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南怀瑾:修行为什么要戒淫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6-8-12 11:38
标题:
南怀瑾:修行为什么要戒淫
本帖最后由 一心三藏-_B0F1s 于 2017-2-23 12:34 编辑
南怀瑾:修行为什么要戒淫
2016-08-09 光明佛坛
有人问:最近科学生理学讲,男女的精到了一个时间,也象其他细胞一样,要新陈代谢。不把它排泄出来,对身体有妨碍。现代医学卫生是这么讲,但有一点要知道,凡是科学,都没有绝对定论的。很多科学的研究,今天认为是真理,明天又把它推翻了,所以不要盲目地迷信科学。
楞严经卷六佛告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所以修行若淫根不断,如蒸砂成饭。这个根是什么根?过去杭州有一个和尚,是个很有名的法师,人家说他的淫根断了的,看到在家女或尼姑,就和她们抱在一起,大家也不在乎。因为他为了修道,自己硬拿剪刀把生殖器剪了。这怎么是淫根断了呢?淫根不是指这个,淫根是心理,这和尚比谁都犯戒,这很严重,他因为自己生理部分一剪,就这样乱来,一天到晚在犯淫戒——意淫。
所谓淫根这个根,是指意识。意识上有性的欲念以后,就有各种漏丹的后果。一般这个漏,只是指身漏。实际上,六根都在漏。要把这个欲念完全净化了,才能得定。压制不是断,像那个和尚也不是断,那个根仍然存在。但真要断淫根,一定要到四禅定才能够断。
《楞严经》原文:【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佛说:“你不是经常听我讲说修行所依持的戒律吗?我常说修行的入门基本要点,有三个决定不易的程序:首先要守戒。因戒可以生定。因定可以发慧。这是达成无漏果位的三无漏学。何以称摄伏妄心为戒呢?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如果这个世界上的六道众生(天、人、魔、畜生、饿鬼、地狱),他们的心里根本没有淫根,自然就不跟着生死之流去连续不断地轮转。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你要修习定慧等持的正三昧,本来是要求出离尘劳世间。如果淫心不除,根本就不能出离尘劳之累。即使有很渊博的世间知识,或者得到少许的禅定境界,如果不断淫根,必定堕落在魔道之中,与群魔为伍。他们也有很多信徒,也都自称已经成就了无上大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我去世以后,末法时期之中,将有很多魔民,盛行在世间,广作贪淫的行为。并且还自任善知识去教化他人,使诸多众生,堕落在爱欲第一的主观深坑里,丧失正觉的道路。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你将来教导世人修学定慧等持的正三昧,必须要先断心里的淫根,这就是过去诸佛世尊所建立的第一个具有的决定性清净教化。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如果不除淫欲而修习禅定,犹如蒸煮砂石,想把它变成香饭,即使经过百千劫的时间,也只能成为热砂。因为砂石根本永远做不成米饭。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
如果以淫欲之身来求证佛果,即使稍有所悟,也都是淫根。根本基于淫欲所发拙,始终还在三涂(畜生、饿鬼、地狱)中轮转不休,必定不能超越。
【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要求圆满达成佛果的寂灭境界,必定要使身心淫机之根完全断除,最后连压制断除的心念也化为乌有。然后对于佛的正觉大道,才有望证得。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和我这样说法相同的,便是真正的佛说。不是这样说的,就是魔的说法。
所以人和物理世界中的一切众生一样,这个生命来源最大的反复根源,就是情和欲。换言之,它所突出的行为,除了饮食之外,就是淫欲,也就是现在人们统称的男女两性之间的“性欲”。欲和爱,欲和情,看来是本有生命中最平常、最自然的作用。但无论在宗教、哲学、科学,甚至是任何学术上,如果深入探讨,始终是无法彻底了解它的究竟。至少到现在这个时代为止,确是如此。由绝欲,了欲,转化欲乐到达升华超脱的境地,那是何等的难题,也是最难完工交卷的答案。
但世尊在建立规定出家比丘和比丘尼的戒律上,第一条便是“戒淫”。它的原理,在佛说《楞严经》中有很扼要明显的定论,如上所说:“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这很明显地说,要修戒、定、慧而求证出离物欲世间的第一功课,即须先离“淫欲”。至于它和世间伦理行为的善恶问题上,则是第二义中的事,在别的经论上,都有说到,不必具论。但佛说的淫根,在于心意识,并非指人生理上的器官,生殖器官只是身根之一而已。
整理自《如何修证佛法》《楞严大义今释》《戒律学原理摭言》
过五关 度六将 证菩提(修订版2015.10.01)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3&fromuid=1687
(出处: 法华论坛)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6-8-12 12:16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6-8-12 12:1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6-8-12 12:1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6-8-12 12:1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清净心安然
时间:
2016-8-12 12:21
看来是本有生命中最平常、最自然的作用。
作者:
清净心安然
时间:
2016-8-12 12:21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26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26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26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2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2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2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28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28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28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29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29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29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3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3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觉悟RENSHENG
