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楞严经》的核心
[打印本页]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8-1 14:16
标题:
《楞严经》的核心
作者:妙心法师阅读:
十番显见——《楞严经》的核心
妙心法师
我们应该知道,楞严大定是性定,是如来禅的根本。这个自性之定的修行有两种途径。一是据因望果,二是依果行因,区别在于见不见性。
因此,七处征心、十番显见是最关键的,也是《楞严经》的正宗分。七处征心,意在破心。十番显见,必欲亲见楞严之性。这里通过了,显见的目的就达到了。先见楞严之性,这样就会让后面的修法有了依止。
先见楞严之性,是一真,一真现,百妄自伏。修定易见工夫。若不见楞严之性,虽观潮来潮往,心却随着声尘荡漾。这只能是据因望果,按住葫芦瓢又起,效果不好。关键问题是无依修定,就象拿着个橛子不知往哪儿钉一样。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老实按照经上,释尊的开示过程,象脱衣服剥玉米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释尊为什么要反复显见呢?甚至用得上十番之多。可见其重要性。
楞严大定是理定,是性定。普门,十番显见,就是为了让大家见“性”。见性之后修圆通,是有依止的。如果不见性呢?修楞严定是没根的。
我说的带果行因,就是指老实参悟“十番显见”的部分,这是如来密藏、凡圣都是一样的。一旦亲见这个见闻觉知之性,就不要再退转,老实观炼熏修,观想纯熟。这个就是“带果行因”中所指的那个“果”。让它作主修定。
凡夫知见,我执法执,就象是“薪”,而大道就象是“火”。你又想保住身心知见这个“薪”,不舍得烧掉,又想让火焰不灭,可能吗?十番显见,顾名思义。为什么要“显”?因为不显不行,这个“见性”已经被东西层层包裹住了。
因此,应该按经上所说,显一番就烧一层包衣,再显一番再烧一层包衣,直到十番观想纯熟,就可以“见性”了。
开悟的《楞严》,学《楞严》却不能见性,岂不可惜啊?要做带果行因的,不要做据因望果的事,这是我给你的建议。
三渐次之说,是方便之方便。除五辛,断淫杀,违现业,这都不是根本。外面大雨,当备雨具。但当你进入室内之后,还用得着雨具吗?楞严大定是自性之室,若能登堂入室,又何须这些雨具啊?进不了屋的时候,雨具才重要。明白了吗?
体真止是根本,做不到才需要系缘止。一真断百妄。目标从来锁定的都是一真法界。万众归一,万法归一,万圣归一。不要把目光停留在两岸的风光上。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8-1 17:48
☆ 阿弥陀佛 ☆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8-1 17:49
☆ 阿弥陀佛 ☆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8-1 17:50
☆ 阿弥陀佛 ☆
作者:
妙法莲华王
时间:
2016-8-2 09:59
阿弥陀佛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8-2 10:16
☆☆ 阿弥陀佛 ☆☆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8-2 10:17
☆☆ 阿弥陀佛 ☆☆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8-2 10:17
☆☆ 阿弥陀佛 ☆☆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8-2 10:17
☆☆ 阿弥陀佛 ☆☆
作者:
13643634688
时间:
2016-8-2 10:43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感恩有点甜
时间:
2016-8-2 12:10
阿弥陀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8-2 12:16
我们应该知道,楞严大定是性定,是如来禅的根本。这个自性之定的修行有两种途径。一是据因望果,二是依果行因,区别在于见不见性。 因此,七处征心、十番显见是最关键的,也是《楞严经》的正宗分。七处征心,意在破心。十番显见,必欲亲见楞严之性。这里通过了,显见的目的就达到了。先见楞严之性,这样就会让后面的修法有了依止。 先见楞严之性,是一真,一真现,百妄自伏。修定易见工夫。若不见楞严之性,虽观潮来潮往,心却随着声尘荡漾。这只能是据因望果,按住葫芦瓢又起,效果不好。关键问题是无依修定,就象拿着个橛子不知往哪儿钉一样。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老实按照经上,释尊的开示过程,象脱衣服剥玉米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释尊为什么要反复显见呢?甚至用得上十番之多。可见其重要性。 楞严大定是理定,是性定。普门,十番显见,就是为了让大家见“性”。见性之后修圆通,是有依止的。如果不见性呢?修楞严定是没根的。 我说的带果行因,就是指老实参悟“十番显见”的部分,这是如来密藏、凡圣都是一样的。一旦亲见这个见闻觉知之性,就不要再退转,老实观炼熏修,观想纯熟。这个就是“带果行因”中所指的那个“果”。让它作主修定。 凡夫知见,我执法执,就象是“薪”,而大道就象是“火”。你又想保住身心知见这个“薪”,不舍得烧掉,又想让火焰不灭,可能吗?十番显见,顾名思义。为什么要“显”?因为不显不行,这个“见性”已经被东西层层包裹住了。 因此,应该按经上所说,显一番就烧一层包衣,再显一番再烧一层包衣,直到十番观想纯熟,就可以“见性”了。 开悟的《楞严》,学《楞严》却不能见性,岂不可惜啊?要做带果行因的,不要做据因望果的事,这是我给你的建议。 三渐次之说,是方便之方便。除五辛,断淫杀,违现业,这都不是根本。外面大雨,当备雨具。但当你进入室内之后,还用得着雨具吗?楞严大定是自性之室,若能登堂入室,又何须这些雨具啊?进不了屋的时候,雨具才重要。明白了吗? 体真止是根本,做不到才需要系缘止。一真断百妄。目标从来锁定的都是一真法界。万众归一,万法归一,万圣归一。不要把目光停留在两岸的风光上。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8-2 12:16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清净莲
时间:
2016-8-3 23:14
阿弥陀佛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8-3 23:15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8-3 23:17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作者:
妙放A(一幽香)
时间:
2016-8-4 00:01
《楞严经》是照妖镜降魔杵,试金石,一切邪魔外道都千方百计想破坏楞严经正法久住,只要有一人讲楞严经,正法就不会灭亡!真理就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我们有一口气在,就要弘扬如来藏正法!事实胜于雄辩。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09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09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09
阿弥陀佛 ☆
作者:
1426309653
时间:
2016-8-4 06:13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6-8-4 06:21
体真止是根本,做不到才需要系缘止。一真断百妄。目标从来锁定的都是一真法界。万众归一,万法归一,万圣归一。不要把目光停留在两岸的风光上。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6-8-4 06:29
一真断百妄。目标从来锁定的都是一真法界。万众归一,万法归一,万圣归一。不要把目光停留在两岸的风光上。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35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35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35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36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36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36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37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37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38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38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38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39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39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39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0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0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1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1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1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2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3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3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4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4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5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7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7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8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9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49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50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50
阿弥陀佛 ☆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8-4 06:51
阿弥陀佛 ☆
作者:
wx_c6THtGvt
时间:
2016-8-4 07:44
阿弥陀佛!
