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那怎么又叫「浊」的呢?地水火风这种无情物由一精之明(第七识,也称见分)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地万法一如来    时间: 2016-12-24 16:44
标题: 那怎么又叫「浊」的呢?地水火风这种无情物由一精之明(第七识,也称见分)
6.当我们知道我们不是东西的时候就是东西了,所以才东西东西的。为什么不叫南北?东西东西,就有一个缘起。东为始,西为终。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证果,我们了生脱死。东,东方,在五行上属木,树木是不是表智慧啊?西,西方,五行属金,表真,西方是日落归山,是不是表成就啊?你个东西就是开智慧的名相术语。这是讲「命浊」。
那怎么又叫「浊」的呢?地水火风这种无情物由一精之明(第七识,也称见分)进去跟它搅合以后,它提升了意识的层次。用针刺它一下,它就知道疼痛了,但是它知道疼痛以后反而忘恩负义,把一精之明丢到脑后不管它了;

作者: 非凡(_y30in    时间: 2016-12-24 22:51
《楞严经》中,七处征心、十番显见,步步深入、层层否定,引导阿难离相,直到退无可退、破无可破,猛一回头,原来真心就藏在无量万法当中,无量万法就是真心,无所不在、无所不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作者: 一心三藏-yxsz    时间: 2016-12-24 22:51
圆瑛大师讲:“如是之法,按本经(楞严经),如来藏妙真如性为如,如者不动之义,藏性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湛然凝然,如如不动。一切事究竟坚固为是,是者无非之称,将一切事相之法,悉心穷究,究到毕竟之处,即所谓彻法流之源底,全事即理,全相皆性,坚固不坏,无一物不是我心,无一法不是我体。”
作者: 高兴066    时间: 2016-12-24 22:56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高兴066    时间: 2016-12-24 22:5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高兴066    时间: 2016-12-24 22:57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高兴066    时间: 2016-12-24 22:58
大佛顶首愣严经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6-12-24 22:58
《楞严经》中,七处征心、十番显见,步步深入、层层否定,引导阿难离相,直到退无可退、破无可破,猛一回头,原来真心就藏在无量万法当中,无量万法就是真心,无所不在、无所不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25 08:37
遇到什么样的人,是业力的感召;如何去面对,是当下的心态。前者我们改变不了,主要是把握后者。内心如果是烦恼,别人的烦恼就会把它点燃;内心如果是智慧,别人的问题就引发不了自己的心头火这个火发出来,首先烧到的是自己。要修炼“不为别人的烦恼买单”的定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25 08:37
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心即佛心,但因无明障蔽,所以众生不能自见其本自清净与佛无异之法身。若能证悟空性,漏尽无明,所谓「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见」,最后必能契悟清净法身佛的境地。   报身是因智慧心起观照作用而感得的果报,行一切善法观照自心修证圆满,就能成就圆满报身佛的果位。报身佛位居净土世界,例如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居于华藏世界,此净土世界中尚有诸多菩萨,他们是报身佛所教化的对象。众生无量,佛也无量;世界无量,佛土亦是无量。佛应机缘,化现在百千万亿世界中化导众生,不同世界的化佛,各有其名号,如娑婆世界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此一化现的佛身就称为化身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25 08:37
恩师(印广法师语录)    忍辱,这是菩萨的基本功,在关键的时候叫「不行之行」——『忍』了,是最大的理睬,是菩萨以定力来加持周边的环境。我们面对任何的环境也要沉住气。忍之为德,持戒、苦行等法门所不能比。往往有些人热情有余但定力不足,你再怎么样勇猛精进、忠心耿耿,你被人所轻慢。这个『忍』,建立在「万法皆是我」的基础上。佛也不度无缘之人,不能以小失大。住忍辱地,它是依报随着正报转,它表现出来的气质就是『柔和善顺』。世间法叫作「有容乃大」,你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众生。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43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43
       《楞严经》中,七处征心、十番显见,步步深入、层层否定,引导阿难离相,直到退无可退、破无可破,猛一回头,原来真心就藏在无量万法当中,无量万法就是真心,无所不在、无所不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44
      「摧年减寿是其相」,这也是破一种迷惑颠倒的凡夫知见。世间人的心态是反的。小孩子出来,哎呀,终于会走路了;哎呀,六岁了可以上学了;哎呀,二十岁了可以讨老婆了,然后呢,我今年七十岁八十岁,大家来庆贺……我们今生今世多长的寿命前世自有定论。比如说你修得这一世的寿命是一百岁,你进入娘胎起第一天,你就是一百岁减一天,出娘胎的时候你就成了九十九岁零两个月,到八十岁的时候你就剩了二十年,是不是?一直在倒计时。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44
        明心见性的菩萨不一样,他证得空性,仍然从空出有,来进一步破除无明微细烦恼,但是他这个命浊是在所难免;虽然在所难免,他用心自在,不会去生烦恼。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44
