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所以这个不增不减呢,叫「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没有哪一法在我们心外。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地万法一如来
时间:
2017-1-11 13:41
标题:
所以这个不增不减呢,叫「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没有哪一法在我们心外。
印广法师从慈航净苑来到这个讲经堂,慈航净苑有没有少个印广法师啊?这里有没有增加一个印广法师啊?一切的万法千变万化,都是不动而至。所以这个不增不减呢,叫「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没有哪一法在我们心外。
作者:
非凡(_y30in
时间:
2017-1-30 16:52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圆顿大法「即信即解,即修即证」,全性起修,一步登天。『开示悟入』,是「即开即示,即悟即入」。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7-1-30 17:01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1-30 17:05
1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圆顿大法「即信即解,即修即证」,全性起修,一步登天。『开示悟入』,是「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以听闻《法华经》《楞严经》,直指心地,叫「修心」。无量法门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无修无证,见性成佛。 圆顿大法不管上根机下根机,都是当场通过「听经闻法」来成就。《法华经》《楞严经》是发心的经,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但可不能贡高我慢。知道我是谁,先明确我们肩上的担子。知道我们生生世世都在这个世界上修行就好,我们没有尽到很大的责任,现在要将功补过。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1-30 17:05
2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合掌表「福慧双修」,左手表慧,右手表福。又表不二法门,说它是二吧,它就一个合掌;说它是一吧,有左有右,有福有慧。合掌还表「悲智双运」,左手表「自利」,右手表「利他」。依报随着正报转,果真能做到以平等心、慈悲心待人接物,就是「佛光普照」。到哪里皆是与大家平等共处。我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用好这个心,才能得到三业清净。 不肯回小向大,进求佛道。这是耻于懈怠。我们常讲「言为心声,身为心役」,现出这种心态,身体自然就疲懈。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1-30 17:07
3 只要明白了「法华三昧」,当下即蒙授记,这叫「开权显实」。阿罗汉、辟支佛是权宜之法,而佛要众生究竟成佛,这是真实之法。欢喜闻法是作为法喜,解脱知见。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佛讲的『唯以一大事因缘』。听懂了『如来藏』,才能得到真实的灭度。因为『如来藏』是彻法源底,究竟圆满。天地万法唯一念真心之所变现,听经闻法当下证果。 我们的如来妙真如性本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见道成佛,当下解脱。正法之妙用在于『财宝无量』,以示自性的无量智慧德能。这些都是我们心地的「性具功德」本性的特征。「大圆镜智」里具足无量智慧德能。明白了『一心三藏』,你就住入佛家,永远不落六道轮回。 以法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即为利己。「自他不二」。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人没有成佛,只要还有一粒泥巴没有回归大光明藏,我们这个真心就不能算圆满自在解脱,所以菩萨道是「自他不二」。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1-30 17:08
《缘尘世间》编辑当佛 若说无缘,红尘滚滚天地茫茫为何你我相遇人间; 若说有缘,郎情妾意月下花前为何折柳相送溪边; 若说错缘,绝笔阑珊与君相离为何一世长情不减; 若说断缘,人卧孤舟箫声委婉为何长叹泪染青衫; 若说续缘,闲亭一曲道如初见为何又觉难回从前; 若说惜缘,粉面桃花人在面前为何故作视而不见; 若说随缘,策马天涯悠然自得为何日日心有所念; 若问何缘,浮世清欢袖手旁观,终归一句人在尘寰。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1-30 17:08
