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放下修行中的九种虚荣
[打印本页]
作者:
静莲
时间:
2015-5-1 12:50
标题:
放下修行中的九种虚荣
放下修行中的九种虚荣
一、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一个人修行的成就;
二、放下诵读的经文。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修行境界的高低;
三、放下自以为是的修行经验。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恒河沙的数量一样多,你所体悟的,未必别人也一定要走。就算同样的路,因为走的人不同,感受也不会一样。不要急于去否定别人,证明自己;
四、放下别人与自己观点不同时的争执。无诤是真三昧,一个不能接受别人反对见解的人,永远跨越不了“我执”的屏障;
五、放下教导、帮助、度化别人的念头。别人若因自己的话而受益,功不在己,而是善缘成熟,他人有智慧可以接受。好为人师者,必生大 “我慢” ;
六、放下所做的种种功德和好事。心无所住,一切都已过去。“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执着行善和功德,也是一种贪欲;
七、放下与大德法师结缘的 “资本” 。大德的智慧和成就,并不代表你自己的境界。光环是法师的,就算你借光沾了法师的名,如果自己不认真修行,仍是自欺欺人;
八、放下想让别人认可的心。有求皆苦,心若为外物所挂碍,就有恐怖担忧。不要事事都想让别人认可,凡事直心而行,尽心努力,无怨无悔,随缘自在;
九、放下修行。不要认为修行就高人一等,甚至连 “修行” 的念头都要放下。真正的修行是无修无证,没有“我”在修行,没有所修之 “法”,也没有所得之“果”。外无人,内无我,中无法,平常心是道。亲,
无量百千万亿生生世世的大福报由今生把定 古今中外能够把《楞严经》读懂听懂的人没有几个。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各位啊,自己酝酿酝酿,你有没有愿望想把这部经读懂,这将解决你生生世世以来的大成就。无量百千万亿生生世世的大福报由今生把定。在《法华经》叫「以道受乐」,以道受乐,你生生世世都是大富大贵大智之人 。印广法师精讲《楞严经》视频
http://url.cn/MD23LF
请加法华微信号码fahua321或扫描二维码
作者:
1010197850dl
时间:
2015-5-1 16:03
阿弥陀佛{: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作者:
心照
时间:
2015-5-3 20:08
阿弥陀佛
作者:
菩提华开-当平
时间:
2015-5-3 20:51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作者:
2897550940
时间:
2015-5-4 11:08
法华、楞严是要我们接受、认可所面对的一切万法、人我是非,才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放下“我”执,即是转念。无量劫来,我们执着于肉身即是“我”,痛苦不堪,妄于流转,虽说一念转,即佛知!可是习性妄固,不是说转就一下全转的事,境界来了,一下子不小心又旧病复发了,可又后悔没控制好自己情绪咋办?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6-7-21 22:50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吉祥
时间:
2016-7-21 23:00
感恩楼主法布施
作者:
吉祥
时间:
2016-7-21 23:01
说的是太对了,我是条条都占啊
作者:
吉祥
时间:
2016-7-21 23:01
我惭愧呀!
