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弘扬《妙法莲华经》。所以〈劝持品〉,以药王菩萨作为当机。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地万法一如来
时间:
2016-12-28 21:54
标题:
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弘扬《妙法莲华经》。所以〈劝持品〉,以药王菩萨作为当机。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惟愿世尊不以为虑,我等于佛灭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后恶世众生,善根转少,多増上慢,贪利供养,増不善根,远离解脱。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读诵此经,持说书写,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这是对佛的恭敬,请您老人家宽心,不要焦虑。有我们这些菩萨在,都不是吃干饭的,我们也要来弘法。那么这里为什么把药王菩萨放在前面呢?药王菩萨是弘扬《妙法莲华经》的典型代表。他燃身供佛就是供《法华经》,燃臂供佛就是供养《法华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弘扬《妙法莲华经》。所以〈劝持品〉,以药王菩萨作为当机。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6-12-29 10:59
《法华经·法师品》云∶"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作者:
缘华_淑艳
时间:
2016-12-29 12:07
彼佛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及众菩萨、诸声闻众,说法华经。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乐习苦行,于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欢喜,即作念言:我得现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即时入是三昧,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细末坚黑栴檀,满虚空中,如云而下。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铢,价直娑婆世界,以供养佛。 作是供养已,从三昧起,而自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于佛,不如以身供养。即服诸香、栴檀、熏陆、兠楼婆、毕力迦、沈水、胶香,又饮薝蔔诸华香油,满千二百岁已,香油涂身,于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然身,光明徧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 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若以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天缯、旙盖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种种诸物供养,所不能及。假使国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于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养诸如来故。作是语已,而各黙然。其身火然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
作者:
李萍
时间:
2016-12-29 17:14
这是对佛的恭敬,请您老人家宽心,不要焦虑。有我们这些菩萨在,都不是吃干饭的,我们也要来弘法。那么这里为什么把药王菩萨放在前面呢?药王菩萨是弘扬《妙法莲华经》的典型代表。他燃身供佛就是供《法华经》,燃臂供佛就是供养《法华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作者:
成佛法华经妙
时间:
2016-12-29 17:49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6-12-29 18:13
大家观照一下第一念是怎样产生的? 这一念没有产生之前本来就在,是以无形无相的性具功德,含藏在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之中,暂且把这一念,方便说为,能,那么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即是这一念,也是无量的念,即是无量万法中的一法,又是无量的万法,那么有了这个能动念的,能,就一定能会动这一念,在这一念妄动之前也叫白净识,也叫声相无明,动了这一念也就从真显妄有了业相无名,对应虚空,接着又动一念,从真空中通过八识虚空,显现真妄和合之体第七识,对应转相无明,第七识接着对虚空打妄想,变现了无量的万法,也叫现相无明,其实这都是方便说,连这一念都是方便说,一切的一切本来就是这样子,但是不说这一念,就无法开口,一切的万法都是当下一念变现的,许多人不明白这一念到底如何变现万法,这要我们自己用心观照,不管我们动念没动念,一切的万法都在这一念中,包括一切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万法,十法界,万物万事,有形无形,有想无想,统统都在这一念中,那么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这一切的一切万法,真心本来面目,都可以随缘变现,所以明白了这一念,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到念念在转,转向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不会心随念起,让念念回归大般若海,久而久之,不知不觉,如来大定,楞严三昧,无功而成。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29 19:33