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今天的题目是“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佛教“徒”,徒就是僧。佛讲佛法,僧依着法来修行,再传给他人。可是僧人一定要持戒,不但僧人要持戒,就是俗人也应该持戒。不论僧人或俗人,若不持戒,那就是末法,所以说“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你若随便打妄语、杀生、邪淫、偷盗、饮酒,这都是犯了根本五戒,即是末法。就是有佛法在世,你不持戒,那从你自身起,就是末法。 “法赖僧传”,人才能传扬佛法,但一定要以“戒”为根本,所以戒是成佛的基础。基础就像造房子要先打地基,我们是在造佛这个房子的基础,必须要从持戒着手做起。各位特别注意!不要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不是不要,而是你根本就不要去做。不是人家告诉你,你才不做,而是自己本身就老老实实地严持这根本五戒。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3-15 16:58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5 17:32
1佛法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你从梦中醒来 轮回既无基也无根, 如果事物看似坚实,那只是妄念。 “显相之性为无生”,即事物从未发生过。“若有生起为执实”,就像在梦中但不知道自己做梦一样。存有的运转之轮(轮回),既无根且离基,轮回没有基础。如果你认为轮回有某个基础,有某种实际的存在,那只是妄念而已。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梦中的现象不需要任何基础,它们不需要任何根基好让它们得以显现。当我们在梦中但不知道自己正在做梦时,那是有根基的,而这个根基就是我们认为梦为真实的想法。梦中的显相似乎就是我们的生活,在梦中,我们对这个生活十分坚信,不过,当我们认出那是一场梦时,这个根基就消失了,“认为它们是真实的想法”的这个根基已经不见了。当我们认出自己在做梦时,消逝的并不是梦中的显相,消逝的是认为它们实有的想法。 轮回就像是当你不知道自己在做梦时的梦,而涅槃则像是当你知道自己在做梦时的梦。当你认出自己在做梦时,不认识梦的妄念自然就消逝了。因此,并没有任何其他我们试图要从外在某处取得的东西,没有什么要去达成的。涅槃,只不过是“不知道自己身处之梦是一场梦”的妄念竭尽了。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5 17:32
2佛法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你从梦中醒来 显相的真正本质是它们从未升起过, 如果生起看似发生了,那只不过是执着而已, 轮回既无基也无根, 如果事物看似坚实,那只是妄念。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可以来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来看看一个本来非常生气的人,后来又生起慈悲心的例子。这个人的气愤是错乱的,当他生起慈悲心时,愤怒自然就不见了,不需要去做其他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来看看一个家庭在一天结束时的例子。这家人都从工作的地方或学校回到家,每个人都筋疲力竭而且很暴躁。父亲和母亲都因为工作了一整天,而劳累不堪。小孩在学校待了一整天也累了,而且开始吵架。接着,该吃晚餐了,他们开始有一点放松,觉得好多了。他们不再疲倦,也不再饥饿,所有的愤怒都消失了。这只是妄念的转变,只是如此而已。晚饭之后,一家人也放松了,他们一起开怀大笑。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一切只不过是妄念的改变而已。所谓的“涅槃”,只是我们转变了对“轮回”的想法,涅槃只不过是引生轮回的迷惑妄念竭尽了而已。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5 17:33
《妙法莲华经 法师品第十》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印光大师也曾经开示: 法华奥典,妙冠群经; 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不管您现在受持的, 是《地藏经》、《金刚经》、 《无量寿经》、《华严经》…… 都是佛的正法、 都是佛的金口玉言。 但是,您不能忘记, 《妙法莲华经》是佛的临终遗嘱。 佛是三界导师、一切众生之父, 最希望看到的就是, 孩子们速疾成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5 17:33
