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qianjunfeng 于 2015-2-10 14:32 编辑
相面
学道先学貧。
安貧才能樂道。
有一物就是挂礙,有一文就不得真自在。
釋迦牟尼拋妻棄子,不受榮華富貴;龍樹菩薩一絲不掛;順治皇帝丟江山如废墟;濟公和尚就是一把破扇子,弘一法師僅一床一桌一碗……
你無法想像真正開悟的人內心的境界。莊子在世间示現極度貧困,無法養活老婆。窮地讓老婆改嫁,于是才有了那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的絕唱。
有人貌似高明地辯证:只要能看破,富有也能修行。現在学佛的不都是有錢人,都是大老板嗎?
是的,這個現象很普遍,正因为普遍了,大家也都有認為這就是真理。很多人認為他已經破除了內心的执著,历史上有富貴成就的典范啊。
事实上這種修行成就的人少之又少,大家往往都解脫不了物質世界對人性的困擾。什么有錢好布施,什么大企業家能做功德;居士推祟世间福報,僧人赞叹財富。太多的人为魔所惑,詭辯佛法,篡改佛法,更換佛法。
自釋迦摩尼佛以後,真正的大修行人,除了那些關鍵的歷史時期,作過殊胜不思議之举。比如說所謂的濟公,其實被后人神化了很多。至於今天,許多人根本都沒有弄明白佛法是怎麼一回事,談什麼酒肉不礙菩提,什么法无定法,什么現不同相,什么特殊因緣,我想說,你們比釋迦牟尼佛還厲害嗎?他見道成佛還都不敢摸錢,不坐高廣大床,不去享用花花世界。試問你們几斤几量?你們比佛更有定力,更有水平嗎?
别忘了佛陀當年制定的戒律,別忘了佛陀涅盤前的忠告:以戒為師!
佛法傳入中國以來,正如佛陀當年用皮鼓來比喻所預見的那樣:一個皮鼓在不斷地敲打的過程中破損,將會不斷被人們拿新皮來補舊皮,一直到原來的皮被換完。鼓仿佛還是那个鼓,但已实非原來之鼓。
我們都是虛偽的修行人。我們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去世资財”,“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一旦我們真的居無定所,我們往往會很痛苦;我們的卡上沒有了錢,我們會很慌張。我們天天計算著如何發展業務,怎樣追討欠款。太多太多的人學佛不是为了出离,而是為了過的更加安逸。
不是嗎?許多人在有空調的房間里,吃著從超市買來的小米,然後滿意地點一支香,拿過經書來讀一讀。這不是學習,這叫小資。
不覺得惭愧嗎?高興了,開著車逛逛寺廟,供養一下僧人;洒點錢,放點生;哪里來了大師父,趨之若鶩,巴不得能获得什么加持……
有道無道,自己知道。我們自己最清楚滿腦子都是什么。我們沒有幾個能夠真正做到看破放下。很多人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地藏經中所說的,把全部的財物供養給佛。更有很多人也無法接受法華經講的“布施妻子”之密義,他也就永遠無法理解什麼叫燃指供佛,燃臂供佛!
睜大眼睛看一看,這世間的一切有哪一樣東西真正屬於你!閻王爺隨時就把你的臭皮囊也收了。你小洋樓住著,幾萬塊錢的手錶帶著,高檔的西裝穿著,黑白無常鬼就在你的身邊轉呢!你眼裡衹能看到錢,看到美女。你哪里看到,他們拿著铁索正要綁你。你说,你得什么意,你得瑟的什麼?!
佛说這一世,了生死才是大本事。解脫不了生與死,求得再多世間利益,都是小聰明,都是混蛋,都是夢幻泡影……
如果你起心動念都是這些,再自以為聰明地学了佛,一輩子顛倒夢想夠了,指望死了清淨往生,真是想得好美啊!
楞嚴經裡怎麼講,你這叫“想升情墜”!
每一次我去道场,都路經一個銀杏樹木交易市場。因為拉苗本的車太多,道路很擁擠,我总要打開車窗,小心通過。每一次,所望的都是一棵棵被捆綁的不能動彈的苗木邊上,似乎都挂著一張張滄桑憔悴,寫滿慾望的臉。每一次,都有一個中老年的婦女,她是一個苗木中介販子。她每一次都扒著車門,恐怕别人來爭奪地追問我:你要什麼樣的樹,我帶你看看(她那麼多次都不認識我,他眼裡祇有客戶)……
我每一次,看到她那蓬頭垢面,嘴脣青紫,一雙三角形的,渾濁干枯的眼睛,心裡就有說不出的疼痛。
我小时候看過麻衣神相,這是典型的餓鬼相,就算她每天倒賣賺一萬塊錢,她也是永遠釘在這種狀態下,無比饑渴,无限著急地,輪回……
千鈞風 当正
匆匆于港上佛文化道场 201502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