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实证科学一直在缓慢而羞涩地验证着佛法 [打印本页]

作者: 静莲    时间: 2017-3-3 16:42
标题: 实证科学一直在缓慢而羞涩地验证着佛法
实证科学一直在缓慢而羞涩地验证着佛法


假设50岁的你狂热地爱上了一个8岁的女孩,你必须等待漫长的10年才能跟她结婚,而你既担心10年后人已衰老,又怕受不了10年难熬的日子,于是求佛祖给你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佛祖说:我带你到天道去住几天吧。于是,你被带到了天道,并在那里愉快地过了几天。然后你回到了地球,然后你惊讶地发现,你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而你爱的那个8岁女孩已经成为18岁的美丽姑娘了,你高兴地与她举行了婚礼……

这个假设一定没有几个人相信真的能实现,然而,在理论上,却千真万确是能实现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如果你乘坐一艘运动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去遨游宇宙,尽管你游了几个月就回来了,但地球上却已经过了10年甚至100年甚至更多(飞船的速度与光速越接近,这个时间越长)。

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主要描述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的时候,地球上只有3个人能懂这个理论。然而,时间(乃至空间)的相对性,佛祖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了,他是亲证的,而不像爱因斯坦那样只是理论推导,只不过佛祖他老人家没有用“数学物理方程”来描述——因为涅槃超越概念。
实证科学的重要特征,是每个人按同样的步骤做实验都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所以能被世人相信,于是科学家也被世人崇拜。其实,所谓实证,根本上说来就是亲证——亲自做实验来证实。
而佛法正是亲证得来。历代有成就的高僧,都亲证了,并将佛法一代代传了下来,遗憾的是,现代人宁愿崇拜科学(甚至宁愿相信科学实验导致的错误结论),而不崇拜佛法。

然而,尽管科学每一步都试图证明佛法的错误,但科学却总是不断验证着佛法。
佛法中的一个基本理论是生命存在轮回,存在因果报应,这让很多人不相信,以为是宗教迷信。美国科学家通过数十年的上万例实验证明了生命的确存在轮回,存在因果报应,存在灵魂投胎转世。

许多人亲眼见到了藏传佛教的高僧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当着大家的面,做完告别后,肉身完全化为彩虹而飞去,但也只是在私下里和最亲密的朋友说说,仿佛这是什么不可告人的东西。然而,爱因斯坦早就从理论上解释了:质量转化为能量。其实,爱因斯坦等众多科学家对佛法推崇备至,但媒体几乎从不提到这些。

佛与大菩萨有无量的化身,随时能应机缘化现在任何地方,很多人只要念诵咒语就能实现这一点,但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尽管现在的科学已经能做到:在任何地方只要有个手机就能与相距遥远的人通话甚至能看到对方影像(各种频率的电磁波携带着无量的信息存在于虚空的每个角落,通过调整频率,任何一个点上可以接收到任何这样的信息,并且可以与对方互动),但这依然无法让人们的思维再上升一个层次去理解佛菩萨的行为。
佛、菩萨有无限的神通,他们能在一瞬间到达远至数十亿光年的任何地方(佛陀和弟子的肉身多次在瞬间穿梭天道和人间),可以穿越任何障碍,这一点无论如何也无法让大家相信,因为,爱因斯坦的理论还提到,光速(每秒30万公里)是物体速度的极限,没有任何物体速度可以超越。

然而,爱因斯坦并不是每一样都对的,自然规律在制定时更不可能有谁请示爱因斯坦是否批准物体速度可以超越光速。何况现在已经有科学家发现光速并不是不可超越。有意思的是,爱因斯坦却提出了另外一个重要理论——虫洞理论(我们这里不讨论另外一个重大假说——关于多维时空的超弦理论)。

那么,“虫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虫洞”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它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虫洞”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资料图)

虫洞的概念最初产生于对史瓦西解的研究中。物理学家在分析白洞解的时候,通过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宇宙时空自身可以不是平坦的。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与原来的时空垂直。