佛关于我们妄失真心、迷惑颠倒、起惑造业、六道轮回原因在《楞严经》多处开示,实际上在《楞严经 . 卷二》【十番显见之显见不失】就做了笼统开示: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意思说,在把真空迷失于晦昧之空中,坚固对着晦空打妄想,现为坚固色体,妄想继续与色法搀杂为一体,就形成我们这个肉体,以六根能缘,去攀六尘所缘,形成六识所缘缘,而不断被外境所转,一旦把迷惑颠倒、求名闻利养导致六道轮回妄想心,当成真心了,就非常固执地认为我们这个心就在肉团身之内。 这就是凡夫心量狭小的原因,就是妄失了还有一颗【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智慧德能本来具足、自在无碍、灵灵不昧、奇妙无比的真心,不知道宇宙山河大地一切万法、乃至虚空都是自己真心所现物。为此,佛进一步譬如说: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意思说,把百千大海之真心丢了,只认其中一个小水泡之妄想心当成大海全体。佛以此譬如,开示我们,把尽虚空遍法界之大我都丢了,就认这个肉团身假我为真我,把所谓里面的妄想心当成了真心,故而,我们离开自性佛家越来越远,而必然漂泊于苦海无边轮回之中。 所以佛语重心长告诉阿难及未来众生:【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啊! 当然,一旦我们明白了宇宙万法来龙去脉一心三藏如来藏道理,不但懂得了【万法唯心所现】【万法为我】,逐步消除分别对立,心量迅速大开,而且还能迅速达到【知妄即真】、一步登天智慧之观,有了这种悟性智慧观照功夫,这时再观【大海】也是【大海】了,再观【水泡】也真的是【大海】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刻骨铭心懂得了【一为无量,无量为一】道理,【大海】是我们的真心,【水泡】也同样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心无处不在啊!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就达到一真法界境界,为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一修一切修,为全性起修。这就是明心见性的境界。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29 19:33
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今天的题目是“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佛教“徒”,徒就是僧。佛讲佛法,僧依着法来修行,再传给他人。可是僧人一定要持戒,不但僧人要持戒,就是俗人也应该持戒。不论僧人或俗人,若不持戒,那就是末法,所以说“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你若随便打妄语、杀生、邪淫、偷盗、饮酒,这都是犯了根本五戒,即是末法。就是有佛法在世,你不持戒,那从你自身起,就是末法。 “法赖僧传”,人才能传扬佛法,但一定要以“戒”为根本,所以戒是成佛的基础。基础就像造房子要先打地基,我们是在造佛这个房子的基础,必须要从持戒着手做起。各位特别注意!不要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不是不要,而是你根本就不要去做。不是人家告诉你,你才不做,而是自己本身就老老实实地严持这根本五戒。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29 19:34
一切有情、无情,真心皆是不生不死,身体是一件衣服,往复轮回更换,天人,阿修罗,人道,畜生,饿鬼,地狱六道循环。不懂因果的人因心造业,善恶不定,各自因业而得报身,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须知有的在未来,有的在来生来世。因此,人要修心,明理,懂得一心三藏和心现识变的道理,深知宇宙法界一切都是当人当下一心所现。一心三藏是如来藏,有空、不空和空不空三个方面。万法一念和一念万法,就是当人当下的心念,心执着什么就感召什么,心善即得善境,心恶就感召恶境!你是佛、是菩萨还是畜生饿鬼……全在一心所念,你的行为就是心念的结果。因此,我们要修行、修心,明理明法,否则还不知道自己是谁,是什么,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将来或来生来世是什么样?天地万物又是怎么回事,与我们又是什么关系…一个骚扰影响他人修行修心的人,其罪过无量无边,比不修行更可怕。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29 19:34
烦恼不是来自外境,而是根植于内心深处,外境只是引发烦恼的缘。学佛,是从人性深处着手,去认识烦恼、净化烦恼,激发善良智慧的心性能量。内毒若除,外毒不侵。愿一切安好!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12-29 19:49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12-29 19:49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12-29 19:5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12-29 19:5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12-29 19:5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13643634688
时间:
2016-12-29 21:02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9 21:34
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既不是一个念,也不是十法界万法,一定要记好,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妄的。不能只知道有这个妄,而不知道有真;也不能只知道有真,不承认这个妄。真妄,空有,大小,多少,香臭,苦辣,无一不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遇缘显现。无量无量的法就是一个念,一个念就是无量的法。但是不能讲我们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一个念,或者就是无量法。它可以现一个念,现一个法,现无量法。所以,这个真心是不是不好说?如果一定要勉强说,强词夺理说,《楞严经》给了一个说法,叫真真如性。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9 21:34
能够受持《法华经》的人,已在十万亿佛法中积累了道行 根据自己能不能受持《法华经》的法理法义,你可以检验自己的境界。最关键、最要命的问题是,《法华经》《楞严经》处处讲听经闻法,当下了生死成佛。最要害的问题往往最明显,连解释都不要解释,你一看就懂。可是往往许多人他一看不懂,十看不懂,怎么看都不懂,怎么劝他都不信。这种人就是过去世中他没有种下善根。佛在《法华经》《楞严经》这经王所讲之法你都不相信,你白修了。但有些人一听就能信解。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9 21:35
