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因果不虚恶报惨烈 佛陀家族险遭灭绝 [打印本页]

作者: 猫咪    时间: 2016-12-23 22:36
标题: 因果不虚恶报惨烈 佛陀家族险遭灭绝
因果不虚恶报惨烈 佛陀家族险遭灭绝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6-12-24 07:47
  《法华经》从正面以肯定的方式提出宇宙人生本体,《楞严经》从各个侧面,以‘肯定’与‘否定’交错进行,一点一滴一划,一字一句,由浅入深来阐述宇宙人生本体。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24 10:10
修道修的是什么? (宣化上人开示)  我们修道修什么?就是改习气毛病。习气毛病不改,永远不会和道相应。习气毛病一改,才能与道合一、与真合一、与觉合一。所以修道人,要时时刻刻注意改良习气毛病。  从什么地方来注意?先从衣食住行着手。所穿的衣服,不必太讲究,清洁整齐就可以了。如果贪美食、贪味道,那就是习气没有除。所住的房子,不要住豪华大厦,能挡风挡雨就可以了。如果贪图住得舒服,睡得舒服,那就是习气没有除。行的问题,古时人是安步当车,现在人是汽车代步。这是因为交通方便,但不要坐名贵的车。假如仍有这种思想,那就是习气没有除。  衣食住行的习气,都能改变,这才是无心道人。无心道人若是用心,那就错了,我们要学的是无心道人。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24 10:10
《大乘妙法莲华经》女声读诵28品  http://url.cn/ZvZSjQ  读诵10卷  http://url.cn/hzTfMK  《大乘妙法莲华经》 全106讲  http://url.cn/igcB3W  《佛说阿弥陀经》全12集(视频)  http://url.cn/e1wXLW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http://url.cn/0IV0DM 精讲楞严经http://url.cn/MD23LF 法华论坛www.fahua123.com 请加法华微信号码fahua321或扫描二维码[图片]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24 10:10
「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讲一念三谛、一念十法界,「一修一切修」,所以这个「一切色身三昧」,非圆顿菩萨不可。他想现什么就什么,有什么就能现什么。现什么也是什么,也不是什么。比如现了个茶杯来,当下是这茶杯,茶杯是不是当下还是药王菩萨啊?所以现茶杯叫「色身」,当下还是药王菩萨叫「三昧」,叫「色身三昧」。现茶杯、现瓦块、现暖瓶、现苹果、现香蕉、现泥巴,都叫「色身」。  就跟做梦一样,梦中那么多境界当下是不是做梦的一个人啊?做梦的那个人就叫「三昧」,梦中的境界就叫「一切色身」。当然那是梦中的三昧,是我们醒了以后知道,没有醒的时候知道不知道啊?众生在迷中,是迷惑中的「色身三昧」。他只看「色身」,不懂「三昧」。其实这个「三昧」从来有没有离开过我们,也叫「和光同尘」。「色身」就是「同尘」,「三昧」就是「和光」。我始终在大光明藏中。
作者: 平常人平常心    时间: 2016-12-24 15:05
阿弥陀佛!顶礼妙法莲华经
作者: 兹心非心    时间: 2016-12-24 15:52
阿弥陀佛!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0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1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 “告诸大众 我灭度后 谁能护持 读说斯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其多宝佛 虽久灭度 以大誓愿 而师子吼  多宝如来 及与我身 所集化佛 当知此意  诸佛子等 谁能护法 当发大愿 令得久住  其有能护 此经法者 则为供养 我及多宝  此多宝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2
        我亦复如是,为一切导师,见诸求道者,中路而懈废。 不能度生死,烦恼诸险道,故以方便力,为息说涅槃。 言汝等苦灭,所作皆已办,既知到涅槃,皆得阿罗汉。 尔乃集大众,为说真实法。诸佛方便力,分别说三乘。 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今为汝说实,汝所得非灭。 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乃是真实灭。诸佛之导师,为息说涅槃。 既知是息已,引入于佛慧。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2
         你果真明白十方法界、森罗万象、千变万化、万万千千,上至诸佛菩萨,下及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风云雨雾、香甜苦辣都是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明白这个道理,你这个菩提心叫覆水难收,一发不可收拾。「发」即是成就、发生、爆发,你想退没有退路,想不成佛你都没有办法不成佛,你只有硬着头皮自己去成佛。你一念明白十方法界万法都是你,都是你一个人一个念,你就是供养了一切的佛,你就是一切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2
