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正因为地球人烦恼习气重,所以成菩提那个质量是不是很足啊?就是这个道理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地万法一如来
时间:
2017-1-4 09:11
标题:
正因为地球人烦恼习气重,所以成菩提那个质量是不是很足啊?就是这个道理
正因为地球人烦恼习气重,所以成菩提那个质量是不是很足啊?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太重了也不行。在三恶道里的众生他那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太糟糕,他糟到了极端,他也不能成菩提。天上的人包括仙家,包括那些魔王、怪王,他这个太自在了,千变万化,心不容易守住这个定力。其实那些鬼王神道的比我们人道的福报是不是大得多?真是大得多。往上的人太乐、福报太大,往下的人罪报、苦报太大,都不能成就。唯有人道的人苦乐各半,既容易发奋图强,又利于对比、比较开智慧。烦恼习气重这个最大的特点障碍住了我们,心比较稳、不容易去飞扬浮躁。我们要懂得这是我们的福报啊!肉团身隔阴之谜这是一道屏障,它障碍住我们去种种地妄想、去种种地神通万变,而使我们一心归于菩提。
作者:
李萍
时间:
2017-3-14 08:29
佛讲了49年法,就是为了传一句话,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3-19 07:34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3-19 07:44
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我们要成佛就是『从法化生』——用法把我执、烦恼习气化掉了,化成了佛;那么法又由佛金口所传,所以视同于『从佛口生』。圆顿大法只愁悟不愁证,即悟即得。得佛的法分在《法华经》第十七品更详细,各人法分不一样。从罗汉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到等觉,完全根据你听经闻法的心态是怎样的,而且当下证得「不退转」。什么叫「不退转」?比如说你在人道,绝对不会退转到畜生道;你是七十分的人,你听经闻法一个小时以后,就是七十一分,两天以后就是七十二分,他绝对不会降到六十九分,叫「不退转」。你没有办法退转,就是行为上有所退转,心不会退转。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9 10:08
《四经序1》我佛世尊出世本怀,无非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既曰开,当是众生本有;既是本有,当是一开即示;既为示,当是一示即悟;既言悟,当是一悟即入。此开示悟入,次第圆融,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谓不从修证,而直入菩提萨婆若海。 圆顿行人在见道位所见之真如本性与在证道位所证之真如本性无二无别。如人在暗,忽见明灯,岂有背转之理?紧趋百步,明灯在手,其所见之灯与所把之灯岂是二灯?故圆顿大教不愁修证,但愁不悟。非是前七方便悟后起修、解行并重所可伦比。何以故?圆人解悟,以面对灯,见光之时,并见于灯。故直入果地,不受委曲。前七方便,以背对灯,或侧对灯,但见于光,而不见灯。由其盲修瞎练,纵经历劫,亦难成就。然而众生习气,或执相昧性,或执性昧相,或执别昧圆——瞎子摸大象,各执于一端,以方便为究竟,认化城为宝所。是故古今中外几千年,当今世界全地球,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念佛者万数,往生者二三。概由不达一心三藏之理,妄执三乘有漏菩提,且又先入为主,不自反省。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9 10:08
《四经序2》回顾佛陀当年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虚以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广为方便,逗机引导;实以《楞严》正脉,《法华》如理,《心经》总持,《陀经》秘髓而圆成一代时教。虽各别开生面不一,而其立论落脚无二。 有说无量诸经鸣锣开道,敲打边鼓;《首楞严经》剖析万法,彻法源底;《妙法华经》一华道破,石破天惊;般若《心经》提纲挈领,一领风骚;《阿弥陀经》藏头露尾,头尾双彰。 究此四经一道,纵横万宗,经纬一体。藏心妙相,融会贯通。直以“如是我闻”冠置群经之首,以为千经万论开宗明义之总纲,而作十方三世盘根错节之津梁。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9 10:09
《四经序3》“如是我闻”,如者,即性之说;是者,况相而论;我者,圆通本体;闻者,明心见性。 如说何性?《楞严》入流,本妙圆心者是;《法华》喻藏,莲藕中空者是;《心经》对论,五蕴皆空者是;《陀经》含蓄,池底金沙者是。总而言之,空如来藏者是。 是说何相?《楞严》出流,元明心妙者是;《法华》比方,莲根茎叶者是;《心经》统括,五蕴诸法者是;《陀经》圣境,极乐世界者是。总而言之,不空如来藏者是。 我为何体?《楞严》了义,妙明心元者是;《法华》不二,月光三昧者是。《心经》照见,究竟涅槃者是;《陀经》话中,阿弥陀佛者是。总而言之,空不空如来藏者是,一心三藏者是。 闻何义?明何心?见何性?十方三世天地万法。上自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风云雨雾、树木花草,乃及红黄黑白是非长短香甜苦辣酸臭,此有情无情,森罗万象,千变万化,无非一真之人心现识变而已。一真之人者,我也。阿弥陀佛也。一心三藏也。心者,如也,阿也,空如来藏也。识者,变者,现者,是也,弥陀也,不空如来藏也。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9 10:09
