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今生所有的相逢,都是因了前世的约定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7-4-5 11:09
标题: 今生所有的相逢,都是因了前世的约定
今生所有的相逢,都是因了前世的约定2017-03-19 普救禅寺

仿佛是秋天的最后一个夜晚,窗外淡月疏菊,一种清凉的美丽,让心柔软又感伤。我伏在窗前的书桌上,听一首叫《三生石上》的曲子,任窗外光阴流走,只是刹那,却似乎经历了几世轮回。
我是信前因的,我相信今生所有的相逢,都是因了前世的约定。所有的似曾相识,都是因了上辈子有过一段不能相忘的姻缘,所以今生才会注定遇见。并且今生所有不舍的相离,都会有一个可以再续前缘的来生。


三生石,一块写着前世、今生与来世的石头,年年岁岁伫立在奈何桥边,张望着红尘中那些喝孟婆汤,行将轮回投胎的人们。
每个人的前世今生、因果情缘,都会铭刻在这块三生石上,无论我们转世多少次,在三生石畔,都可以找到旧时的精魂。
三生石记得每一段有情的过往,可以预测每一段遥远的将来。它在奈何桥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发出无可言说的感叹。人世间,该了的情缘,该还的宿债,三生石前,一笔勾销。


一笔勾销,多么决绝,多么坚定,仿佛过往的爱恨情仇,已再无瓜葛。却又不是如此,佛说万物皆有生死,有因缘就会有果报,相欠的终要偿还,失去的终会得到。
人与人之间,有着万世不灭的缘分,也许是爱侣,也许是仇敌,也许是永远的陌路。姻缘就像是一把利箭,被箭射中的人,会生生世世带着伤痕轮回。
有缘的人,可以从对方的眼中,看到彼此前世的忧伤,那么情真意切,那么撩人心扉。


初次听到三生石,以为是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某一对红尘男女,在一块岩石前,许下三生之约。
他们在前世相爱,在今世邂逅,又约定好来生重逢。因为心有不舍,所以都不敢轻易投胎转世,生怕梦里的云烟会迷离了双眼。怕有一天,彼此重见时,早已更换了旧时容颜。虽说因果轮回,可是苍茫人世,谁又能肯定今生真的可以找到一个缘定三生的知己?
太多的缘分无法辨认,开始也许心动不已,结局却往往令人啼笑皆非。也许只有相遇在奈何桥,才会恍然,原来我们真的有过昨天。


直到我看到这则故事,才知道三生石系着另一段前缘因果。富家子弟李源,因父亲在变乱中死去,体悟到人世无常,故将所有家产捐给寺庙,在庙里修行。
他与主持圆泽禅师心性相投,在一起聚会谈经,二人相约同游四川青城山和峨嵋山。李源想走水路,圆泽则想走陆路,后圆泽依了李源,走水路去四川。舟行南浦,看到一个妇女在河边取水,圆泽感伤地落下眼泪,叹息道:“不愿走水路,是怕遇见她。”因为此妇人怀孕三年还生不下来,而圆泽注定是要投胎做她的孩子。
黄昏之时,圆泽便死去,临死前让李源三天后去妇人家,他将以一笑为证。十三年后的中秋夜,让李源去杭州的天竺寺外,他们一定会见面。


三天后,婴孩见到李源果真微笑。十三年后,李源去杭州天竺寺赴约,在寺外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李源听后明白,这位牧童就是前世的圆泽,梦中的旧人,转世之后得以重逢。只是情缘有限,漫长的等待,换来的只是短暂的邂逅。
他们不知道,下一次相见会在何时,但是三生石上,早已记下了前世今生。


我为这段隔世的重逢心生感动,又被感动,打湿了双眼。
三生石是安排有缘人相遇的地方,这是一块灵石,知晓世间所有的缘起缘灭。无须指天发誓,来生终会相逢,无须长跪不起,等待的人,有一天就会偶然出现在你身边。
记住生命里每一次微笑,记住每一个擦肩而过的背影,记住每一双眸子里忧郁的叹息。你是锦瑟,他为流年;你是婵娟,他为大雁。


也许看过三生石的人,从此都会珍惜生命里的际遇与相逢,珍惜每一朵花开的时间。
因为任何一次错过,都要再等待五百年,五百年是一次轮回,五百年才会有一次机遇。当我们遇到那个甘愿为自己回眸的人,就别问是缘是劫,哪怕今日的灿烂,化作明天的枯萎,我们总算拥有过那枝妙谛莲花。
所以我相信,每一天都会有许多人在一条轮回巷等待,将远去的时光细细寻找。直到遇见,直到在三生石上,寻觅是否有过一段不解之缘。


