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一念信解如来藏 ,胜过修无量法门无量劫的无量倍!
[打印本页]
作者:
法华经521
时间:
2017-4-27 08:47
标题:
一念信解如来藏 ,胜过修无量法门无量劫的无量倍!
「一念信解如来藏 ,胜过修无量法门无量劫,这个劫就是百千万亿年那个劫啊,功德无量倍」!三个无量,一念就是无量念佛,无量念法,无量念僧。
为什么? 一念心香,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十法界,无处不遍,法界,法界,无量法界,天人鬼畜,泥巴瓦块,一切的法界都在蒙熏,这里蒙熏蒙熏就得受用,受到吉祥的加持,就是佛在《妙法莲华经》讲,一念信解如来藏,胜过修持、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持戒,无量法门,无量百千万亿年,功德无量倍啊,你们看看《妙法莲华经》第十七品,三个无量。
佛在《妙法莲华经》还讲,一声赞叹《法华经》即为供养一切佛,受持一句《法华经》,生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受持一句法华经,胜过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佛,这是不是都在讲法界蒙熏啊。我们一念明心见性,明白一心三藏如来藏,明白万法唯一念心所现,就可以供养十法界一切万法,这是佛的金口玉言。
所以我们就要明白,一念明心见性,一念开智慧,你多大的功德啊,虽然我们这种比较粗糙的六种意识心,你感受不到,但你的真实功德诸佛菩萨,他已铭记在虚空世界,这就是我们在现在,就已经给我们造成了,未来的金光大道,未来的那个涅槃城,你自己的一念心,包含了整个尽虚空遍法界,你自己把自己,已经置于安全地带,念念在道------时时事事处处用佛知佛见加持万法万相,弘法利生,时时事事处处见佛!
作者:
一心三藏-yxsz
时间:
2017-4-30 14:00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30 15:32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18861332172
时间:
2017-4-30 19:05
「一念信解如来藏 ,胜过修无量法门无量劫,这个劫就是百千万亿年那个劫啊,功德无量倍」!三个无量,一念就是无量念佛,无量念法,无量念僧。
为什么? 一念心香,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十法界,无处不遍,法界,法界,无量法界,天人鬼畜,泥巴瓦块,一切的法界都在蒙熏,这里蒙熏蒙熏就得受用,受到吉祥的加持,就是佛在《妙法莲华经》讲,一念信解如来藏,胜过修持、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持戒,无量法门,无量百千万亿年,功德无量倍啊,你们看看《妙法莲华经》第十七品,三个无量。
佛在《妙法莲华经》还讲,一声赞叹《法华经》即为供养一切佛,受持一句《法华经》,生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受持一句法华经,胜过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佛,这是不是都在讲法界蒙熏啊。我们一念明心见性,明白一心三藏如来藏,明白万法唯一念心所现,就可以供养十法界一切万法,这是佛的金口玉言。
所以我们就要明白,一念明心见性,一念开智慧,你多大的功德啊,虽然我们这种比较粗糙的六种意识心,你感受不到,但你的真实功德诸佛菩萨,他已铭记在虚空世界,这就是我们在现在,就已经给我们造成了,未来的金光大道,未来的那个涅槃城,你自己的一念心,包含了整个尽虚空遍法界,你自己把自己,已经置于安全地带,念念在道------时时事事处处用佛知佛见加持万法万相,弘法利生,时时事事处处见佛!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7-4-30 20:38
「一念信解如来藏 ,胜过修无量法门无量劫,这个劫就是百千万亿年那个劫啊,功德无量倍」!三个无量,一念就是无量念佛,无量念法,无量念僧。
作者:
法华经521
时间:
2017-5-2 08:52
如来藏筑基法 ——探讨中国特色佛教·之二 如来藏一法,佛在《楞严经》有详细解释,复于《法华经》反复肯定,再于《心经》高度概括,而《阿弥陀经》则“奥藏”其理,“秘髓”其义!此如来藏,佛于余诸经典亦多所提及,然皆吹吹风而已,撩撩边罢了,何况恒沙经典,连如来藏之名也未提及。 是故千年以来,或被束之高阁,而作观光之品;或被遗之角落,而成收藏之器;亦有将其偏说为空,雷同于金刚、般若之教。动辄诤讦,各不相让。更有甚者,斥之为伪经,谤之为邪法,口诛笔伐,横加封杀!强逞口舌之辩,竞作无益之劳!如是至简、至朴、至真、至实,闻即明白之理,竟成千古奥秘、十方之玄!本当无修、无证、无阶、无梯,当下成就之事,反落龟毛兔角、莫须之有! 究其原委,未解《楞严》真谛,徒为隔山放炮之教;不明《法华》至理,枉作画饼充饥之事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马克思说,宗教是整个世界总的理论,它是包罗万相的纲领。今感马克思正言宣说之慨,更为习主席兴教救国、浩然正气所召!