《四经序4》正论真真如性,非如非是,非性非相,非心非色,非空非有,非一非多,非同非异,非离非即,非寂非照,非生死非涅槃;而又随缘现如现是,现性现相,现心现色,现空现有,现一现多,现同现异,现离现即,现寂现照,现生死现涅槃,现阿现弥陀。 当知真真如性,如是不二,性相一如,心色本然,空有非异。一多互等,同异当下,离即尔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阿即是弥陀,弥陀即是阿。此真真如性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动道场,量周沙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谓大光明中谁是谁,谁又不是谁哉!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9 10:09
《四经序5》若人在梦,梦中人事,千千万万,万万千千。此梦此境,岂关他人?何有别事?无非梦人一念变现!梦中被狗咬,能咬者谁?被咬者谁?又正梦之时,不见梦人而梦人常在。方醒之刻,梦境杳无而梦境不失。梦人阿也,梦想弥也,梦境陀也。诸佛如来出世本怀,良苦用心,无非劝道一切众生赶快赶快,梦中醒来。行人果真明得此理,当下解脱,成佛分真,悟后进修,成佛圆满。 圆顿大法,不立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第一义天),放下屠刀(我执),立地成佛(分真)。在《楞严经》说为“发明便解脱”,“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在《法华经》说为“一念信解,蒙佛授记”,直至“十地等觉”;在《心经》说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阿弥陀经》说为“食时还国,发愿往生”。 以饭食知味而喻见道成佛,发明原心而往生佛国。故“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其间哪有许多节外生枝?故“临命终时,佛现其前”。临者,见道明理,终者,圆满成就。当下生死妄命与涅槃真命圆融一体,自性之佛自现其前。此为命终。哪里是说人到死时,他佛接引!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9 10:10
《四经序6》人本非死非不死,佛本非自亦非他。一念悟,当下转凡夫业报身而为菩萨愿身。如印光大师所言: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果真明理之人,你想成佛也成佛,不想成佛也成佛,你没有办法不成佛! 譬如有人,从小坐局,一间小房。其心之量,一间小房。有朝一日,开门见天。其心之量,当下即天,何能再小?此为菩提不退转也。又如有人,溺于水中,眼不能睁,一旦见水,衣虽还湿,无复命险,此为见水离水,带业往生。再如升举,以苹果大之气球岂升西瓜大之铁块?而房屋大之气球,轻举西瓜大铁块。瓜铁,定业也;气球,心量也。定业,定量也;气球,变量也。明理之人,心旷飞扬;昧理之人,情执低沉。《楞严》说为想升情坠。 行人于此,细为品味。是序。 饭僧印广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9 10:11
我们菩萨明理后,是什么啊?于诸法中,得法眼净,所谓[净]就是通达无碍,随便拿出一样东西,,,一切泥巴,一个平果,一杯水,一条毛巾,一张人民币,,,,,你当下看到这个东西就是我,就是,阿弥陀佛,一定要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并且还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即使你讲不出来,你心里明明白白,一点不怀疑,你就是[法眼净],你己经清净了。而且我们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待人接物来印证自己,你的慈悲心,恭敬心怎么样?你是不是懂得一切万法都是你?要自己印证自己,佛菩萨的心态是沒有办法用常人的心态来衡量的,各人修自己的功德,缘圆感恩一切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19 10:11
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解。什么是湼槃?复见诸佛般涅槃者;涅槃就是证入|不生不灭|的境界,汉语译做圆寂。圆就是槃,寂就是涅。涅和寂表寂静义,表无形无相义。槃和圆是表县足圆满一切功德,有形有相,普现于十方法界,显现出森罗万相,叫做无量色身三昧。这是真正的涅槃义。涅槃有四种;一者性净涅槃,也叫自性清静涅槃。一切众生,法尔如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如是。随拈一法,当下而即是阿弥陀。这是从理上而言。二,有余依涅槃。佛出世三十一岁 成道,即进入涅槃,但是仍然以肉团身于世间弘法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依靠这肉团身教化众生,叫有余依涅槃。三者,无余依涅槃。佛在八十岁那年以三昧真火焚于自身,从此这个世界上没有佛的肉团身,这叫无余依涅槃。四者,无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中流,心无所住,无处不住。万法是心。心现万法。十方万法无非诸佛法身真常。现空现有,空,有一如。这叫无住涅槃。它包含了前面三种涅槃。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7-3-19 11:06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顺顺
