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除其衰患,令得安隐:这才是真正安隐,真正除了我们的衰患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地万法一如来
时间:
2017-1-10 14:41
标题:
除其衰患,令得安隐:这才是真正安隐,真正除了我们的衰患
除其衰患,令得安隐:这才是真正安隐,真正除了我们的衰患。并不是:我这么苦,你普贤菩萨干啥啊?也不搞一个宾馆给我化城,给我们住住再说。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7-2-5 17:38
唯有到了《法华经》《楞严经》才讲真话。在《楞严经》第一卷,佛已经讲的很清楚。如果不明心见性,那八个字怎么讲的?『虽终日行,枉入诸趣』。也就是说:你不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不明白「心、佛」是怎么回事,即使一天到晚修行,你都逃离不了六道轮回。何况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人一天到晚在修行啊?所以『正修行处』,就是讲修我们的心。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7-2-5 17:51
真正的佛法:不是善,不是恶,是真实!是真相!!真相是什么?您本来是佛,不从修得,本来就是!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您明白了一心三藏,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即已脱离六道轮回!即已成为“分真即佛”!如是我闻---您“闻”了没有? 知妄即真,会相归性。生灭由心显,无住无不住!
作者:
一支梅
时间:
2017-2-5 18:22
唯有到了《法华经》《楞严经》才讲真话。在《楞严经》第一卷,佛已经讲的很清楚。如果不明心见性,那八个字怎么讲的?『虽终日行,枉入诸趣』。也就是说:你不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不明白「心、佛」是怎么回事,即使一天到晚修行,你都逃离不了六道轮回。何况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人一天到晚在修行啊?所以『正修行处』,就是讲修我们的心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2-5 19:17
【受持《法华经》如来藏心法第一稀有】 佛问:“舍利弗啊,一个人能够踩着一块大石头,在大海里飘来飘去,这个人怎么样啊?” 舍利弗:“嗯,这个人稀有。” 佛讲:“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大法之人倍加稀有。”怎么信解呀?你相信万法就是当人当下一念之所变现的,你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就这一念信解,比这个人倍加稀有。 佛问:“舍利弗啊,一个人背着一个大千世界(银河系)上大梵天。大梵天怎么上啊,用蚊子的腿搭成的梯子往上,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说:“佛啊,这个人稀有难得!” 佛讲:“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倍加稀有。” 佛问:“大千世界满中大火,有人一口唾沫把火全部熄灭,然后再吹一口风,大火又烧起来了。”一个银河系烧大火,这个人就有这么大的能耐,说灭就灭掉了,说生就生起来,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讲:“佛啊,这个人稀有难得。” 佛还是那句话:“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倍加稀有。” 佛问:“有一个人用藕丝把须弥山捆起来,这须弥山有多大呢,三百三十六万里宽,三百三十六万里长,三个三百三十六万里高那么大,捆在半虚空——不是用钢丝绳捆啊,是用藕丝,舍利弗,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还是那句话:“嗯,稀有。” 佛又是那句话:“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的人 ,倍加稀有。” 佛问:“有个大城,一万里见方中满是大火,一个人挑着一担干柴,悠悠晃晃从南走到北,从西走到东,片火不沾。那么大的火啊!人也无碍,干柴也不着火。” 现在我们来改换一下,不是佛问舍利弗,而是我问各位,你们讲这个人怎么样啊? 众答言:“稀有!” 我说:“能听闻《妙法莲华经》如来藏心法的你倍加稀有,是不是啊?”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7-2-5 21:40
若有劝一人,将引听法华,言此经深妙,千万劫难遇。 即受教往听,乃至须臾闻。斯人之福报,今当分别说。 世世无口患,齿不疏黄黑,唇不厚褰缺,无有可恶相。 舌不干黑短,鼻高修且直,额广而平正,面目悉端严。 为人所喜见,口气无臭秽,优钵华之香,常从其口出。 若故诣僧坊,欲听法华经,须臾闻欢喜,今当说其福。 后生天人中,得妙象马车,珍宝之辇舆,及乘天宫殿。 若于讲法处,劝人坐听经,是福因缘得,释梵转轮座。 何况一心听,解说其义趣。如说而修行,其福不可量。 这段经文就是说,你听《法华经》了,即使没有听懂,都能得人天福报。得人天福报还是凡夫;你听懂了,了生脱死,成佛菩萨。这都是《法华经》金口玉言,像这样的语言不知道有多少。
作者:
成佛法华经妙
时间:
2017-2-28 19:45
