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第三个圣道是「正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一个人只要开口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自性弥陀妙随缘    时间: 2017-1-18 09:30
标题: 第三个圣道是「正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一个人只要开口讲话
第三个圣道是「正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一个人只要开口讲话,就是在做宣传,不是对这个世界的吉祥加持,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污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往往造口业所受到的报应非常重。因为你污染了世界,污染了别人,要好好地把住口业这个关。

作者: 一心三藏-yxsz    时间: 2017-1-19 15:59
何为一心三藏?此心非肉团心,非缘虑心,又不离肉团心,不离缘虑心,不离万法。心藏无量万法。

例:会说话会走路,打人,骂人,举手投足皆是万法,然此无量法不用之时在我心中不曾丢失。此心无形无相含藏一切法,既无形无相,就不能为我心,你心等,这点非常重要。如来是佛的别名,佛是福慧圆满。具一切智慧,一切福报,一切神通,一切万法。我们无形无相的心含藏无量法,因无形无相所以方便称为空如来藏。藏本是多音字念藏(cang),我们不明此理前就是如来藏起来。比如水杯找不到了,为藏(cang)。虽然找不到但他一定还在。明此理就是我找到水杯啦。这时就念藏(zang)。三藏十二部的藏,喻含一切法。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7-1-19 16:09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7-1-19 16:09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1-19 16:24
如同镜子的灰层尘不能磨灭镜子照彻万法的觉性,而灰尘是我们的同分妄见。人看水是水,鬼看水是火,天人看水是石头,菩萨看水是琉璃。万法一心所现,不同法界的众生,所现的灰尘也不一样。究竟说,灰尘亦净土。  佛陀灭度两千五百年来,为什么稀有成就,最大的悲哀就是修行人假借“修”(行)而(求)“开”(悟),而不是明心见性,“开”(悟)后进修。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7-1-20 14:06
演说佛法需要开智慧,此慧从何开?「坐如来座」——把一切万法看空。「入空」是开智慧的基础标准。这个「空」、这个「如来座」是圆顿的三空。「能空、所空」统统空,所以空的当下就是妙有,妙有当下就是妙空。也就是空而不空,有而不有。万法当下是一个念,这叫「如来座」。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7-1-20 14:08
何为一心三藏?此心非肉团心,非缘虑心,又不离肉团心,不离缘虑心,不离万法。心藏无量万法。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7-3-8 13:26
《法华经》第十一品:“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告诸大众,我灭度后谁能护持读说此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能于来世,读持是经,是真佛子,是诸天人,世间之眼”。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7-3-8 13:27
《法华经》第十一品:“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告诸大众,我灭度后谁能护持读说此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能于来世,读持是经,是真佛子,是诸天人,世间之眼”。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3-8 15:03
“宁可将身下地狱,不将佛法做人情”,不讲第一谛法非佛弟子  宁可将身下地狱,不将佛法做人情”,此句出自 宋代临济宗大慧普觉禅师语录,这是什么意思呢?借助这句话,说: 弘扬佛法要做真佛子,宁可遭受地狱一般的苦痛,也按照佛经真实、究竟的道理解说,绝不将佛法随顺人情(世俗人、小乘人愿意听什么,就怎么任意随顺附会曲解胡诌或者是以权巧方便法而济度)。 为了维护佛五时开权显实的正法、荷担如来家业,虽然遭受危难和攻击,亦宣扬第一义谛,是不是就是讲“宁可将身下地狱,不将佛法做人情”这个意思呢? “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这是根本,佛言:“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第一义缔,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 明白万法皆当人当下一念所变现,如何能不生起同体大悲心?故菩萨发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为菩萨明白,所有人,都是一个人;所有事,所有物,都共一个本体,从而发大菩提心:“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界尽,方证菩提”。能如此发心,是名“真佛子”,能如是发心,名为“真菩萨”。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何籍劬劳,肯綮修证!。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7-3-8 16:44