时间:
2017-3-19 11:0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3-24 18:22
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一定是念念在道的人,一念闪现,当下觉知,烦恼的当下即是菩提,观照都是多余。 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不用师父教就知道如何成就圆满佛道,他知道比量就是现量,一个闪念就决定他的品位,所以绝不会放纵自己,一念都不会放纵。 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一定会在日常生活的烦恼中历事练心,卧室、餐桌、公司、洗手间、山川大地,无一不是道场,当下一念即是道场。 所以他视烦恼为珍宝,而不是恐惧烦恼,排斥烦恼,为烦恼而烦恼。烦恼即菩提,烦恼是成就佛道的无上法器,没有烦恼,就无从修起,品位无法提升,无以成就圆满佛道。 真正明心见性的人悟得越深,习气越淡,智慧显前,妙用自在,只有“微细惑”,不会有粗重的烦恼习气。 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一定不是我慢的人,更不会让法慢转为我慢,低调、柔软、无我、担当,随缘所处,令众生生欢喜。 念念只有众生,我慢无从滋生。愿我等法华弟子都是真正明心见性的佛子,举扬如来家业,完美表法,践行使命,跟随印广师父,誓将释迦牟尼佛一万年末法扭转为正法,誓将弥勒佛出世前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灭法扭转为正法!阿弥陀佛!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7-3-30 07:43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3-30 11:40
真心是心吗?真心也在习气本质的范畴吗? 真心无心。因为照顾众生习气妄想的攀缘,而假说有一个真心。修行者离恶即善,离幻即觉。将心灵见闻觉知的习气业障清除干净,自性透过识性展现出来,就是“奢摩他”——止观境界。而妄心祛除后,并没有一个独立的真心存在,与妄心相对的真心,与妄心一样,皆是分别二见。妄念习气聚合而成的因果流转,与妄心相对的真心,本质也是虚妄,也是念头习气聚合而成的幻想。犹如灰尘布满空间,空间因为灰尘而起,灰尘与空间同体一性,皆是因果妄念虚幻波动,都是识性的投射。而真性空性,假名真性,充满空间,遍随灰尘。与空间灰尘同体,却不染灰尘,不被空间束缚,如如不动,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形无相。却在灰尘中,空间中,一切因果聚合刹那生灭中,清净无染,无碍通透,圆满周遍,是名如来。所以众生的真心,皆是空性的用,而空性的所,与一切用同体,却不随众生之用的聚合流转牵动改变。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30 12:04
《楞严经》从前面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八还辨见,无非告诉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和成就涅槃的根本,再到第三卷讲的四科七大,一一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简单说,不懂楞严大定,以致轮回;懂得楞严大定,必取涅槃。道理非常简单。 再到《楞严经》的中间几卷内容,详细讲解「一念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由此产生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是整部《楞严经》的重中之重。 那么,狂心顿歇,则三缘断,歇即菩提。如来开示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一是以因同果,二是从根解结。 后文殊菩萨受佛敕命,从二十五圣圆通法门中,独选观音耳根圆通法门——这是从根本起修、全性起修、速得菩提的第一法门,初机众生必须按照这个法门来修,才能成就。反反复复就是讲这个自性本定,也是一切三昧之王。 再到《楞严经》后半部分,讲如何修如何证以及五十种阴魔,仍然是以戒助定、以慧助定而已。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30 12:04
