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无量无边」是从数量而言;「大」是从质量而言。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地万法一如来
时间:
2017-1-6 15:54
标题:
「无量无边」是从数量而言;「大」是从质量而言。
十法界万法只要懂得了普贤行,懂得了「如来藏」之法理法义,他就自然而然与这种力道交感应,就「威德名闻」。与大菩萨无量无边,不可称数:这里是表大众之力、众生之力。一个力就是见闻宇宙人生本来面目,这种心力称为大力。「无量无边」是从数量而言;「大」是从质量而言。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7-1-6 16:49
印广法师讲解《法华经》视频目录(入口)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 ... 29&fromuid=1687
(出处: 法华论坛)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1-6 17:46
世界上最真实的话: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楞严经讲:发明便解脱。法华经讲:一念信解,蒙佛授记。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阿弥陀经讲: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 就是告诉我们听经闻法明白道理当下成佛啊。 印光大师净土第十三祖讲:“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7-1-6 20:43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7-1-6 22:57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4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合掌表「福慧双修」,左手表慧,右手表福。又表不二法门,说它是二吧,它就一个合掌;说它是一吧,有左有右,有福有慧。合掌还表「悲智双运」,左手表「自利」,右手表「利他」。依报随着正报转,果真能做到以平等心、慈悲心待人接物,就是「佛光普照」。到哪里皆是与大家平等共处。我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用好这个心,才能得到三业清净。 不肯回小向大,进求佛道。这是耻于懈怠。我们常讲「言为心声,身为心役」,现出这种心态,身体自然就疲懈。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4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圆顿大法「即信即解,即修即证」,全性起修,一步登天。『开示悟入』,是「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以听闻《法华经》《楞严经》,直指心地,叫「修心」。无量法门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无修无证,见性成佛。 圆顿大法不管上根机下根机,都是当场通过「听经闻法」来成就。《法华经》《楞严经》是发心的经,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但可不能贡高我慢。知道我是谁,先明确我们肩上的担子。知道我们生生世世都在这个世界上修行就好,我们没有尽到很大的责任,现在要将功补过。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4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5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圆顿大法「即信即解,即修即证」,全性起修,一步登天。『开示悟入』,是「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以听闻《法华经》《楞严经》,直指心地,叫「修心」。无量法门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无修无证,见性成佛。 圆顿大法不管上根机下根机,都是当场通过「听经闻法」来成就。《法华经》《楞严经》是发心的经,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但可不能贡高我慢。知道我是谁,先明确我们肩上的担子。知道我们生生世世都在这个世界上修行就好,我们没有尽到很大的责任,现在要将功补过。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5
是虚空级的,面对无量大众,宣讲无量经典,把无量人培养成为阿罗汉这样的法师,都不如受持《法华经》的菩萨,这个道理我有没有讲错呀?好好对照。所以我们就要明白我们能够信解受持《法华经》的人是谁。有道无道自己知道。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5
人生如梦,白天是白日梦,晚上是梦中梦。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6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合掌表「福慧双修」,左手表慧,右手表福。又表不二法门,说它是二吧,它就一个合掌;说它是一吧,有左有右,有福有慧。合掌还表「悲智双运」,左手表「自利」,右手表「利他」。依报随着正报转,果真能做到以平等心、慈悲心待人接物,就是「佛光普照」。到哪里皆是与大家平等共处。我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用好这个心,才能得到三业清净。 不肯回小向大,进求佛道。这是耻于懈怠。我们常讲「言为心声,身为心役」,现出这种心态,身体自然就疲懈。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7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有形有相最后归结到「空」。那么「空」有没有啊?为什么没有?因为它当下就是妙有。它不是「断灭空」——连「空」都没有了。「空」真空当下就是妙有。我们是面对「有」来说「空」,然后对「空」再来说「空」,把「空」都空了,当下不就变成「有」?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7
佛用心良苦,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唯恐众生不明白受持读诵妙法莲华经的妙处。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7
佛用心良苦,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唯恐众生不明白受持读诵妙法莲华经的妙处。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8
若人说法,令千万亿,无量无数,恒沙众生,得阿罗汉,具六神通,虽有是益,亦未为难。于我灭后,若能奉持,如斯经典,是则为难:前面已经有了「无量无边」,佛在这里感到讲得还不过瘾,讲得不明显。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8
若人说法,令千万亿,无量无数,恒沙众生,得阿罗汉,具六神通,虽有是益,亦未为难。于我灭后,若能奉持,如斯经典,是则为难:前面已经有了「无量无边」,佛在这里感到讲得还不过瘾,讲得不明显。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8
〈劝持品〉,专门劝导众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其实从第十品以后几乎都是在「劝持」。佛意犹未尽,专门讲了《劝持品》。到后面第十四、十五、十六品,哪一品不是在劝持啊?《法华经》非常妙,乃至从〈序品〉〈方便品〉开始,就是在「劝持」,是不是啊?品品叫「劝持」。 那么这一品主要是通过菩萨来劝持。大概是这样:一开始是二万菩萨发愿于佛灭后,于浊恶世中弘扬《法华经》;可阿罗汉不争气,他们也弘扬《法华经》,但要到他方佛土去,为什么?他看到佛授记了那么多菩萨,看到那么多佛土之殊胜,而娑婆世界众生太坏,太顽固,他是惹不起,躲得起;所以佛又示意那八万那由他恒河沙菩萨在定中沟通,由他们再次发起,弘扬《妙法莲华经》,要到恶土来。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9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29
世界上最真实的话: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楞严经讲:发明便解脱。法华经讲:一念信解,蒙佛授记。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阿弥陀经讲: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 就是告诉我们听经闻法明白道理当下成佛啊。 印光大师净土第十三祖讲:“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30
十法界万法只要懂得了普贤行,懂得了「如来藏」之法理法义,他就自然而然与这种力道交感应,就「威德名闻」。与大菩萨无量无边,不可称数:这里是表大众之力、众生之力。一个力就是见闻宇宙人生本来面目,这种心力称为大力。「无量无边」是从数量而言;「大」是从质量而言。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31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32
诸法所生,为心所现!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32
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33
一念觉悟,十方圆明!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34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34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35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36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36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7 08:36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