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第一义缔,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 |
【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小乘人只要明白了「法华三昧」,当下即蒙授记,这叫「开权显实」。阿罗汉、辟支佛是权宜之法,而佛要众生究竟成佛,这是真实之法。『甚』,欢喜至极,一颗悬的心落到实处;『欢喜』是作为法喜,解脱知见。 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我们真侥幸啊!幸亏今天听懂了『如来藏』,才能得到真实的灭度。这个『希有之法』如果说为「绝无仅有之法」,就更为殊胜。深自庆幸,获大善利:因为『如来藏』是彻法源底,究竟圆满。这里的『获』就是当下证果;『大』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佛讲的『唯以一大事因缘』。 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见道成佛,当下解脱。为何是『不求自得』?有没有讲:「听佛讲了〈譬喻品〉以后,我们几个到深山老林里闭关一个礼拜,然后又到寺院礼佛三万,现在才成佛了。」没有这样讲啊!仅仅是两只耳朵听佛讲了一下,心里明白了,就成佛了,是不是『不求自得』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