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后五百岁浊恶世中:我们现在是不是正是「后五百岁」?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地万法一如来    时间: 2017-1-10 09:40
标题: 后五百岁浊恶世中:我们现在是不是正是「后五百岁」?
本帖最后由 一心三藏-_B0F1s 于 2017-2-5 17:45 编辑

后五百岁浊恶世中:我们现在是不是正是「后五百岁」?佛在《妙法莲华经》不提正法,不提像法,不提第一个五百、第二个五百、第三个五百,也不提第四个五百,为什么单单提第五个五百,而且反复提?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7-1-10 10:54
人类与畜类各种及异类非同非异:
非异:我们都是四大组合,都具足如来共同的佛性;是一个本体;
非同:只是外在的形象不同而已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1-10 10:54
          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寂而常照,周遍圆满、无所不包,妙明真心现一切万法,能现一切妙有之性质。自古以来,众口一词:“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圆教」代表作——《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从「非空非有」二门而入,但是这个「非空非有」是「遇有说空,遇空说有」。它把八大次第圆融为一体,叫『一心三藏』。       圆顿大法,听经闻法当下成就。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前提你能正信佛法,听懂了,深信不疑。妙不妙啊?诸佛都在赞叹《法华经》这个「如来藏」心地法门微妙。「微妙」就微妙在「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越是真理越简单;「微妙」就微妙在明白这个道理当下解脱、当下成佛。三世诸佛就是守护《妙法莲华经》,万法没有办法不称叹,因为万法都是一个「一心三藏」,都是一朵「妙莲华」。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7-2-5 17:45
唯有到了《法华经》《楞严经》才讲真话。在《楞严经》第一卷,佛已经讲的很清楚。如果不明心见性,那八个字怎么讲的?『虽终日行,枉入诸趣』。也就是说:你不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不明白「心、佛」是怎么回事,即使一天到晚修行,你都逃离不了六道轮回。何况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人一天到晚在修行啊?所以『正修行处』,就是讲修我们的心。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7-2-5 18:01
佛言:“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第一义缔,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
作者: 一支梅    时间: 2017-2-5 18:22
唯有到了《法华经》《楞严经》才讲真话。在《楞严经》第一卷,佛已经讲的很清楚。如果不明心见性,那八个字怎么讲的?『虽终日行,枉入诸趣』。也就是说:你不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不明白「心、佛」是怎么回事,即使一天到晚修行,你都逃离不了六道轮回。何况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人一天到晚在修行啊?所以『正修行处』,就是讲修我们的心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2-5 19:16
【受持《法华经》如来藏心法第一稀有】 佛问:“舍利弗啊,一个人能够踩着一块大石头,在大海里飘来飘去,这个人怎么样啊?”  舍利弗:“嗯,这个人稀有。” 佛讲:“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大法之人倍加稀有。”怎么信解呀?你相信万法就是当人当下一念之所变现的,你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就这一念信解,比这个人倍加稀有。 佛问:“舍利弗啊,一个人背着一个大千世界(银河系)上大梵天。大梵天怎么上啊,用蚊子的腿搭成的梯子往上,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说:“佛啊,这个人稀有难得!” 佛讲:“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倍加稀有。” 佛问:“大千世界满中大火,有人一口唾沫把火全部熄灭,然后再吹一口风,大火又烧起来了。”一个银河系烧大火,这个人就有这么大的能耐,说灭就灭掉了,说生就生起来,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讲:“佛啊,这个人稀有难得。” 佛还是那句话:“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倍加稀有。” 佛问:“有一个人用藕丝把须弥山捆起来,这须弥山有多大呢,三百三十六万里宽,三百三十六万里长,三个三百三十六万里高那么大,捆在半虚空——不是用钢丝绳捆啊,是用藕丝,舍利弗,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还是那句话:“嗯,稀有。” 佛又是那句话:“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的人 ,倍加稀有。” 佛问:“有个大城,一万里见方中满是大火,一个人挑着一担干柴,悠悠晃晃从南走到北,从西走到东,片火不沾。那么大的火啊!人也无碍,干柴也不着火。” 现在我们来改换一下,不是佛问舍利弗,而是我问各位,你们讲这个人怎么样啊? 众答言:“稀有!” 我说:“能听闻《妙法莲华经》如来藏心法的你倍加稀有,是不是啊?”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7-2-5 20:08
若有劝一人,将引听法华,言此经深妙,千万劫难遇。 即受教往听,乃至须臾闻。斯人之福报,今当分别说。 世世无口患,齿不疏黄黑,唇不厚褰缺,无有可恶相。 舌不干黑短,鼻高修且直,额广而平正,面目悉端严。 为人所喜见,口气无臭秽,优钵华之香,常从其口出。 若故诣僧坊,欲听法华经,须臾闻欢喜,今当说其福。 后生天人中,得妙象马车,珍宝之辇舆,及乘天宫殿。 若于讲法处,劝人坐听经,是福因缘得,释梵转轮座。 何况一心听,解说其义趣。如说而修行,其福不可量。  这段经文就是说,你听《法华经》了,即使没有听懂,都能得人天福报。得人天福报还是凡夫;你听懂了,了生脱死,成佛菩萨。这都是《法华经》金口玉言,像这样的语言不知道有多少。
作者: 15900332230    时间: 2017-2-5 21:23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15900332230    时间: 2017-2-5 21:24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作者: 15900332230    时间: 2017-2-5 21:24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作者: 15900332230    时间: 2017-2-5 21:25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7-2-6 14:19
石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7-2-6 14:21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作者: 成佛法华经妙    时间: 2017-2-6 14:27
印广法师法语:要观照我们的心力不可思议。你出一念善心、一念恶心、一念真心、一念菩萨心,对整个世界都在发生影响波动。那么到最后,都是自食其果。你向外发出的善,外面的善必然会反馈给你。发出的是恶,恶也会反馈给你;发出的是真,真也会反馈给你,这叫"命自我立"。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怎样能成佛、怎样能成人、怎样能成鬼,所以佛法里讲命自我立。心地感应平等不二,这叫应供---应自己对十法界的这个供养,而受自己的供养的供养。因此我们要懂得洁身自好。当你明白十法界万法皆是我一心之所变现的时候,一切的万法是不是变成莲华在你心里开放啊?
作者: 魏新荣当升    时间: 2017-2-6 16:36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作者: 魏新荣当升    时间: 2017-2-6 16:37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2-6 18:23
佛在《妙法莲华经》中说:“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修行人没有足够的“善根福德因缘”,就闻不到真正的佛法,既有机缘得闻正法,就没理由不好好珍惜,抓住解脱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下成就。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2-6 18:24
佛在《妙法莲华经》中说:“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修行人没有足够的“善根福德因缘”,就闻不到真正的佛法,既有机缘得闻正法,就没理由不好好珍惜,抓住解脱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下成就。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2-6 18:26
佛在《妙法莲华经》中说:“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修行人没有足够的“善根福德因缘”,就闻不到真正的佛法,既有机缘得闻正法,就没理由不好好珍惜,抓住解脱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下成就。
作者: 李萍    时间: 2017-2-25 14:37
南无坚德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