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虚云大和尚如何直释如来藏?如何说一闻即悟,即悟即证,不加修为!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7-4-16 07:40
标题:
虚云大和尚如何直释如来藏?如何说一闻即悟,即悟即证,不加修为!
虚云大和尚如何直释如来藏?如何说一闻即悟,即悟即证,不假修为!
2017-04-16 觉悟当下

佛法之真谛
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万法之真理真相!它是讲真,讲实,讲宇宙万物的起源以及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十三年二十六日晨,谒虚云老和尚求开示,余问怎样才得消除妄想?
师言:“一、放下诸缘;二、时加觉照;三、起妄莫续;四、长期护持。”
余曰:“弟子用功,不看念佛是谁,而直观无念,不知对否?”
师曰:“所谓话头,即动念之前头,古人原不讲看话头,亦不看念佛的是谁,后世不得已而用之。其实话头甚多,有以看念佛是谁为本参话头的,有以看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你本来面目的。”
余曰:“不论什么话头,结果都是观心。”
师曰:“是。”
余问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师曰:“开是开显,示是指示,悟是了悟,入是证入。佛之知见,即如来藏心。如来藏生佛不二,只为众生迷,故轮转生死,无有了期。我佛悯之,因出现于世,将生佛不二之如来藏心,开显指示,令众生了悟,证入佛道 ,以免长劫沉沦,而获登彼岸。此即佛出世之一大因缘也。”
二十六日晚,随众坐香后,师开示
道本平常,道不远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
昔者有人问古德云‘如何是道’,曰:‘平常心是道 ’。
又有人问古德曰‘何为道’,曰:‘道通长安’。此皆谓道极平常之意也。
古人云:若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今人多迷失真心,修行参禅即在识得此真心。妙明真性常住,倘能屏息诸缘,不生一念,妙明真心自然现前。虽然言之则易,行到却难,仍非大家努力参究一番不可。
——学习心得:此段语录,虚云老和尚精确地指出,我佛出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众生了悟此一“生佛不二之如来藏心”,修行参禅就是要识得此真心,即如来藏心。
(老和尚)上堂 曰:三世诸佛。唯一大事化现世间。欲令众生开示悟入如来藏性。出没隐显。若水中月。

二十日,师开示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缘众生自迷,不能见自己如来藏心。勿再妄想执着,随业流转。须知人之本心本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如同一真金,不论造像、造器,形虽不同,金体无异。
如悟自体不异,造作由己,也要知佛之为佛,以其觉也;众生之为众生,以其迷也。除迷复觉,惟在觉照。觉幻幻离,幻离即觉;二六时中,觉照不已,终成大觉。宗下向上一著,即是如此。所以我佛出现于世,原为开显指示众生本具如来藏心 ,与佛无异,令其了悟,进入如来藏心。
——学习心得: 佛经里也说,众生不知自己如来藏,好比贫穷乞丐衣中有珠而不知。 经文依据:
大方等如来藏经
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如来出世广为说法。除灭尘劳净一切智。
复次善男子。譬如真金堕不净处。隐没不现经历年载。真金不坏而莫能知。有天眼者语众人言。此不净中有真金宝。汝等出之随意受用。如是善男子。不净处者无量烦恼是。真金宝者如来藏是。有天眼者谓如来是。是故如来广为说法。令诸众生除灭烦恼。悉成正觉施作佛事。
复次善男子。譬如贫家有珍宝藏。宝不能言我在于此。既不自知又无语者。不能开发此珍宝藏。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如来知见力无所畏。大法宝藏在其身内。不闻不知耽惑五欲。轮转生死受苦无量。是故诸佛出兴于世。为开身内如来法藏。彼即信受净一切智。普为众生开如来藏。无碍辩才为大施主。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有如来藏。故为诸菩萨而说此法。
《大乘密严经》:“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阿赖耶;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虚云老和尚所说:须知人之本心本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如同一真金,不论造像、造器 ,形虽不同,金体无异,就是“如金与指环,辗转无差别”这句经文的白话解释。

七月二日,师开示
傅大士曰:“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此物即诸法实相,一切含生所同具,在凡不灭,在圣不增,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众生若能放下识情,显了真性,即是见性成佛。上根利器之人,一闻即悟,即悟即证,不假修为,说修行都是不得已也。
