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楞严经》开示:火是怎样产生的?
[打印本页]
作者:
法华经521
时间:
2016-7-19 16:44
标题:
《楞严经》开示:火是怎样产生的?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这段经文就是解释『火』是怎么样来的。『坚觉宝成』,这里仍然是讲上面的地轮,金轮。「坚觉坚觉」就是坚固的妄想、坚固的无明,坚固的那种明觉;「宝成宝成」,就是成就了金轮之宝。『摇明风出』,『摇明』就是我们的无明妄想对着外面的境界打妄想,是不是『摇』?心一动就是风,即『摇明风出』。『风金相摩』,风一出来,看到前面的什么汽车、拖拉机、人,是不是就摩他们啊?大家明白吗?我们在那个车间里,那个飞轮一转碰到铁,是不是火星直冒啊?是不是火光就出来了?但是你可不要以为那是摩出来的火光,而是随着『摩』这种因缘和合而显现出火星。我们有时发脾气,脸上满脸通红,是不是?那是不是火?(是)。是不是就是我们这个心跟这个肉团在摩啊?一摩是不是摩出热来了?
所以为什么讲《楞严经》是真理?并不是因为它是佛讲的,因为它讲出了我们的心,因为我们本来就是这个东西。所以师父讲:即使它是魔王说的,我都拜他为师!这也是佛教导我们:依法为师!甚至有些人为了诽谤《楞严经》,讲《楞严经》不是佛讲的,是后人造出来的。管它谁造出来的,我们就是认定它是真理,是不是?就这一点狠。许多祖师大德也是这样讲,管它是谁写的,它是真理。何况所有的经典都是后人编出来的,是不是?我们在前面讲经典的来源的时候作了解释,是佛五百弟子经过最严密的程序而成就的,我们要深信不疑!所以你讲《楞严经》是编出来的,那所有的经典都是编出来的,你专门把《楞严经》讲出来,是何道理啊?
所以『故有火光』,这是不是也符合我们心法呀?『为变化性』,怎么叫『为变化性』?火它没有实体,它是寄物而成,是寄在物体当中,这里当下就是火,它有温度。有的人讲,冰是零下三度,是不是火啊?我们不是讲什么东西都有火吗?冰是零下三度有没有火?零下三度是不是火啊?(众答是)。只要是温度它就是火,零下三万度它都是火,是不是啊?谁规定零上八度就是火,零上100度就是火,零下100度就不是火啊?我们有这个冷暖的感受,热是火,冷也是火,是不是?这个世界上无非是地水火风变出来的,地有了,火有了,风有了,还有水,是不是啊?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QQ图片20160528075152.png
(286.8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8-17 20:29 上传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7-21 23:01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顶礼恩师上印下广门清大法师!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荷担如来家业!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7-21 23:02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7-21 23:02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6-7-24 14:30
为什么讲《楞严经》是真理?并不是因为它是佛讲的,因为它讲出了我们的心,因为我们本来就是这个东西。
作者:
妙妙闻心
时间:
2016-7-24 14:33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 顶礼伟大的佛陀 这就是宇宙真相
作者:
悟(当祥)
时间:
2016-7-24 14:36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作者:
gxp13753009555
时间:
2016-7-24 14:43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作者:
13643634688
时间:
2016-7-24 14:5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妙放A(一幽香)
时间:
2016-7-24 15:00
佛陀在《法华经》十几次说该经是“诸经之王”,为一大事出现于世,就是为了讲《法华经》,目的是让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法华经》原文: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把他自己讲的三藏十二部经在《楞严经》第四卷判为戏论之法——“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恒沙妙理,只益戏论。”在《法华经》把它判成是“戏论之粪”,你还在执着什么啊?只有“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作者:
妙放A(一幽香)
时间:
2016-7-24 15:00
佛陀在《法华经》十几次说该经是“诸经之王”,为一大事出现于世,就是为了讲《法华经》,目的是让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法华经》原文: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把他自己讲的三藏十二部经在《楞严经》第四卷判为戏论之法——“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恒沙妙理,只益戏论。”在《法华经》把它判成是“戏论之粪”,你还在执着什么啊?只有“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7-24 15:14
所谓『一心』,就是我们的一个念。这一个念,当下就是十法界万法。所谓「一念」,就是「不二法门」。怎么「不二法门」?这个拳头跟这个手掌当下是不是一个东西?你说它是一个东西,它有两个相,拳头相和手相。你说它两个东西,这两个相是不是一个东西?说不二法门,是对二说不二。这一个念是万法一念,讲全了就是『一心三藏』。 三个藏,我们等会还要分别讲。 首先,我们片面地来体会下这个「一念」,我们在没有开口,没有动耳,没有动眼睛,没有动脑筋之前,我们想想有没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通过嘴巴能讲话,通过眼睛能看,通过耳朵能听,是不是啊?大家能意识到这个东西吗?那么这个东西在我们心里有没有形相?没有。一旦有了形相,它就变成脑子在思维,眼睛在看。它没有任何形相,每个人是不是都有这个念啊?这就是我们一个心。既然这一个念它没有任何的形相,也没有任何的味道,什么也没有。能不能分你的念、我的念、他的念?能不能分?不能分。既然不能分,是不是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这一个念?那当我这一个念变出了眼睛能看,变出了耳朵能听,现出了人相、鬼相、牛相、马相......相的时候,这一切的相,当下有没有离开这个念?是不是当下还是这个念呐? 现在我们从第二个角度,采取方便对照的办法,来把『如来』二字与佛学概念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名相概念来对应。佛菩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口头禅、来打官腔,我们不要忽略打官腔口头禅的作用,有了它可以帮助我们提起正念,提起观照。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阿弥陀佛』,如果与『阿弥陀佛』来对应,『如』就是『阿』,就是「空如来藏」;『来』就是『弥陀』,就是「不空如来藏」;『如来』就是『阿弥陀』,就是「空不空如来藏」,就是「即阿即弥陀、即弥陀即阿」。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7-24 15:14
