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以无所畏心,说是法华经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地万法一如来    时间: 2016-9-13 20:38
标题: 以无所畏心,说是法华经
前提是「以无所畏心,说是法华经」,特指讲解《法华经》的法师。因为他把道理搞明白了,怎么样讲都有理。
「弥楼山」在须弥山山脚,是七重金山其中的一座。须弥及铁围,须弥山大家知道;铁围山是第八座山。并诸余山林,大海江河水,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处:有顶处,有的把它说为是第二十四层天,有的把它说为是第二十八层天。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6-9-15 11:24
过五关 度六将 证菩提(修订版2015.10.01)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 ... 33&fromuid=1687
(出处: 法华论坛)

作者: 知足常乐-当全    时间: 2016-9-15 12:40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AyMjY2Nw==&mid=204592355&idx=1&sn=5816bab909890b2533af42e26a9bc91b&scene=1#wechat_redirect
作者: 当本(心静如水    时间: 2016-9-15 12:52
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于此世界」即于现前、当下,以近见远。
作者: 妙法莲华王    时间: 2016-9-15 15:02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6-9-16 12:26
《法华经》的经义。明白了「如来藏」,这些东西都知道,叫「不知而知,知而不知」。都是我们一念心所变现。圆顿大法全性起修,一念具足三谛,一念具足三千
作者: 知足常乐-当全    时间: 2016-9-17 13:06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AyMjY2Nw==&mid=204592355&idx=1&sn=5816bab909890b2533af42e26a9bc91b&scene=1&uin=MTk4ODc5MDUzNA%3D%3D&key=7b81aac53bd2393db15f49f0560f564454fcb05a57dd452c42a88b5de54510805e991249be99d9d6ec88df89fb68b186&devicetype=android-19&version=26031933&lang=zh_CN&nettype=WIFI&pass_ticket=IBKmKkkAJpAyyMMu7qQeX9wDky2GKmQWA5iHNGsG9fFZPQ9ewBNlwoHGNopl26qp
作者: 法华经521    时间: 2016-9-17 14:32
问:明白了如来藏,我们居士如何修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观照?      印广法师答:这刚才已经讲过了,反复提起观照——吃大米的时候,是我吃大米还是米吃我啊?我抱碗还是碗抱我啊?碗跟我是什么关系啊?一想就明白,你不要去考虑,但要知道这个事。当与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他是谁啊,我是谁啊?人家骗你一百万,一百万是谁啊,骗子是谁啊,你是谁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有人吃亏,也没有人沾光。别人骂你,污蔑你,伤害你,冤枉你,,怎么对待?他是谁,我是谁,他是在帮我消业障还是在帮我加业障,你要懂得感恩啊。     凡是我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都是在给你消业障,你都是在自己还债。始终要记住,没有人吃亏,也没有人沾光,要会善待其心。你认为自己躲得了清净,这样我好用功了,错了,你那个时候就已经产生执着,就已经是给自己制造障碍。你所认为的终于清净了其实并没有清净,这就是我执,这叫对待法。楞严大定叫自性本定,叫性定;换一个境界就怎么样怎么样,那叫对待定。
作者: 妙法莲华王    时间: 2016-9-17 17:56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6-9-17 21:03