经文依据:
《入楞伽经》卷三∶‘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贪嗔痴不实垢染阴界入衣之所缠裹,如无价宝,垢衣所缠。’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解深密经》卷一,佛云:‘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
契经云:‘藏识住于身,摄藏诸种子。遍持寿暖识,如云覆世间。业用曾不停,众生莫能见。’
《如来藏经》佛云:‘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花,见诸花内有如来身结咖跌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又云:‘我已佛眼见,一切众生身,佛藏安稳住,说法令开现。’三云:‘如是,善男子,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是故佛为众生说法,断除烦恼净如来智,转复化导一切世间。’

七日,师开示
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
要知众生本妙明心,原与诸佛无异,只因无始以来为妄想尘劳百般缠绕,不能显现,所以沉沦苦海,流浪生死,不能出离。诸佛悯之,不得已开示种种修行法门,无非令众生解脱。
所谓放下一切,是放下甚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一十八界都要放下,其他名利、恩爱、毁誉、得失,乃至一切财物、性命都要放下。
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因为这些都是如梦如幻、如电如泡,无可留恋,执之即成障道因缘。故统要放下,连此放下之念亦无,一放下一切放下,一时放下、永久放下、尽未来际都放下,如此放下干净了、长永了,本妙明心显现,即与诸佛无异。
十九日,师开示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吾人本来是佛,何以佛有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光明,而吾人无之?良由吾人自己不信自己,把自己作贱,所以开的众生知见。
无明烦恼、贪嗔痴爱、贡高我慢、欺诳嫉妒,种种迷愚,将自佛盖覆,不得现成。因此,佛制戒律,就是要佛弟子遵守,藉此除却一切习气毛病。习气毛病一除,佛性现前,自然成佛。”
——学习心得:老和尚此段开示,即如经文中所说,如来藏妙明真心,自性清净,而为烦恼尘垢所染污。
经文对比如下:
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四云:
“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
《大法鼓经》卷下:
“如是诸烦恼瓶,覆如来藏灯,相好庄严则不明净,于众生无用。”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九:
“大王当知:一切烦恼诸垢藏中,有如来性湛然满足……是故我言:烦恼身中有如来藏。”
《大方等如来藏经》:
“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
《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之二:
“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
《胜鬘经》:胜鬘夫人云:「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如实知见。」……佛云:「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方能听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
老和尚说这个“心”本来清净如佛,但却因为“无明烦恼、贪嗔痴爱、贡高我慢、欺诳嫉妒,种种迷愚,将自佛盖覆,不得现成。”
正是深明佛语听受佛语“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之菩萨也
 !
十七日,师开示
真心为无价之宝,贤愚凡圣、天堂地狱、秽土净土,皆由他造作。佛祖教人显了真心,证自性佛。人能将种种习气断尽,则真心自显,自佛即证。
二十九日,师开示
修行必须识得心。
古人云:人若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要知为圣为凡,成佛做众生,皆是此心。
此心不明,修行无益。此心向何处找寻?但能放下万缘,善恶都莫思,一念不生,即真心现前,此心一时现前,时时现前,永远现前,不为尘劳污染,即我是现成之佛。”
三日,师开示
云“十法界唯心所造,四圣六凡,皆是自作自受,大修行人惟愿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余皆不取也。”又详述三界六道轮回事理,苦乐升降因果。