作者:
吉祥
时间:
2016-7-21 23:01
在此忏悔吧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7-24 14:44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7-24 14:44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妙妙闻心
时间:
2016-7-24 14:44
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顶礼这九种如来藏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7-24 14:45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7-24 14:45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7-24 14:45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妙放A(一幽香)
时间:
2016-7-24 14:57
佛陀在《法华经》十几次说该经是“诸经之王”,为一大事出现于世,就是为了讲《法华经》,目的是让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法华经》原文: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把他自己讲的三藏十二部经在《楞严经》第四卷判为戏论之法——“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恒沙妙理,只益戏论。”在《法华经》把它判成是“戏论之粪”,你还在执着什么啊?只有“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作者:
妙放A(一幽香)
时间:
2016-7-24 14:58
佛陀在《法华经》十几次说该经是“诸经之王”,为一大事出现于世,就是为了讲《法华经》,目的是让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法华经》原文: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把他自己讲的三藏十二部经在《楞严经》第四卷判为戏论之法——“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恒沙妙理,只益戏论。”在《法华经》把它判成是“戏论之粪”,你还在执着什么啊?只有“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7-24 15:11
所谓『一心』,就是我们的一个念。这一个念,当下就是十法界万法。所谓「一念」,就是「不二法门」。怎么「不二法门」?这个拳头跟这个手掌当下是不是一个东西?你说它是一个东西,它有两个相,拳头相和手相。你说它两个东西,这两个相是不是一个东西?说不二法门,是对二说不二。这一个念是万法一念,讲全了就是『一心三藏』。 三个藏,我们等会还要分别讲。 首先,我们片面地来体会下这个「一念」,我们在没有开口,没有动耳,没有动眼睛,没有动脑筋之前,我们想想有没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通过嘴巴能讲话,通过眼睛能看,通过耳朵能听,是不是啊?大家能意识到这个东西吗?那么这个东西在我们心里有没有形相?没有。一旦有了形相,它就变成脑子在思维,眼睛在看。它没有任何形相,每个人是不是都有这个念啊?这就是我们一个心。既然这一个念它没有任何的形相,也没有任何的味道,什么也没有。能不能分你的念、我的念、他的念?能不能分?不能分。既然不能分,是不是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这一个念?那当我这一个念变出了眼睛能看,变出了耳朵能听,现出了人相、鬼相、牛相、马相......相的时候,这一切的相,当下有没有离开这个念?是不是当下还是这个念呐? 现在我们从第二个角度,采取方便对照的办法,来把『如来』二字与佛学概念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名相概念来对应。佛菩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口头禅、来打官腔,我们不要忽略打官腔口头禅的作用,有了它可以帮助我们提起正念,提起观照。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阿弥陀佛』,如果与『阿弥陀佛』来对应,『如』就是『阿』,就是「空如来藏」;『来』就是『弥陀』,就是「不空如来藏」;『如来』就是『阿弥陀』,就是「空不空如来藏」,就是「即阿即弥陀、即弥陀即阿」。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7-24 15:12
所谓『一心』,就是我们的一个念。这一个念,当下就是十法界万法。所谓「一念」,就是「不二法门」。怎么「不二法门」?这个拳头跟这个手掌当下是不是一个东西?你说它是一个东西,它有两个相,拳头相和手相。你说它两个东西,这两个相是不是一个东西?说不二法门,是对二说不二。这一个念是万法一念,讲全了就是『一心三藏』。 三个藏,我们等会还要分别讲。 首先,我们片面地来体会下这个「一念」,我们在没有开口,没有动耳,没有动眼睛,没有动脑筋之前,我们想想有没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通过嘴巴能讲话,通过眼睛能看,通过耳朵能听,是不是啊?大家能意识到这个东西吗?那么这个东西在我们心里有没有形相?没有。一旦有了形相,它就变成脑子在思维,眼睛在看。它没有任何形相,每个人是不是都有这个念啊?这就是我们一个心。既然这一个念它没有任何的形相,也没有任何的味道,什么也没有。能不能分你的念、我的念、他的念?能不能分?不能分。既然不能分,是不是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这一个念?那当我这一个念变出了眼睛能看,变出了耳朵能听,现出了人相、鬼相、牛相、马相......相的时候,这一切的相,当下有没有离开这个念?是不是当下还是这个念呐? 现在我们从第二个角度,采取方便对照的办法,来把『如来』二字与佛学概念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名相概念来对应。佛菩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口头禅、来打官腔,我们不要忽略打官腔口头禅的作用,有了它可以帮助我们提起正念,提起观照。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阿弥陀佛』,如果与『阿弥陀佛』来对应,『如』就是『阿』,就是「空如来藏」;『来』就是『弥陀』,就是「不空如来藏」;『如来』就是『阿弥陀』,就是「空不空如来藏」,就是「即阿即弥陀、即弥陀即阿」。
作者:
15803503264
时间:
2016-7-24 16:02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15803503264
时间:
2016-7-24 16:04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wx_c6THtGvt
时间:
2016-7-24 17:57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wx_c6THtGvt
时间:
2016-7-24 17:57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清净心安然
时间:
2016-7-24 19:09
把《法华经》大法读懂,这将解决你生生世世以来的大成就。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