从法理法义看,《法华经》《楞严经》开权显实、彻法源底。《法华经》《楞严经》形式上是两部,实质是一部。《法华经》高度概括《楞严经》,《楞严经》详细解释《法华经》。从哲学与科学的角度,开示宇宙人生、天地万法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四大假合;既然都是四大假合,为什么表现形式森罗万相?——非同非异;什么原因导致“非同非异”?——随心应量;“四大”究竟从何而来?——心现识变;谁的心所变现?——既是你心、也是我心、也是他心;大家的心是什么关系?一切万法是什么关系?——千佛一如,万法一念,一心三藏。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即为明心见性。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49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49
又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深著于五欲,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如牦牛爱尾,以贪爱自蔽:牦牛长在青藏高原,尾巴特别好看。但这个牛特别鬼,我们想去看看它,马上就跑,不像普通的牛。因为它尾巴好看,人就想要,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0
1、从说法历程看,《法华经》《楞严经》为世尊“久后、真实”之说、堪为临终遗嘱。当年,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49年,共分五个阶段,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前四个阶段,都是【于一乘道,随宜说三】,最后8年才【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佛陀明确开示,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即开示众生悟入佛知佛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在临终遗嘱中,特别嘱咐弟子“依法不依人,依了义法不依不了义法”。由此可见,诸佛出世本怀,就是要众生依《法华经》《楞严经》究竟了义之法,明达宇宙人生真理。 2、从法理法义看,《法华经》《楞严经》开权显实、彻法源底。《法华经》《楞严经》形式上是两部,实质是一部。《法华经》高度概括《楞严经》,《楞严经》详细解释《法华经》。从哲学与科学的角度,开示宇宙人生、天地万法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四大假合;既然都是四大假合,为什么表现形式森罗万相?——非同非异;什么原因导致“非同非异”?——随心应量;“四大”究竟从何而来?——心现识变;谁的心所变现?——既是你心、也是我心、也是他心;大家的心是什么关系?一切万法是什么关系?——千佛一如,万法一念,一心三藏。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即为明心见性。 3、从文字表相看,《法华经》《楞严经》最具思辨性、逻辑性。《法华经》《楞严经》之前佛所说诸经,多以平实的铺陈、描述、讲故事为主,告诉我们修学的基本常识、理论和方法。通教禅宗《金刚经》等般若系列经典之时,思辨色彩渐浓;至别教华严宗之时辩证思想虽很丰富,但是佛陀对见道菩萨所说,多为铺排宣示,无需推理论证;到《法华经》《楞严经》之时,则极尽思辨之能事,辩证思想的丰富性、阐述论证的系统性、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均达到顶峰。从七处征心、十番显见,到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到三如来藏、三种相续,通过假设、推理、边破边立、边立边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透过现象看本质,虚妄之中悟实处,把宇宙人生真理一步步开示出来。尔后二十五位菩萨略说圆通、文殊菩萨拣择圆通,由此入乾慧地、五十五位妙菩提路,再谈七趣、辨五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之严整、逻辑之严密,在世法和佛法经典中无与伦比。可以说,佛法辩证思想,在这里最成熟、最完善,也最能代表佛之正法。因此世人常说,“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世间糟糠书”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0
受持《法华经》一句,生一念欢喜心,胜过以满虚空七宝供养诸佛菩萨 你现在在这里是不是当下供养十万亿佛啊?这都是佛金口玉言呐!「一念信解」也好,「一念信解」胜过无量劫修无量法门的功德的无量倍!是不是一念供养无量佛啊?受持《法华经》一句,生一念欢喜心,胜过以满虚空七宝供养诸佛菩萨阿罗汉。 《法华经》经云:诸善男子,于我灭后,谁能受持,读诵此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此经难持……读持此经,是真佛子,住淳善地。佛灭度后,能解其义,是诸天人,世间之眼。又云: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1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1
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 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 先说「开示三乘法」中有没有大乘法呀?有。但那种大乘法叫「不了义大乘」,是「权教大乘」。所以讲来讲去,佛强调了一切诸佛「皆说一乘道」,都是为了最后归宗于「一乘道」。这个「一乘道」也叫大乘,但是叫「实教大乘」,也叫「了义大乘」。一般地,《法华经》《楞严经》《涅槃经》《无量义经》被说为圆教一乘大法——《无量义经》是《法华经》的前方便;《大涅槃经》是《法华经》的后方便;《楞严经》呢,是为《法华经》鸣锣开道,投石问路。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2