  星云法师:悟,是观念的改变,智能的体现:未悟之前,心里种种执着,贪恋功名富贵,计较人我是非,沈溺虚幻情爱,放不下也解脱不了;开悟之后,能挣出名缰利锁的 捆绑,冲破情关慾海的迷离,朗朗观看世间,顶天立地生活于宇宙。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2
         净慧长老:大家都觉得,开悟简直是一个天方夜谭,太不容易了!如果开悟是那么不容易的话,修行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呢?修行的目的,第一条就是要求开悟,所谓明心见性。以开悟为目的的修行,才是真正的正修;不以开悟为目的的修行,都不过是杂修而已。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3
        圆瑛大师讲:“如是之法,按本经(楞严经),如来藏妙真如性为如,如者不动之义,藏性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湛然凝然,如如不动。一切事究竟坚固为是,是者无非之称,将一切事相之法,悉心穷究,究到毕竟之处,即所谓彻法流之源底,全事即理,全相皆性,坚固不坏,无一物不是我心,无一法不是我体。”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3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山以青为贵,水以秀为贵, 花以洁为贵,草以绿为贵; 财以净为贵,物以稀为贵, 穷以志为贵,富以劳为贵; 文以真为贵,学以精为贵, 人以正为贵,家以和为贵; 父以严为贵,母以慈为贵, 子以孝为贵,媳以贤为贵; 官以清为贵,民以勤为贵, 业以兴为贵,世以平为贵。 要知道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几分心平气和。”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 它能使一个人得到尊重。 宽容是一种良药, 它能挽救一个人的灵魂。 宽容就像一盏明灯, 能在黑暗中放射着万丈光芒, 照亮每一个心灵。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4
       "假饶造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法华经》云:“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  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4
          随喜大菩萨们法布施的功德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5
     「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讲一念三谛、一念十法界,「一修一切修」,所以这个「一切色身三昧」,非圆顿菩萨不可。他想现什么就什么,有什么就能现什么。现什么也是什么,也不是什么。比如现了个茶杯来,当下是这茶杯,茶杯是不是当下还是药王菩萨啊?所以现茶杯叫「色身」,当下还是药王菩萨叫「三昧」,叫「色身三昧」。现茶杯、现瓦块、现暖瓶、现苹果、现香蕉、现泥巴,都叫「色身」。  就跟做梦一样,梦中那么多境界当下是不是做梦的一个人啊?做梦的那个人就叫「三昧」,梦中的境界就叫「一切色身」。当然那是梦中的三昧,是我们醒了以后知道,没有醒的时候知道不知道啊?众生在迷中,是迷惑中的「色身三昧」。他只看「色身」,不懂「三昧」。其实这个「三昧」从来有没有离开过我们,也叫「和光同尘」。「色身」就是「同尘」,「三昧」就是「和光」。我始终在大光明藏中。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5
        修道修的是什么? (宣化上人开示)  我们修道修什么?就是改习气毛病。习气毛病不改,永远不会和道相应。习气毛病一改,才能与道合一、与真合一、与觉合一。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6
   所以修道人,要时时刻刻注意改良习气毛病。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6
      从什么地方来注意?先从衣食住行着手。所穿的衣服,不必太讲究,清洁整齐就可以了。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7
如果贪美食、贪味道,那就是习气没有除。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9
     所住的房子,不要住豪华大厦,能挡风挡雨就可以了。如果贪图住得舒服,睡得舒服,那就是习气没有除。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19
       行的问题,古时人是安步当车,现在人是汽车代步。这是因为交通方便,但不要坐名贵的车。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20
       假如仍有这种思想,那就是习气没有除。  衣食住行的习气,都能改变,这才是无心道人。无心道人若是用心,那就错了,我们要学的是无心道人。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20
  《法华经》从正面以肯定的方式提出宇宙人生本体,《楞严经》从各个侧面,以‘肯定’与‘否定’交错进行,一点一滴一划,一字一句,由浅入深来阐述宇宙人生本体。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21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4 16:21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