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我们末劫的修行人,持戒能成就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法华当开    时间: 2014-11-15 21:47
标题: 我们末劫的修行人,持戒能成就吗?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优婆离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持戒第一,他老人家也是持戒法门成就的。

问:我们末劫的修行人,持戒能成就吗?
答:优婆离尊者的持戒法门,是《楞严经》否定的法门,看文殊菩萨如何一刀砍去,不留一丝一毫情面: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持的方便戒,只能束缚我们的身体;
非身无所束---方便戒是束缚不了我们心的,因为心不是身体;
元非遍一切---我们的身体不可能是遍一切地方;
云何获圆通---这怎么能获得圆通的佛果?
不能成就就是不能成就,没什么好说的,斩钉截铁!

那要怎么样才能成就呢?

看下面的《楞严经》经文: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向内观,回光返照,当下成就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圆通法门就是明白了如是,如是就是如来,就是一心三藏)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微尘佛,都依此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入涅槃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过去佛,现在修学的菩萨,也是靠此门成就)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未来的修学人,也要依这个法门成就)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我文殊就是从这个法门修证的)
非惟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不只有观世音一个人用耳根圆通法门听经闻法成就的)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承蒙佛问我末法时代用什么法门方便易成就)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最殊胜,其余方便法门要靠佛力加持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大的福报能值遇肉身佛出世的
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所以不适合初修学者)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如来藏一心三藏心地法门,才是真正的无漏)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愿以此法门加被未来,直达彼岸)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此法门方便易成就,不仅教阿难)
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还有末劫的修行人,用这个法门修学)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圆通超过任何其它法门,这才是真实的修行方法)

文殊菩萨这段话说的再清楚明白不过了,行人于此细细用心,定会有大收获!

又有居心不良的人,说话了,说如来藏大法否定持戒。我们再来看一下,
问:不持戒能成就吗?
答:不持戒,人身都得不到,还谈何成就不成就?!

大家用好心,如来藏一心三藏心地法门,不是否定持戒,只是说小乘的持戒,不能成佛,而要我们回小向大,持大乘菩萨的心戒,一戒一切戒,这样的心戒才能生定,这个定当然也是楞严大定,法华三昧,这个定才能生慧,这个慧是圆满的菩提,是入佛知见的佛慧。其实说生,都是二,大乘菩萨的心戒,即是定,即是慧,没有哪个不是哪个,这才是圆融圆满圆通的菩提。大乘菩萨心戒,是安住十法界的心戒,因为十法界,皆一心之所变现,这是最究竟的持戒,一戒一切戒,一灯能明千年暗,一智能除万年愚。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QQ图片20161021172021.png (282.3 KB, 下载次数: 10)