其实我们无须对着镜子,就看得清人生只是一场戏,但我们甘愿在戏里一见倾心。
许多个云淡风轻的日子,我常常会想,我的前世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孤独的伶人,所以今生会在台上将寂寞演绎到最后?是一个江南的绣女,将一生的情事刺绣在锦缎中?是一个楼台的思妇,为远行的丈夫,痴守成望夫石?是一朵零落的梅花,被哒哒的马蹄溅起一地的叹息?
宿命早已编排好一切,三生石上刻着的文字,也不过是为了解答世间谜题的谜底。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4-5 11:11
               真正把《法华经》的地位、妙用、利害关系搞明白,此经不可思议。此经叫你当下成佛,解决你无量劫无量劫生生世世的生死问题!读一句《法华经》,就是供养一切佛;你读一句《法华经》,就是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佛;你读一句《法华经》,其功德胜过虚空级大法师面对无量大众讲无量经典,又把无量大众培养成为阿罗汉。    后面〈随喜功德品〉那讲得更是感人:一个人修六度万行,用金银财宝供养无量百千亿的天啊、人啊、鬼啊、畜啊、四条腿的、两条腿的到八十岁,又把他们培养成阿罗汉;一个人从法华道场出来就传《法华经》,传到第五十个人,第五十个人仅仅听到一句《法华经》,仅仅生了一念欢喜心,他的功德是前一个人功德的无量倍,没有办法比。为什么?你听闻《法华经》,即得解脱。其它任何经典没有这样的1功德。而且要得到这个功德又太简单,几句话就成就了。
作者: 高大珍    时间: 2017-4-5 11:41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7-4-5 12:18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5 12:24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想家的孩子    时间: 2017-4-5 12:25
多少人
生生世世
都在受持法华楞严
宿世的因缘
就是人们所说的根基
才成就了生命的永恒
珍惜吧
佛法就在面前
开悟的楞严经
成佛的法华经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5 12:25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7-4-5 20:40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6 07:01
    佛讲了49年法,就是为了传一句话,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6 07:01
圆教非常妙,他听经闻法就知道一切的万法都是我;他不需要去灭相见性,他在相就见到性,无相也是我,有相也是我。只要他这个我执破除掉,刻骨铭心深信不疑,他就是一步登天。所以佛讲啊:“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何籍劬劳,肯綮修证?”越是真理越简单,越是成佛越容易,只问你信不信。圆顿大法只愁悟不愁证,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这样教化。佛在《法华经》、《楞严经》教化众生,修行人没有离开讲堂,没有离开板凳,当下成佛——就是从正信而入。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意思告诉我们:你还修吗?一念信解,蒙佛授记,你当下就是佛啊!你当下就承认呐!你即是佛,佛即是你呀,只要你相信!那么我们有些同修讲:“我就是相信啊,那我为什么现在不能千变万化呀?我现在还有烦恼习气呀。”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我们最大的障碍,是不是?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6 07:02
    佛讲了49年法,就是为了传一句话,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6 07:02
‘’如‘’本具足一切 从‘’如‘’到‘’是‘’,万法随缘现 此‘’是‘’,彼‘’是‘’,攀缘不息,‘’相待‘’而‘’生劳‘’,‘’劳‘’久则变 ‘’如‘’何曾生,‘’是‘’何曾灭,’‘法法何曾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6 07:03
    佛讲了49年法,就是为了传一句话,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6 07:03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 这个虚空世界万法已经形成了前面的五种意识、前面的第六种意识心,更不用说后面第七识、第八识。所以这个『如是』呢,作双重观照:就是这个样子啊,如我以上所说的,在『同异发明,因此复立』啊!这个讲也讲得通,而且在这里讲特别有意思,就是这样方便讲,是不是就是在讲『一心三藏』呢?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6 07:03
    佛讲了49年法,就是为了传一句话,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6 07:03