一实相印,你知道天地万法、过去、现在、未来,东南西北,上下十方,都是当人当下一念变现,就是观世音的「世」,就是十劫的「十」。一时就是无量时,一处就是无量处,一人就是无量人,这叫一实相印。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04
所谓“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识者,即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机谋权变,出神入化。  心者,即法身功德——性具真如,天然本具,原来如此。  所变所现,即化身功德——人文万法,竖穷三世,量周沙界。  既说为变,岂可唯一?十法界中,云吞雾绕,天堂地狱,同分别业,唯各自招。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也”。  既说为现,岂可不一?如来藏中,谁不是谁?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唯是一念。所谓“分别不妨无分别也”。  既说变现,则生何曾生?死何曾死?父何曾父?子何曾子?人何曾人?鬼何曾鬼?佛菩诸圣,六道正依,又何尝异?  彻法源底,了义终此。情无情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心变现而已!纵讲第二义谛,无量劫中,一切众生,都曾多生多世互为父母儿女至亲骨肉啊!  众生迷不自知,妄自执着,互不认亲,反相计较,乃至相害,故有轮转,枉受苦报!如人在梦,梦境万千,梦中人事,岂关他人,何关别事,无非梦人,一念变现!诸佛出世,良苦用心,无非劝导,迷蒙等辈,醒梦归真!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04
无始以来,每一个众生都是原始佛,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只因动了一念,有了一念生相无明。随之生相无明的后面就有了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从因上讲,业相无明是从果上讲,其实生相无明就是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离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最近。 真心本来面目因有这一念而出来亮相,随这一念无明妄想变现出十法界无量的森罗万象与千变万化各种境界。因为我们是初次亮相,没有经验,不知道能变与所变都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向内看,只知道对着外面的境界执着与用心,自己就在自己变现的十法界里与自己捉迷藏做游戏。时间长了,养成了习气,忘了回家的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再回到自己的真心本来面目。从此如来变成了如来藏(cang),如同自己的眼睛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眼睛,除非有人在旁边告诉你。所以我们自己不认识我们自己是谁,更不知道自己变现的一切万法就是自己,因此诸佛出世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一点,让你知道你是谁?你从哪来?万法是谁?你与十法界与众生的关系。而讲出这个道理的就是成佛的《法华经》与开悟的《楞严经》。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一念信解,蒙佛授记!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04
  真正的佛法:不是善,不是恶,是真实!是真相!!真相是什么?您本来是佛,不从修得,本来就是!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您明白了一心三藏,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即已脱离六道轮回!即已成为“分真即佛”!如是我闻---您“闻”了没有? 知妄即真,会相归性。生灭由心显,无住无不住!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05
【一心三藏】的法理是《法华》《楞严》的精华!真正明得此理,即是明心见性的菩萨!然后再悟后起修,可疾速成佛!正所谓文殊菩萨所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就是成佛。性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说,我们要成佛,必须从【悟门而入】!所以我们听经闻法非常重要!然后再广修六度万行,速成就佛道!阿弥陀佛! 《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释迦牟尼佛称之为“诸经之王”!所以我们要选择“真中真”,“王中王”的最究竟了义大法是关键前提!阿弥陀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05
入佛知见: 当不明白生死的时候,人人都贪生怕死,当明白人从来没有死过,死的只是肉体的转化,而“灵魂”(第七识)从来没有死过,你会有从未有过的欢喜,这就是法喜,这就是解脱知见。 如果再深入一点,明白无量的第七识共一个第八识,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个不是哪个,你就是入菩萨的知见。 再深入一点,明白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的,如人在梦,梦里境界万千,无非一梦人心现识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入佛知见。三世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学佛从入佛知见开始,如果没有佛知佛见,所有的修都是心外求法,盲修瞎练,去佛远矣! 佛知之见就是《楞严经》说的“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05
