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法华论坛原创)如何用心、观心修行 [打印本页]

作者: 法华论坛原创    时间: 2016-9-23 21:08
标题: (法华论坛原创)如何用心、观心修行
文:刘师兄


     学佛人应如何时时事事处处降伏其心?如何用好这个心?如何达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的境界?
     答:早晚功课本里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华严经》的境界。按照圆教的境界,叫一切唯心现。「现」和「造」不一样。比如说,这个茶杯是孙悟空造的,叫有二法门;这个茶杯是孙悟空变的,这叫不二法门。
至于修行人怎么修,什么「外不着相,内不动心」,搞得那么紧张啊?要「不动」干什么?不动就变成冷水泡石头了。修行是非常轻松的,没有那么复杂,《阿弥陀经》怎么讲的?饭食经行。吃饭穿衣都是修行,就看你懂不懂。
      是你穿衣服还是衣服穿你?衣服怎么来的?你怎么来的?你跟衣服是什么关系?就跟儿子是妈妈生的一样,我讲妈妈还是儿子生的,信不信?是谁生谁啊?没有谁生谁,都是自己一个东西变出来的。在圆顿大法叫无功用道,自性流露啊!
     上面是印广法师答疑系列中的一个修学要点之问题,就这个问题不是打坐和念佛所能解决的。我们中国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当中,的确是出了很多有修有证的高僧大德,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华严宗的法藏大师等。这些大师的出现,除了本身善根深厚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影响,就是建立宗派。中国佛教的祖师把这种甚深广大的佛法,把它系统化。
      譬如:天台宗有天台宗修学的道,华严宗有它的道。使令这个浩瀚的佛法,一个初学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根机,马上找到自己相应的法门,这当中减少很多摸索的时间。所以中国佛教宗派的建立,对佛教作出重大的贡献。
      但是到了末流,特别是在宋朝以后,也出现了过失。而最重要的过失就是,也因为宗派的建立而产生了门户之见,使令后代子孙得少为足、画地自限。从今以后,学唯识的不再看天台的教理,学天台的不屑学唯识的教理,乃至净土宗的所有教理都不看,学净土宗的规定课目为限,不能逾越,这样的一个结果,使令修学者的思想变得封闭。
      我们都知道佛法的重点——行门宜专、解门宜广。你在教理上的封闭,是必造成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很多障碍都没有办法突破。这个障碍就放在那个地方,减损我们很多前进的动力,我们虽然花很多的时间,但是我们的进步非常的少,因为我们的障碍没有消灭。
     所以到了宋朝以后,强调宗派互相学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永明延寿大师,他提出了禅净双修,他说:“净土宗你是念佛的,你照样念你的佛;但是你可以用禅宗的观心法门,来帮助你破除心中的执取。 如果你心中对三界的执取还很重,你只是念佛,那也是不能往生的,因为那个执取就是一种业力。”
     所以从宋朝以后,这些大德们开始冷静地思惟,宗派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也就是说,行门上,你修什么法门,你还是修什么法门,但是在教义上,你应该要去相互融通。今天印广法师在答疑中讲的如此明了、到位;耳目一新、心门大开。我不能不为之今生能遇到印广法师而庆幸和感慨。印广法师提倡的圆融、圆满、圆通的修学方法,就是永明延寿大师强调的宗派互学习,倡导的禅净双修的最佳体现。
      修心修行观心;说起来容易做时难,一难是不明理盲修瞎炼、二难在无始劫来的习气积重难返,信假不识真。今天印广法师彻法源底,几句话把理讲明白,当下一切皆是一个人一个念所变所现、没有谁不是谁。平等心现前即看破,开智慧后,修行即是放下的功夫。
       我们今生能遇到这样的法师和轻松的学佛方法,成就有望,万修万人去,为此感恩法华将我带入新的修学历程;感恩印广法师的弘法开示;感恩法华同修的海纳百川,我们是一体的宗旨和包容;心量大开,不再纠结这样是否背因果,那样是否又犯戒。告别了瞻前顾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修学方式。让我们一同步入修行的最高境界即:我们真实存在的世界,其实没有错和对、都是因果在说话、全都是命里有的、没有一片雪花会落错地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样以来我们会以达观的心态面对人世沧桑,当大限来临时,我们会坦然面对,不忘初心回归自然。


法华论坛(www.fahua123.com)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作者: 清净心安然    时间: 2016-9-25 22:06
  我们佛教徒的看法,对暇满人身的不珍惜,是最大的浪费。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把这个难得暇满的身体利用起来,做好。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6-9-25 23:04
石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6-9-26 00:32
   一心三藏的理论告诉我们,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空有不二,随缘变现。空是随缘变现出来的,有也是随缘变现出来的。你随你的缘来到世间,我随我的缘来到世间,他随他的缘来到世间。万法随缘而来,万法又随缘而去。随缘不生,随缘不灭。随缘不垢,随缘不净。随缘不增,随缘不减。无一法不是随缘而现,随缘而变
作者: 法华弟子当来    时间: 2016-9-26 07:22
阿弥陀佛!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6-9-26 08:59
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万法之真理真相!它是讲真,讲实,讲宇宙万物的起源以及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 一方国    时间: 2016-9-26 09:16