自古“成佛的法华 开悟的楞严”,以下视频文字是《法华经》《楞严经》的高度概括,从根本上改变您生生世世的命运。 自己的命运不在西方阿弥陀佛那里,而在于自己的一念心,佛不度人,唯人自度,只有自己才能解放自己,入佛知见,极乐世界就在当下一念。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6-9-17 21:04
自古“成佛的法华 开悟的楞严”,以下视频文字是《法华经》《楞严经》的高度概括,从根本上改变您生生世世的命运。 自己的命运不在西方阿弥陀佛那里,而在于自己的一念心,佛不度人,唯人自度,只有自己才能解放自己,入佛知见,极乐世界就在当下一念。
作者: 法华经521    时间: 2016-9-20 09:58
楞严经讲要闻思修,要先听经闻法,明白道理,悟后起修。佛在楞严经 法华经 把之前的三藏十二部经 判为戏论法,因为之前的法是方便法 ,是引导众生到法华经的法。因为佛一开始讲大法 ,众生的心量接受不了大法 ,所以佛讲了三藏十二部经方便引导,到了最后又否定,这是佛的慈悲,佛在法华经(化城喻品)中讲 一个导师引领大众去到宝所,可是众生累了 疲倦 心中怯弱,所以导师就化现了一个大城,安慰大众,宝所快到了 就在前面 你们不要放弃 此时 大众欢喜 就去了 各自安乐  导师心想我方便引导大众 是为了 让大众到真正的宝所 前面的大城是假的 我应该给大家真实 所以 导师 就说 前面的大城是假的 是为了安慰你 怕你们退缩  宝所在前方 你们要发大愿力   这就是佛的慈悲 ,真正的宝所就是法华经 楞严经,导师化现的大城就是三藏十二部经。,为了让众生成佛 讲了三藏十二部经 方便引导 到最后 又破除了 那些法 让我们回小向大 所以 我们应该受持法华经 而不应该受持那些方便法 因为方便法不究竟 。此成佛之法。就是法华经 楞严经 就是一心三藏大法 。何为一心三藏呢     还是用我们最常用的例子 , 好比一个操场本来没有终点和起点的标准  ,是我们自己定义了 终点才有了 终点  定义了起点才有了起点  ,都是你自己心定义 , 都是你自己心变现  , 自己的心如何 这一切就如何 那么这一切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变现 那么一切就是心 心就是一切 ,心好比空如来藏 一切法 好比不空如来藏 明白不空就是空如来藏 当下就见到了 空不空如来藏。这就是一心三藏大法 空如来藏 就是不空如来藏,就是空不空如来藏,拳头好比空如来藏,手掌好比不空如来藏 拳头手掌就是空不空如来藏,拳头就是手掌就是拳头手掌,在手掌就能明白当下就是拳头,是不是当下就是见到了拳头手掌。在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明白当下就是空如来藏 ,就是非空 在空如来藏就能见到不空如来藏,就是非有,所以,我们的心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变现,都是自己,心量打开, 烦恼淡化 ,佛性显现  遇到烦恼 ,不顺心的事情 就要想都是自己的心变现 都是自己 都是自己 你若是有妄想 ,你要开心 因为他是你自己 要接纳 接纳了 心量打开烦恼淡化 就自在了 当自己心量打不开 心量小 感觉很阴暗 心量打开 就很光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佛者见佛,自己看到的一切都是印证自己的心,因自心这样  看一切都是这样,所以一切都是自己心变现  一切就是心 ,心就是一切,何为明心见性?明白了一心当下即万法万物,即为明心。 明白了万法万物当下即为一心所现,即为见性。  自心本来就是佛 心是佛 ,佛是心,明白一切都是自心,都是佛,念念观照一切都是佛 ,念念在道,就是念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此为妙哉!自己的心如何这一切就如何。这就是我们的自性 本来就有 不需要去寻找光明 自性本来就明  打开心量 佛性显现  就是自在 知见立知 即无明本 这是楞严经上的一句话 自性本来就明 若是自己去立明这个知见 就是妄想   一切法都不离自性 一切法都是自己的心变现  心就是法。法就是心。  心法不二在相就能见到性 你见到了心 也见到了 相 就是见到了即相即心 心是空如来藏 相是不空如来藏 即心即相是空不空如来藏 三个如来藏是一个心就是自己 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变现 自己的心本来就是佛 因为执着妄想而不知道 去明白一切都是自己 心量小 不能转境界 成为凡夫 要是明白一切都是自己 心量打开 烦恼淡化 佛性自现。一切都是自己的佛性变现,烦恼即菩提。心量打开 烦恼淡化 将烦恼当下就是菩提自性 时时刻刻观照 习惯形成 成就万德 诸佛之习 清净本然 法法不离自性 心中的每一个念头 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是自性 虽有妄想 业习 念念在道的缘故 明了烦恼就是菩提 菩提永存 烦恼淡化 直至成佛 一路涅槃门也 。