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如何正确看待出家还是在家,修行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地万法一如来    时间: 2016-9-4 09:43
标题: 如何正确看待出家还是在家,修行问题?
163.如果我出家是不负责任吗?离婚不要老婆孩子。

答: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也是不负责任,也是负责任。在世间法里来讲,你没有把这个家庭很好地圆满;从佛法里来讲,这是最大的负责任。我是对这个家庭生生世世负责任,当然这是指真心出家,因为我们还有生生世世的父母儿女、夫妻感情。我世俗姓倪,出家以后曾经跟同事逗笑话:
老倪啊,我真佩服你,你真能看破放下呀,放下家庭不管。我说,我真惭愧,不能跟你比呀,你才能真正看破放下呀!我不过放下了今生今世的家庭、父母儿女;你呢,放下了生生世世的父母儿女的生生世世,你比我能放下。如果一个人真正出家,他是对生生世世的父母负责,如果一个人对整个山河大地,包括对牛马猪羊都很慈悲,这个人必然对父母儿女慈悲。从来没有出家人是家里敲锣打鼓放鞭炮送到寺院的,大部分都是硬着头皮出家的,但是呢,我们要尽可能把家里理顺。

作者: 七色彩莲    时间: 2016-9-4 10:06
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一妙如    时间: 2016-9-4 10:13
如果一个人真正出家,他是对生生世世的父母负责,如果一个人对整个山河大地,包括对牛马猪羊都很慈悲,这个人必然对父母儿女慈悲。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4 10:58
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4 10:58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4 10:59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4 10:59
如果一个人真正出家,他是对生生世世的父母负责,如果一个人对整个山河大地,包括对牛马猪羊都很慈悲,这个人必然对父母儿女慈悲。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4 10:59
如果我出家是不负责任吗?离婚不要老婆孩子。  答: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也是不负责任,也是负责任。在世间法里来讲,你没有把这个家庭很好地圆满;从佛法里来讲,这是最大的负责任。我是对这个家庭生生世世负责任,当然这是指真心出家,因为我们还有生生世世的父母儿女、夫妻感情。我世俗姓倪,出家以后曾经跟同事逗笑话: 老倪啊,我真佩服你,你真能看破放下呀,放下家庭不管。我说,我真惭愧,不能跟你比呀,你才能真正看破放下呀!我不过放下了今生今世的家庭、父母儿女;你呢,放下了生生世世的父母儿女的生生世世,你比我能放下。如果一个人真正出家,他是对生生世世的父母负责,如果一个人对整个山河大地,包括对牛马猪羊都很慈悲,这个人必然对父母儿女慈悲。从来没有出家人是家里敲锣打鼓放鞭炮送到寺院的,大部分都是硬着头皮出家的,但是呢,我们要尽可能把家里理顺。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4 11:00
从来没有出家人是家里敲锣打鼓放鞭炮送到寺院的,大部分都是硬着头皮出家的,但是呢,我们要尽可能把家里理顺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4 11:00
感恩一切善知识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4 11:00
感恩的心慈悲为怀阿弥陀佛
作者: 妙法莲华王    时间: 2016-9-4 13:35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清淨本然法如是    时间: 2016-9-4 15:39
印广门清答“听经闻法,当下成佛” 一一敏感问题解答之四  或问:印广法师,您说“听经闻法,无修无证,当下成佛”有何根据? 答:一、我不记得是否讲过“听经闻法,无修无证,当下成佛”这句话。如果讲过,也应该是在讲解《法华经》、《楞严经》、《心经》的前提下讲过。 所以,严谨说应该是听闻《法华经》、《楞严经》一心三藏圆顿了义经典,无修无证,当下成就分真(分证)即佛,悟后进修无量法门,成就究竟即佛(圆满佛)。  二、至于听闻《法华经》、《楞严经》一心三藏,无修无证,当下成佛(分真即佛或曰分证即佛)。此意是佛陀金口,祖师玉言,经典本义。印广述而不作。行人自可查证经论。      1、《法华经》第十七品第一、二两段,长达三百余言。记叙佛在讲了十几分钟的“如来寿量品”后,即授记无量大众成就分真即佛,低则罗汉、住、行,高则向、地乃至十地、等觉。短短时间内啊,谁修了?谁证了?怎么修哇?怎么证呐?人家证果了,谁说的?佛说的。      2、《法华经》第十品第二段专门宣告“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一句《法华经》,几个字而已。一念随喜,蒙佛授记。佛说的。      3、《楞严经》第五卷,佛说“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胜净明心,本周沙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如幻如幻,不见人修,更非苦劳,亦非认真,他证果了。而且弹指功夫,超过四果罗汉。佛说的。      4、《楞严经》第七卷说“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圆顿法门让您成佛之易,譬如顺风吹微尘。不费吹灰之力,何谈登天之难?      5、观音菩萨在《楞严经》第六卷将无修无证的圆顿了义法门说为“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不思议无作妙德”。文殊菩萨随即附和“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无作无作,妙力证妙德!观音说法,文殊信了。      6、印光大师有说“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印光文钞,祖师心血。归极于此,四句教诫。      7、中国儒圣,阳明心学,斩钉截铁直下肯定:内圣外王,太简单太简单!天下诸事皆可谦虚,唯有此事不可谦虚。      