:蒙顶露芽春味美,湖头月馆夜吟清,烦酲深尽冲襟爽,蹔适萧然物外情。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也在《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诗中赞美“蒙顶茶”:午枕初回梦蝶床,红绿小碗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岩电已能开倦眼,春雷不许殷枯肠。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

    该诗的前半部分,直书煎茶之事,即用红绿小碗碾茶,用石鼎煎茶,煎至出现“蟹眼”为度。诗的后半部分,“岩电”二句赞扬茶的功效;“饭囊”二句遣责南宋朝廷用人不当,所用的多是“饭囊酒瓮”,只知吃吃喝喝不会干事的无用之人;而像“蒙山茶”那样品质优异、富有才能的人却无人欣赏,弃置不用。在咏物中抒情,十分自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