QQ图片20161021172021.png

作者: 心照    时间: 2014-11-18 09:51
阿弥陀佛
作者: 心照    时间: 2014-11-18 19:36
阿弥陀佛
作者: 心照    时间: 2014-11-18 19:37
阿弥陀佛
作者: 一心三藏-yxsz    时间: 2016-6-23 13:40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七彩果    时间: 2016-6-23 13:42
大乘菩萨心戒,是安住十法界的心戒,因为十法界,皆一心之所变现,这是最究竟的持戒,一戒一切戒,一灯能明千年暗,一智能除万年愚。
作者: 13643634688    时间: 2016-6-23 13:54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智文殊菩薛
作者: 白莲华香    时间: 2016-6-23 14:29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123456789    时间: 2016-6-23 15:06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作者: 123456789    时间: 2016-6-23 15:06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作者: 123456789    时间: 2016-6-23 15:06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作者: 123456789    时间: 2016-6-23 15:07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作者: 123456789    时间: 2016-6-23 15:14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作者: 123456789    时间: 2016-6-23 15:14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作者: 123456789    时间: 2016-6-23 15:14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作者: 法华经521    时间: 2016-6-23 15:42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这是佛的良苦用心啊!他日思夜想,就是要把这个法告诉大家。只有佛与佛才能『究尽诸法实相』,话中有话啊!这是使大众生起一种好奇心。『诸法实相』,就是「诸法如是、诸法阿弥陀」。『实』就是『如』,『相』就是『是』;『实』就是『阿』,『相』就是『弥陀』。没有哪一法不是『阿弥陀』,没有哪一法不是『如是我』。一切的经典你只要把第一句话『如是我闻』搞明白了,你高枕无忧,你成就了。你就说「如是我闻,我现在什么也不干」,这是不是《妙法莲华经》啊?「如是我闻,我现在什么都干」,这是不是《妙法莲华经》?「如是我闻,我只知道吃饭睡觉」,是不是《妙法莲华经》?统统是啊!如是我不闻,你一天十万声佛号都是白念,盘腿一盘几万年你都是修臭骨头,是坐鬼窟窿!这都是祖师大德的教诲啊!『归元性无二』,这个『性』就是从『如是我闻』这一门而入,就是从『阿弥陀』这个门而入。诸佛已『究尽诸法实相』;菩萨来讲,可以进入『诸法实相』之门。入了这个门,你永远不落三恶道,乃至十地等觉。但是要『究尽实相』,你还要修证,要把这个次第搞明白。  【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 『如是相』,『相』即「不空如来藏」。比如我坐在这里,有皮肉筋骨之相,有红黄黑白之相,总有个相。『如是性』,要解释『性』必须先解释『体』。按别教而言,『体』是无形无相的真实存在。比如,我在这里讲「一二三四五」,这就是『相』。在我没有讲、没有想的时候,这个一二三四五在不在?在,就是『体』,它无形无相。那无形无相的「体」变成有形有相的「一二三四五」,就是『如是性』的这个『性』,它起这个妙用。所以这「十个如是」一开始就等于是总讲,从根本上讲。为什么把『相』放在第一呢?这是《法华经》所讲,『佛种从缘起』。这个『缘』是有形有相之万法,不通过『相』,我们在凡夫位不足以见『性』——由『相』而悟到『体』。注意!我们是倒过来走回头路。本来是由『体』先现出『相』。但是由于众生迷惑颠倒,所以倒过来从『相』上开始悟到『体』。这个『性』的智慧妙用,是不是紧随『相』后啊?不随『相』后,你到不了『体』。所以这「十如是」在开头这三炮最重要,以此为基础,对后七个如是作进一步的分别概述。  『如是力』,『力』,一般是在出现了有形有相的万法之后,在作为「道种智」、「分别智」的基础之上来分析。前面的『相、性、体』是从「根本智、真实智」上来分析,这后面来讲已经进入了「方便智」来分析。    下面是『如是作』,『作』就是造业。那在我『作』之前,我「能作」的这个东西在不在?在,那就是『力』。比如我现在具备吃饭的力、穿衣的力、走路的力,但是我吃也好,不吃也好,穿也好,不穿也好,这个『力』是不是就存在啊?起心动念产生身口意三业,它现出来就是『作』。    『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没有『因缘』不能成『果』。『因』和『缘』都是『因』——『因』是「主因」,『缘』是「次因」;或者讲『因』和『缘』都是『缘』——『因』是「主缘」,『缘』是「次缘」。一般把过去世之因叫『因』,今生世之因叫『缘』;或者把自己的因叫『因』,把外界环境之因叫作『缘』。『如是果』,在『因』的当下就是『果』。但是要『报』呢,要待机缘成熟。比如说你杀鸡,这只鸡被下饭菜,当下是不是就是果?那你杀鸡的这个杀是不是因?『因』即是『果』,你将来也要变成鸡被杀。你杀鸡的当下这个因,就是你将来作为鸡被杀的果,这是肯定的。也许到下一世,也许到下十世,哪怕是百世千世万世,你所造之业、所作之因,都要作为果报现前,叫作『因缘果报』。    『如是本末究竟』,实际上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它既有一个大的整体过程,又有无量渐进的过程。我们时时事事处处都处于『本末究竟』——否定之否定规律中。所以第十个『如是』,也是对前面九个『如是』的概括总结。我们本来就是佛,这是『本』;由于我们的无明妄想而堕落为众生,这就是『末』;当我们由众生位回到佛的位置上去了,这叫『究竟』。所以众生是对原本佛的一次否定。那么究竟成佛又是对在众生沦落位的一次否定,是不是第二次否定?叫否定之否定。我们成了佛,还是不是原来的那个佛了?不是了。在「原始佛」之后,我们经历了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万法,吸收了经验教训而重新回到自在位置,所以叫「究竟佛」。看上去好像回到了原来那个自在的位置,好像与原来一样,但是来讲中间经过了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万法。他把这个「后得智」跟「根本智」已经圆融起来了。所以对这十个法,我们是从纵向这个角度来看待一切万法的演变规律。这第一步是打基础。第二个角度呢,我们再来看为什么这每一个法都是讲『如是』。『如是』就是帮助我们开智慧,『如是』就是讲『如是我闻』。那么为了讲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如』解释为「真空」,『是』解释为「妙有」;『如』解释为阿弥陀佛的『阿』,『是』解释为阿弥陀佛的『弥陀』;『如』解释为我们的真心,这个『是』解释为我们的假名、俗名、俗相;『如』解释为道理的「理」,『是』解释为事情的「事」。