什么样的人是真佛子? 《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若人说法, 令千万亿, 无量无数, 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 具六神通, 虽有是益,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能奉持, 如斯经典, 是则为难。 我为佛道, 于无量土, 从始至今、 广说诸经, 而于其中, 此经第一。 若有能持, 则持佛身。 诸善男子, 于我灭后, 谁能受持、 读诵此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此经难持, 若暂持者, 我则欢喜, 诸佛亦然, 如是之人, 诸佛所叹。 是则勇猛, 是则精进, 是名持戒、 行头陀者, 则为疾得, 无上佛道。 能于来世,读持此经, 是真佛子。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30 12:05
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佛说: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产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观点产生了过去、未来,产生了好、坏、顺、逆,人一直活在企盼与欲望中。当小我消失变成无我时,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佛说: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佛说: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30 12:05
总之,果真明白了【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就明白了宇宙万法当下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随缘所变现,当下又归宗一个人一心一个念,没有一法不是另一法,都是自己,都是佛。完全可以通过听经闻法悟得,当下达到明心见性,当下解脱生死。 所以说,圆顿大法,自古以来被祖师大德称之为【全性起修、无修无证、不历阶梯、一步登天】俱崇密化之迹的妙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30 12:06
正如大家所言:—— 包容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 包容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包容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 包容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韧劲, 包容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独立, 包容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劲了你的双腿, 包容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 包容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是啊!包容无敌!包容必胜!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30 12:06
《妙法莲华经》又云:“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令诸听者,得六神通,虽能如是,亦未为难,于我灭后,听受此经,问其义趣,是则为难。”佛在世时讲了三藏十二部经,有八万四千法门,可是要得闻像《妙法莲华经》这样的“诸经之王”还是难上加难,闻不光是听,还要解其义趣,明白法理法义,佛讲的很清楚,非常不容易“闻”到。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30 12:07
《楞严经》从前面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八还辨见,无非告诉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和成就涅槃的根本,再到第三卷讲的四科七大,一一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简单说,不懂楞严大定,以致轮回;懂得楞严大定,必取涅槃。道理非常简单。 再到《楞严经》的中间几卷内容,详细讲解「一念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由此产生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是整部《楞严经》的重中之重。 那么,狂心顿歇,则三缘断,歇即菩提。如来开示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一是以因同果,二是从根解结。 后文殊菩萨受佛敕命,从二十五圣圆通法门中,独选观音耳根圆通法门——这是从根本起修、全性起修、速得菩提的第一法门,初机众生必须按照这个法门来修,才能成就。反反复复就是讲这个自性本定,也是一切三昧之王。 再到《楞严经》后半部分,讲如何修如何证以及五十种阴魔,仍然是以戒助定、以慧助定而已。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30 12:07