笔者不耻于人微言轻之嫌,笃信于真不能假之理,拟从哲学、科学、马克思主义乃至文化、非文化一切领域,就此如来藏之义,试作一番梳理。以期引起佛门同修共鸣,更期各级党政领导、诸山长老、人民大众慈悲指教! 此如来藏,合说是一,分说为三。 一者空如来藏。亦言无相之相。通常说为真心真相——真如自性,天然本具。 《楞严经》说为“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法华经》寓于莲藕中心之“孔”。 《心经》明示为“五蕴皆空”之“空”。 《阿弥陀经》隐为“阿”、为“旦”。 二者不空如来藏。亦言有相之相。通常说为妄心妄相——天地万法,后天造化。 《楞严经》说为“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法华经》寓于莲藕之肉及诸边孔。 《心经》明示为“色受想行识”之五蕴。 《阿弥陀经》隐为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三者空不空如来藏。亦言无相无不相之相。通常说为不二法门——若言其空,其性真实,能不变随缘而为万有,是故真空不空,空即不空;若言其有,其相虚妄,能随缘不变法尔一如,是故妙有不有,不空即空。 《楞严经》说为“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法华经》中,月光三昧,黑白一月。 《心经》明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阿弥陀经》,“临命终时”,断常一命! 此三藏者,非并非纵,即并即纵。 若言并者,三藏是一;若言非并,空与不空,及空不空,三相宛然。 若言纵者,三藏是一;若言非纵,表有先后,及于中间,次第宛然。 是故说为一心三藏,一心即三藏,三藏即一心,藏藏互即,万法互即。《楞严经》说为真真如性!以别于诸经真妄空有之说,而总括真妄空有于一心,分别天地万法于三藏。 当知一心三藏、真真如性,说透了天地万法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无量法界,上自佛菩诸圣,下至天人鬼畜,旁及无情万类,总括为空与不空,及空不空,又及于身口意三业,无非真真如性,一心变现而已。 或问:此真真如性,此一心如何变现三藏,变现无量法界? 答:通常说为,真如不守自性,不觉一念而有无明,无明即法界。《楞严经》为引导众生,特开方便门,演说真实义!硬是从一心分化出真心,从真真如分化出真如,即空如来藏,亦方便说为第九识(白净识)。此识无形无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虽离一切相,却本具、自具一切法之性德。既如此,则万法之显现,只是时机问题,而且是随时随机。 《楞严经》第四卷云:【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概言其义,此空如来藏,有说为真心、真精、真空、第九识,有意无意“跑”(强说为生相无明)出一个“念”,即所谓【因明立所】,有说为业相无明。进而思惟,即所谓【生汝妄能】,有说为转相无明。至此三相无明,有说为第七识(末那识)。第七识与第九识,和合而为第八识(阿赖耶识)。无量第七识共一个第八识。七、八二识,亦合说为一念,亦说为见分、见精、见性、意根、投胎种子识。此念带妄显真,为真妄和合之心,亦说为半真半妄之心,以别于真心、真精、第九识与妄心、妄见、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心;亦可强说为虚空,即所谓【无同异】,以别于真空与三维世界。此念执着思惟,而有无情色尘互相连带而出。《楞严经》说为一念坚相而有“地大”,一念润相而有“水大”,一念温相而有“火大”,一念动相而有“风大”。即所谓【炽然成异】,亦有说为相分。至此,第八识中“见相二分”崭露头角,“原料俱足”,则十法界中森罗万相、千变万化,只是随机而遇、随缘显现而已了。《楞严经》说为【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众生迷惑,妄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故有轮回之苦,尘劳之相;佛圣在觉,以妙明元“合如来藏,圆照法界”,故而超越,成解脱乐。 所谓【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念念相继而有时间,物物拉距而有空间,盘根错节而有万相……【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无情色法与心念相互作用,而有各种生命体,即所谓【色心连持为体】【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由明暗(色尘)、动静(声尘)、通塞(香尘)、恬变(味尘)、离合(触尘)、生灭(法尘)等六尘十二相【粘湛然之性】,而发见、听、嗅、尝、觉、知等六根,进而根尘相映、相结、相卷、相纳、相绞、相抟、相揽,而成眼、耳、鼻、舌、身、意等六体肉团,亦谓【色杂妄想,想相为身】。【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由杀盗淫妄、贪嗔痴慢疑……无量妄想、习气,总为身口意三业,涉入人与人、畜与畜、人与畜乃至天、仙、鬼、神等众,旁及山河大地、风云雨雾、树木华草……此情无情界,千类万辈,常在争斗缠缚,彼此上下左右、是非你我。