1《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你说心在内,见在外,为何心在内而不能先见心、肝、脾、胃呢?纵然看不见,那亦应该看见指甲的生、头发的长、筋络的转、脉搏的摇,你心应该明了,如何亦不知呢?既不能知内,如何反能知外呢?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所以证明你所说的,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是不合道理的,是错误的。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佛给阿难一个当头棒,打破他的执着,他那(心在内,见在外)之理论不成立,于是阿难又说:(我听闻如来说法之音,明白我的心,实在身外。)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灯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什么道理呢?好像灯烛在房间燃着,这灯烛便能光照室内,再从门口,照到外边庭际,一切众生,看不见身内脏腑,只能看见外边,就如灯光,居于室外,便不能照亮室内一样。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连载(066) 宣化上人讲述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5 17:34
修行不是见道功,见道唯向闻法中。 见道走路,了道启程。 你“知道”了,才能修行! 修行不是比赛付出,不是看谁苦;修行,决不是懵懵懂懂向前冲。 道不远人,唯人自偏。 见道了道,直下承担。 倘若不然,怕你忍饥受寒,越走越远! 千古万古说修行,总有人不明修行! 不深入经藏,不知如来真实义;你不听世尊一乘法,不懂第一义谛,可怜干尽多少好事,善事,大事。 苟不明理,忘失菩提。偏偏这也积极,那也积极。佛子!云何佛强调“悟后起修”?何谓“悟”?何谓大悟,真悟,彻悟?什么才是究竟圆满的悟呢?!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一句话,就是法华楞严义理,就是一心三藏法。 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但为一乘故,分别说二三! 一个佛弟子,你如果不修学法华楞严,执着无量的方便法门,迷在种种不了义教法中;你对佛的真实法置若罔闻,你永远是见道不深,决定是见道不真! 见道不真,你做好人都是害人。 真见道了,自私自利也有道理。他关起门来不问苍生疾苦,已行救度。 见道之人,就是自度度它之人。 如是。见道无非闻法。闻法终究唯闻法华。法华,佛法之精华,佛法之花。 法华楞严,就是花开莲现,成就眼前。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5 17:34
2《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灯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什么道理呢?好像灯烛在房间燃着,这灯烛便能光照室内,再从门口,照到外边庭际,一切众生,看不见身内脏腑,只能看见外边,就如灯光,居于室外,便不能照亮室内一样。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这道理一定是对的,不会再起疑惑,并和佛所说之了义一样,大概错不了吧?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速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搏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连载(066) 宣化上人讲述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5 17:34
妙法莲花经【如人渴须水,穿凿于高原。犹见干燥土,知去水尚远。渐见湿土泥,决定知近水。药王汝当知,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若人说此经,应入如来室,著于如来衣,而坐如来座。处众无所畏,广为分别说。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若说此经时,有人恶口骂,加刀杖瓦石,念佛故应忍。我千万亿土,现净坚固身,于无量亿劫,为众生说法。若我灭度后,能说此经者,我遣化四众,比丘比丘尼,及清净士女,供养于法师。引导诸众生,集之令听法。若人欲加恶,刀杖及瓦石,则遣变化人,为之作卫护。若说法之人,独在空闲处,寂寞无人声,读诵此经典,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若忘失章句,为说令通利。若人具是德,或为四众说。空处读诵经,皆得见我身。若人在空闲,我遣天龙王。夜叉鬼神等,为作听法众。是人乐说法,分别无挂碍。诸佛护念故,能令大众喜。若亲近法师,速得菩萨道。随顺是师学,得见恒沙佛。】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3-15 17:39
一心三藏」是法华经、楞严经的核心!宇宙人生的真理!「一心三藏」,十方圆明 。石破天惊,彻法源底,又称"狮子吼",故佛门盛赞云:石破天惊讲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一心三藏又称"圆顿大教":听经闻法,当下成就,不历阶梯,一步登天(第一义天)!所以此法理需倍加珍惜!应广为弘扬!。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5 18:03