作者:
wx_c6THtGvt
时间:
2016-8-4 07:44
阿弥陀佛!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6-8-4 08:14
体真止是根本,做不到才需要系缘止。一真断百妄。目标从来锁定的都是一真法界。万众归一,万法归一,万圣归一。不要把目光停留在两岸的风光上。
作者:
妙法莲华王
时间:
2016-8-4 08:42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作者:
清法华论坛
时间:
2016-8-4 09:07
☆☆☆☆阿弥陀佛☆☆☆☆
作者:
清法华论坛
时间:
2016-8-4 09:07
☆☆☆☆阿弥陀佛☆☆☆☆
作者:
宇宙万法一念心
时间:
2016-8-4 10:2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8-22 20:07
真心为本体,万法为妙用。体为用所依,用为体所现。正所谓,体用不二。
作者:
清净莲
时间:
2016-8-23 23:02
阿弥陀佛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6-8-23 23:17
楞严大定是理定,是性定。普门,十番显见,就是为了让大家见“性”。见性之后修圆通,是有依止的。如果不见性呢?修楞严定是没根的。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6-8-23 23:18
凡夫知见,我执法执,就象是“薪”,而大道就象是“火”。你又想保住身心知见这个“薪”,不舍得烧掉,又想让火焰不灭,可能吗?十番显见,顾名思义。为什么要“显”?因为不显不行,这个“见性”已经被东西层层包裹住了。 因此,应该按经上所说,显一番就烧一层包衣,再显一番再烧一层包衣,直到十番观想纯熟,就可以“见性”了。 开悟的《楞严》,学《楞严》却不能见性,岂不可惜啊?要做带果行因的,不要做据因望果的事,这是我给你的建议。
作者:
当佛
时间:
2016-8-24 00:11
阿弥陀佛。。。。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28
我们应该知道,楞严大定是性定,是如来禅的根本。这个自性之定的修行有两种途径。一是据因望果,二是依果行因,区别在于见不见性。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29
因此,七处征心、十番显见是最关键的,也是《楞严经》的正宗分。七处征心,意在破心。十番显见,必欲亲见楞严之性。这里通过了,显见的目的就达到了。先见楞严之性,这样就会让后面的修法有了依止。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31
先见楞严之性,是一真,一真现,百妄自伏。修定易见工夫。若不见楞严之性,虽观潮来潮往,心却随着声尘荡漾。这只能是据因望果,按住葫芦瓢又起,效果不好。关键问题是无依修定,就象拿着个橛子不知往哪儿钉一样。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31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老实按照经上,释尊的开示过程,象脱衣服剥玉米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释尊为什么要反复显见呢?甚至用得上十番之多。可见其重要性。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32
楞严大定是理定,是性定。普门,十番显见,就是为了让大家见“性”。见性之后修圆通,是有依止的。如果不见性呢?修楞严定是没根的。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33
我说的带果行因,就是指老实参悟“十番显见”的部分,这是如来密藏、凡圣都是一样的。一旦亲见这个见闻觉知之性,就不要再退转,老实观炼熏修,观想纯熟。这个就是“带果行因”中所指的那个“果”。让它作主修定。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33
凡夫知见,我执法执,就象是“薪”,而大道就象是“火”。你又想保住身心知见这个“薪”,不舍得烧掉,又想让火焰不灭,可能吗?十番显见,顾名思义。为什么要“显”?因为不显不行,这个“见性”已经被东西层层包裹住了。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34
因此,应该按经上所说,显一番就烧一层包衣,再显一番再烧一层包衣,直到十番观想纯熟,就可以“见性”了。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34
开悟的《楞严》,学《楞严》却不能见性,岂不可惜啊?要做带果行因的,不要做据因望果的事,这是我给你的建议。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35
三渐次之说,是方便之方便。除五辛,断淫杀,违现业,这都不是根本。外面大雨,当备雨具。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36
但当你进入室内之后,还用得着雨具吗?楞严大定是自性之室,若能登堂入室,又何须这些雨具啊?进不了屋的时候,雨具才重要。明白了吗?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36
体真止是根本,做不到才需要系缘止。一真断百妄。目标从来锁定的都是一真法界。万众归一,万法归一,万圣归一。不要把目光停留在两岸的风光上。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36
☆ 阿弥陀佛 ☆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3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37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一妙法
时间:
2016-8-24 05:39
《楞严经》是照妖镜降魔杵,试金石,一切邪魔外道都千方百计想破坏楞严经正法久住,只要有一人讲楞严经,正法就不会灭亡!真理就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我们有一口气在,就要弘扬如来藏正法!事实胜于雄辩。
作者:
15803503264
时间:
2016-8-24 13:24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6-8-24 13:29
声赞叹《法华经》即为供养一切佛,受持一句《法华经》,生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受持一句法华经,胜过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佛,这是不是都在讲法界蒙熏啊。我们一念明心见性,明白一心三藏如来藏,明白万法唯一念心所现,就可以供养十法界一切万法,这是佛的金口玉言。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6-8-24 13:40
声赞叹《法华经》即为供养一切佛,受持一句《法华经》,生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受持一句法华经,胜过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佛,这是不是都在讲法界蒙熏啊。我们一念明心见性,明白一心三藏如来藏,明白万法唯一念心所现,就可以供养十法界一切万法,这是佛的金口玉言。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