菩萨开悟,就是得明心见性,明白道理,《楞严经》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明白天地万法当下一念变现,楞严经法华经就讲这个法理法义,要开悟必须学习楞严经法华经从悟门而入,再学无量法门都能成就!《楞严经》文殊菩萨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就是成佛,〈性〉就是明心见性。〈无二〉,没有二门,没有二路。悟后起修,成佛圆满。阿弥陀佛!明白自己是谁?自古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悲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行人迷悟之关键。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真心本来面目就是是一个东西随缘变现,明白了万法一念变现,事事处处时时提起观照,你我他都是自己哎!日常生活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转烦恼为菩提,转凡成圣,转凡夫的业报身为菩萨的愿身再来。成佛成凡夫命自我立。就在我们择法眼把握当下阿弥陀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2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2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初番问答:得名所以】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救七难:1.火难2.水难3.罗剎难4.刀杖难5.恶鬼难6.枷锁难。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3
一心三藏,三藏一心,三藏是一心性具功德的妙用,三藏归于一心,万法归于一心,这才是圆顿大法的一心三藏。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3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3
「其眼长广」,佛以肉身示现啊,有三十二种相好。佛眼长广是表佛知佛见不可思议的殊胜。「而绀青色」,青色是表镇定、表自在、表清凉,青里带点微红。镇定里还有不可思议的奇妙。这是表智慧,表力量。「眉间毫相白如珂月」,眉间毫相与「其眼长广而绀青色」对应起来观照,是表一种神采,一种气色。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4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4
【受持《法华经》如来藏心法第一稀有】 佛问:“舍利弗啊,一个人能够踩着一块大石头,在大海里飘来飘去,这个人怎么样啊?” 舍利弗:“嗯,这个人稀有。” 佛讲:“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大法之人倍加稀有。”怎么信解呀?你相信万法就是当人当下一念之所变现的,你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就这一念信解,比这个人倍加稀有。 佛问:“舍利弗啊,一个人背着一个大千世界(银河系)上大梵天。大梵天怎么上啊,用蚊子的腿搭成的梯子往上,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说:“佛啊,这个人稀有难得!” 佛讲:“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倍加稀有。” 佛问:“大千世界满中大火,有人一口唾沫把火全部熄灭,然后再吹一口风,大火又烧起来了。”一个银河系烧大火,这个人就有这么大的能耐,说灭就灭掉了,说生就生起来,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讲:“佛啊,这个人稀有难得。” 佛还是那句话:“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倍加稀有。” 佛问:“有一个人用藕丝把须弥山捆起来,这须弥山有多大呢,三百三十六万里宽,三百三十六万里长,三个三百三十六万里高那么大,捆在半虚空——不是用钢丝绳捆啊,是用藕丝,舍利弗,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还是那句话:“嗯,稀有。” 佛又是那句话:“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的人 ,倍加稀有。” 佛问:“有个大城,一万里见方中满是大火,一个人挑着一担干柴,悠悠晃晃从南走到北,从西走到东,片火不沾。那么大的火啊!人也无碍,干柴也不着火。” 现在我们来改换一下,不是佛问舍利弗,而是我问各位,你们讲这个人怎么样啊? 众答言:“稀有!” 我说:“能听闻《妙法莲华经》如来藏心法的你倍加稀有,是不是啊?”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5
唯有到了《法华经》《楞严经》才讲真话。在《楞严经》第一卷,佛已经讲的很清楚。如果不明心见性,那八个字怎么讲的?『虽终日行,枉入诸趣』。也就是说:你不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不明白「心、佛」是怎么回事,即使一天到晚修行,你都逃离不了六道轮回。何况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人一天到晚在修行啊?所以『正修行处』,就是讲修我们的心。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6
真正的佛法:不是善,不是恶,是真实!是真相!!真相是什么?您本来是佛,不从修得,本来就是!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您明白了一心三藏,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即已脱离六道轮回!即已成为“分真即佛”!如是我闻---您“闻”了没有? 知妄即真,会相归性。生灭由心显,无住无不住!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6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6