在不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意味着黑洞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就叫做史瓦西喉,它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

自从在史瓦西解中发现了虫洞,物理学家们就开始对虫洞的性质发生了兴趣。

虫洞连接黑洞和白洞,在黑洞与白洞之间传送物质。在这里,虫洞成为一个爱因斯坦—罗森桥,物质在黑洞的奇点处被完全瓦解为基本粒子,然后通过这个虫洞(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罗森桥)被传送到白洞并且被辐射出去。

虫洞还可以在宇宙的正常时空中显现,成为一个突然出现的超时空管道。虫洞没有视界,它只有一个和外界的分界面,虫洞通过这个分界面进行超时空连接。虫洞与黑洞、白洞的接口是一个时空管道和两个时空闭合区的连接,在这里时空曲率并不是无限大,因而我们可以安全地通过虫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摧毁。理论推出的虫洞还有许多其它特性。

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有科学家对“虫洞”作过研究,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可以使用“虫洞”,但“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的东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航行上。随着科学的发展,新的研究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达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

科学家认为,相对于产生能量的“正物质”,“反物质”也拥有“负质量”,可以吸去周围所有能量。像“虫洞”一样,“负质量”也曾被认为只存在于理论之中。不过,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负质量”能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通过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负质量”。

据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系研究人员的计算,“负质量”可以用来控制“虫洞”。他们指出,“负质量”能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使它们足以让太空飞船穿过。他们的研究结果引起了各国航天部门的极大兴趣,许多国家已考虑拨款资助“虫洞”研究,希望“虫洞”能实际用在太空航行上。
宇航学家认为,“虫洞”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它潜在的回报,不容忽视。科学家认为,如果研究成功,人类可能需要重新估计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现在,人类被“困”在地球上,要航行到最近的一个星系,动辄需要数百年时间,是目前人类不可能办到的。但是,未来的太空航行如使用“虫洞”,那么一瞬间就能到达宇宙中遥远的地方。

科学家指出,如果把“负质量”传送到“虫洞”中,把“虫洞”打开,并强化它的结构,使其稳定,就可以使太空飞船通过。当物理学家将量子理论和相对论进行完美结合的时候,这个理论将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惊奇,其时,佛菩萨的行为就很容易理解。

科学大可不必因为总是验证佛学而感到羞愧,因为佛学事实上已经通过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搞清了宇宙和生命的几乎全部真相,而科学只不过是不断通过观察、实验和数理演绎在证实着这些真相。然而,科学要想达到遍知一切的佛一样的科学成就,验证他老人家发现的这些真相,还有无量劫的路要走。