【受持妙莲华】 受持受持,首先要明心见性,明白如来藏大法,还要历事练心。明白什么是阿弥陀佛以后我们已经了脱生死成分真即佛,但要成圆满之佛我们还要勇猛精进念佛、拜佛、打坐、修禅、布施、持戒、精进、忍辱修无量法门,叫悟后起修圆满果位。这叫受持妙莲华。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30 12:07
什么样的人是真佛子? 《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若人说法, 令千万亿, 无量无数, 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 具六神通, 虽有是益,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能奉持, 如斯经典, 是则为难。 我为佛道, 于无量土, 从始至今、 广说诸经, 而于其中, 此经第一。 若有能持, 则持佛身。 诸善男子, 于我灭后, 谁能受持、 读诵此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此经难持, 若暂持者, 我则欢喜, 诸佛亦然, 如是之人, 诸佛所叹。 是则勇猛, 是则精进, 是名持戒、 行头陀者, 则为疾得, 无上佛道。 能于来世,读持此经, 是真佛子。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30 12:08
佛讲了49年法,就是为了传一句话,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30 12:09
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我们要成佛就是『从法化生』——用法把我执、烦恼习气化掉了,化成了佛;那么法又由佛金口所传,所以视同于『从佛口生』。圆顿大法只愁悟不愁证,即悟即得。得佛的法分在《法华经》第十七品更详细,各人法分不一样。从罗汉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到等觉,完全根据你听经闻法的心态是怎样的,而且当下证得「不退转」。什么叫「不退转」?比如说你在人道,绝对不会退转到畜生道;你是七十分的人,你听经闻法一个小时以后,就是七十一分,两天以后就是七十二分,他绝对不会降到六十九分,叫「不退转」。你没有办法退转,就是行为上有所退转,心不会退转。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30 12:09
佛讲了49年法,就是为了传一句话,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30 12:10
正因为地球人烦恼习气重,所以成菩提那个质量是不是很足啊?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太重了也不行。在三恶道里的众生他那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太糟糕,他糟到了极端,他也不能成菩提。天上的人包括仙家,包括那些魔王、怪王,他这个太自在了,千变万化,心不容易守住这个定力。其实那些鬼王神道的比我们人道的福报是不是大得多?真是大得多。往上的人太乐、福报太大,往下的人罪报、苦报太大,都不能成就。唯有人道的人苦乐各半,既容易发奋图强,又利于对比、比较开智慧。烦恼习气重这个最大的特点障碍住了我们,心比较稳、不容易去飞扬浮躁。我们要懂得这是我们的福报啊!肉团身隔阴之谜这是一道屏障,它障碍住我们去种种地妄想、去种种地神通万变,而使我们一心归于菩提。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3-30 12:11
佛讲了49年法,就是为了传一句话,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高大珍
时间:
2017-3-30 18:28
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7-3-30 20:08
‘(1)听经闻法的妙用—— 音频机放在枕边,整晚听师父法音宣流,能让我们的假人(第六识)明理妙用;能让真人(第七识)暗渡陈仓,渡六种意识心,过生死之海;能让我们身上的附体和冤亲债主闻法解脱;能让虚空法界的无量灵类生命“闻即往生”,还有一个更大的妙用,就是让自己念念在道。 凡人难免有习气,稍不留神,就被习气卷走,障碍自己,污染法界。最好是有点时间就听经,让自己念念在道,无暇他顾,尤其是初学,定力不深时。 作为如来使,我们没有别的事可做,除了学法就是弘法,但不是在家里听经就叫学法,在寺院讲经就叫弘法。在家陪读,照顾病老,乃至上街买菜、工作应酬,无不是历事炼心的道场。初学时还需要观照,观照多了久了习惯了,即使不观照,也在观照之中,观不观都是那个东西。如是念念在道,变凡夫的习气为佛菩萨的习气,尘缘法缘,真妄一如,和光同尘,一无分别,活在一真法界。即使心系众生,也是随缘而为,佛度有缘人,对家人也不执着,真正是随缘自在,自在随缘,“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恩师说: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不需要老师,时时事事处处自己的心就是最好的老师。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