苦情的生命  人生无常,青春仓促。亲情爱恨俱难托付。  在这个五浊恶世,芸芸众生之间的纠缚,无非糊涂,无非是苦。  佛的小乘教法,四圣谛第一个就是讲苦。  佛观一切有情众生,苦在苟且偷生,却还妄想着某些永恒。  世出世间,有没有永恒?我们能不能触摸到真正永恒的真理? 更重要的是:这个真理能否给予每一个被欲望折磨的人以终极的关怀?  我们有看到:许多许多人年轻,健康的时候活得张扬而轻狂,只在病,老,死的当下绝望。而在所有彻底的绝望里,身边乃至世上决不会再有帮助的力量。  就是说,在个体生命失去光彩甚至令人厌弃的孤独里,这世间再也没有什么事物与你亲近。 凡夫是这样,伟人也是这样。  红尘白浪,举世茫茫。众生彼此上演的,无非是遗弃与埋葬。  你要警醒:如果不能觉悟生命本身的虚妄,你生生世世的命运都将无比仓皇。  然而要注意的是:就在虚妄的生命里,你如果不能即刻掌控当下觉悟的念头,你也就无法在十法界自主地独来独往。  到了大乘佛法,知妄即真。三涂六道十法界都是如来藏性所化。无量众生,无尽的因缘际会都是本心功德。  我说过,只是因为不懂,所以才种种疼痛。 都是因为蒙昧,所以才反复轮回…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06
学懂法华,楞严经。当下明心见性,成分真即佛。心现万法,万法是心,一念变现,诸法实相。楞严经中讲;天地万法是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的变现。眼见拳,心见掌,叫明心。叫在性见相。眼见掌,心见拳,叫见性。叫在相见性。见不见之所见,是真见。圆顿教见道的特征是;一见一切见。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诸法实相有三,即三个如来藏。一,无相之实相,是空如来藏。二,无不相之实相,是不空如来藏。三,无相无不相之实相,叫空不空如来藏。三个如来藏就是一个东西,叫一心三藏。空有一如。比如;真人假人是一人。真人;空如来藏。假人:不空如来藏。真人假人:空不空如来藏。一人;表一心。真人假人是一人。就是一心三藏。就是阿弥陀佛。我们真心本来面目;非空非有的当下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离空离有,是空非空。空有一如,真空妙有,真真如性。大手指是大手套,(气球手套)的全体。小手指是大手套的全体。任何一个手指都是其它手指。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无分别不妨分别。万法是心,心现万法。万法是我本性。性是本体,相是妙用。万法都是诸佛法身真常。见一切是见佛。果真明白以上真理,就是圆顿教的大菩萨。悟后进修,完善自己。看见一颗小草,阿弥陀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06
《楞严经》无非是讲一个「如是我闻」,无非是讲一句「阿弥陀佛」,这点我们要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如是我闻」就是楞严大定、就是法华三昧。《楞严经》从前面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八还辨见,无非告诉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和成就涅槃的根本,再到第三卷讲的四科七大,一一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简单说,不懂楞严大定,以致轮回;懂得楞严大定,必取涅槃。道理非常简单。再到《楞严经》的中间几卷内容,详细讲解「一念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由此产生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是整部《楞严经》的重中之重。(详解看《一六八字讲记》)那么,狂心顿歇,则三缘断,歇即菩提。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06
印广门清恩师开示  后500岁谁来扛如来大旗? 后500岁谁来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 法华会上无量菩萨从地涌出,誓将如来正法弘范娑婆世界,后500岁,仅余二十载,菩萨们,是时候了! 此生虚度,自食其誓言。 此生虚度,对不起众生。 此生虚度,无颜见佛陀。 修行十年多,无缘总是偶。飞财不聚门,却是如来空。华法十五年,贫子却不清。如来贯汤药,让人明心情。,飞蛇布大江,锁泥望长龙。谁明我心意,聚我开佛心。           看今朝,天上天下,各路人马,都已到齐。承担如来家业,挽救佛法、中兴佛法,更待何时! 中国是个强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只要中国强大,世界就有救!佛法就有希望!所以我们一切的修行人、四众佛子,都要紧密团结在以习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圆习主席中国梦!兴我中华!领袖世界!挽救佛法!中兴佛法!  ——☆——☆——☆——  微信号WZC2014126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19