唯有到了《法华经》《楞严经》才讲真话。在《楞严经》第一卷,佛已经讲的很清楚。如果不明心见性,那八个字怎么讲的?『虽终日行,枉入诸趣』。也就是说:你不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不明白「心、佛」是怎么回事,即使一天到晚修行,你都逃离不了六道轮回。何况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人一天到晚在修行啊?所以『正修行处』,就是讲修我们的心。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2-28 19:57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2-28 20:18
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解:《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法王》就是成佛。怎么《自然而至》啊?《即开即得》,听佛讲了如来藏道理,我当下全部得到了。有没有哪个转过去修行一年半载:佛:我听你讲了《如来藏》,又修行半年,现在得到了。有没有这样讲?没有啊!就在会上<即开即得>。《当》就是正当明分。怎么《当得作佛》?前面讲了开示悟入,讲了妙法莲华,明白了<妙法莲华>,你<当得做佛>。推求:分析考虑,到什么地方呢?《求之即疲,顿止一城;推求的时候,那是佛在兜率陀天观察四千年。《顿止一城》是在净饭王宫现<有余依涅槃>,在祗树给孤独园现比丘相。是现佛之应化身。造立舍宅,是建立道场。五欲自娱;佛现肉身相叫<和光同尘>,不离五欲教化众生,叫<同尘>,<自娱>叫<随缘不变>;虽然现身在五欲六尘,但是时时在定中,时时在大光明藏中。《其家巨富》,是总说佛家的富贵。多诸金银,砗磲玛瑙,真珠琉璃,象马牛羊;辇舆车乘。<辇>和舆都是大车,小车之别。田业僮仆,人民众多,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人,无处不有;这是打比喻。比喻佛把法传出去,成就了众生,是不是也成就了自己?跟搞买卖一样。<千万亿众,围绕恭敬,常为王者,之所爱念。也就是前面讲的<和光同尘>,是帮助解除小乘人不敢愿身再来的这个烦恼心。《群臣豪族,皆共宗重,以诸缘故,往来者众;这是讲佛弘法的气势。群臣豪族,比喻一佛出世,十方响应。诸佛菩萨以各种身份来助佛弘法。弟子大众中,也会有古佛,大菩萨再来示现凡夫相。豪富如是,有大力势。仍然是赞叹佛法的气盛。《力》是表法门;《势》,是表教育。学习法华经,楞严经,我们知道。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是,非有为,非无为的当下,即有为即无为。真空妙有,真真如性。是一心三藏,是阿弥陀佛。万法是一个人,一个念的变现。万法唯心,没有哪一法不是心,即明心。心现万法,没有哪一法不从心现。即见性。大光明藏中,谁非谁的当下,谁也是谁。果真明白这些道理。即是明心见性,当下证果,菩提不退,成佛分真。悟后进修,什么法门,都能成就。懂得一心三藏,心量大了,就有了整体观。万法是我本性,我就是阿弥陀佛。万法是我自己,很容易转妄想,分别,执着为菩提。自然对一切人,事物有恭敬,感恩,平等心。在心地上下功夫,活在当下,随缘做事。修清静心,净念相续,入佛界。一切境界是佛界。在相当下见法身。我是阿弥陀佛,无量的阿弥陀佛是我自己。就是那百,千,种相。任何一相,都转成阿弥陀佛。停止了分别,无有杂念。我们的心,才会不乱。看见书,是我自己,是阿弥陀佛。时时在定中,是首楞严大定。以无为心,行有为法。无相布施,无我而做,念念在道,此地极乐。
作者:
1445458039
时间:
2017-3-1 05:22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6 21:07
所谓“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识者,即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机谋权变,出神入化。 心者,即法身功德——性具真如,天然本具,原来如此。 所变所现,即化身功德——人文万法,竖穷三世,量周沙界。 既说为变,岂可唯一?十法界中,云吞雾绕,天堂地狱,同分别业,唯各自招。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也”。 既说为现,岂可不一?如来藏中,谁不是谁?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唯是一念。所谓“分别不妨无分别也”。 既说变现,则生何曾生?死何曾死?父何曾父?子何曾子?人何曾人?鬼何曾鬼?佛菩诸圣,六道正依,又何尝异? 彻法源底,了义终此。情无情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心变现而已!纵讲第二义谛,无量劫中,一切众生,都曾多生多世互为父母儿女至亲骨肉啊! 众生迷不自知,妄自执着,互不认亲,反相计较,乃至相害,故有轮转,枉受苦报!如人在梦,梦境万千,梦中人事,岂关他人,何关别事,无非梦人,一念变现!诸佛出世,良苦用心,无非劝导,迷蒙等辈,醒梦归真!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6 21:07
