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 [打印本页]

作者: wlxg20130220    时间: 2016-1-3 13:19
标题: 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
摘自《净公上人学佛答问110集》

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  (共一集)  2005/5/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267-01
  诸位同学,阿弥陀佛!今天是我们第五次的答问,我们看到讲台上有不少的问题,我们按照顺序来解答。
  问:第一位是深圳的郝居士。他说深圳有些居士一心修学净土法门,经常学习师父上人的经书和经碟,我们已经皈依净土多年,现在又很想受五戒。因为都是在家居士,很容易犯口业,如果我们受了五戒,无意中犯了口业,发觉后马上忏悔,这样能去西方极乐世界吗?
  答: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去极乐世界不是想像那么容易的事情。往年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他在台中创办了台中佛教莲社。我跟他学的时候,他在那里已经办了十年,那个时候台中的莲友有二十万人。我跟他十年,离开之后一直到他往生,在我概略估计当中,台中莲友至少有五十万以上。老师常讲,真正往生的人,一万个人当中只有两、三个,你就想到不容易!一万个人当中就算有三个人,五十万也相当可观了,这是讲真正的成就。不能往生有没有成就?也算有成就,什么成就?佛门当中常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你跟阿弥陀佛、跟净土结了缘,这个金刚种子永远不坏,这是无比殊胜的利益。但是到什么时候才能往生?那就不一定了。也许来生后世,也许要几十劫、几百劫之后都可能,这是善导大师常说的「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就是你能不能遇到这个往生的缘分。
  缘分是什么?《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你要把这三个条件具足,这一生当中,我善根具足,福德具足,因缘具足,那你肯定往生。可是我们想一想,这三个条件在一生具足真的是不容易,这是经上说的。在事实上,我们讲这个缘分,第一个有好老师,第二个有好的学习环境,第三个有好的同参道友,这是我们现前的增上缘。你没有好老师指点,那真的所谓是盲修瞎练。我们依靠经典,有许多人把经典意思想错了,解释错了,想错了,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这是遇不到真正善知识,对于往生就造成障碍。
  第二个,找不到真正修行的道场。自古以来修行人常常讲到依众靠众,一个人盲修瞎练是非常困难,总希望大家在一起共修。共修,古人讲人多是非就多,妄念就多。那到底怎么办?一个人修不行,多人修又有障碍,所以实际上是非常不容易。今天在现前这个社会,真正修行道场希有难逢。我们这个道场算不算是个真正修行道场?有那么一点样子,不算是真正修行道场。真正修行道场为什么会没有?我在讲经也常常提到,我们没有从根本学。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家庭教育,你看我们净宗修学所依据的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头一句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有没有学过?然后是「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三福第一条我们就没有做到,后头全没有了。净业三福好像三层大楼,第一层没有,你怎么会有第二、第三?问题就在这个地方。
  所以这些年来,我们特别提倡《弟子规》。我在澳洲办净宗学院,净宗学院的学程是九年,修学九年。前面两年就是伦理道德的教育,希望同学们把《弟子规》、《十善业道经》完全落实。这两门课是要做到!不是说你会念、会讲、会背,那个没有用处,你要做到。这两门做到,修净土的会往生,修禅的会得禅定,修教的有希望得大开圆解,世出世法都能成就。为什么?你有根。如果你在这上没有扎根,无论修什么法门都不能成就,都是跟这个法门结个缘而已,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
  修行人口业是第一,你看看《无量寿经》上佛教导我们,一个修净土的人,一个念佛求往生的人,从什么地方修起?从善护三业;善护三业,他把口业放在第一。你看佛讲经,一切经里面讲到三业,都是身业、口业、意业,都是这个说法;唯独《无量寿经》口业摆在第一。「善护口业,不讥他过」,然后才是「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把口业放在第一。换句话说,真正想往生的人,决定不犯口业,无论你受戒不受戒,都不犯口业。
  不犯口业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说人家的是非,我们今天讲批评人;「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别人;「不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让别人产生不好的感受。这是佛讲的四个原则,决定不可以犯,从这里开始。最容易犯的是口业,所以古大德教导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言多一定就有过失,没有必要的话不说,多念佛就好,「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样修行我们才有往生的希望,所以一定要从《弟子规》、从《十善业道》去落实。
  问:第二位是福州的陈居士。他说我们来自福州,现在请教一个问题。我们听了马来西亚法宣法师的《佛说无常经》里,临终的方法所讲的内容,及处理过程、境界,是否符合净土法门要求?我们帮人临终处理能否按照这种方法来做,是否正确?