所谓“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识者,即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机谋权变,出神入化。  心者,即法身功德——性具真如,天然本具,原来如此。  所变所现,即化身功德——人文万法,竖穷三世,量周沙界。  既说为变,岂可唯一?十法界中,云吞雾绕,天堂地狱,同分别业,唯各自招。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也”。  既说为现,岂可不一?如来藏中,谁不是谁?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唯是一念。所谓“分别不妨无分别也”。  既说变现,则生何曾生?死何曾死?父何曾父?子何曾子?人何曾人?鬼何曾鬼?佛菩诸圣,六道正依,又何尝异?  彻法源底,了义终此。情无情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心变现而已!纵讲第二义谛,无量劫中,一切众生,都曾多生多世互为父母儿女至亲骨肉啊!  众生迷不自知,妄自执着,互不认亲,反相计较,乃至相害,故有轮转,枉受苦报!如人在梦,梦境万千,梦中人事,岂关他人,何关别事,无非梦人,一念变现!诸佛出世,良苦用心,无非劝导,迷蒙等辈,醒梦归真!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19
无始以来,每一个众生都是原始佛,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只因动了一念,有了一念生相无明。随之生相无明的后面就有了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从因上讲,业相无明是从果上讲,其实生相无明就是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离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最近。 真心本来面目因有这一念而出来亮相,随这一念无明妄想变现出十法界无量的森罗万象与千变万化各种境界。因为我们是初次亮相,没有经验,不知道能变与所变都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向内看,只知道对着外面的境界执着与用心,自己就在自己变现的十法界里与自己捉迷藏做游戏。时间长了,养成了习气,忘了回家的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再回到自己的真心本来面目。从此如来变成了如来藏(cang),如同自己的眼睛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眼睛,除非有人在旁边告诉你。所以我们自己不认识我们自己是谁,更不知道自己变现的一切万法就是自己,因此诸佛出世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一点,让你知道你是谁?你从哪来?万法是谁?你与十法界与众生的关系。而讲出这个道理的就是成佛的《法华经》与开悟的《楞严经》。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一念信解,蒙佛授记!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20
  真正的佛法:不是善,不是恶,是真实!是真相!!真相是什么?您本来是佛,不从修得,本来就是!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您明白了一心三藏,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即已脱离六道轮回!即已成为“分真即佛”!如是我闻---您“闻”了没有? 知妄即真,会相归性。生灭由心显,无住无不住!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20
佛观三界,无异火宅,众生身处其中,不知不觉,不惊不惧,哪怕被火所烧,都不知何者是火?自以为一切都是自然,乐享其中。佛兴无缘之慈,同体大悲,而救拔斯难。为何?因为佛证万德,明了十法界万法无一不是万德齐备,无一不是佛,跟佛无二无别。但是众生在迷中不得受用,只能自享迷惑颠倒之报,《楞严经》说为“自心取自心”,明明都是自己的性德,非要分个天地人我大小,红黄黑白多少....其实,没有哪一法不是「如来藏」。即使我们迷惑,也是迷惑颠倒的如来,我们吃穿住行,动心起念,念念用的分别心、对待心、妄想心,无一不是真心,无一不是如来藏。所以,“人人份上本有弥陀,个个心中不无净土”。你知道了如来藏的道理,当下即受如来之果报。佛在早期传法,引导人们修行、修行,到他讲《法华经》之时,直接把前面所讲之法,说为“诸法戏论之粪”,那些“羊车、鹿车、牛车”也就是方便说说。今天的分享中,佛问,我的许小予大,是打妄语吗?你看,我们本有的“七宝大车”人人本有啊,万德俱足,回光即是,当下即是,无始以来,没有离开你半步。你还在心外求法吗?还有选择吗?彻法源底,一乘了义,你了了没有?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20
一心变现出三个【如来藏】。三个如来藏没有哪个不是哪个如来藏。 宇宙万法有情无情有形无形,任何一法当下皆是三个如来藏。随捻一物即可说明。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一三不二。空如来藏乃一,不空如来藏无量。 大光明藏中谁非谁!一即无量,无量即一,无量即无量。都是同一心同一念之所变现,皆是同一本体,皆是一个自己。阿弥陀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20
《楞严经》说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  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念变现而已呀!  所谓“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识者 能变。即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机谋权变,出神入化。  心者 能现。即法身功德——性具真如,天然本具,原来如此。  法者 所变所现。即化身功德——人事万法,竖穷三世,量周沙界。  既说为变,岂可唯一?十法界中,云屯雾绕,天堂地狱,上圣下凡,各自昭然。生活当中,生住异灭、聚分净秽,善恶贵贱,何可滥混。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也”。  明于此理,成就菩萨利他功德。广行万善,为国为民为世界,成就众生,增进自己。昧于此义,纵证罗汉,亦为定性,不成增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8 18:21