——学习心得:在这几段开示里,老和尚阐述了三界万法唯心之理。也就是说,四圣六凡,十法界,天堂地狱、秽土净土,都是依真心而造。
有经典佛语为对比: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
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
入楞伽经卷第七
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故。能与六道作生死因缘。
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五
大慧。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
大乘密严经卷中
诸仁者。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诸仁者。一切众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险难之处。阿赖耶识恒住其中作所依止。此是众生无始时界。诸业习气能自增长。亦能增长余之七识。
清净与杂染 皆依阿赖耶
圣者现法乐 等引之境界
人天等诸趣 一切佛刹土
如是染净法 如来藏为因

二十二日,师开示
“放下十八界,独头一真如”之理事,至为详晰。
是日,中和于散香后,至方丈顶礼,陈述四根本大愿:一者消灭无量劫罪孽,二者证遍法界三身,三者严净十方世界,四者普度一切众生。
四此生志愿:建设新宁远,建设新湖南,建设新中国,建立新世界。师对于根本四愿赞成;对于此生志愿,谓做不到。并说明人心复杂、众生难调,及自古以来兴败成亡、以善因而招恶果,种种情形,意欲中和速了生死,急求出离三界,果有愿再来不迟。
如《五灯会元》载:
世尊因黑氏梵志运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欢.梧桐花两株。来供养佛。
佛召仙人。梵志应诺。佛曰。放下着。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华。
佛又召仙人。放下着。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华。
佛又召仙人。放下着。梵志曰。世尊。我今两手皆空。更教放下个甚么。
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华。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免生死处。
梵志于言下悟无生忍。
——“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即是舍却十八界。 “无可舍处。是汝免生死处”,即是真如之处也。
故此,虚云老和尚方有开示“放下十八界,独头一真如”的道理。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16 07:50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当弘-太原
时间:
2017-4-16 08:05
江山代有大师出,教化一方数百年!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4-16 08:27
只要明白了「法华三昧」,当下即蒙授记,这叫「开权显实」。阿罗汉、辟支佛是权宜之法,而佛要众生究竟成佛,这是真实之法。欢喜闻法是作为法喜,解脱知见。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佛讲的『唯以一大事因缘』。听懂了『如来藏』,才能得到真实的灭度。因为『如来藏』是彻法源底,究竟圆满。天地万法唯一念真心之所变现,听经闻法当下证果。 我们的如来妙真如性本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见道成佛,当下解脱。正法之妙用在于『财宝无量』,以示自性的无量智慧德能。这些都是我们心地的「性具功德」本性的特征。「大圆镜智」里具足无量智慧德能。明白了『一心三藏』,你就住入佛家,永远不落六道轮回。 以法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即为利己。「自他不二」。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人没有成佛,只要还有一粒泥巴没有回归大光明藏,我们这个真心就不能算圆满自在解脱,所以菩萨道是「自他不二」。
作者:
想家的孩子
时间:
2017-4-16 09:17
【妙明真性常住,倘能屏息诸缘,不生一念,妙明真心自然现前】
此处不究竟,此人不是真见性,还是‘’以石头压草‘’
此人妄言‘’妙明真心‘’,不知道‘’真心明妙‘’不知道眼前一切,都是‘’妙明真心‘’中所现之物
‘’诸缘‘’也是‘’妙明真心‘’所现之物,也是‘’妙明真心‘’,本是一体,如何‘’屏息‘’
真正明心见性,秽土即净土,此身即佛身,烦恼即菩提,一切本一体
作者:
beauty
时间:
2017-4-16 16:38
识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阿弥陀佛
作者:
佛前真香
时间:
2017-4-16 17:11
真正明心见性,秽土即净土,此身即佛身,烦恼即菩提,一切本一体!!!