如果你不明白什么是佛,你再信愿行,天天念十万声佛号都是白念,你把喉咙念破了都是白念。不明白「如来藏」道理,不管修密、修禅、修净,你都是盲修瞎练。当然也不白修,能得人天福报。不过来讲还是白修,比白修还要坏。为什么?人天福报是「三世冤」,今生修,来世得,第三世往下掉是修痴福。而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生生世世都是很大人天福报,永远不会往下落,在《法华经》叫作「以道受乐」!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6 07:04
    佛讲了49年法,就是为了传一句话,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6 07:04
    不贪的范围,包括财、色、名、食、睡,无论什么东西都是那样,足够就可以了,什么都要适可而止,贪太多没有利,反而害处很大。没有贪心的人,生活永远是富足的,快乐的。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6 07:04
    佛讲了49年法,就是为了传一句话,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6 07:05
【如是我闻】 「如」者,「阿」也;「是」者,「弥陀」也;「我」,者「佛」也;「如是我」,「阿弥陀佛」也;「闻」者,见道也。如是我闻,万法皆成;如是我不闻,万法皆不成。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6 07:05
      《妙法莲华经》只讲四个字:你就是佛!石破天惊的大法!为了开示众生,佛在《法华经》中的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切诸佛皆因觉悟宇宙真理而成就圆满真实智慧。 1, 三车喻——出自《譬喻品第三》 羊车、鹿车、牛车喻佛讲法华之前的七方便引导法,是佛的方便之说,而非佛究竟真实之说。大白牛车喻唯一真理实相大法——《法华经》。一切诸佛出世本怀皆为一大事因缘,即“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告诉众生:你就是佛的真理!诸佛出世目的是为了开众生佛之智慧,七方便法是佛无奈之举,不得已而为,而法华则是诸佛心血智慧之结晶,故为十方三世诸佛共同守护的秘密之藏,必籍一定机缘方得真相大白于天下!实为石破天惊之举,风起云涌之慨叹! 2,穷子喻——出自《信解品第四》 穷子本是富翁之子,只因惯于穷困潦倒、饥寒交迫不认亲父,父以穷子无勇气接受事实为叹,故方便近穷子善诱引导。 此喻阐明精辟之理,众生不悟“与佛无二”之理即为穷子。实是穷子之自私心、下劣心,心胸狭隘不能胸怀大志。须知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不二,你就是佛,生佛一如。病人好人本一人!大道至简真理至易!越是最简单的真理越不为众生接受理解,从而由简变繁,故而众生企图通过苦修苦证成佛,不知悟后起修是第一圆通,实为牛角尖之弊端。《楞严经》言,成佛易如反掌,“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要知凡夫之所以成凡夫,是因众生执著凡夫故成为地地道道的凡夫!众生本是佛,只因迷悟而差!悟之者佛也,迷之者凡夫也! 3,药草喻——出自《药草喻品第五》 慈云普覆,天降一味法雨,大地上草木丛林种类各异,随分受润。 《法华经》是讲述唯一真理——实相大法(即,无相无不相,“一心三藏”是诸法之实相),是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打开天窗阐述真理大法。悟《法华》者无一法不是妙法。佛讲七方便法时只能暗含真谛,故众生把一乘法分为三乘解,讲法华时合三归一,唯悟入实相方是彻法底源之智解、真解、正解、深解! 4,化城喻——出自《化城喻品第七》 此喻是法华时期佛劝小乘人回小向大,不做定性声闻,不滞留在化城,乃至劝修七方便法之修行人要胸怀大志,志向成佛宝所。正如佛讲,信受法华者方能成大器,纯属真实、真修是也! 5,明珠喻——出自《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 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宝藏,不论高低贵贱,不分何方门派。此藏非佛所赐,实乃众生本有,悟之者得妙用。即悟即佛,悟实相真理者即入圆教菩萨圣位——分真佛(也称月牙佛)。圆顿大法不历修证,不历阶梯,可一步登天!悟后起修,则事修皆为心修,心修一修一切修,心证一证一切证!《宏传叙》讲“系珠明理性之常在”也! 6,凿井喻——出自《法师品第十》 高山凿井唯见干土时离水尚远,打出湿泥时即将出水。 此喻言简意赅,落地有声,字字千斤!不遇法华为大不幸,遇者幸中极幸!不遇者尚未能开佛智,执方便法实是小智已出,尚未大智。《法华经》第十品<法师品>中讲,“在家出家人行菩萨道,倘若不遇、读、诵、持法华者,此人未善行菩萨道。”众生不知执方便法好比是执戏论之粪为黄金白银之宝,正应世人捡芝麻丢西瓜之寓,确为诸佛石破天惊之举!诸佛共慨!菩萨同叹! 7,髻珠喻——出自《安乐行品第十四》 此喻阐明真理唯有一个。“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佛知众生志意下劣,不信自己是佛,从而心外觅佛,故不自信做佛,也不能深心念佛,大多修行成为形式主义未涉实际。鉴于此况,佛必讲法华“真净”大法,即空即有,空有圆融是众生本来面目。《法华经》第二品<方便品>中讲,“佛刚悟道唯想传成佛之法,缘于众生过分执著,机缘未到只能用方便法引导。”要知诸佛不甘心众生不成佛,因众生本是佛,故不从修得,“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诸佛从悟(“吾心”)而得圆满智慧妙用。可见佛讲真理大法慎之又慎!重之又重! 8,医子喻——出自《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此喻有三意,分说如下。 1)众生执迷不悟中毒至深,心病是大病。心病需心药医,心结需心解,众生要自修自悟自度。 2)《法华经》是佛临终遗嘱,为使众生回光返照,求心不赖佛,佛非灭示灭,唯以真理嘱咐后人。 3)见佛肉身不为真见佛,亦不能成佛。《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悟法华受持法华方为真见佛,而且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心见一见一切见,一悟一切悟!是智见、佛见!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悟真理即见佛即成佛(月牙佛)!从此不再有后顾之忧,走上成佛之光明大道 。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4-6 07:06