作者: gxp13753009555    时间: 2016-6-23 15:52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6-23 16:25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悟(当祥)    时间: 2016-6-23 16:56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
作者: 悟(当祥)    时间: 2016-6-23 16:57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遵化当香    时间: 2016-6-23 2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小马达    时间: 2016-6-24 05:40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感恩顶礼恩师!感恩顶礼一切!
作者: wx_c6THtGvt    时间: 2016-6-24 06:44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感恩一切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6-24 10:10
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6-24 10:10
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6-24 10:11
感恩一切,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6-24 10:11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6-7-26 10:42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妙法莲华王    时间: 2016-7-26 10:45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7-26 11:54
学佛人的“四依四不依”  佛于《大般涅槃经》中说,要依《四依法》,即“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  佛陀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大般涅槃经》是《法华》后部,是佛陀入灭前的临终遗言,后学当时常铭记佛陀的谆谆教诲,勿信外道邪师,勿听佛法骗子。  首先看一下,“依法不依人”。末法时代的修行人,可悲就可悲在“依人不依法”!只要哪个人的名气大,地位高,就蜂拥而上,殊不知“名师”非“明师”,名气大的多数不是真正明白佛法的老师。而一个明白的师父往往是没有名气没有地位的人,可他是真正的老师,真正的佛菩萨!  再看“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经典只有《法华经》,《楞严经》,《心经》,《佛说阿弥陀经》,《大般涅槃经》(法华后部),《无量义经》(法华前部)等经典。除此以外的经典都不了义,所谓了义,就是能让人当下开悟,当下成佛,当下往生,不能让人当下成佛的都不了义,凡是要修要行要证的,都不了义。  第三,“依义不依语”。说的天华乱坠,口若悬河,不能让人开悟,也是外魔邪说!相反,只要能把如来藏“一心三藏”讲清楚明白,就是最普通的语言,也是佛说。大道至简,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真理就是这么简单!  最后,“依智不依识”。“智”就是如来藏“一心三藏”,“识”就是除此以外的一切方便法,只有真实的智慧才能让人当下成就,方便法的“识”不能让人成就!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智慧语录 所讲未必真而所悟未必假,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 所讲未必假而所悟未必真,是故弟子不可疑于师。  所讲本是一而所悟各见异。 是故菩萨下位不知上位,自位不知他位。 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 于此而见报业之本,是故行人宜当于此慎用其心!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7-26 13:00
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7-26 13:01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7-26 13:01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7-26 13:01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7-26 13:02
感恩感恩感恩感恩随喜赞叹!!!
作者: 清法华论坛    时间: 2016-7-26 14:57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清法华论坛    时间: 2016-7-26 14:57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清法华论坛    时间: 2016-7-26 14:57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清法华论坛    时间: 2016-7-26 14:58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清法华论坛    时间: 2016-7-26 14:58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