太妙啦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17 07:59
1《楞严经》被称为[降魔杵,照妖镜,试金石],你这个人怎么样,你这个法对不对,用《楞严经》,一对照就知道,你有没有讲清一心三藏这个道理,讲解一心三藏叫人几句话当下开悟,所以这个无上,这个甚深,与前面首楞严与大佛顶对应起来观照。[微妙法]与《法华经》对照起来观照,《妙法莲华经》,妙在哪里,就是妙在一朵妙莲华,大道至简,真理至易,就是一朵妙莲花,莲花二字说尽了宇宙人生本来面目,我们在开课的第二天就,从三种角度来理解这个莲花,是不是啊,讲尽了宇宙万法,诸佛菩萨身坐莲花座,脚踩莲花台是不是,莲花在十法界并不是最好看的花,玫瑰花,牡丹花,都比它好看,桂花比它香,所以为什么不叫它,妙法桂花经, 佛讲的很清楚,没有明心见性的人都是盲修瞎练,《楞严经》第一卷,是不是讲的刻骨铭心啊,我们要明白啊,所以第一句。 【无上甚深微妙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17 08:00
2【无上甚深微妙法】 [无上]就是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这里不是讲第一,不是讲最高,不是讲世界冠军,而是讲一个本体,十法界一切万法,一个念,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无上亦无下,无外亦无内,更无前后左右,没有空,没有有,什么都不能执着,什么都是,叫无上,这是成就我们的无分别心。一样的道理,无上一定就没有下,佛法里不可以打折扣,你想想看,如果有上的话,他一定就有下,是不是,再一个无上的话,什么是上,什么是下,我们认为是上的时候,美国人认为这是下,是不是,我们站在这个地球上,如果从另外一个星球来照相的话,正好我们的脚后跟跟美国人的脚后跟,脚后跟对脚后跟,是不是,哪有上下啊,即使在世间法里,我们也要开通智慧,用智慧来观照。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17 08:00
佛言:“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第一义缔,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17 10:11
佛言:“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第一义缔,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17 10:11
1佛说受持《法华经》第一稀有! 佛问:“舍利弗啊,一个人能够踩着一块大石头,在大海里飘来飘去,这个人怎么样啊?” 舍利弗:“嗯,这个人稀有。” 佛讲:“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大法之人倍加稀有。”怎么信解呀?你相信万法就是我这一念所变现的,你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就这一念信解,比这个人功德倍加稀有。 佛问:“舍利弗啊,一个人背着一个大千世界(银河系呀)上大梵天。大梵天怎么上啊,用蚊子的腿搭成的梯子往上,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说:“佛啊,这个人稀有难得!” 佛讲:“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倍加稀有。” 佛问:“大千世界满中大火,有人一口唾沫把火全部熄灭,然后再吹一口风,大火又烧起来了。”一个银河系烧大火,这个人就有这么大的能耐,说灭就灭掉了,说生就生起来,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讲:“佛啊,这个人稀有难得。” 佛还是那句话:“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倍加稀有。”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17 10:12
2佛说受持《法华经》第一稀有: 佛问:“有一个人用藕丝把须弥山捆起来,这须弥山有多大呢,三百三十六万里宽,三百三十六万里长,三个三百三十六万里高那么大,捆在半虚空——不是用钢丝绳捆啊,是用藕丝,舍利弗,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还是那句话:“嗯,稀有。” 佛又是那句话:“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的人 ,倍加稀有。” 佛问:有个大城,一万里见方中放满大火,一个人挑着一担干柴,悠悠晃晃走南闯北,片火不沾。那么大的火啊!人也无碍,干柴也无碍。 现在我们来改换一下,不是佛问舍利弗,是我问各位,你们讲这个人怎么样啊?稀有!我说群里能得闻《妙法莲华经》的大家倍加稀有,是不是啊? 佛陀在《妙法莲华经》如是说稀有: 诸善男子 各谛思惟 此为难事 宜发大愿 诸余经典 数如恒沙 虽说此等 未足为难 憨山大师云: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印光大师云: 法华奥典,妙冠群经, 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17 10:12
今所应作,唯佛智慧。若有菩萨,于是众中。能一心听,诸佛实法。 诸佛世尊,虽以方便,所化众生,皆是菩萨。若人小智,深著爱欲, 为此等故,说于苦谛。众生心喜,得未曾有。佛说苦谛,真实无异。 若有众生,不知苦本,深著苦因,不能暂舍。为是等故,方便说道。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17 10:12
佛言:“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第一义缔,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17 10:13