  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世尊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无有定法可说。佛陀在世那个时候跟我们中国春秋战国的时代差不多,还要再更早一点,国家没有统一,所以经上所讲的国家都是部落。中国在周朝时候,我们在历史上读到「八百诸侯」,那就是八百多个国家,没有统一。秦始皇才统一中国,以前都是很多的小国,每个国家风俗习惯都不一样。佛当年讲经说法也是周游列国,佛是恒顺众生,哪个国家的风俗习惯,佛绝不破坏,对它尊重,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于是一桩事情就有很多的说法,有很多的做法,但是依照佛的话去做,果报都是殊胜的。
  像《无常经》里面所说的,不是求生净土。佛法当中,以往生净土为无比的殊胜,你要是真正想求往生,你一定要依净宗法门。我们修净宗,去依《无常经》这就错了。净宗的经典是五经一论,我们依其他宗派经典,这是违背祖师的教诲。都是佛经,是可以依的,佛法在中国有十个宗派,你只能走一条路,不能走两条路,一条路你能走得通,两条、三条你走不通,这个道理希望我们应当要了解。但是经都是佛说的,决定不可以毁谤。
  譬如说我们中国人,总是用中国人方式来处理事情,生死大事,西方人处理跟我们就不一样。这个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风俗习惯不相同,我们何必中国人要用外国的方法?你觉得好不好?如果你觉得好,也可以做。所以遵守自己的风俗习惯,总还是没有离开我们自己的族群。在这些方面我们多想想就明白了。所以,对于不同的宗派我们要尊重,但是尊重、赞叹、供养,不能学习,学习学多了你就学乱了。佛法修学的目的就是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戒是规矩,你就是错了规矩;错了规矩,影响你不能得定,不能得清净心,后来的果报就不是你自己想像的,这个不能够不注意。
  问:这位同修是梅州千佛塔寺的义工。他问的是,我们是梅州千佛塔寺义工,非常感恩香港佛陀教育中心,使我们有这个美好殊胜的因缘,能见到老法师,看了老法师的讲法,受到法益,法喜充满。当我们想把自己的感受跟亲友们讲,又怕自己智慧不够,把法师的法语讲错,请法师开示。
  答:你这个念头很好,学佛的人应该是这样的,要把自己学习的心得跟一切众生分享。说,你能够听懂的,听得很欢喜的,你就跟别人说;听不懂的,或者有疑问的,就不要跟人说。守住这个原则就对了,这个原则,孔老夫子教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以一定把自己懂得的,自己心里有感受的,与人共享。
  问:这是深圳杨居士。前几日我们深圳居士听到师父在山东受了风寒,十分难受。我们在佛菩萨面前祈求师父上人法身永远健康,无量寿,无量光,这是我们的期望。弟子在修行中就持一句佛号,一本《阿弥陀经》。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金刚经》中有一句,「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因弟子学识浅薄,当时我楞住了,我想我们一心念佛就是为了见佛,那念佛不是以音声求佛吗?我不明白,求师父上人开示。
  答:这个话刚才讲过了,《金刚经》是禅宗修的,是性宗修的,不是净土宗修的,你修净土宗就是要见佛,修《金刚经》就是不能见佛。所以你要是修禅,你就修《金刚经》;你要修净,你就修《弥陀经》、《无量寿经》,可不能看别的经。看别的经,你不能往生,那你是禅不禅,净不净,你自己毁灭自己,释迦牟尼佛没有这样教你的。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就好像我们药铺里头各种的药,什么样的药都有。你害的是哪种病,你用的药用对了,吃了你病就好了,吃错了就吃死了,这个要知道。法门可以救你,也可以叫你堕阿鼻地狱,可不能吃错药,不可以学错法门。所以,学佛一定要有老师,老师就好像是医生、护士,照顾你的,否则的话你就乱吃药。我们要想学《金刚经》上那些理论、那些境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再学,这是有层次的。《金刚经》是为法身菩萨说的,那是离一切相;净宗是着相修行的,所以它容易。离相,实在讲你也离不了。
  问:第二个问题,他说我每次念佛忏悔时,念到「往昔所造诸恶业」,经常不由自主脑海里浮出自己过去所做不符合佛法的错事。我明白这种浮现是错误的,会影响修行,我用什么方法赶走这个恶影,不再让它扰乱我?
