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学佛以后,学会了生活! [打印本页]

作者: wx_c6THtGvt    时间: 2016-9-25 08:29
标题: 学佛以后,学会了生活!
学佛以后,学会了生活!

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生活之中,时时处处,吃饭穿衣,行往坐卧,举目扬眉之间。
“善恶事上不滞,即是修行”。也就是于一切善恶、好坏、是非、得失当中,我们的心能平和自在,如如不动,不受扰乱,就是禅的修行。
许多人学佛,以为是加法,不断向外驰求,想证个什么,得个什么,修个什么,结果徒劳辛苦,一无所得。而事实上,学佛是减法,得先认认真真对着自己,把自己心中许多让自己苦的东西,拿开它。苦因即去,其苦必去,苦其去也,乐何必寻?不求自至,不修自得,不证自明。


六祖大师说:于彼相中,不生憎爱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名一相三昧。禅的解脱不是向外的,而是向内的;
不是离开生活的,而是让我们去改变对生活的态度;
不是让我们抛弃工作、学习、责任和义务,而是让我们于工作、学习、责任和义务当中,心不失衡、不迷惑、不怨叹、不计较;
不是让我们没有感情,而是让我们的情,变成大情,这情能融纳到法界一切众生,这就是大慈悲。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为了自己--哪怕是为了修行、学佛、行善,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痛苦,让人生举步维艰。
其实,我们往往只顾着向前跑,却忘了学会退步;只一心想着成佛,却没想到还须做人;只知道积功累德,却忽略了打扫自心。我们的眼光,始终没有找到修学的焦点:不在别处,只在于自心。所以,虽然是修行、学佛、行善,我们依然迷惑、痛苦。


心,是痛苦之本,也是自在安乐之本。

心,可以让我们痛苦、迷惑;同样也可以让我们解脱、自在。

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那样凌乱不堪,但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这样无喜无忧,无憎无爱,随处安乐。

心,让我们唯利是图,也可以让我们学会关爱。

心,让我们怨叹、计较,也可以让我们赞叹、宽容。

心,可以让我们失衡、是非,也可以让我们心怀平等、泰然。

心,让我们患得患失,也可让我们不计得失。

心,可以让我们爱欲、缠绵,也可让我们于一切苦难众生,慈悲、不舍。

心如天空,可以充满乌云,也可遍洒阳光;

心如湖水,可以激荡浪涛,也可净如明镜。

心如高山,可以野兽出没,也可开满山花。

所以,当我们把修行投向自心的时候,生活依然如故;不同的是,生活,洒满阳光,净善如水,山花烂漫。

作者: wx_c6THtGvt    时间: 2016-9-25 08:30
阿弥陀佛!
作者: wx_c6THtGvt    时间: 2016-9-25 08:30
阿弥陀佛!
作者: wx_c6THtGvt    时间: 2016-9-25 08:31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wx_c6THtGvt    时间: 2016-9-25 08:31
阿弥陀佛!
作者: 正航cq    时间: 2016-9-25 09:58
阿弥陀佛
一画开天举阴阳,述天地人三才视画,立儒释道三学。三学者,可概述为:为人处世幼学常识之可道已。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6-9-26 23:43
佛陀在《法华经》十几次说该经是“诸经之王”,为一大事出现于世,就是为了讲《法华经》,目的是让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作者: 宇宙万法一念心    时间: 2016-9-26 23:52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清净心安然    时间: 2016-9-27 06:36
当我们把修行投向自心的时候,生活依然如故;不同的是,生活,洒满阳光,净善如水,山花烂漫。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9-27 07:42
          学佛以后,学会了生活!                               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生活之中,时时处处,吃饭穿衣,行往坐卧,举目扬眉之间。 “善恶事上不滞,即是修行”。也就是于一切善恶、好坏、是非、得失当中,我们的心能平和自在,如如不动,不受扰乱,就是禅的修行。 许多人学佛,以为是加法,不断向外驰求,想证个什么,得个什么,修个什么,结果徒劳辛苦,一无所得。而事实上,学佛是减法,得先认认真真对着自己,把自己心中许多让自己苦的东西,拿开它。苦因即去,其苦必去,苦其去也,乐何必寻?不求自至,不修自得,不证自明。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9-27 07:43
         六祖大师说:于彼相中,不生憎爱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名一相三昧。禅的解脱不是向外的,而是向内的;不是离开生活的,而是让我们去改变对生活的态度;不是让我们抛弃工作、学习、责任和义务,而是让我们于工作、学习、责任和义务当中,心不失衡、不迷惑、不怨叹、不计较;不是让我们没有感情,而是让我们的情,变成大情,这情能融纳到法界一切众生,这就是大慈悲。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为了自己--哪怕是为了修行、学佛、行善,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痛苦,让人生举步维艰。其实,我们往往只顾着向前跑,却忘了学会退步;只一心想着成佛,却没想到还须做人;只知道积功累德,却忽略了打扫自心。我们的眼光,始终没有找到修学的焦点:不在别处,只在于自心。所以,虽然是修行、学佛、行善,我们依然迷惑、痛苦。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9-27 07:44
         心,是痛苦之本,也是自在安乐之本。心,可以让我们痛苦、迷惑;同样也可以让我们解脱、自在。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那样凌乱不堪,但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这样无喜无忧,无憎无爱,随处安乐。心,让我们唯利是图,也可以让我们学会关爱。心,让我们怨叹、计较,也可以让我们赞叹、宽容。心,可以让我们失衡、是非,也可以让我们心怀平等、泰然。心,让我们患得患失,也可让我们不计得失。心,可以让我们爱欲、缠绵,也可让我们于一切苦难众生,慈悲、不舍。心如天空,可以充满乌云,也可遍洒阳光;心如湖水,可以激荡浪涛,也可净如明镜。心如高山,可以野兽出没,也可开满山花。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9-27 07:44
         所以,当我们把修行投向自心的时候,生活依然如故;不同的是,生活,洒满阳光,净善如水,山花烂漫。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9-27 07:44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