受持《法华经》者即为见佛,让我们一起聆听佛陀的教诲! 若有信受,此经法者。是人已曾,见过去佛,恭敬供养,亦闻是法。若人有能,信汝所说,则为见我,亦见于汝。及比丘僧,并诸菩萨。 《譬喻品第三》 若说法者,在空闲处,我时广遣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等,听其说法。我虽在异国,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 《法师品第十》 若说此经,则为见我,多宝如来,及诸化佛。 《见宝塔品第十一》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瑠璃,坦然平正,阎浮檀金,以界八道,宝树行列,诸台楼观,皆悉宝成,其菩萨众,咸处其中。若有能如是观者,当知是为深信解相。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又见我今日,教化诸菩萨,能持是经者,令我及分身。灭度多宝佛,一切皆欢喜。十方现在佛,并过去未来,亦见亦供养,亦令得欢喜。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27
所谓“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识者,即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机谋权变,出神入化。  心者,即法身功德——性具真如,天然本具,原来如此。  所变所现,即化身功德——人文万法,竖穷三世,量周沙界。  既说为变,岂可唯一?十法界中,云吞雾绕,天堂地狱,同分别业,唯各自招。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也”。  既说为现,岂可不一?如来藏中,谁不是谁?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唯是一念。所谓“分别不妨无分别也”。  既说变现,则生何曾生?死何曾死?父何曾父?子何曾子?人何曾人?鬼何曾鬼?佛菩诸圣,六道正依,又何尝异?  彻法源底,了义终此。情无情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心变现而已!纵讲第二义谛,无量劫中,一切众生,都曾多生多世互为父母儿女至亲骨肉啊!  众生迷不自知,妄自执着,互不认亲,反相计较,乃至相害,故有轮转,枉受苦报!如人在梦,梦境万千,梦中人事,岂关他人,何关别事,无非梦人,一念变现!诸佛出世,良苦用心,无非劝导,迷蒙等辈,醒梦归真!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27
《法华经》《楞严经》开权显实、彻法源底。《法华经》《楞严经》形式上是两部,实质是一部。《法华经》高度概括《楞严经》,《楞严经》详细解释《法华经》。从哲学与科学的角度,开示宇宙人生、天地万法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四大假合;既然都是四大假合,为什么表现形式森罗万相?——非同非异;什么原因导致“非同非异”?——随心应量;“四大”究竟从何而来?——心现识变;谁的心所变现?——既是你心、也是我心、也是他心;大家的心是什么关系?一切万法是什么关系?——千佛一如,万法一念,一心三藏。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即为明心见性。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27
“如是我闻”,如者,即性之说;是者,况相而论;我者,圆通本体;闻者,明心见性。        如说何性?《楞严》入流,本妙圆心者是;《法华》喻藏,莲藕中空者是;《心经》对论,五蕴皆空者是;《陀经》含蓄,池底金沙者是。总而言之,空如来藏者是。        是说何相?《楞严》出流,元明心妙者是;《法华》比方,莲根茎叶者是;《心经》统括,五蕴诸法者是;《陀经》圣境,极乐世界者是。总而言之,不空如来藏者是。        我为何体?《楞严》了义,妙明心元者是;《法华》不二,月光三昧者是。《心经》照见,究竟涅槃者是;《陀经》话中,阿弥陀佛者是。总而言之,空不空如来藏者是,一心三藏者是。        闻何义?明何心?见何性?十方三世天地万法。上自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风云雨雾、树木花草,乃及红黄黑白是非长短香甜苦辣酸臭,此有情无情,森罗万象,千变万化,无非一真之人心现识变而已。一真之人者,我也。阿弥陀佛也。一心三藏也。心者,如也,阿也,空如来藏也。识者,变者,现者,是也,弥陀也,不空如来藏也。        正论真真如性,非如非是,非性非相,非心非色,非空非有,非一非多,非同非异,非离非即,非寂非照,非生死非涅槃;而又随缘现如现是,现性现相,现心现色,现空现有,现一现多,现同现异,现离现即,现寂现照,现生死现涅槃,现阿现弥陀。        当知真真如性,如是不二,性相一如,心色本然,空有非异。一多互等,同异当下,离即尔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阿即是弥陀,弥陀即是阿。此真真如性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动道场,量周沙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谓大光明中谁是谁,谁又不是谁哉!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28
真妄一体 真妄一体,岂离须臾? 如二人行,妄前真后。 后虽见前,前不觉后, 前虽不觉,后何曾离? 真者阿也,妄则弥陀。 若不见阿,弥陀喊破, 百千万劫,总是枉然!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28