       明心见性乃至已证四果罗汉的菩萨,在破除了隔阴之谜,在现量的佛土,听什么法当下即证。这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现在通过听闻佛法真义,在见道位这个功德已经具足,但是必须在中阴身期间才能现前。仅仅有这么一点区别,但你现在就已经成就。圆顿大法只愁悟,不愁证。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只问你敢不敢相信?这是诸佛菩萨苦口婆心,千叮咛、万嘱咐。《法华经》反反复复开示教诫真实法义,我们要深信啊!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45
      佛还在《阿弥陀经》讲【从是西方】。【是】,就是观照明白阿弥陀佛真实义,明心见性了;然后呢,【过十万亿佛土】,不断地破除烦恼习气,过无量的无明之土,而到达究竟圆满的胜义净土—极乐世界!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45
        所以这个【观】呢,它是我们佛法里的一个基础法门。什么基础法门呢?先观照、先明白道理以后你再下手,修行任何法门都能成就,这就是悟后起修。没有悟的人,你怎么样修都不能成就!我佛世尊在《大佛顶首楞严经》第一卷金口玉言—若不明白道理,你去苦修苦行,佛讲了八个字—【虽终日行,枉入诸趣】!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没有观照明白、没有懂得什么是佛,你一天到晚在那里修行,你也是在六道轮回啊!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45
       诸佛救世者 住于大神通 为悦众生故 现无量神力   舌相至梵天 身放无数光 为求佛道者 现此希有事   诸佛謦欬声 及弹指之声 周闻十方国 地皆六种动   以佛灭度后 能持是经故 诸佛皆欢喜 现无量神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45
       怎么样跑到阿赖耶识里去的呢?就是通过「行」,这是我们的第七识,通过行把它搬进去,储存进去。那么我们刚才讲能感受的、能想的又是怎么出来的呢?也是从第八识里冒出来的。与外界接触的时候,我们里面那个种子就通过第七识这个「行」跑出来,去感受、体会、分别、妄想,这就把我们这个心由浅到深、由粗到细,来来去去有次第性地、有条理性地剖析出来,帮助我们来认识自己。 这是佛的良苦用心呐!要不然我们谁都不认识自己。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46
       圆瑛大师讲:“如是之法,按本经(楞严经),如来藏妙真如性为如,如者不动之义,藏性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湛然凝然,如如不动。一切事究竟坚固为是,是者无非之称,将一切事相之法,悉心穷究,究到毕竟之处,即所谓彻法流之源底,全事即理,全相皆性,坚固不坏,无一物不是我心,无一法不是我体。”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46
        《楞严经》中,七处征心、十番显见,步步深入、层层否定,引导阿难离相,直到退无可退、破无可破,猛一回头,原来真心就藏在无量万法当中,无量万法就是真心,无所不在、无所不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46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47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52
      心无所住  随缘显现   随心应量   心外无法  法外无心  心觉妙用   明心见性   随心妙用  一心三藏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54
    忍辱,这是菩萨的基本功,在关键的时候叫「不行之行」——『忍』了,是最大的理睬,是菩萨以定力来加持周边的环境。我们面对任何的环境也要沉住气。忍之为德,持戒、苦行等法门所不能比。往往有些人热情有余但定力不足,你再怎么样勇猛精进、忠心耿耿,你被人所轻慢。这个『忍』,建立在「万法皆是我」的基础上。佛也不度无缘之人,不能以小失大。住忍辱地,它是依报随着正报转,它表现出来的气质就是『柔和善顺』。世间法叫作「有容乃大」,你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众生。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55
      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心即佛心,但因无明障蔽,所以众生不能自见其本自清净与佛无异之法身。若能证悟空性,漏尽无明,所谓「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见」,最后必能契悟清净法身佛的境地。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56
  报身是因智慧心起观照作用而感得的果报,行一切善法观照自心修证圆满,就能成就圆满报身佛的果位。报身佛位居净土世界,例如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居于华藏世界,此净土世界中尚有诸多菩萨,他们是报身佛所教化的对象。众生无量,佛也无量;世界无量,佛土亦是无量。佛应机缘,化现在百千万亿世界中化导众生,不同世界的化佛,各有其名号,如娑婆世界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此一化现的佛身就称为化身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56
       遇到什么样的人,是业力的感召;如何去面对,是当下的心态。前者我们改变不了,主要是把握后者。内心如果是烦恼,别人的烦恼就会把它点燃;内心如果是智慧,别人的问题就引发不了自己的心头火这个火发出来,首先烧到的是自己。要修炼“不为别人的烦恼买单”的定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57
      当我们知道我们不是东西的时候就是东西了,所以才东西东西的。为什么不叫南北?东西东西,就有一个缘起。东为始,西为终。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证果,我们了生脱死。东,东方,在五行上属木,树木是不是表智慧啊?西,西方,五行属金,表真,西方是日落归山,是不是表成就啊?你个东西就是开智慧的名相术语。这是讲「命浊」。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08:58
      那怎么又叫「浊」的呢?地水火风这种无情物由一精之明(第七识,也称见分)进去跟它搅合以后,它提升了意识的层次。用针刺它一下,它就知道疼痛了,但是它知道疼痛以后反而忘恩负义,把一精之明丢到脑后不管它了;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