无始以来,每一个众生都是原始佛,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只因动了一念,有了一念生相无明。随之生相无明的后面就有了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从因上讲,业相无明是从果上讲,其实生相无明就是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离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最近。 真心本来面目因有这一念而出来亮相,随这一念无明妄想变现出十法界无量的森罗万象与千变万化各种境界。因为我们是初次亮相,没有经验,不知道能变与所变都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向内看,只知道对着外面的境界执着与用心,自己就在自己变现的十法界里与自己捉迷藏做游戏。时间长了,养成了习气,忘了回家的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再回到自己的真心本来面目。从此如来变成了如来藏(cang),如同自己的眼睛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眼睛,除非有人在旁边告诉你。所以我们自己不认识我们自己是谁,更不知道自己变现的一切万法就是自己,因此诸佛出世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一点,让你知道你是谁?你从哪来?万法是谁?你与十法界与众生的关系。而讲出这个道理的就是成佛的《法华经》与开悟的《楞严经》。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一念信解,蒙佛授记!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6 21:08
真正的佛法:不是善,不是恶,是真实!是真相!!真相是什么?您本来是佛,不从修得,本来就是!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您明白了一心三藏,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即已脱离六道轮回!即已成为“分真即佛”!如是我闻---您“闻”了没有? 知妄即真,会相归性。生灭由心显,无住无不住!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6 21:08
【一心三藏】的法理是《法华》《楞严》的精华!真正明得此理,即是明心见性的菩萨!然后再悟后起修,可疾速成佛!正所谓文殊菩萨所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就是成佛。性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说,我们要成佛,必须从【悟门而入】!所以我们听经闻法非常重要!然后再广修六度万行,速成就佛道!阿弥陀佛! 《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释迦牟尼佛称之为“诸经之王”!所以我们要选择“真中真”,“王中王”的最究竟了义大法是关键前提!阿弥陀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6 21:09
一心变现出三个【如来藏】。三个如来藏没有哪个不是哪个如来藏。 宇宙万法有情无情有形无形,任何一法当下皆是三个如来藏。随捻一物即可说明。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一三不二。空如来藏乃一,不空如来藏无量。 大光明藏中谁非谁!一即无量,无量即一,无量即无量。都是同一心同一念之所变现,皆是同一本体,皆是一个自己。阿弥陀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6 21:09
[微笑][爱心]用如来藏妙法一心三藏作指导,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落实上印下广师父的教诲: 一.我们活着就是让别人快乐! 二.我们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事情,没有任何理由让自己生烦恼。 这就是悟后进修、历事练心、修心养悟的殊胜时刻,呼吁全体群员真诚参与,深刻明悟万法一心,一心万法的真缔!培养佛习、圆满佛果! 作为法华行人,在社会大众中,通过自己身口意的垂范,演绎如来无上妙法,成为所在人群中的模范,实现家家阿弥陀、人人如来藏的共产主义社会。 关于一天体验做佛的程序: 用心把心定在以下三条上,并落实在你的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事务当中。 一.早晚各念诵以下内容七遍: 1.天地万法皆一念之所变现,大光明藏中没有谁不是谁,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 2.整个虚空法界就是一个我!我活着就是让别人快乐,别人就是我,我就是别人,别人就是佛; 我活着没有任何理由让自己生烦恼,烦恼即是我,烦恼即是佛,烦恼即菩提! 3.闻在一时,成在当下。顿超生死,不离生死。解脱烦恼,不离烦恼。知迷即悟,知妄即真。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大光明藏中是绝对平等法,没有谁不是谁。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6 21:09
一念随喜”之“一念”真实义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这里的“一念”真实义: 是指刻骨铭心体悟相信了 “天地万法皆当人当下一人一心一念之所变现,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这个世界只有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而已。 一尊佛,即是卢舍那佛,即是圆满报身,即是空不空如来藏; 一个人,即是毗卢遮那佛,即是清净法身,即是空如来藏; 一个念,即是释迦牟尼佛,即是无量化身,即是不空如来藏; 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皆是一心变现; 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皆是一佛变现; 报身,法身,化身,三身是一体; 空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 如来藏,其实就是一个如来藏。 明白此理,即是真正的“一念随喜”。<转>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