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集理学与佛学于一身的兵部尚书 ——王阳明
[打印本页]
作者:
南京当真
时间:
2015-3-15 20:02
标题:
集理学与佛学于一身的兵部尚书 ——王阳明
集理学与佛学于一身的兵部尚书 ——王阳明(守仁)
到了明朝中叶,心学开始兴起。心学者称“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又提出“致良知”学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要求人们“格物致知”、“去私欲,存天理”,发展了陆九渊(南宋哲学家)的主观唯心论学说。心学的创始人,就是王守仁,合称 “陆王学派”,门徒遍全国。因王守仁曾在阳明洞讲学,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
王守仁(1472 - 1528),明朝大臣,理学家、教育家。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弘治进士,历任刑部、兵部主事,正德元年(1506)上疏解救言官曾铣等,得罪了权阉刘瑾,受廷杖,谪贬贵州龙场驿丞。瑾败,任庐陵知县,擢右佥都御史,再巡抚南康、赣州。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叛,征兵卅万进剿,生擒朱宸濠,同时又镇压福建、江西等地农民起义。以功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他自称平生所作两件事:一是“破山中贼”,即镇压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二是“破心中贼”,即“心学”之传播。
就其实际看,王阳明也是一个亲佛主义者。一生做官,每达一处,便遍求佛刹,寻拜高僧,而自身也有一段漫长的参禅学佛的经历。并对他的弟子“令看《六祖坛经》,会其本来无物,不思善,不思恶,见本来面目,为直超上乘,以为合乎良知之至极。”他的心学以“致良知”为宗旨,而“致良知”又是深受佛教“明心见性”思想的影响。因此,阳明“心学”,实际上是在吸收禅宗本体论、心性说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后来的僧人都对阳明致以礼赞,如智旭蕅益以为“王阳明超汉宋诸儒,直接孔颜心学。一生示人,惟有‘致良知’三字。良知者,性德灵明之体”。紫柏真可、憨山德清等名僧还以阳明心学来驳斥程朱理学。
作者:
向前看
时间:
2015-3-15 21:24
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