所谓“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识者,即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机谋权变,出神入化。  心者,即法身功德——性具真如,天然本具,原来如此。  所变所现,即化身功德——人文万法,竖穷三世,量周沙界。  既说为变,岂可唯一?十法界中,云吞雾绕,天堂地狱,同分别业,唯各自招。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也”。  既说为现,岂可不一?如来藏中,谁不是谁?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唯是一念。所谓“分别不妨无分别也”。  既说变现,则生何曾生?死何曾死?父何曾父?子何曾子?人何曾人?鬼何曾鬼?佛菩诸圣,六道正依,又何尝异?  彻法源底,了义终此。情无情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心变现而已!纵讲第二义谛,无量劫中,一切众生,都曾多生多世互为父母儿女至亲骨肉啊!  众生迷不自知,妄自执着,互不认亲,反相计较,乃至相害,故有轮转,枉受苦报!如人在梦,梦境万千,梦中人事,岂关他人,何关别事,无非梦人,一念变现!诸佛出世,良苦用心,无非劝导,迷蒙等辈,醒梦归真!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28
人生本是一场梦,十法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念之所变现而已!尽虚空遍法界无非一尊佛,无非一个“我”!佛法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实乃‘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诸佛出世,实唯此一大事矣!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29
「知见立知」,这个知见,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它本来就是明的,由于无明妄想出来一个念,这个念就开始带妄显真,把真正的知见隐蔽起来,虽然隐蔽起来了,蛛丝马迹,它仍然能带妄显真,叫知见立知。立见的知,就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把那个见去除了,你就了生死。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29
祖师大德也好,当代名僧大师也好,所有修学人,必须牢牢把握一心三藏唯此一事实,这样才叫从根本修,根本就是心,修心。修行人没有明师指导不能成就!什么是心?念头就是心万法就是心,一切的一切都是本来面目的呈现,当下就是!然后启修,把恶的念头转成善的念头,善的念头转成阿弥陀佛,就是纯净纯善的念头,这就叫从根本修,从心起修,所以说修行难不难?一点都不难。难在哪儿?舍习气难,我执我见的习气,贪嗔痴习气,宿世涌来的习气,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洗刷干净的。悟后进修,是干这个。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29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30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30
一心变现出三个【如来藏】。三个如来藏没有哪个不是哪个如来藏。 宇宙万法有情无情有形无形,任何一法当下皆是三个如来藏。随捻一物即可说明。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一三不二。空如来藏乃一,不空如来藏无量。 大光明藏中谁非谁!一即无量,无量即一,无量即无量。都是同一心同一念之所变现,皆是同一本体,皆是一个自己。阿弥陀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30
第三个圣道是「正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一个人只要开口讲话,就是在做宣传,不是对这个世界的吉祥加持,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污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往往造口业所受到的报应非常重。因为你污染了世界,污染了别人,要好好地把住口业这个关。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31
何为一心三藏?此心非肉团心,非缘虑心,又不离肉团心,不离缘虑心,不离万法。心藏无量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31
如同镜子的灰层尘不能磨灭镜子照彻万法的觉性,而灰尘是我们的同分妄见。人看水是水,鬼看水是火,天人看水是石头,菩萨看水是琉璃。万法一心所现,不同法界的众生,所现的灰尘也不一样。究竟说,灰尘亦净土。  佛陀灭度两千五百年来,为什么稀有成就,最大的悲哀就是修行人假借“修”(行)而(求)“开”(悟),而不是明心见性,“开”(悟)后进修。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8 18:31
演说佛法需要开智慧,此慧从何开?「坐如来座」——把一切万法看空。「入空」是开智慧的基础标准。这个「空」、这个「如来座」是圆顿的三空。「能空、所空」统统空,所以空的当下就是妙有,妙有当下就是妙空。也就是空而不空,有而不有。万法当下是一个念,这叫「如来座」。
作者: 平常人平常心    时间: 2017-3-9 20:12
顶礼大佛顶首楞严经!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