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劳久发尘】。

查看数: 1184 | 评论数: 20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5-1-13 18:11

正文摘要:

【劳久发尘】。这个『劳』,我们已经解释为是我们后面的第七识—后七转识。在众生位,我们把它说为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其实来讲,讲这个大乘因缘法,它仍然是无明妄想,它是根本无明;而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意 ...

回复

白莲123 发表于 2016-8-7 11:05:22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8-7 07:19:04
感恩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8-7 07:18:40
感恩一切!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8-7 07:18:15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8-7 07:17:56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小雪儿 发表于 2016-8-7 07:17:34
阿弥陀佛!
牡丹江一当香 发表于 2016-7-6 20:50:15
阿弥陀佛!
牡丹江一当香 发表于 2016-7-6 20:49:50
顶礼恩师!
zhangjiazuibang 发表于 2016-7-6 19:05:08
【劳久发尘】。 这个『劳』,我们已经解释为是我们后面的第七识—后七转识。在众生位,我们把它说为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其实来讲,讲这个大乘因缘法,它仍然是无明妄想,它是根本无明;而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意识心,我们把它说为枝末无明,六道众生悲剧即在于在枝末无明中执着、妄想、分别,所以佛通过七处破妄识、十番显见,把众生以方便法从前面的六种意识心—这种枝末无明引导到这个第七识—这个根本无明;接着又通过两种妄想心—所谓别业妄见和同分妄见,来逐步地破妄;那么再进一步地通过讲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见、识」这四科七大,二十五个法,分别会相归性,归入到『如来藏妙真如性』。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