当自己很开心的时候,肉身很健康,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细胞就会扭曲,我们起心动念小则影响肉身,大则影响世界,我们的心想到北京 需要一秒钟 那么我们想到银河系也需要一秒钟 是不是心速快,有速度就有风,如果每个人都想到南方某个地方,是不是就会有大风啊 都是心在作用,我们总是以不平等心对待一切 小则影响肉身 大则影响世界,以不平等心加持一切就回引起地震,以嗔恨心加持一切就回引起火灾,以佛心加持一切,一切就会越来越好,一切因果因心成体,自己的心如何果报就如何,用什么心就会得什么果,大乘佛法论心不论事情,比如你打了一个人,你的用心如何,你就受什么果报。法法不离自性,有人说有眼则见  无眼不见  那么瞎子无眼 却能见黑 能见是心非眼  。好比苹果大  我们看大  苹果小  我们看小  难道我们的心是随着物质的变化而变化吗  若是苹果灭 我们也应该随之而灭  即使苹果灭了  我们的心也不灭  说明 我们的心不会随着物质的变化而变化 更不会随着物质的生灭而生灭所以心是不生不灭的  既然物质不能决定意识  不是外在的原因就是内在的原因  就是我们的心  执着什么就是看到什么  执着生显现生  执着死显现死   所以心不会随着物质的生灭而生灭。说明心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的心可以显现生灭的相。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6-9-21 17:37
   一心三藏的理论告诉我们,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空有不二,随缘变现。空是随缘变现出来的,有也是随缘变现出来的。你随你的缘来到世间,我随我的缘来到世间,他随他的缘来到世间。万法随缘而来,万法又随缘而去。随缘不生,随缘不灭。随缘不垢,随缘不净。随缘不增,随缘不减。无一法不是随缘而现,随缘而变
作者: 清净莲    时间: 2016-9-28 23:28
阿弥陀佛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9-29 09:17
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是什么?非有为,非无为;它可以现有为、现无为,以此心修行,决定成佛!你懂得了这个心,你就已经成佛一大半。《楞严经》讲,果地觉与因地心必须一致,才能成就。因为我们的果地觉就是[非无为,非有为]这么个果,所以我们因地发心修行,你必须要先懂得[非有为,非无为]这个本来面目。这个法太妙、太简单、太现实!有些人不懂、不信,就是因为它太简单!因为我们总是用凡夫的心把事情看得很复杂,自作多情,还自以为很怎么样。        我们要非常珍惜这个法呀!
作者: 清净心安然    时间: 2016-10-1 21:05
宣化上人曾开示:“凡是真正的佛教徒,一定要拥护《楞严经》,诵持《楞严咒》,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作者: 知足常乐-当全    时间: 2016-10-1 21:28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AyMjY2Nw==&mid=204592355&idx=1&sn=5816bab909890b2533af42e26a9bc91b&scene=1#wechat_redirect
作者: 知足常乐-当全    时间: 2016-10-1 21:30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AyMjY2Nw==&mid=204592355&idx=1&sn=5816bab909890b2533af42e26a9bc91b&scene=1#wechat_redirect
作者: 一品藕    时间: 2016-10-1 21:52
凡人见动就是动,见不动就是不动。真真如性,不动而至。
动而不动,不动而动。仁者心动,所谓心动,是由不动而来。
作者: 清净莲    时间: 2016-10-1 21:56
阿弥陀佛   
作者: 妙放A(一幽香)    时间: 2016-10-1 22:11
《法华经》《楞严经》就是提醒我们:修行人要「悟后起修」!没有明心见性,你不要去修,否则你是盲修瞎练。而这个悟呢,只有读《法华经》和《楞严经》才能开悟。可是这几千年以来我们修行人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不是悟后起修,而是通过修来开悟
作者: 一品藕    时间: 2016-10-1 23:33
仁者心动,动则不空。动由不动,不空由空。对不动说动,对空说不空。动的是心,还有个不动的心。
真真如性,不动而至,动而不动,不动而动。
明了整个法界就只有你自己,大梦一场。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