阿弥陀佛,明白一心三藏,明白如来藏,明白如是我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者: 一妙如    时间: 2016-9-26 09:20
早晚功课本里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华严经》的境界
作者: 一妙如    时间: 2016-9-26 09:22
按照圆教的境界,叫一切唯心现。「现」和「造」不一样。比如说,这个茶杯是孙悟空造的,叫有二法门;这个茶杯是孙悟空变的,这叫不二法门。
作者: 一妙如    时间: 2016-9-26 09:23
至于修行人怎么修,什么「外不着相,内不动心」,搞得那么紧张啊?要「不动」干什么?不动就变成冷水泡石头了。修行是非常轻松的,没有那么复杂,《阿弥陀经》怎么讲的?饭食经行。吃饭穿衣都是修行,就看你懂不懂。
作者: 一妙如    时间: 2016-9-26 09:24
是你穿衣服还是衣服穿你?衣服怎么来的?你怎么来的?你跟衣服是什么关系?就跟儿子是妈妈生的一样,我讲妈妈还是儿子生的,信不信?是谁生谁啊?没有谁生谁,都是自己一个东西变出来的。在圆顿大法叫无功用道,自性流露啊!
作者: 一妙如    时间: 2016-9-26 09:27
譬如:天台宗有天台宗修学的道,华严宗有它的道。使令这个浩瀚的佛法,一个初学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根机,马上找到自己相应的法门,这当中减少很多摸索的时间。所以中国佛教宗派的建立,对佛教作出重大的贡献。
作者: 一妙如    时间: 2016-9-26 09:32
今天印广法师在答疑中讲的如此明了、到位;耳目一新、心门大开。我不能不为之今生能遇到印广法师而庆幸和感慨。印广法师提倡的圆融、圆满、圆通的修学方法,就是永明延寿大师强调的宗派互学习,倡导的禅净双修的最佳体现。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3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一妙如    时间: 2016-9-26 09:33
修心修行观心;说起来容易做时难,一难是不明理盲修瞎炼、二难在无始劫来的习气积重难返,信假不识真。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3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3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一妙如    时间: 2016-9-26 09:34
今天印广法师彻法源底,几句话把理讲明白,当下一切皆是一个人一个念所变所现、没有谁不是谁。平等心现前即看破,开智慧后,修行即是放下的功夫。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4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5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5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一妙如    时间: 2016-9-26 09:36
  我们今生能遇到这样的法师和轻松的学佛方法,成就有望,万修万人去,为此感恩法华将我带入新的修学历程;感恩印广法师的弘法开示;感恩法华同修的海纳百川,我们是一体的宗旨和包容;心量大开,不再纠结这样是否背因果,那样是否又犯戒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6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6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7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7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一妙如    时间: 2016-9-26 09:38
告别了瞻前顾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修学方式。让我们一同步入修行的最高境界即: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8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8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9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一妙如    时间: 2016-9-26 09:39
我们真实存在的世界,其实没有错和对、都是因果在说话、全都是命里有的、没有一片雪花会落错地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样以来我们会以达观的心态面对人世沧桑,当大限来临时,我们会坦然面对,不忘初心回归自然。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9-26 09:39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6-9-26 09:40
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讲到:您在听法华经的时候,给人让半座,他仅听了须臾,来世玉皇大帝的位子就是您的!(原经文:“若复有人、于讲法处坐,更有人来,劝令坐听,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转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若转轮圣王所坐之处。”)
作者: 13643634688    时间: 2016-9-26 09:4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高大珍    时间: 2016-9-26 10:24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6-9-26 10:35