  答:你这种想法不是你一个人有,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也不是你一个人有,自古以来,古今中外,修行过程当中,总是免不了有这个障碍。如何把这个障碍去除?这是我们现在很严肃的一个问题。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有没有用?一个方法都没有。为什么没有用?你的修行没有根,所以八万四千法门都没用处,不能帮助你开悟,不能帮助你断烦恼。现在怎么办?我们修行没有根,现在从根本上修就行了。这是为什么要求大家学《弟子规》、学《十善业道》。《弟子规》是世间法里头的根,世间的伦理道德,学问之根本。《十善业道》是佛法的根,无论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都是以这个为根。你不从根本上修,那你叫好高骛远。
  一个小学生让他到大学博士班,就算念十年,他能不能毕得了业?毕不了。原因在哪里?他底下基础教育没学过;如果行的话,那国家办小学、办中学不叫浪费,那不是错误吗?《弟子规》好比是幼儿园,《十善业道》好比是小学,这是根,你不从这上扎根的话就很难。所以你的业障,你的妄想,怎么样去都去不掉。还是从这个地方老老实实来学,这两门东西学好之后,你就有根,你就有本了。然后你再依照净宗的经教去修学,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业障就会消除,这不是假的。所以古时候人能做到,现在为什么做不到?你要想到原因在哪里,我们把原因找到,把这个原因消除,才能够真正帮助自己;能帮助自己就可以帮助别人。
  问:这位是汕头刘居士,他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同修正在参学,修净土法门,但是在农历七月份,每天读诵《无量寿经》之后,堂主安排再读《地藏经》,这样做法是如法吗?在农历七月份,是应该诵《地藏经》,还是诵《阿弥陀经》比较正确?
  答:诵经都是好事情,农历七月是中国习俗里头的中元,中元节就是鬼节。你在自己修学之外,加持《地藏经》,这是你的慈悲,帮助饿鬼道,是这个意思。帮助饿鬼道妨不妨碍自己修行?不妨碍,冥阳两利,懂得这个道理。至于你自己在这个月份里面,你是诵《无量寿经》或者是诵《阿弥陀经》都可以。可是诸位要知道,如果只是诵经、念经,有口无心,没有多大的好处。古人讲的,所谓有口无心,「口诵弥陀心散乱」,诵《无量寿经》,诵《弥陀经》,那个心还是有妄想,妄念纷飞,这个样子有口无心,「喊破喉咙也枉然」。
  诵经一定要懂得经意,一定要能解,理解之后要行,那这个经的意思你就真正得到了。所以经不是念的,经是教诲,教我们怎么做。我们真正能够依教奉行,把经里面的道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把经典里面的教训变成我们自己生活、行为,这样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们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跟经典的相应,合而为一,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决定往生,这个道理一定要懂。诵《地藏经》,《地藏经》也要依教奉行,鬼神才得利益,单单是念,念,我们自己的心行不相应,鬼神得利益很少。如果我们能够在七月特别加强孝道,《地藏经》是讲孝亲尊师,对老人、对长辈,自己知道尊敬,对父母知道孝顺,那你念这个经就有功德。增长自己的孝敬,然后扩大能够孝顺一切众生,孝顺一切众生,你就决定不会伤害一切众生。哪有孝顺父母会伤害父母?没有这个道理,这个功德利益就殊胜了。
  问:第二个问题,他说修净土同修是否可以参加同修或其他居士家亲眷属超度亡灵法会,加诵《地藏经》是否夹杂?对于修净土法门及将来往生极乐世界会不会有影响?
  答:这个没有影响。如果这位往生的人,这个临终的人,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缘就更殊胜,不但没有影响,对你有好处。因为你送一个人往生,往生极乐世界就真正成佛,你帮助一个人成佛,你那个功德多大!问题是他是不是真的往生?如果他真的往生,你在一生当中能够帮助两个人真正的往生,比你自己一生修行的功德还要大;你帮助两个人成佛,往生就是成佛。你能够帮助十几个人,这个福报就太大了,这大慈菩萨讲的,不是我讲的。我们肯帮助别人,我们临终的时候有很多人帮助我们,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这是好事情,临终助念功德无比殊胜,但是一定要如法。
  古德有一本小册子,叫《饬终津梁》,那是专门教导我们怎样送人往生,在助念的时候应该要遵守些什么规矩,写得很清楚。但这本书是文言文写的,民国初年,有人怕文言文阅读困难,依照《饬终津梁》重新写了一本。内容大致是相同的,文字更浅显,白话文写的,叫《饬终须知》,这个本子我相信在台湾、香港流通都很广。你要是去参加助念,送人往生,这个小册子一定要多看几遍,能够遵守这个规矩就好。
  问:这是香港的刘居士问的,他有三个问题。他说请问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是《盂兰盆经》,第二个是《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第三个是《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电影版VCD是世界佛教会出版的。因本协会曾经流通过,本人也在协会流通了一批光碟,请问以上诸经是否伪经?曾经流通是否有罪?
  答:流通伪经确实是有罪过,误导众生。《盂兰盆经》也是一般在中元节里面超度亡灵的,盂兰盆会,这个故事是目连救母,度饿鬼道的。《佛说父母恩重经》在《大藏经》里面有两个本子,一个是安世高的本子,安世高大师翻译的,那是正确的;另外一个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可能是伪造的,不是真的。因为罗什大师翻经目录里头没有,如果是他翻的,在目录里头一定有,这目录里头没有。但是这两种经都在《大藏经》里头。过去李老师教导我们,要读《父母恩重难报经》还是选择安世高的本子,安世高的本子文字不多。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