作者: 枣庄妙音    时间: 2017-3-8 21:26
佛法是真理!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10 19:07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10 19:08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4-10 19:33
请大家看一下这个[想]字,上面是一个[相],下面是一个[心]字,就是告诉我们十法界万法都是一个心呀,一切万法相都是一心所现的呀就看你心里怎么样想呀就现什么样的相呀,万法就是一个念变现而来的呀,这颗万法共用的一心就是真正的自己,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念变现出来的,你果真这样想这样来观照:十法界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人一个念变现而来,你就已经与十法界万法圆融为一个本体,与万法圆融为一个自己,你自己就是十法界一切万法,十法界万法就是你自己一个人呀,这就叫应供,应你自己对自己,对别人,对宇宙十法界万法这种想法看法说法做法而得到这种看法想法说法做法的供养,这就叫因果报应。你把十法界万法都看作是你自己一个人一个念变现而来,你就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明心见性的当下即已了生脱死成分真佛,是活生生的当下成就不是死了以后成佛,这颗十法界万法共用的一心就是真正的你自己就是佛,万法共用的一心表[性],一心随缘一念变现出来的万法表[相],一心[性]的当下即是万法[相],万法[相]的当下即是[一心],这就叫性的当下即是相,相的当下即是性,即性即相,性相一如,都是一个本体都是一个自己,性表[空如来藏],相表[不空如来藏],性相一如表即空即有[空不空如来藏],所以它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它是非空非有的当下即空即有,都是一个本体,都是一个心,都是一个自己,都是一个念变现而来的,所以说十法界万法都是你自己一个人,都是你自己一个佛,这就是佛知佛见,都是你一个念变现而来,通过一念变现是让我们悟到一切万法没有显现出来之前本来就有,本自具足。都含藏在十法界万法共用的一心里,仅仅是没有现出相来但却真实存在,那个时候就叫空如来藏它当下即是不空如来藏,所以它是空有不二,楞严经叫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体两用不可分开,如同手掌,手掌正面表空(性),反面表不空(相),正面反面都是一个本体不可分开,这就叫性相一如,空有不二,都是一个本体都是一个心都是一个自己,当我们知道十法界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变现而来的,这个时候就已明心见性成分真佛了生死是活生生的当下成就,我们就连一心三藏一念变现的法理也不能再去执着了,一心三藏由如过河的船,过了河到了彼岸证得了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人万法都是自己一个佛就彻法源底了,就要把船放下,我们现在是比量功德的佛,现量功德就是等到肉团身无明壳这个定业消亡四大分离的时候那个时候证得的佛性现量功德现前,到那个时候只要当下动一个念头,我想我是个什么当下就一念变现个什么,可以一念示现一切万法之相,万法一念,一念万法,可以现无量色身三味得大自在大解脱!
作者: 高大珍    时间: 2017-4-10 20:01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7-4-10 20:16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作者: 当佛    时间: 2017-4-10 20:45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平常人平常心    时间: 2017-4-11 13:27
佛法就是科学。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7-4-11 20:27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14 18:36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义。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7-4-14 18:38
宇宙真理,佛陀和盘托出。科学探索者真应该研究研究楞严经,会少走无量劫弯路。。。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14 19:06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义。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14 19:07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义。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14 19:16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义。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14 19:39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义。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4-14 19:59