《楞严经》云:末劫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我们这个时代,是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不了义法、方便法、小乘法、世间善法只会害得我们生生世世沦溺六道、流转轮回。但是,你可不要以为那些邪师是那些强盗土匪哈。所谓邪师他们都是宣讲行善积德,都是讲的佛法,但这些人害人比强盗土匪还坏无量倍,因为强盗土匪害人只是一生而已,他始终还要还你的因缘报应的,而这些邪师害人他们会害你无量千万生生世世,而且他还不还你,更可悲更滑稽的是:这些人他还就是好人,他很慈悲的,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成佛,乃至比他成佛还要快,正因为他是这样的行止,我们才不容易识别。这是很严谨的问题啊。他害了你以后,你继续生死轮回,而他不会受罪,因为他即使堕在地狱里,他在那儿也是闭关看经,哪句话讲错了,阴风一吹把灯吹灭了,然后等他观照明白,灯又亮了。这个地狱叫铜锁地狱。专门让讲经说法讲错了的人,在那里闭门思过。 佛也说了:凡是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明白了不?他们其实连佛子的资格都没有。但是来讲,他们可能是名师哈,名气大得很,外表或者也很庄严慈悲,所以我们末劫末法的修行人要有择法眼。选择“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5 18:04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云: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是人佛赞善哉,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法华经》云: “闻法欢喜赞, 乃至发一言, 则为已供养,一切三世佛。” 诸位,听经、读经、讲经就是最好的修行。听《法华经》就是见佛,就是供佛,就是报佛师恩,感恩一切!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今日佛涅槃日,至诚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5 18:04
我们菩萨明理后,是什么啊?于诸法中,得法眼净,所谓[净]就是通达无碍,随便拿出一样东西,,,一切泥巴,一个平果,一杯水,一条毛巾,一张人民币,,,,,你当下看到这个东西就是我,就是,阿弥陀佛,一定要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并且还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即使你讲不出来,你心里明明白白,一点不怀疑,你就是[法眼净],你己经清净了。而且我们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待人接物来印证自己,你的慈悲心,恭敬心怎么样?你是不是懂得一切万法都是你?要自己印证自己,佛菩萨的心态是沒有办法用常人的心态来衡量的,各人修自己的功德,缘圆感恩一切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5 18:04
(1)如何理解〈回小向大〉无量劫以来,我们把自己这个小小的肉团身,看成旡限的大,给他吃好喝好玩好乐好,造下无边的罪业大如须弥,一旦明白十法界万法都是自己一念变现之时,一切万事万物都是你自己之时,以这颗小我之心,回到大我的本位上,用这一念不断加持十法界,人生的格局一下子从小我的个体上,飞跃融入的大我之中,有了一种对生命内义的全方位体验,这是回小向大。 无量劫以来把六种意识心,当成最大的心,受不了半点委屈,半点伤害,就象呵护一个刚刚出生的婴,竭尽全力的,来满足妄想心的无明的须求,一旦明白里面还有一颗如如不动的真心之时,这种无明妄想,一直被认为大心的小心,一下子回到了这颗遍布虚空法界的这颗真心,无明的觉受开始变的喜悦,内心的阳光开始清洒,柔软音符是心灵歌唱,频频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和花共舞,和风低语, 美好的祝愿总会在不经意悄然来到,感受在顺逆间静若处子的安然,你己经回小向大了。 回小向大……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5 18:05
(2)如何理解〈回小向大〉无量劫以来! ……回小向大,什么小什么大,大,是法华楞严吗!小,是小乘法吗!当我满怀激情走进法华世界的时候,一下子惊呆,那是我肉眼无法见到的世界,令我如此的痴狂和迷恋,心灵深处有了一次一次深情呼喊,我爱你法华,我要和你相伴永远,天长地老,永不分离,归宿之路仅仅只有不到半步之遥,我却走了无量劫,悲伤的泪水,在这一夜全部洗劫了我,所有的功过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从那一刻开始我己深深明白,爱你何曾是爱我自己,更是爱整个世界,无量宇宙,大的无外, 小乘法,小吗?我们真的明白吗?一粒微尘里的无量法界,你有过身临其境,一探究竟了吗?在小在小里面都包含着一颗怦然跳动的心心,当我们走进法华心中的时候,里面无量的方便,小乘之法,交罗遍织成一个多彩的法华世界,这仅仅是一种心灵格局的超越,依然渗透在如微尘小的世界里,小乘法依然是心,依然是法华,只要我们明白这颗心,即可以从小乘走向大乘,又可以从大乘走向小乘,随心所欲,来去自由,回小向大,在心。回大向小,还在心。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5 18:05
