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五十一个心所......烦恼心锁
[打印本页]
作者:
法华妙严
时间:
2018-10-21 22:57
标题:
五十一个心所......烦恼心锁
本帖最后由 法华妙严 于 2018-10-21 22:58 编辑
(二)烦恼心所是病态心理的桥梁何谓病态心理?就是烦恼。唯识学所谓的烦恼,是指生活、思想和行动的迷思,从而造成痛苦、邪恶与不幸,扰乱我们的身心,不得自在。烦恼是一种心病,其中以贪?痴慢疑和不正见为主,它会扩大负面影响,使人烦闷热恼,产生心理上的疾病。《大智度论》卷七曰:“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故名烦恼。”太虚大师在《佛学之心理卫生》中说:“佛学之诊察心理疾病也,分析之则痴执(不正见)贪、慢、嗔、疑这根本烦恼。
1、六根本烦恼是病态心理的源头
六根本烦恼是有情轮回的根本,人类的不幸,心理的失常皆是此六种罪恶魁首所引起。
第一贪:贪是烦恼之首,能造成无尽的痛苦与罪恶。贪心生起会驱使我们对喜欢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占有欲与执着心理,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若贪欲得逞,傲慢等情绪就随之而起;若贪欲得不到满足,便生起?心,因此贪是一种超过自己承受与获得能力的追求,会带来无穷的过患,使心灵充满饥饿感。《成唯识论》曰:“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第二嗔:是对不喜欢的事物产生的厌恶心理。怒火中烧,正是不良情绪的由来之一,也是满心不悦的开始,接着产生不安、焦虑、恐惧、忧郁、难过等副产品,使身心不得自在。?怒不但影响健康,更会破坏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易起冲突,不能和谐相处。心理学家与医学共同研究得出,常常生气的人,容易心跳加速,血脉贲张,血压上升,罹患“心血管疾病”是常人的六倍之多。由此可知常怀嗔心,遗害无穷。《成唯识论》曰:“云何为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心所起,轻则诟骂,重则损害他命,甚至伐城伐国,喋血千里。因此要看好自己的念头,尽量心胸宽广,包含万物,以防“火烧功德林”。
第三痴:即是冒昧无知,事理颠倒,因果迷乱,义理全乖。《成唯识论》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除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由于无知,因此对世出世间正理迷惑不解而引起种种烦恼,容易认邪作正,以假为真,昏昏噩噩,不知所以。陶静第四慢:即是自仗权势及才智等优势,产生鄙视他人的心理,慢心作为一种负面情绪,是由于不正确的比较及错误的判断而产生的一种扬己抑他的心理。《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慢,恃己凌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24我慢重者,自视甚高,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在感情生活上会有严重的挫折与冲突。因我慢心理,于是与他人格格不入,也容易造成他人不愿意与之接近,从而产生孤立、寂寞,因为疏离的人际关系而产生心理疾患。
第五疑:对事物的因果、规律怀疑不信。《成唯识论》曰:“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从情绪产生的压力来说,多疑者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因为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从而对整个世界产生不信任,产生不安、紧张与焦虑,它是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的主要原因。从人际关系来说,多疑者常常心里发虚,过分地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态度的微小变化,因此紧张兮兮,从而形成一种恶性的心理循环。
第六恶见:主要指见解上的不正确,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些皆是属于认知的范畴。
(1)身见:视五蕴假合的无常之躯为永恒不朽,由此执我执法,执着不舍。《成唯识论》曰:“身见者,谓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
(2)边见:计度死后常住不灭或死后断灭,此是佛教反对的常见或断见。持断见者认为世间的伦理道德皆无实在意义,只有及时行乐,才不虚度此生;持常见者,认为生命永恒不变,即使一期生命消失,下辈子仍会转生为人,而不知六道轮回之理。《成唯识论》曰:“边执见者,谓即于彼随执断常,障处中行,出离为业。”
(3)邪见:泛指一切邪恶见解,如拨无因果,认为作恶不足惧,为善不足法,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成唯识论》曰:“邪见者,谓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回见所余邪执。”
(4)见取见:即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的见解绝对正确,从而排斥他人,固执己见,自是非他,这是非常危险的错误知见,不仅会使自己停滞不前,而且容易以邪为正,以恶为善。《成唯识论》曰:“见取见者,谓于所见及所依蕴 ,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
(5)戒禁取见:以非戒为戒,如认为持牛羊等戒,吃草喝水可证得涅槃之果,此种非因计因,非道计道者,名戒禁取。《成唯识论》曰:“戒禁取见者,谓于随顺所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为业。”
此六根本烦恼是人生痛苦的所在,是病态心理乃至精神疾患的罪恶渊源。在进行心灵环保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观自心,自净其意,涤除烦恼心垢,矫正自己的不良心态,达到心灵环保的目的。
作者:
法华妙严
时间:
2018-10-21 23:30
烦恼即菩提,造业即解脱
作者:
普霞妙光
时间:
2018-10-22 22:20
感恩分享!烦恼即菩提。
作者:
摄心妙法莲华经
时间:
2018-10-23 16:46
阿弥陀佛!转烦恼为菩提!感恩师兄!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