所谓『一心』,就是我们的一个念。这一个念,当下就是十法界万法。所谓「一念」,就是「不二法门」。怎么「不二法门」?这个拳头跟这个手掌当下是不是一个东西?你说它是一个东西,它有两个相,拳头相和手相。你说它两个东西,这两个相是不是一个东西?说不二法门,是对二说不二。这一个念是万法一念,讲全了就是『一心三藏』。 三个藏,我们等会还要分别讲。 首先,我们片面地来体会下这个「一念」,我们在没有开口,没有动耳,没有动眼睛,没有动脑筋之前,我们想想有没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通过嘴巴能讲话,通过眼睛能看,通过耳朵能听,是不是啊?大家能意识到这个东西吗?那么这个东西在我们心里有没有形相?没有。一旦有了形相,它就变成脑子在思维,眼睛在看。它没有任何形相,每个人是不是都有这个念啊?这就是我们一个心。既然这一个念它没有任何的形相,也没有任何的味道,什么也没有。能不能分你的念、我的念、他的念?能不能分?不能分。既然不能分,是不是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这一个念?那当我这一个念变出了眼睛能看,变出了耳朵能听,现出了人相、鬼相、牛相、马相......相的时候,这一切的相,当下有没有离开这个念?是不是当下还是这个念呐? 现在我们从第二个角度,采取方便对照的办法,来把『如来』二字与佛学概念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名相概念来对应。佛菩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口头禅、来打官腔,我们不要忽略打官腔口头禅的作用,有了它可以帮助我们提起正念,提起观照。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阿弥陀佛』,如果与『阿弥陀佛』来对应,『如』就是『阿』,就是「空如来藏」;『来』就是『弥陀』,就是「不空如来藏」;『如来』就是『阿弥陀』,就是「空不空如来藏」,就是「即阿即弥陀、即弥陀即阿」。
作者:
北京当莲
时间:
2016-7-24 16:16
万法唯心所现!
作者:
lq18752001408
时间:
2016-7-24 19:59
@日月同辉(当开)@闻法(妙法莲华经)感恩师兄们法布施!随喜赞叹![玫瑰][玫瑰][玫瑰]
作者:
lq18752001408
时间:
2016-7-24 19:59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作者:
13643634688
时间:
2016-7-24 20:06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13643634688
时间:
2016-7-24 22:22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6-8-18 08:37
受持一句法华经,胜过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佛,这是不是都在讲法界蒙熏啊。我们一念明心见性,明白一心三藏如来藏,明白万法唯一念心所现,就可以供养十法界一切万法,这是佛的金口玉言。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8-18 08:59
万法唯心所现!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8-18 08:59
所谓『一心』,就是我们的一个念。这一个念,当下就是十法界万法。所谓「一念」,就是「不二法门」。怎么「不二法门」?这个拳头跟这个手掌当下是不是一个东西?你说它是一个东西,它有两个相,拳头相和手相。你说它两个东西,这两个相是不是一个东西?说不二法门,是对二说不二。这一个念是万法一念,讲全了就是『一心三藏』。 三个藏,我们等会还要分别讲。 首先,我们片面地来体会下这个「一念」,我们在没有开口,没有动耳,没有动眼睛,没有动脑筋之前,我们想想有没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通过嘴巴能讲话,通过眼睛能看,通过耳朵能听,是不是啊?大家能意识到这个东西吗?那么这个东西在我们心里有没有形相?没有。一旦有了形相,它就变成脑子在思维,眼睛在看。它没有任何形相,每个人是不是都有这个念啊?这就是我们一个心。既然这一个念它没有任何的形相,也没有任何的味道,什么也没有。能不能分你的念、我的念、他的念?能不能分?不能分。既然不能分,是不是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这一个念?那当我这一个念变出了眼睛能看,变出了耳朵能听,现出了人相、鬼相、牛相、马相......相的时候,这一切的相,当下有没有离开这个念?是不是当下还是这个念呐? 现在我们从第二个角度,采取方便对照的办法,来把『如来』二字与佛学概念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名相概念来对应。佛菩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口头禅、来打官腔,我们不要忽略打官腔口头禅的作用,有了它可以帮助我们提起正念,提起观照。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阿弥陀佛』,如果与『阿弥陀佛』来对应,『如』就是『阿』,就是「空如来藏」;『来』就是『弥陀』,就是「不空如来藏」;『如来』就是『阿弥陀』,就是「空不空如来藏」,就是「即阿即弥陀、即弥陀即阿」。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8-18 08:59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6-8-18 09:25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本(心静如水
时间:
2016-8-18 13:02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8-19 02:16
《法华经》讲了,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就是为了讲这个法。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8-19 02:16
《法华经》讲了,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就是为了讲这个法。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8-19 02:16
《法华经》讲了,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就是为了讲这个法。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