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什么才是着相? [打印本页]

作者: 静莲    时间: 2016-5-3 20:04
标题: 什么才是着相?
什么才是着相?
梦斋山人



  



    在佛教圈内,着相这个词经常用。那什么是着相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做细致的分析,否则就会造下许多恶业。
    特别是一些修禅和学教的人,经常好犯这样的错误。看见人精进拜佛和严谨持戒,就说人家着相了,着个拜佛相和持戒相。对于这种说法我们怎么看,拜佛和持戒都是值得赞叹的。如果你拜佛,只是为了拜佛而拜佛,求个数量不求质量,也不知改正自己,也不听经闻法,拜了几十年还是老样子,只是积点人天福报而已。如果你持戒,把戒条背的滚瓜烂熟,但不知持戒的义理,也不知持戒的圆融,在实际中不知谦让容忍,处处自以为是,处处骄慢无比。如果这样做,这就是着相。
    反之,人家精进拜佛通达义理 ,向着身动而心不动的方向努力,要拜出个惭愧心和恭敬心来;人家持戒,奔着戒相和戒理一如前进,平常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如此你再说人家着相,那就是谤法了。
    修行佛道,必须把事物的理性、事相、体用、因果的关系,完全彻底的搞明白,否则你永远不明白佛所说的佛法义理。有人学了几年金刚经,就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干啥都一样,哪有什么区别;又说一切法都是佛法,那有什么善恶好坏的分别;又说现在的修行人,大多数是着相,甚至说喝酒打麻将都是修行;又说人修到一定程度,就无男无女的区别了;又说我们本来就是佛,还用修什么。等等不一而足。说这些话的人犯了大错误,那就是执理废事、执性废修,只注重事物的理性平等统一,而忽略了事物的事相的个异差别 。这是很危险的,如果不加以及时纠正,你会堕入断灭空和豁达空及顽空的陷阱。这样做就是着相,着了执理废事和执性废修的相。
    修行不但要研究事物的理性,还要研究事物的事相。永嘉禅师说:豁达空拔因果,茫茫荡荡招殃祸。一日遇二人为佛法而争论,一人就是执理废事和执性废修,说什么都一样,万法毕竟空,不用着相执着。另一人举例驳之:屎和饭一样吗?世人吃饭不吃屎,屎到肚里变成屎,饭变屎来多麻烦,为何当初不吃屎?屎和饭从理性说,是万法毕竟空,但在事相上,就有着千差万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从理性上说,在事相上差别大了:佛在净土无量乐,我在娑婆无量苦。木头有火性,不燃不出火,众生有佛性,不修不成佛。
  


   如此看来,执理废事和执性废修是大着相。反之,执事废理和执修废性,也是着相。经常在寺院里看到或听到一些毫无根据的话。说什么有五种水果不能供佛,其中就有柿子,问为啥不能供佛,答说柿与释同音。又说诵经中间不能喝水,下午不能诵楞严咒;又说不明理不要紧,你就拜佛吧,拜到一定程度就明白了;又说不用深入经藏,就诵一本经就行了等等。三皈依时,佛陀就告诫我们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又让我们体解大道发无上心,又让我们统理大众一切无碍;我们做到了吗?我们虽说不能马上体证无上菩提大道,但要解如来义。不读经听法,怎能开智慧呢?我们度了几个人啊?学佛人要听佛说,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要有经典依据,否则就有谤法谤佛的可能。如果对经典的阅读和研究很少,那还是少说为好,免得造口业。看看着相这个事还真的不好把握呢。
    阿弥陀经中说极乐世界的花鸟树木都在说法,其中就有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七菩提分又叫七觉支,第一个就是择法觉支;八正道第一个就是正见。学佛要有正知正见,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法来修行。戒、定、慧三无漏学,慧又分闻、思、修三慧。可见听经闻法深入经藏的重要性,现在信息如此发达,上网看看大藏经是件很容易的事。愿法界众生从此不在着相,大开智慧。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