楞严经讲要闻思修,要先听经闻法,明白道理,悟后起修。佛在楞严经 法华经 把之前的三藏十二部经 判为戏论法,因为之前的法是方便法 ,是引导众生到法华经的法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6-9-26 10:35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6-9-26 10:35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6-9-26 10:36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6-9-26 10:36
真正认准了万法都是唯我一念所现,此法华三昧,楞严大定,无论你在醒着、梦中、定中、中阴身期间,你根本都没有办法改变的,『须弥山』都不足以比喻你的定力。有些人怀疑:那些东西那么傻,怎么一听就信了?我们对他们也感到遗憾:他们怎么就不信呢?所以迷惑颠倒是不是也如『须弥山』呢?但是他到最后要动。而开智慧的人,永远不会动。
作者: 高大珍    时间: 2016-9-26 10:44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佛    时间: 2016-9-26 10:49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清净心安然    时间: 2016-9-26 12:32
一心三藏的理论告诉我们,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空有不二,随缘变现。空是随缘变现出来的,有也是随缘变现出来的。你随你的缘来到世间,我随我的缘来到世间,他随他的缘来到世间。万法随缘而来,万法又随缘而去。随缘不生,随缘不灭。随缘不垢,随缘不净。随缘不增,随缘不减。无一法不是随缘而现,随缘而变。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42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42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43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43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46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46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46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4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4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48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48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49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5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51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51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52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52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53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26 12:53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七彩果    时间: 2016-9-26 12:56
感恩师兄分享!
作者: 七彩果    时间: 2016-9-26 12:59
阿弥陀佛!
作者: 当佛    时间: 2016-9-26 15:14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枣庄妙音    时间: 2016-9-26 19:22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6-9-26 20:16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尊佛。一切诸佛菩萨天人,我,鬼,畜,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风云雨雾,森罗万象千变万化,皆是一真之人,一念真心变现而已。
作者: 一支梅    时间: 2016-9-26 20:36
   学佛人应如何时时事事处处降伏其心?如何用好这个心?如何达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的境界?
作者: 一支梅    时间: 2016-9-26 20:36
   学佛人应如何时时事事处处降伏其心?如何用好这个心?如何达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的境界?
作者: dangping    时间: 2016-9-26 20:37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一支梅    时间: 2016-9-26 20:37
早晚功课本里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华严经》的境界。按照圆教的境界,叫一切唯心现。
作者: 一支梅    时间: 2016-9-26 20:37
早晚功课本里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华严经》的境界。按照圆教的境界,叫一切唯心现。
作者: 一支梅    时间: 2016-9-26 20:38
现」和「造」不一样。比如说,这个茶杯是孙悟空造的,叫有二法门;这个茶杯是孙悟空变的,这叫不二法门。
作者: 一支梅    时间: 2016-9-26 20:38
至于修行人怎么修,什么「外不着相,内不动心」,搞得那么紧张啊?要「不动」干什么?不动就变成冷水泡石头了。修行是非常轻松的,没有那么复杂,《阿弥陀经》怎么讲的?饭食经行。吃饭穿衣都是修行,就看你懂不懂。
作者: 清净莲    时间: 2016-9-28 22:47
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