《楞严经》从前面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八还辨见,无非告诉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和成就涅槃的根本,再到第三卷讲的四科七大,一一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简单说,不懂楞严大定,以致轮回;懂得楞严大定,必取涅槃。道理非常简单。 再到《楞严经》的中间几卷内容,详细讲解「一念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由此产生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是整部《楞严经》的重中之重。 那么,狂心顿歇,则三缘断,歇即菩提。如来开示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一是以因同果,二是从根解结。 后文殊菩萨受佛敕命,从二十五圣圆通法门中,独选观音耳根圆通法门——这是从根本起修、全性起修、速得菩提的第一法门,初机众生必须按照这个法门来修,才能成就。反反复复就是讲这个自性本定,也是一切三昧之王。 再到《楞严经》后半部分,讲如何修如何证以及五十种阴魔,仍然是以戒助定、以慧助定而已。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15 18:24
“佛”为‘觉者’,告诉众生人生如梦。命自我立,而非他人主宰,反对迷信崇拜,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并反复开示宇宙人生真相,予解脱之道!这一真相在《法华经》《楞严经》一表无遗! 正如释迦牟尼佛(悉达多太子)出世时,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宣讲:“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无非告诉众生,人生本是一场梦,十法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念之所变现而已!尽虚空遍法界无非一尊佛,无非一个“我”!佛法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实乃‘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诸佛出世,实唯此一大事矣!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15 18:24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云: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是人佛赞善哉,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法华经》云: “闻法欢喜赞, 乃至发一言, 则为已供养,一切三世佛。” 诸位,听经、读经、讲经就是最好的修行。听《法华经》就是见佛,就是供佛,就是报佛师恩,感恩一切!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今日佛涅槃日,至诚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15 18:25
《楞严经》云:末劫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我们这个时代,是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不了义法、方便法、小乘法、世间善法只会害得我们生生世世沦溺六道、流转轮回。但是,你可不要以为那些邪师是那些强盗土匪哈。所谓邪师他们都是宣讲行善积德,都是讲的佛法,但这些人害人比强盗土匪还坏无量倍,因为强盗土匪害人只是一生而已,他始终还要还你的因缘报应的,而这些邪师害人他们会害你无量千万生生世世,而且他还不还你,更可悲更滑稽的是:这些人他还就是好人,他很慈悲的,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成佛,乃至比他成佛还要快,正因为他是这样的行止,我们才不容易识别。这是很严谨的问题啊。他害了你以后,你继续生死轮回,而他不会受罪,因为他即使堕在地狱里,他在那儿也是闭关看经,哪句话讲错了,阴风一吹把灯吹灭了,然后等他观照明白,灯又亮了。这个地狱叫铜锁地狱。专门让讲经说法讲错了的人,在那里闭门思过。 佛也说了:凡是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明白了不?他们其实连佛子的资格都没有。但是来讲,他们可能是名师哈,名气大得很,外表或者也很庄严慈悲,所以我们末劫末法的修行人要有择法眼。选择“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15 18:25
