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骂人好不好? 答: 好!不好!好不好! 问: 怎讲? 答: 一、痛恨黑恶贪,以对党和人民绝对的忠诚,对事对人,口诛笔伐,严辞训斥,令当机心惊肉跳,让民众震醒觉悟!这种理智“骂”人,好!功德无量! 二、恨铁不能成钢,以对其人的关心、爱心、善心,口无遮拦,令当机羞愧难堪、忐忑不安,这种情绪“骂”人,好不好! 好在善心,并无恶意! 不好在于,暴戾之气,有副作用。 小孩懒,你不能说懒,你只能说隔壁小孩勤快,不往阿赖耶识——种子仓库里,播种烦恼种子。 三、泄私愤乃至怀阴谋,污辱人格、诬告陷害、蜚短流长、满口脏话、下流不堪,直欲置人死地而后快,这种无教养、非人性的骂人,不好!会遭天谴! 问: 你说过连佛也可以骂?是不是? 答: 是不是! 问: 怎讲? 答: 一、自古有道,不是我道!禅门有说“直心道场,呵祖骂佛,焚经毁像,无非正法”。 诸佛如来亦有“狮子吼”名号! 二、是。佛祖这种“骂”人是理性加智慧,且于特种环境,特殊人事,一时一事,观机逗教! 绝非骂不绝口,没完没了,恶口成习! 作为一个法门,印广是说过。 三、不是。如果说为轻慢佛圣、亵渎神明、污辱人格,纯属故意曲解、讹传、断章取义…… 印广不是这样说的。 问: 你骂过人吗? 答: 我骂过人,还打过人。 问: 你骂人,属于哪一类? 答: 我骂人? 学佛前偏于第三类,语话尖刻,很伤感情!但是不带脏话,所以未到极恶。 学佛后偏于第二类。有时也稍带私怨,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我极少骂人,从不添油加醋乃至无中生有诬陷人。 虽然如此,也已受到报应。 不时生口疮,就是报在骂人之过! 两次肩周炎,就是报在打人之过! 头脑受伤就是报在恶心恶意之过! 得过肝脾之病报在脾气太大火气太甚之过! 肺核之病报在心胸狭隘之过! 我真不是个好人! 一身病苦,遁入空门! 侥幸于佛!痛改前非,诸病痊愈! 我还会不断地忏悔自己的罪业。希望佛友们以印广为戒,不要犯错! 未明理,恶口骂人、诬人,果报在拔舌地狱! 已明理,恶口伤人,报在今生,乃至来世皮肉之苦。 问: 你这样讲自己,不怕别人笑话? 答: 一、知错者智,认错者勇,改错者圣,何怕之有? 二、纵为圣贤,未成圆满之前,谁无些许陈旧劣习?何必自标清高? 高处不胜寒啊! 三、真有笑者,那是帮我消业!感恩犹迟! 问: 那你对一些人在网群骂你,你怕不怕? 答: 怕不怕! 问: 怎讲? 答: 一、怕! 怕他自受六交恶报! 怕他污染第八共识,祸害广大众生! 怕他毁坏如来家业! 怕他动乱社会治安! 怕被反华反共势力,利用这个机会,搅乱中国思想领域,引发内乱外患! 二、不怕! 石头飞天,终有落地之刻!况他为我消业,应该感恩!心生欢喜! 印广对天发誓: 纵为杀父仇人,谋我仇家,印广不敢生有怨恨心理! 谁能将我骂怕,我定拜他为师! 印广 2020.11.28 | |
问:我们一直讲明心见性了生脱死,只要一念明白一切万法都是我自己一念之所变现,就能生生世世不再落入六道轮回,最低可保障不落三恶道。但在印广法师讲解《楞严经》视频的第90讲20分钟左右的时候看到说,在十地后等觉前有个次第叫前干慧地,这个境界相当于原始佛,也就是一念生相无明,达到等觉位。师父当时是讲“这时候假如不去证妙觉究竟果位的话还会重新沦落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牛马猪羊。”这个境界和前边明心见性之后的境界理解起来感觉不太好圆融,请开示! 答:记汝大功一次!此处应属口误!现予纠正! 一、小乘极果比同“权教七信”(《楞严》“不退心”),已证“位不退”于六道。 二、别教二行(《楞严》“饶益行”),己证“行不退”不退于菩萨。 三、别教七地(《楞严》“不动地”),已证“念不退”于佛道,圆满“三不退”。 四、圆教一念信解,圆证权小“三不退”,顿超“无学”于藏、通、别三教,乃至“位齐”于别教等觉(印光大师金口)。 上四可知,等觉菩萨断无退转之说。 五、“生相无明”。位于真如之后,九相(三细六粗)之前、无始之初,传统佛法直说,十法界(四圣六凡)从“此”流出,九界皆忘真如,乃至归路(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后干慧、妙觉等五十七位妙菩提路);唯有佛界,虽流不昧,是故,佛为九界导师。彼时之“此”,对应“生相无明”。 六、“灭相无明”。权小教乘,到达《楞严》“三渐次”后,初信位前,“安立圣位”(“前干慧地”),“灭相无明”位于“前干慧”后,初住之前。 《楞严》说为“执心虚明”,似悟“归路”,故“慧”;尚未上“路”,“未与如来法流水接”,故“干”。 七、权教行人,悟后进修,证到“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后干慧地”)。《楞严》说为“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更慧,;只是“入交”暂居“觉际”,尚未随佛“逆流”“归源”,仍干。又,“彼时故土风光依旧”,故名“等觉;“此时人已觉悟回归”,故名“菩萨”。 八、“两干慧地”辩证。佛心良苦,笔者推测:前干慧地,圆顿大法——“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一念信解,无修无证,闻即解脱,顿超“无学”,乃至圆证“三不退”,乃至直证“十地”、“等觉”;而权、小教乘“劬劳”、“肯綮”千万亿年,也难成就,纵然成就,往后进修五十七位,不知多少阿僧祇劫,方到“后干慧地”。两种前干慧,堪比天地之别!以此鞭策行人,回小向大,坚信圆顿妙法,切勿高推圣境,自甘凡愚!后干慧地,极果如来——“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纵证等觉,无论大小权实,在生相无明之前,均靠佛陀指点,否则,“干有其慧”!佛陀以此鞭策行人,切勿未证谓证,滥膺圣位。 九、就个体位言,至“等觉”位,永不退于下位,何况退至凡夫,乃至“无情”;就总体位言,只要还有一人一事一法,生相无明未破,一真法界就不圆满;只要还有一人一事一法,灭相无明未破,还会重现十法界中“两种生死”(“六凡”之分段生死和“三圣”之变易生死),乃至无情法界。 十、佛祖经典,于此敏感之处,笔者未见多说乃至有说,讲记“路过”此处,勉为其难,试作探讨,信者不必过分当真,疑者亦勿吹毛求疵,有个悟处即可,见好即收便罢。何况本门宗旨——只为初学雪中送炭,不为大善锦上添花。 (此件对一般行人,不作要求。但对法华讲师必须读懂、悟透) 印广门清 2021.1.18 | ||||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