【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此一心三藏,开方便门,示三相续,囊括了十方三世森罗万相、千变万化之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古今中外,各宗各教,各党各派,无数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英雄豪杰、圣哲大贤,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所谓“真理”、“上帝”、“本性”、“本来面目”……直于此际,和盘托出!《楞严经》说为【因缘自然,义极于此】。【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念变现而已呀! 所谓“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识者,即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机谋权变,出神入化。 心者,即法身功德——性具真如,天然本具,原来如此。 所变所现,即化身功德——人文万法,竖穷三世,量周沙界。 既说为变,岂可唯一?十法界中,云吞雾绕,天堂地狱,同分别业,唯各自招。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也”。 既说为现,岂可不一?如来藏中,谁不是谁?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唯是一念。所谓“分别不妨无分别也”。 既说变现,则生何曾生?死何曾死?父何曾父?子何曾子?人何曾人?鬼何曾鬼?佛菩诸圣,六道正依,又何尝异? 彻法源底,了义终此。情无情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心变现而已!纵讲第二义谛,无量劫中,一切众生,都曾多生多世互为父母儿女至亲骨肉啊! 众生迷不自知,妄自执着,互不认亲,反相计较,乃至相害,故有轮转,枉受苦报!如人在梦,梦境万千,梦中人事,岂关他人,何关别事,无非梦人,一念变现!诸佛出世,良苦用心,无非劝导,迷蒙等辈,醒梦归真! 试问,倘若地球公民,人人明于此理,个个晓于此义,何来人我是非?怎会兵连祸接? 该是地球人觉悟的时候了! 饭僧印广 2015.1.19于海口
作者:
正法久住
时间:
2017-5-6 18:25
阿弥陀佛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5-6 19:10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5-6 19:12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5-6 19:13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5-6 20:54
圆顿大法,不立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第一义天),放下屠刀(我执),立地成佛(分真)。在《楞严经》说为“发明便解脱”,“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在《法华经》说为“一念信解,蒙佛授记”,直至“十地等觉”;在《心经》说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阿弥陀经》说为“食时还国,发愿往生”。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5-6 20:55
圆顿大法,不立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第一义天),放下屠刀(我执),立地成佛(分真)。在《楞严经》说为“发明便解脱”,“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在《法华经》说为“一念信解,蒙佛授记”,直至“十地等觉”;在《心经》说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阿弥陀经》说为“食时还国,发愿往生”。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7-5-6 21:25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5-6 21:50
你出一念善心、一念恶心、一念真心、一念菩萨心,对整个世界都在发生影响波动。那么到最后,都是自食其果。你向外发出的善,外面的善必然会反馈给你。发出的是恶,恶也会反馈给你;发出的是真,真也会反馈给你,这叫"命自我立"。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5-6 21:50
