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起心动念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09:36: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起心动念

      羚羊挂角
      ——无迹可寻,不起心动念
      
      传说中羚羊晚上睡觉的时候,跟普通的牲口野兽不同,它会寻找一棵树,看准了位置就奋力一跳,用它的角挂在树杈上,这样可以保证整个身体是悬空的,别的野兽够不着它,远处猎人即无所见,故能藏住羚羊身体而不会受害。
      
      本公案名为“羚羊挂角”,羚羊挂角混迹于树林中,似无有身形。凡夫人者有念就显有神我身,圣人无念寂灭身形无踪影,这是佛、菩萨入虚空之相,可称为“羚羊挂角无踪迹”。羚羊挂角是禅林用语,比喻开悟者泯绝迷执的踪迹,犹如羚羊睡眠时,双角挂在树枝上,脚不触地,完全不留痕迹,让人难寻其踪迹。
      
      心念者混迹于虚空,大众可能不知此理。凡人以现实对话为心之用,有心意念始有名相,始有语言。除与人对话外,人一入妄想境除自觉或不自觉外,以为无人知觉,但我们一起心意念,妄想境即现,此境也仅有佛、菩萨空体遍虚空者,能觉知此种妄想幻境,当然有他心慧眼者亦能知之。所以不让有神通者体知其心念或居止处,唯有一途即住入空寂境界,这境况也就是羚羊挂角无踪迹。
      
      所以行者在禅定中只要起心动念,等于出现在世间里面,他就能被他人觉知。但敌不过业力的纠缠,到最后,还是要受轮回的。
      
      禅宗以“羚羊挂角”比喻禅修者善安身心,泯绝迷执之踪迹,犹如羚羊眠时,角挂树枝,脚不触地,完全不留痕迹。不会被魔所扰,不起心动念的境界。即:《坛经》“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如《景德传灯录》卷十六载义存禅师示众语谓:“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我若羚羊挂角,你向什么处扪摸?”又如卷十七载道膺禅师示众语谓:“如好猎狗,只解寻得有踪迹底。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迹,气亦不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