时间:
2016-8-12 12:3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妙妙闻心
时间:
2016-8-12 12:30
读法华经人 就是佛的化身 佛前无量法 佛后一法华 法华奥典 妙冠群经 闻即往生 位齐等觉 为什么佛说不闻法华就不是佛弟子??? 顶礼上印下广门清大法师
作者:
xingling
时间:
2016-8-12 12:59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池边小草
时间:
2016-8-13 07:24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1-6 15:05
人们如能一日修行一日是佛,一时修行一时是佛,一念修行一念是佛,若能念念不断地与戒定慧相应,他便念念是佛了。戒定慧代表着佛的清净的一切身心行为。我们常说佛有千百亿化身,但我们不知道站在我们面前的任何人乃至我们自己,有时就是佛的化身。不过也有人问:“我不信佛,我也是佛的化身吗?” 是的,佛以种种身分、种种行为来感化人或是逼迫人走上修行成佛的道路。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1-6 17:51
世界上最真实的话: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楞严经讲:发明便解脱。法华经讲:一念信解,蒙佛授记。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阿弥陀经讲: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 就是告诉我们听经闻法明白道理当下成佛啊。 印光大师净土第十三祖讲:“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作者:
成佛法华经妙
时间:
2017-1-6 19:37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2-23 12:58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2-23 12:59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7-2-23 13:42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7-2-23 13:43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7-2-23 13:43
南无大佛首楞严经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7-2-23 17:10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7-2-23 19:08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7-2-23 19:1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2-23 19:11
法华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佛在经中嘱咐:不可分布,妄授与人:《法华》真义很难用言语表达,叫『秘』。「法华三昧」含藏万法之相,包含万有,总持一切万法,这个是『藏』。 佛在《法华经》讲好几次:《法华经》是三世诸佛共同守护『秘密之藏』。三世诸佛就是一切万法,把《法华经》作为法身舍利。一切万法共一个法身,即「性相一如」。诸佛世尊之所守护,就是『弥陀』在守护那个『阿』,就在讲『阿弥陀佛』。千经万论就是一句『阿弥陀佛』,看你懂不懂。 经中: 咸于佛前闻妙法莲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得』是正当名分,名副其实。怎么叫『一念随喜』啊?真正明白了一切的万法,从诸佛菩萨、天人鬼众、泥巴瓦块、到树木华草,都是一个人一个念所变出来的,这叫『一念随喜』。生一念欢喜心,深信万法都是一念所变现。这是提起我们受持《法华经》的信心,明确弘法利生的责任。 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受持《法华经》的人,于『未来世当得作佛』,是指究竟圆满之佛,明白如来藏妙义现在即已是「分真即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2-23 19:12
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受持《法华经》的人,于『未来世当得作佛』,是指究竟圆满之佛,明白如来藏妙义现在即已是「分真即佛」。除了讲经说法,念念观照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这是最好的『广演此经』。只要能念念在道,境界现前时,你一定是自性流露,根本生不起烦恼来。这是心地法门最妙的秘诀。这叫「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时时保持观照是调我们的心。 一念心明白万法就是「我」,这是〈方便品〉所讲:赞叹一句《法华经》,即为供养一切佛。何况你不仅仅是一念,你到处奔走呼号、讲经说法、劝导修行、组织法会,更加就是『广说无上法』呀!真心供养受持《法华经》者以欢喜心、法喜心听经闻法。当我们一念观照到万法即是「我」的时候,万法是不是就在『供养』我啊?无量的万法道交感应,时时处处法喜充满。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2-23 19:12
入佛知见: 当不明白生死的时候,人人都贪生怕死,当明白人从来没有死过,死的只是肉体的转化,而“灵魂”(第七识)从来没有死过,你会有从未有过的欢喜,这就是法喜,这就是解脱知见。 如果再深入一点,明白无量的第七识共一个第八识,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个不是哪个,你就是入菩萨的知见。 再深入一点,明白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的,如人在梦,梦里境界万千,无非一梦人心现识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入佛知见。三世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学佛从入佛知见开始,如果没有佛知佛见,所有的修都是心外求法,盲修瞎练,去佛远矣! 佛知之见就是《楞严经》说的“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7-2-23 19:31
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法华经。
作者:
正法久住
时间:
2017-2-23 20:19
阿弥陀佛
作者:
正法久住
时间:
2017-2-23 20:20
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