万法就是「一个我」,「我」就是万法,就是我们「一个念」,这是讲无分别法。但这么笼统地讲,众生不能开智慧啊!所以,还要按照藏、通、别、圆的分别法来开示: 「如」是我们的自性本心,它没有任何的形相、大小、动静,但它却是真实的存在——它对应为「空如来藏」;而「是」是讲万法万相,大小多少、高矮胖瘦、红黄黑白、有情无情,总之我们能够耳闻目睹、身受心想所涉及的一切的范围通通包括在内——它对应为「不空如来藏」;「我」就是把「如」和「是」圆融圆满圆通为一体——它对应为「空不空如来藏」。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5-6 21:50
万法唯心,没有哪一法不是心,即明心;心现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由心而现,即见性。法即心,心即法,是一不是二;佛即众生,众生即佛,是一不是二。万法一念,一念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5-6 21:51
学佛法是有次第的。先会做人,再从五戒十善开示,持咒诵经念佛消业。每天按照妙印法师讲的:第一、从饮食上,你是否已经完全开始:不吃任何肉,不喝任何酒,不吃葱,不吃蒜,不吃韭菜,不吃洋葱?(这是佛陀在《楞严经》里的开示)第二、你是否每天坚持楞严咒、大悲咒和十小咒?每天念八十八佛名号或其他佛号?每天都有30分钟到2小时的静坐?请记住:是每天。 如何消业障? 一是:用“果报”来消业障(不学佛的人,几乎都不出这个范畴); 二是:用“念佛、诵经、持咒”来消业障(修行得力的学佛人)。 三是:果报和念佛同时发生而消业障(大部分学佛人是在这个范畴)。 不用“修行”来消自己的业障,就是用“果报”来消自己的业障。您将如何选择? 明白了再多的道理,不按佛经上讲的办法消业障,你的业障怎么办? 明白了再多的道理,不去念佛诵经持咒,就当下成分真佛了,这是说大话骗人的。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5-6 21:51
你出一念善心、一念恶心、一念真心、一念菩萨心,对整个世界都在发生影响波动。那么到最后,都是自食其果。你向外发出的善,外面的善必然会反馈给你。发出的是恶,恶也会反馈给你;发出的是真,真也会反馈给你,这叫"命自我立"。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5-6 21:51
如来藏之法,就是因果之道,如影随形(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真心实相就是心现识变,即因即果,即心即法,即性即相,即空即有,即虚即妄。一切皆为自心取自心之应供。随拈一法,皆为如来法身真常,皆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妙用在即-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一乘道中,万法皆空,因果常恒。三空境圆,本末究竟。如是因缘果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如是生死梦幻,非幻成幻。真妄不二,生灭一如。如是觉如是行者,随缘于道,了无牵挂。安住是中,真净无漏。唯一佛乘,周遍法界。随心应量,因果一契。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5-6 21:52
万法唯心,没有哪一法不是心,即明心;心现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由心而现,即见性。法即心,心即法,是一不是二;佛即众生,众生即佛,是一不是二。万法一念,一念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5-6 21:52
如来藏之法,就是因果之道,如影随形(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真心实相就是心现识变,即因即果,即心即法,即性即相,即空即有,即虚即妄。一切皆为自心取自心之应供。随拈一法,皆为如来法身真常,皆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妙用在即-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一乘道中,万法皆空,因果常恒。三空境圆,本末究竟。如是因缘果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如是生死梦幻,非幻成幻。真妄不二,生灭一如。如是觉如是行者,随缘于道,了无牵挂。安住是中,真净无漏。唯一佛乘,周遍法界。随心应量,因果一契。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5-6 21:53