8、净宗掌门,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中说“净土法门,不越一念,疾超生死;不出片言,顿与圣众齐等。一念顿超,片言即证”“净土一法什么时候成就?你当下就能成就”。      以上佛、圣、高僧法语,你们都可亲去查实。   再问:众所周知,天上掉不下馅饼。成佛比登天还难。怎就无修证,当下成佛呢?  答:一、众所周知?众者几何?周知几许?也有众所不知的吧?     1、佛在《法华经》第十四品有言“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有几人知?      2、《法华经》第二品记载,法华大会刚开场,“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 此五千人又知多少?      3、《法华经》第二品有文“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乃至“罗汉”“菩萨”“皆当惊疑”。难怪!难怪!自古以来有说“石破天惊开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      4、《法华经》第十品,佛言:“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难怪呀,佛陀早就预言在先!      5、楞严会上,佛弟阿难自始至终以佛在前四十一年所讲之方便法向佛问难。佛则衷言相告:“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卷二),并郑重警告:“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卷六)。初学!初学!要从《法华经》、《楞严经》入门初学呀!     6、楞严会上,文殊菩萨代佛简择,将势至念佛、弥勒唯识、持地苦行、波离持戒、虚空藏禅宗等二十四位菩萨所代表的无量法门统统否定(“云何获圆通”?),而独肯观世音菩萨“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悟后进修(“闻思修入三摩地”,“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禅宗法门才能成就。倘若二十四位菩萨,皆如观世音“闻思修”入念佛、“闻思修”入唯识、“闻思修”入持戒、苦行……无量法门,岂不二十五圣并列第一!何致千年悲剧: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哇!乃至将此奉为至理名言金科玉律而不可违越啊!再三劝诫,念佛等法是悟后进修、增上品位的高级法门呐,而非初学入门之道哇!      7、《楞严经》第四卷:“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大乘中确有权实之分、了义与不了义之别呀(藏、通、别为权,为不了义;圆为实,为了义)!      8、《楞严经》第七卷:“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真真如可不同于真如哇。      简单列举如上,《法华经》更有二百二十二个未曾有法,是余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所不共!也就是众所不知之法。但是,作为初学应该知之,必须知之呀!   二、天上掉不下馅饼,成佛确比吃饼简易。今据楞严“想升情坠”(《楞严经》卷八)之纲,譬喻当下成就之目。      1、若人出生之初,一直住于暗房,其心必当暗。一旦开门亮窗,其心则亮。若复闭门闭窗,其眼纵不见亮,其心还能再暗吗?昧于一心三藏之理,则暗;明于一心三藏之义,则亮。以明破暗,此即菩提不退转也!      2、气球有升扬之功,人心有变化之力。豆球之小,不带鸡蛋之大。房球之大,轻举鸡蛋之小。 鸡蛋者,业障定数也。球者,心力变数也,昧于一心三藏之理,则小;明于一心三藏之义,则大。以大带小,此即带业往生也。      3、如人溺水,岂能睁眼。睁眼见水,还有险吗?纵然衣湿,还有险吗?溺水闭目,迷也。睁眼出水,悟也。衣湿,习气也。睁眼先出轮回,除习进至圆满。此即见水离水,知妄离妄,离妄即真也!      4、衣冠孰游?脱后方泳!敢问此泳,成于何时?闻法于先,比量功德先成。往生于后,现量功德现前。敢问汝佛,成于何时?  印广胆小,幸知佛圣金口,不敢不告行人。若有所讹,恭请诸山长老、大德高僧不悋指教!亦愿天下同修、志士仁人共同探讨!印广诚愿,应约前往或恭迎光临!                                                                                                                                                                         2016.9.2于长春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9-4 16:07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一品藕    时间: 2016-9-4 16:23
承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是靠每位佛弟子共同努力,如同一個團隊,中國11屆G20峰會,1十1大於2二團隊,11行動的能力,執行合一。法華弟子要齊心協力,互聯互通,團結,不能自以為是。中國的筷子就是1十1;看似短小的11,欲是共同團結、包容、聯動才能共同承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9-4 16:54
感恩师兄们慈悲护持!
作者: 知足常乐-当全    时间: 2016-9-4 19:06
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
作者: 知足常乐-当全    时间: 2016-9-4 21:59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知足常乐-当全    时间: 2016-9-4 22:43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李萍    时间: 2017-6-24 14:46
夫妻本来夙世债,不是怨家不聚来。 海枯石烂乱发誓,转身就投别人怀。 说爱本是为淫欲,不如意时脸一甩。 吵吵闹闹无了时,结恨成仇替恩爱。 寻死觅活为那般?痴情就是索命袋。 骷髅装堆臭皮肉,便成花容羞月态。 甜言蜜语哄欢心,乖乖自投罗网袋。 几人识得真面目?多少饮恨白骨埋?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