佛言:“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第一义缔,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4-14 20:00
佛言:“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第一义缔,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14 20:04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义。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4-14 20:10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义。
作者: 高大珍    时间: 2017-4-14 20:58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高大珍    时间: 2017-4-14 20:59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高大珍    时间: 2017-4-14 21:00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高大珍    时间: 2017-4-14 21:02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7-4-14 21:38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作者: 法华经521    时间: 2017-4-27 21:02
为什么讲听经闻法、明白道理以后,当下就能成佛、当下就能往生?     我们来打第一个比方,这个茶杯,比方是茶杯盖子大还是茶杯大?茶杯大是不是?如果以茶杯盖大的气球能不能把茶杯这么大的铁块带上天?不能。如果把大殿这么大的气球能不能把这个茶杯带上天?这就是比方我们无量劫以来,我们造的种种的业障不管心量大心量小,这么大的业障少不掉是不是?它不会变,这是固定的。我们业障你没有办法叫它变大变小,但是我们心量能不能叫他变大变小?当我们心里只有我、只有家庭,或者只有这个地球或者西方极乐世界那个阿弥陀佛的时候,我们的心量就是茶杯盖大的气球,明白吗?当我们的心量,知道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无尽虚空都是我,都是阿弥陀佛的时候,你这个时候的心量是不是就有大殿这么大?是不是这个道理啊?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心量到了大殿这么大的时候,能不能把我们的业障带到极乐世界去?能不能带走啊?能。这就叫带业往生。如果不带业往生,我告诉你谁都不能成佛,包括阿弥陀佛,他都不能成佛。我们带着业往生到佛土去,然后再成究竟圆满之佛。一定要搞明白这个道理。     我再打一个比方给大家看。比如说指甲盖大的一块老鼠药,如果放到茶杯里融化以后,人喝下去,是不是会当下一命呜呼啊?如果我把这么大的一块药放到太平洋里去,放到太湖、黄河里去或者放到长江里去,我们再喝江水、湖水、海水,人会不会毒死?不会。为什么?它已经稀释掉了是不是?那么换句话来讲,我们无量劫以来造的种种业,不管你心量大、心量小,这个业能不能变大变小啊?不能。可是我们的心量能不能变大变小啊?可以。心里只有我,只有家庭,只有极乐世界那个阿弥陀佛,我们就是茶杯大的心量。你必然要六道轮回里受苦,是不是?我们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这个心量是不是大海啊?大海是不是把我们这一点业障全部消掉啊?不管是实病、虚病,业障是不是全部消除掉?     再打第三个比喻。有一个很坏很坏的坏蛋,他懂得电路。他到配电房去,怎么样捣鼓他会不会触电死亡?不会。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正人君子、劳动模范、非常慈悲,是大好人,可他不懂得电路,他跑到配电房去捣鼓是不是不想活了啊?所以明心见性的人即使他再坏再坏,他掌握了这一门活计,这一门手艺,他得救了,明白这个道理了吗?成佛了生死是讲真实,不是讲善恶。你这个技术你掌握了没有了?知道真理的人他当下即是善,但是他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习气还难免。     我们再打第四个比方,比如驾驶员开汽车。如果说一个刚才讲的那个正人君子、大好人、大善人他不会开汽车,他去开汽车是不是会车毁人亡?强盗土匪、杀人犯、潜逃犯逮着一部汽车开地忽忽转,他会不会出事啊?同样是讲我们掌握一门技术的问题。我们掌握了生死之技术,自在无碍,在佛法是讲真不是讲善,不是讲恶。所以现在以善、以第二义谛来冒充佛法,罪过无量,比强盗土匪还要坏。强盗土匪害人止于一人一次,好人害人他可以害无量的人,害你这一个人的无量的生生世世。而且这个好人,还是真好人,他想许多人都成佛。正因为他是真正的好人,所以才能害人明白吗?所以最慈悲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不能当老师,慈悲的母亲也不能当老师。严父、严父,做老师的搞不好给你瞪一个眼睛,几个耳巴子打上去了,他才能当半个老师。