“如是我闻”,如者,即性之说;是者,况相而论;我者,圆通本体;闻者,明心见性。 如说何性?《楞严》入流,本妙圆心者是;《法华》喻藏,莲藕中空者是;《心经》对论,五蕴皆空者是;《陀经》含蓄,池底金沙者是。总而言之,空如来藏者是。 是说何相?《楞严》出流,元明心妙者是;《法华》比方,莲根茎叶者是;《心经》统括,五蕴诸法者是;《陀经》圣境,极乐世界者是。总而言之,不空如来藏者是。 我为何体?《楞严》了义,妙明心元者是;《法华》不二,月光三昧者是。《心经》照见,究竟涅槃者是;《陀经》话中,阿弥陀佛者是。总而言之,空不空如来藏者是,一心三藏者是。 闻何义?明何心?见何性?十方三世天地万法。上自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风云雨雾、树木花草,乃及红黄黑白是非长短香甜苦辣酸臭,此有情无情,森罗万象,千变万化,无非一真之人心现识变而已。一真之人者,我也。阿弥陀佛也。一心三藏也。心者,如也,阿也,空如来藏也。识者,变者,现者,是也,弥陀也,不空如来藏也。 正论真真如性,非如非是,非性非相,非心非色,非空非有,非一非多,非同非异,非离非即,非寂非照,非生死非涅槃;而又随缘现如现是,现性现相,现心现色,现空现有,现一现多,现同现异,现离现即,现寂现照,现生死现涅槃,现阿现弥陀。 当知真真如性,如是不二,性相一如,心色本然,空有非异。一多互等,同异当下,离即尔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阿即是弥陀,弥陀即是阿。此真真如性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动道场,量周沙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谓大光明中谁是谁,谁又不是谁哉!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15 18:25
《楞严经》告诉我们:“由诸众生遗失本明,虽终日行不自觉,枉入诸趣”。几千年来,我们佛教界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通过方便法门来明心见性,而佛2500年前的教诲,是要通过明心见性以后,成为分真即佛,带果行因,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再通过无量的法门,来圆满究竟佛。 《楞严经》真是太好啦!真心没有大小方园是非好坏长短明暗,没有一切。 的千差万别之相,但它可以显现无量的万法万相。 如果说七处征心是破妄识,那么十番现见则是显真。破妄则能了知一切皆是虚妄不实,现真则能了知还有一个万象从中露身的事实。当我们了知虚妄不真实的当下,虚妄就是真实,真妄不二,性相一如。 我们的见性无形无相,但它确实存在,虽然它存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当我们眼见手掌的时候,心见的是拳头。见不见之见,才是真见。能见的是心而非眼,我们往往认为眼见耳闻身受的都是真的,这都是我们的同分妄见。而《楞严经》告诉我们,眼见耳闻身受的都不是真的,真正能见的是心。无手不成拳,无眼能成见,相有明暗,见无明暗。明暗有生有灭,见无生无灭,随心应量。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15 18:26
“佛”为‘觉者’,告诉众生人生如梦。命自我立,而非他人主宰,反对迷信崇拜,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并反复开示宇宙人生真相,予解脱之道!这一真相在《法华经》《楞严经》一表无遗! 正如释迦牟尼佛(悉达多太子)出世时,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宣讲:“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无非告诉众生,人生本是一场梦,十法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念之所变现而已!尽虚空遍法界无非一尊佛,无非一个“我”!佛法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实乃‘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诸佛出世,实唯此一大事矣!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15 18:26
1《楞严经 . 卷四》关于对【自然心与生灭心】精辟开示。 佛对阿难开示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是【非菩提心非生灭心】、二者破除方为【无功用道】后,接着又开示道: 【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 意思说,按照前面来讲,如果说,有个自然,像这样说的话,就说明自然心生起来了,那个生灭心就灭了,其实,这也还是个生灭心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生出了个自然嘛。没有生、没有灭,才真正叫自然。 佛的开示,是针对阿难执着自然法与因缘法而言的。即,如果把因缘心灭掉了,来修自然心,那么,自然心生起来了,这自然心还是因缘心啊!还是用了【有为之心】来行【无为之法】,即,来行【自然之法】,仍然是【有为法】。没有生、没有灭才真正叫自然。 这个【自然】,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观照,一是,用圆顿大法来观照,把我们整个宇宙人生真理,就说成是个自然。 二是,从通教别教观点来观照,把宇宙人生真理,即把一种属于无形无相、如如不动、不变的、那个所谓的【真如】说成自然。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15 18:26
