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打印本页]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9-8 05:52
标题: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动词budh转化而来的名词,意译智慧、知、觉。旧译又翻为道。菩提为佛教的根本理念。佛教主要即在说明菩提之内容,及证取菩提的实践修行方法。佛教的礼拜对象,即为获得菩提的觉者,即佛陀。
所谓“烦恼即是菩提”,是告诉我们,烦恼与菩提并非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烦恼是什么?从本质上说,它只是一个念头、一个妄想,其产生离不开众多因缘的和合。当我们看不清这些因缘时,烦恼就产生了。若能在众多因缘中保持智慧观照,烦恼就无从生起了。所以,烦恼到底会不会成为菩提,关键在于觉或不觉。不觉,就是烦恼;觉了,当下便是菩提。烦恼没有离开我们现前的一念,菩提同样也是如此。只是烦恼生起时,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显现时,烦恼则烟消云散。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8 06:47
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8 06:47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8 06:47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8 06:48
感恩的心慈悲为怀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8 06:48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动词budh转化而来的名词,意译智慧、知、觉。旧译又翻为道。菩提为佛教的根本理念。佛教主要即在说明菩提之内容,及证取菩提的实践修行方法。佛教的礼拜对象,即为获得菩提的觉者,即佛陀。 所谓“烦恼即是菩提”,是告诉我们,烦恼与菩提并非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烦恼是什么?从本质上说,它只是一个念头、一个妄想,其产生离不开众多因缘的和合。当我们看不清这些因缘时,烦恼就产生了。若能在众多因缘中保持智慧观照,烦恼就无从生起了。所以,烦恼到底会不会成为菩提,关键在于觉或不觉。不觉,就是烦恼;觉了,当下便是菩提。烦恼没有离开我们现前的一念,菩提同样也是如此。只是烦恼生起时,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显现时,烦恼则烟消云散。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8 06:48
只是烦恼生起时,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显现时,烦恼则烟消云散。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8 06:49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8 06:50
烦恼到底会不会成为菩提,关键在于觉或不觉。不觉,就是烦恼;觉了,当下便是菩提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8 06:51
感恩一切,阿弥陀佛!随喜赞叹!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8 06:51
感恩的心慈悲为怀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8 06:52
感恩感恩感恩感恩感恩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6-9-8 09:15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松原當開    时间: 2016-9-8 11:48
所谓“烦恼即是菩提”,是告诉我们,烦恼与菩提并非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烦恼是什么?从本质上说,它只是一个念头、一个妄想,其产生离不开众多因缘的和合。当我们看不清这些因缘时,烦恼就产生了。若能在众多因缘中保持智慧观照,烦恼就无从生起了。所以,烦恼到底会不会成为菩提,关键在于觉或不觉。不觉,就是烦恼;觉了,当下便是菩提。烦恼没有离开我们现前的一念,菩提同样也是如此。只是烦恼生起时,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显现时,烦恼则烟消云散。
作者: 松原當開    时间: 2016-9-8 11:50
只是烦恼生起时,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显现时,烦恼则烟消云散。
作者: 松原當開    时间: 2016-9-8 11:51
,烦恼与菩提并非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烦恼是什么?从本质上说,它只是一个念头、一个妄想,其产生离不开众多因缘的和合。当我们看不清这些因缘时,烦恼就产生了。若能在众多因缘中保持智慧观照,烦恼就无从生起了。
作者: 松原當開    时间: 2016-9-8 11:52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
作者: 松原當開    时间: 2016-9-8 11:52
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动词budh转化而来的名词,意译智慧、知、觉。旧译又翻为道。菩提为佛教的根本理念。
作者: 松原當開    时间: 2016-9-8 11:53
佛教主要即在说明菩提之内容,及证取菩提的实践修行方法。佛教的礼拜对象,即为获得菩提的觉者,即佛陀。
作者: 松原當開    时间: 2016-9-8 11:54
所谓“烦恼即是菩提”,是告诉我们,烦恼与菩提并非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
作者: 松原當開    时间: 2016-9-8 11:54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动词budh转化而来的名词,意译智慧、知、觉。旧译又翻为道。菩提为佛教的根本理念。佛教主要即在说明菩提之内容,及证取菩提的实践修行方法。佛教的礼拜对象,即为获得菩提的觉者,即佛陀。 所谓“烦恼即是菩提”,是告诉我们,烦恼与菩提并非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烦恼是什么?从本质上说,它只是一个念头、一个妄想,其产生离不开众多因缘的和合。当我们看不清这些因缘时,烦恼就产生了。若能在众多因缘中保持智慧观照,烦恼就无从生起了。所以,烦恼到底会不会成为菩提,关键在于觉或不觉。不觉,就是烦恼;觉了,当下便是菩提。烦恼没有离开我们现前的一念,菩提同样也是如此。只是烦恼生起时,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显现时,烦恼则烟消云散。
作者: 妙莲华雨    时间: 2016-9-8 14:25
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