真正的老师是学校里的老师教你学技术,学做人,可是我们往往拜好人为师,这是一种悲哀。讲到这个法是不是不通人情啊?正法是不讲道理的道理,是无情的慈悲。     第五个比喻:仍然以开汽车为例。驾驶员碰到紧急状况,急刹车。虽然急刹车,是不是仍然往前滑行几公尺啊?虽然滑行几公尺,他会不会车毁人亡?不会。因为他掌握了技术。虽然掌握了技术,虽然急刹车,它还要往前滑行,这就是汽车的惯性,这就比喻我们已经明心见性的人,虽然明白万法都是我,但是境界现前、烦恼现前的时候,我们仍然会破戒、犯戒,这就是我们的惯性,明白吗?虽然有惯性,它影响不影响我们往生成佛?它不影响的。我们主体上已经能把握自己。所以那个惯性是不是烦恼习气啊?因为我们无量劫以来已经形成了这些习气,境界现前的时候,很难一下克服。     我们再来打第六个比喻。比如说我们掉到水里去了,掉到水里去的时候,你眼睛敢不敢睁开?不敢睁。管它是死是活,眼前亏不能吃,是不是?鼻子通的,眼睛闭得紧紧的是不是?这个时候六道轮回的危险并没有解除,当我们一旦眼睛看水的时候,你还有没有生命危险了?没有了。虽然没有,眼睛看到水的时候,人是不是还在水里啊?还在水里就证明你还在烦恼中。也就是说我们明白『一心三藏』道理的人,他已经明心见性,就见水离水、知妄即真。虽然还在水中,那是我们的烦恼习气,但见水,我们已经离开水了,已经离开了危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了吗?乃至上到岸上以后,衣裳还是湿的,仍然是烦恼习气,以后衣服干了换上新衣服了是不是就成佛了?这个道理大家能不能搞明白啊?     我们再打第七个比喻。从我们这心力速度来看,比如说从这里到百丈镇是五公里的路,我们一念是不是就到百丈镇啊?那从这里到杭州,比如说是一百公里,那么我们一念把杭州想起来是不是也是一念?假使说我到百丈镇五公里,这个距离一念是一秒钟的话,那么我一念到杭州的时间需要不需要二十秒钟啊?不需要。可杭州一百公里啊是五公里的二十倍啊,我这一念也不要二十秒钟,两秒钟要不要?也不要。一点一秒钟要不要啊?也不要,都是一秒钟。那我这一念到美国、到太阳、到无量无量的太阳系之外的太阳,比如说那个地方,我曾经去过,是不是也是一秒钟啊?     这里就有文章可作啊。时间相同,所走的距离不等,是不是距离越长速度就越快?速度越快,那个力量是不是越强?那个光是不是越亮啊?天上有的那卫星一飞,看到后面留下的白光,是不是刺激的发光啊?如果天上卫星跟拖拉机一样「突突突突......」它会不会发出光来?这就妙了。所以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比如说我们生了什么病,你心发得很大,力量是不是很强啊?把那些有病的细胞是不是在震动的过程中,就把它震掉了?自行车骑得快是稳还是骑得慢稳啊?骑得快的它就不会倒,骑得慢的它就会倒了是不是?那么心力越快,速度越亮的时候,那有病的细胞、阴暗的细胞是不是给亮就化掉了?所以解决一个治病健身的问题,用好我们的心。所以心情开朗的人是不是脸上很光亮?那就是健康的标志。      那么涉及到我们在断气往生的时候,如果下三恶道: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心里本身的黑暗,沉重而下去;另一方面,是不是我们冤亲债主找我们的麻烦呢?那么因为心力速度快了、亮了,他们能不能来得及看到我们呢?他眼睛都睁不开。因为我们心很亮速度很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我们心只想到我或者只懂得有个极乐世界,有个阿弥陀佛这个速度是不是很慢?我知道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那个距离、速度叫什么速啊?叫无量速。我们心叫无量速,随时等待着你来开发。你一念就能开发,一念就能把无量速开发起来。所以你就想一想,佛为什么在《法华经》《楞严经》讲一个长、讲一个多、讲一个大,用五百万亿恒河沙那由他阿僧祇阿萨婆恒河沙国土化微尘做标记,然后每隔五百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国土下一点做标记,再把它化成微尘数,然后这个数字还是这些数的五百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倍数,目的在哪里?就是在拓宽我们的心量。为什么告诉我们无量的十方三世一切万法都是我一个念之所变现呢?就是要拓宽我们的心量。就跟开电视机、开空调,把它调整到最佳状态,明白吗?      所以《法华经》《楞严经》实际上就是在调控我们的心,调色、调光、调音、调性,调到最佳状态。所以【听经闻法】是不是在调啊?调心、在调理啊?就是这么简单。所以我们想一想佛为什么在《楞严经》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何籍劬劳,肯綮修证】?讲得雄赳赳气昂昂、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讲这句话,我们是不是感到喜气洋洋啊、洋洋自得啊?就是这样啊。所以我们讲《法华经》讲《楞严经》讲《过五关斩六将证菩提》,其实就是在拓宽我们的心量,把我们的心放大,把我们的心亮堂。打这七个比喻是不是叫七菩提分啊?这也是七菩提分。      那么我们现在打了这七个比喻,再结合佛的金口玉言,我们一定要深信不疑:「听经闻法,明白了一心三藏道理当下就成佛、当下了生脱死、当下就是愿身菩萨」这个法。我们还可以依样画葫芦,你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打比方。所以以自己本能的智慧,我们就能判别就能印证一种法它是不是真理,就是我们自己印证自己。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