2《楞严经 . 卷四》关于对【自然心与生灭心】精辟开示。 三是,就是指的外道的自然,外道的自然是妄想的自然,认为太阳、月亮、山河大地、刮风下雨是自然现象。其实,刮风下雨、山河大地不是自然,是因缘所生法,是因缘变现出来的法。这个【自然】,可惜被外道抢先一步占领阵地而提前下手盗用了,所以佛没办法,把这个【自然】改成了【自性】,改成了【真】。圆教压根讲,就没有自然、没有因缘,是非因缘、非自然,但无分别不妨分别,强词夺理有了个【真真如性】,它可以随缘变现为【自然】,随缘变现为【因缘】,这才叫真正的自然。可以再进一步分析:把【拳头】比如【自然】,把【手掌】比如【因缘】,代表十法界万法。《法华经》《楞严经》没有什么自然、因缘之说,强词夺理为一个【自然】,即【真真如性】,是【非因缘、非自然】。我们眼见【手掌】,心当下就见到它是个【拳头】,【因缘】当下就是【自然】,叫【非因缘】,可毕竟是【手掌】,又是【非不因缘】;我们眼见【拳头】时,心当下就见到它是个【手掌】,所以【拳头】这个【自然】,当下就是【非自然】,但它毕竟又是【拳头】,又是【非不自然】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15 18:27
《楞严经》说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 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念变现而已呀! 所谓“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识者 能变。即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机谋权变,出神入化。 心者 能现。即法身功德——性具真如,天然本具,原来如此。 法者 所变所现。即化身功德——人事万法,竖穷三世,量周沙界。 既说为变,岂可唯一?十法界中,云屯雾绕,天堂地狱,上圣下凡,各自昭然。生活当中,生住异灭、聚分净秽,善恶贵贱,何可滥混。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也”。 明于此理,成就菩萨利他功德。广行万善,为国为民为世界,成就众生,增进自己。昧于此义,纵证罗汉,亦为定性,不成增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15 18:27
学懂法华,楞严经。当下明心见性,成分真即佛。心现万法,万法是心,一念变现,诸法实相。楞严经中讲;天地万法是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的变现。眼见拳,心见掌,叫明心。叫在性见相。眼见掌,心见拳,叫见性。叫在相见性。见不见之所见,是真见。圆顿教见道的特征是;一见一切见。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诸法实相有三,即三个如来藏。一,无相之实相,是空如来藏。二,无不相之实相,是不空如来藏。三,无相无不相之实相,叫空不空如来藏。三个如来藏就是一个东西,叫一心三藏。空有一如。比如;真人假人是一人。真人;空如来藏。假人:不空如来藏。真人假人:空不空如来藏。一人;表一心。真人假人是一人。就是一心三藏。就是阿弥陀佛。我们真心本来面目;非空非有的当下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离空离有,是空非空。空有一如,真空妙有,真真如性。大手指是大手套,(气球手套)的全体。小手指是大手套的全体。任何一个手指都是其它手指。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无分别不妨分别。万法是心,心现万法。万法是我本性。性是本体,相是妙用。万法都是诸佛法身真常。见一切是见佛。果真明白以上真理,就是圆顿教的大菩萨。悟后进修,完善自己。看见一颗小草,阿弥陀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15 18:28
《法华经法师品第十》讲,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楞严经》讲,发明便解脱,是不是明白道理就成佛了?《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厄」是不是成佛了?「照见五蕴皆空」是不是明白道理啊?明白道理了就成佛了。《佛说阿弥陀经》讲「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有没有讲已发愿者,经过三年唸佛今往生;今发愿者,经过四年拜佛当往生;当发愿者,经过五年持戒当当当……往生?有没有?
作者:
beauty
时间:
2017-3-15 18:52
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7-3-15 19:08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7-3-16 16:29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没有哪一法在我们心外。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