      真正把《法华经》的地位、妙用、利害关系搞明白,此经不可思议。此经叫你当下成佛,解决你无量劫无量劫生生世世的生死问题!读一句《法华经》,就是供养一切佛;你读一句《法华经》,就是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佛;你读一句《法华经》,其功德胜过虚空级大法师面对无量大众讲无量经典,又把无量大众培养成为阿罗汉。    后面〈随喜功德品〉那讲得更是感人:一个人修六度万行,用金银财宝供养无量百千亿的天啊、人啊、鬼啊、畜啊、四条腿的、两条腿的到八十岁,又把他们培养成阿罗汉;一个人从法华道场出来就传《法华经》,传到第五十个人,第五十个人仅仅听到一句《法华经》,仅仅生了一念欢喜心,他的功德是前一个人功德的无量倍,没有办法比。为什么?你听闻《法华经》,即得解脱。其它任何经典没有这样的1功德。而且要得到这个功德又太简单,几句话就成就了。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10 18:10
南无法华 会上佛菩萨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4-10 18:19
请大家看一下这个[想]字,上面是一个[相],下面是一个[心]字,就是告诉我们十法界万法都是一个心呀,一切万法相都是一心所现的呀就看你心里怎么样想呀就现什么样的相呀,万法就是一个念变现而来的呀,这颗万法共用的一心就是真正的自己,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念变现出来的,你果真这样想这样来观照:十法界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人一个念变现而来,你就已经与十法界万法圆融为一个本体,与万法圆融为一个自己,你自己就是十法界一切万法,十法界万法就是你自己一个人呀,这就叫应供,应你自己对自己,对别人,对宇宙十法界万法这种想法看法说法做法而得到这种看法想法说法做法的供养,这就叫因果报应。你把十法界万法都看作是你自己一个人一个念变现而来,你就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明心见性的当下即已了生脱死成分真佛,是活生生的当下成就不是死了以后成佛,这颗十法界万法共用的一心就是真正的你自己就是佛,万法共用的一心表[性],一心随缘一念变现出来的万法表[相],一心[性]的当下即是万法[相],万法[相]的当下即是[一心],这就叫性的当下即是相,相的当下即是性,即性即相,性相一如,都是一个本体都是一个自己,性表[空如来藏],相表[不空如来藏],性相一如表即空即有[空不空如来藏],所以它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它是非空非有的当下即空即有,都是一个本体,都是一个心,都是一个自己,都是一个念变现而来的,所以说十法界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人,都是你自己一个佛,这就是佛知佛见,都是你一个念变现而来,通过一念变现是让我们悟到一切万法没有显现出来之前本来就有,本自具足。都含藏在十法界万法共用的一心里,仅仅是没有现出相来但却真实存在,那个时候就叫空如来藏它当下即是不空如来藏,所以它是空有不二,楞严经叫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体两用不可分开,如同手掌,手掌正面表空(性),反面表不空(相),正面反面都是一个本体不可分开,这就叫性相一如,空有不二,都是一个本体都是一个心都是一个自己,当我们知道十法界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变现而来的,这个时候就已明心见性成分真佛了生死是活生生的当下成就,我们就连一心三藏一念变现的法理也不能再去执着了,一心三藏由如过河的船,过了河到了彼岸证得了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人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佛就彻法源底了,就要把船放下,我们现在是比量功德的佛,现量功德就是等到肉团身无明壳这个定业消亡四大分离的时候那个时候证得的佛性现量功德现前,到那个时候只要当下动一个念头,我想我是个什么当下就一念变现个什么,可以一念示现一切万法之相,万法一念,一念万法,可以现无量色身三味得大自在大解脱!
作者: 高大珍    时间: 2017-4-10 18:23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平常人平常心    时间: 2017-4-11 14:51
感恩顶礼妙法莲华经!当世成就!当下解脱!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7-4-11 20:28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