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就是错误的行为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页]

作者: wlxg20130220    时间: 2018-6-13 14:03
标题: 就是错误的行为南无阿弥陀佛
摘自《净公上人讲妄想分别执着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是错误的行为


...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是错误的行为。你能把它修正过来,不再起心、不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对了。不能够一时统统放下,这叫顿超,做不到的话,佛陀教给我们慢慢来,一天放一点,天天放。放一定要知道从分别执著下手,也就是说转识成智要从第六、第七下手,第六是分别,第七是执著,学什么?不分别、不执著。这个一般人讲难,太难了,什么原因太难?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你就很困难。因为你认为世出世间一切法是真有,就难了;如果你晓得世出世间一切法是假的,不是真的,根本没有,你就很容易放下。为什么?根本没有!你不放下完全错了。如果有,你不放下,这可以说得通的;没有!一切法是什么?是妄想、妄念,这要知道。「一切法从心想生」,那个心想是妄想,妄想生出来的法也是虚妄的。不要认为妄想生出法是真的,没这个道理,妄想生出来的还是虚妄的,这总得要知道。
  你看这个顺序,第一个比喻是阿罗汉现通的比喻。第二个比喻,是日月现影的比喻,比喻菩萨自然他能够应遍法界虚空界众生之感。这个众生之感,是指有情众生之感,无情众生它不会有感的,有情众生。自然有,像水一样,水没有心,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但是,真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自然的感应,性德。第三个比喻水现四兵,比喻菩萨海印现像德。这好像在池塘边上、小河边上,水很安静,一般的护城河,在现在没有了,从前有城墙,城墙外面有护城河。军队的操练或者行军,你在河水里面倒影就看得很清楚,海印现像。这个海是性海,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六道十法界众生就像这四种兵一样,他们在行军,他们在操演,菩萨性海里面自然有他的影像。性海像镜子,它照见的,自然有他的现像,这就有感。第四个比喻,善音巧辩,比喻什么?比喻菩萨总持巧说,他要不得总持,怎么能够为一切众生说法!不但能说法,说得非常善巧。他怎么得到总持?给诸位说,总持就是一心,所以一心不可思议。佛在经...(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五0卷)  2007/10/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50》)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