入佛知见:当不明白生死的时候,人人都贪生怕死,当明白人从来没有死过,你会有从未有过的欢喜,这就是法喜,这就是法喜,这就是解脱知见。如果再深入一点,明白无量的第七识共一个第八识,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个不是哪个,你就是入菩萨的知见。再深入一点,明白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变现来的,十法界万法共用一颗心,是一个本体,万法一心,万法共用的一心就是真正的自己就是佛。那么万法唯一心所现就是一个念变现而来,一切的万法现与不现都在一心里本自具足,法尔如是,本来就在。万法共用的一心表[性],一心随缘一念变现出来的万法表[相],一心[性]的当下即是万法[相],万法[相]的当下即是一心[性],这就叫性的当下即是相,一心的当下即是万法。相的当下即是性,万法[相]的当下即是一心[性],这就叫性相一如,都是一个本体,都是一个心,都是一个自己,这就叫佛。自己本来就是佛。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人,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佛,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念变现而来,这就是佛之佛见。万法就是你自己一个人一个佛,仅此而已。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5-6 21:53
学佛法是有次第的。先会做人,再从五戒十善开示,持咒诵经念佛消业。每天按照妙印法师讲的:第一、从饮食上,你是否已经完全开始:不吃任何肉,不喝任何酒,不吃葱,不吃蒜,不吃韭菜,不吃洋葱?(这是佛陀在《楞严经》里的开示)第二、你是否每天坚持楞严咒、大悲咒和十小咒?每天念八十八佛名号或其他佛号?每天都有30分钟到2小时的静坐?请记住:是每天。 如何消业障? 一是:用“果报”来消业障(不学佛的人,几乎都不出这个范畴); 二是:用“念佛、诵经、持咒”来消业障(修行得力的学佛人)。 三是:果报和念佛同时发生而消业障(大部分学佛人是在这个范畴)。 不用“修行”来消自己的业障,就是用“果报”来消自己的业障。您将如何选择? 明白了再多的道理,不按佛经上讲的办法消业障,你的业障怎么办? 明白了再多的道理,不去念佛诵经持咒,就当下成分真佛了,这是说大话骗人的。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5-6 21:54
佛所教化,得道不虚。则为已得报佛之恩:他们认为证到阿罗汉就已经是报了佛恩。毕竟少一个人受苦,佛心里就减轻一份烦恼。 我等虽为诸佛子等说菩萨法,以求佛道。而于是法,永无愿乐:这里仍然是在忏悔。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5-6 21:54
圆顿大法,不立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第一义天),放下屠刀(我执),立地成佛(分真)。在《楞严经》说为“发明便解脱”,“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在《法华经》说为“一念信解,蒙佛授记”,直至“十地等觉”;在《心经》说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阿弥陀经》说为“食时还国,发愿往生”。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5-6 21:54
「一念信解如来藏 ,胜过修无量法门无量劫,这个劫就是百千万亿年那个劫啊,功德无量倍」!三个无量,一念就是无量念佛,无量念法,无量念僧。 为什么? 一念心香,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十法界,无处不遍,法界,法界,无量法界,天人鬼畜,泥巴瓦块,一切的法界都在蒙熏,这里蒙熏蒙熏就得受用,受到吉祥的加持,就是佛在《妙法莲华经》讲,一念信解如来藏,胜过修持、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持戒,无量法门,无量百千万亿年,功德无量倍啊,你们看看《妙法莲华经》第十七品,三个无量。 佛在《妙法莲华经》还讲,一声赞叹《法华经》即为供养一切佛,受持一句《法华经》,生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受持一句法华经,胜过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佛,这是不是都在讲法界蒙熏啊。我们一念明心见性,明白一心三藏如来藏,明白万法唯一念心所现,就可以供养十法界一切万法,这是佛的金口玉言。 所以我们就要明白,一念明心见性,一念开智慧,你多大的功德啊,虽然我们这种比较粗糙的六种意识心,你感受不到,但你的真实功德诸佛菩萨,他已铭记在虚空世界,这就是我们在现在,就已经给我们造成了,未来的金光大道,未来的那个涅槃城,你自己的一念心,包含了整个尽虚空遍法界,你自己把自己,已经置于安全地带,念念在道------时时事事处处用佛知佛见加持万法万相,弘法利生,时时事事处处见佛!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
作者:
18861332172
时间:
2017-5-6 21:58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解释为:顶礼---佛---法---僧,【无漏】大阿罗汉,【不思义】神通无量的菩萨?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7-5-6 23:54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7-5-6 23:54
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