心无心相,不取虚空,诸行不生,不证寂灭,心无出入,性常平等,诸法实际皆决定性,不依诸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17 10:13
唯独《法华经》《楞严经》以权显实,权实并重。有直接、间接说微妙之法,告诉我们宇宙人生这个真理。这些法本来是我们做人最基本的法则。可是无量劫以来,众生在迷惑颠倒之中,他不明白。其实这个法最好懂、最简单、最方便。因为我们在迷惑颠倒中把《法华经》《楞严经》看的难的不得了。其实《法华经》《楞严经》最简单。我们做人最基本的法则,我们把他忘记了。所以「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这一句话就是『如来藏』,这一句话就是【阿弥陀】。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17 10:14
所以我们一定要精进,一定要努力,要求生净土,求生净土目的何在?彻证本心,完成圆满佛智,这就是成佛。我到极乐世界不是为别的,是为了成佛,是为了明心见性,为这个去的。
作者:
池边小草
时间:
2017-4-18 19:10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21 18:49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6-9 08:15
真实菩提心就是明心见性。 你果真明白十方法界、森罗万象、千变万化、万万千千,上至诸佛菩萨,下及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风云雨雾、香甜苦辣都是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菩提心一发不可收拾。你一念明白十方法界万法都是你,都是你一个人一个念,你就是供养了一切的佛,你就是一切佛。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6-9 08:16
真实菩提心就是明心见性。 你果真明白十方法界、森罗万象、千变万化、万万千千,上至诸佛菩萨,下及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风云雨雾、香甜苦辣都是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菩提心一发不可收拾。你一念明白十方法界万法都是你,都是你一个人一个念,你就是供养了一切的佛,你就是一切佛。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7-6-10 10:10
《法华经》是叫众生究竟成佛,你明白了这个《法华经》,当下就成佛。一念真心变现万法,这是《法华经》的妙用,时间即是空间,即是万法,万法没有谁不是谁。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啊!哪一样不是哪一样?这是石破天惊的大法。此法难解,非智莫入,好好观照。这就是《法华经》难解之处。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6-13 06:14
我们应该怎样念佛?懂得了一心三藏,懂得了阿弥陀佛的真实义。 懂得了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的变现。懂得了宇宙人生真理,再去念佛,才会成就。阿弥陀佛的阿是空如来藏,是法身佛。陀:是不空如来藏,是化身佛。弥:是空不空如来藏,叫报身佛。佛:表一心。三个如来藏就是一个东西,叫一心三藏。阿弥陀佛,就是一心三藏,是法,报,化,三身为一身的阿弥陀佛。虚空,法界只有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的变现而已。我们每个众生都是大(气球手套)手套的全体。任何一指,都是其它手指。这个大手套就是一心三藏,就是阿弥陀佛。非空非有的当下即空即有,离空离有,是空非空,空有一如,真空妙有,真真如性。一个人果真明白了一心三藏,明白了阿弥陀佛真实义。你就是明心见性之人。《法华经》中说: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通过听经闻法,懂得了阿弥陀佛的真实义,当下成佛。即分真即佛。念一句阿弥陀佛,虚空法界万法全念到。一句就是无量句。因为每一法都是大手套的全体,都是阿弥陀佛。时间,空间,万法,都是阿弥陀佛。万法一念,一念万法。一是无量,无量是一。极乐世界当下即是。我们不来也不去。我们每法都是那尊原始的,法,报,化,一身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我自己。是心是佛,是心做佛。修心是修自己的清静心。心静则佛土净。成佛是成自已的自性佛。妄心往生到真心,转识成智。转妄想,分别,执著等烦恼习气,为菩提。成佛,修证自己。外觅,外求,不得。往生是明心见性的当下,活着往生,证得菩萨果位的佛。我们拜佛是恭敬老师,不忘老师教导的功德。并要以老师为榜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去弘扬妙法,觉悟众生。法法是佛。万法是心。拜一佛,就是拜无量佛。拜虚空,法界佛。就是拜自己。因万法就是我,就是佛。诸佛为伴,此地极乐。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6-13 08:39
阿弥陀佛。感恩师兄护持!感恩一切!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6-19 11:46
佛在《妙法莲华经》中说:“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修行人没有足够的“善根福德因缘”,就闻不到真正的佛法,既然有机缘得闻正法,就没理由不好好珍惜,抓住解脱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下成就。
作者:
青海论坛r
时间:
2017-6-21 13:44
本帖最后由 一心三藏-yxsz 于 2017-6-22 07:18 编辑
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