在红尘生活中修行历事炼心, 切莫妄想用修行去改变什么。 没有什么不是圆满, 没有什么不是妙用。 感恩大乘妙法莲花经,顶礼如来藏妙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9 21:35
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得受记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愿,于异国土,广说此经。 复有学无学八千人得受记者,从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当于他国土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是娑婆国中,人多弊恶,怀増上慢,功德浅薄,瞋浊谄曲,心不实故。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9 21:35
善根转少,多增上慢:「增上慢」就是贡高我慢,众生的特点就是自以为是,好占上风。 贪利供养,增不善根,远离解脱。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大忍力,忍之为德,持戒、布施等所不能比。不管世间法出世间法,没有一定的忍力,你一事无成。一切万法都是自己一个念。不见这个道,你修「忍」,不能成就。甚至那种「忍」还会修出自己的仇恨心、报复心。「大忍力」一定是基于明心见性,明白一切万法跟我到底是什么关系。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9 21:36
《法华经·法师品》云∶"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9 21:36
彼佛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及众菩萨、诸声闻众,说法华经。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乐习苦行,于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欢喜,即作念言:我得现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即时入是三昧,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细末坚黑栴檀,满虚空中,如云而下。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铢,价直娑婆世界,以供养佛。 作是供养已,从三昧起,而自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于佛,不如以身供养。即服诸香、栴檀、熏陆、兠楼婆、毕力迦、沈水、胶香,又饮薝蔔诸华香油,满千二百岁已,香油涂身,于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然身,光明徧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 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若以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天缯、旙盖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种种诸物供养,所不能及。假使国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于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养诸如来故。作是语已,而各黙然。其身火然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9 21:37
大家观照一下第一念是怎样产生的? 这一念没有产生之前本来就在,是以无形无相的性具功德,含藏在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之中,暂且把这一念,方便说为,能,那么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即是这一念,也是无量的念,即是无量万法中的一法,又是无量的万法,那么有了这个能动念的,能,就一定能会动这一念,在这一念妄动之前也叫白净识,也叫声相无明,动了这一念也就从真显妄有了业相无名,对应虚空,接着又动一念,从真空中通过八识虚空,显现真妄和合之体第七识,对应转相无明,第七识接着对虚空打妄想,变现了无量的万法,也叫现相无明,其实这都是方便说,连这一念都是方便说,一切的一切本来就是这样子,但是不说这一念,就无法开口,一切的万法都是当下一念变现的,许多人不明白这一念到底如何变现万法,这要我们自己用心观照,不管我们动念没动念,一切的万法都在这一念中,包括一切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万法,十法界,万物万事,有形无形,有想无想,统统都在这一念中,那么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这一切的一切万法,真心本来面目,都可以随缘变现,所以明白了这一念,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到念念在转,转向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不会心随念起,让念念回归大般若海,久而久之,不知不觉,如来大定,楞严三昧,无功而成。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9 21:37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9 21:38
这是对佛的恭敬,请您老人家宽心,不要焦虑。有我们这些菩萨在,都不是吃干饭的,我们也要来弘法。那么这里为什么把药王菩萨放在前面呢?药王菩萨是弘扬《妙法莲华经》的典型代表。他燃身供佛就是供《法华经》,燃臂供佛就是供养《法华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作者:
当弘静心
时间:
2016-12-29 21:45
明白吗?你还可以一念中同时无量频道里,那就是普贤菩萨,一念入无量法界。心法不可思议啊!无量智慧德能在佛在圣,不加一分一毫;在凡在众,不减一厘一分。
作者:
李萍
时间:
2016-12-29 22:10
我们也要不惜生命来弘扬法华经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