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图文) [打印本页]

作者: 猫咪    时间: 2016-12-23 22:29
标题: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图文)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图文)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6-12-24 07:52
  《法华经》从正面以肯定的方式提出宇宙人生本体,《楞严经》从各个侧面,以‘肯定’与‘否定’交错进行,一点一滴一划,一字一句,由浅入深来阐述宇宙人生本体。
作者: 猫咪    时间: 2016-12-24 08:43
人在做天在看,阿弥陀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24 09:45
【真性有为空】。 这就是讲,所谓的「真」,所谓的「空」。『真性』就是所谓「空如来藏」,就是所谓的如来的「如」, 就是所谓的「真心本来面目」,别教不是要见「真」吗?破有归空,叫『真性』。 『有为』就是讲「不空如来藏」,就是讲十法界有形有相的万法生住异灭。 『空』,一个是把「有为法」要空掉,那把「有为法」空掉以后,人我空、法我空叫作「真性」,再这个「真性」也空掉,所以下面这个『空』呢,等于是「三空真如」。怎么叫「三空真如」呢?把这个人我空、法我空空掉;把这个有为法空掉;真性空也空掉,也就是圆顿大法的「双非法门」。双非法门:即有也空掉 ,空也空掉。 那么「三空真如」,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一:就是把人我空和法我空,这两个空全部空掉,是不是第三个空啊?叫「三空」。第二:也可以说成把三个东西空掉—空掉一个有为法,空掉人我空,再空掉法我空,就是空了三个东西,叫「三空」。这是讲「三空真如」,一般从这两个角度来理解。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24 09:45
菩萨开悟,就是得明心见性,明白道理,《楞严经》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明白天地万法当下一念变现,楞严经法华经就讲这个法理法义,要开悟必须学习楞严经法华经从悟门而入,再学无量法门都能成就!《楞严经》文殊菩萨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就是成佛,〈性〉就是明心见性。〈无二〉,没有二门,没有二路。悟后起修,成佛圆满。阿弥陀佛!明白自己是谁?自古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悲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行人迷悟之关键。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真心本来面目就是是一个东西随缘变现,明白了万法一念变现,事事处处时时提起观照,你我他都是自己哎!日常生活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转烦恼为菩提,转凡成圣,转凡夫的业报身为菩萨的愿身再来。成佛成凡夫命自我立。就在我们择法眼把握当下阿弥陀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24 09:45
《佛说 不讲第一义谛 非我弟子  》  第一义谛之法 非法华楞严如来藏大法而不可名之为第一义谛之法    万法都是一个本体 众生都是一个根基  哪有什么 大中小之分   生生世世轮回中各自的因缘不一样  各自的执著不一样   就形成了各自顽固的法执   众生都是自以为是 总认为自己修持的法最好最究竟 听不进去别人的劝  甚至连佛的话也怀疑 不信 诽谤  依然我行我素  佛明明在《楞严经》《法华经》把自己和十方一切佛一切的三藏十二部经和无量 恒沙妙理判为戏论法  判为戏论之粪  可修行人就是不闻不问  不听 不信   你说是你的事  我偏学 偏爱受持这些戏轮法  这些戏轮之粪 偏就跟你佛对着干  看你能把我咋  我不光自己受持修持 还要坚持弘扬宣传这些戏轮法 诸法戏论之粪 让别人也来 听 也来学 也来受持 弘扬宣传   看佛你能把我咋   佛 你不是在 《法华经》讲吗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余二则非真吗   佛你讲 十方佛土中只有一部《法华经》是真经   自古祖师大德也讲 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我就不听 不信 不读 不闻不问 不受持 成佛的《法华经》开悟的《楞严经》 看谁能把我咋      佛讲 此等众生  罪根深重  善根轻鲜  他就没有大的福报和功德  大我慢心作怪   怀疑 不信 诽谤 佛 诽谤法华经 诽谤怀疑 不信受持《法华经》的人的劝导   由于自己的邪知邪见和下劣心 依然坠落邪见酬林  未来必然堕落大火坑无有出期   阿弥陀佛 你误导自己是小  误导众生是大  以你不究竟  不能成就的法  使得众生听了以后产生误解和法执 不再接受学习究竟了义成佛的大法  生生世世不能脱离六道轮回  断送了自己和别人的法身慧命   佛讲  这个传不了义法的人就是邪师  你比强盗土匪杀人害命还要严重无量倍  你害了自己和他人无量世的法身慧命  你罪不可赦   所以佛讲  不讲第一义谛 非佛弟子   不管是谁  不能为人广为宣扬佛之正法    第一义谛了义大法 佛都不承认有你这样的弟子    你连做佛弟子的资格都没有   你还能成佛 了生死吗    修行人要自己反思一下 佛为什么要把话讲的这么绝呀     那还不是被你顽固的我执和法执逼的没有办法嘛   都怪你不听佛的话  怪谁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24 09:46
随喜功德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兹心非心    时间: 2016-12-25 08:07
善用其心,深知因果报应,分分己获!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09
    心无所住  随缘显现   随心应量   心外无法  法外无心  心觉妙明   明心见性   随心妙用  一心三藏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10
    忍辱,这是菩萨的基本功,在关键的时候叫「不行之行」——『忍』了,是最大的理睬,是菩萨以定力来加持周边的环境。我们面对任何的环境也要沉住气。忍之为德,持戒、苦行等法门所不能比。往往有些人热情有余但定力不足,你再怎么样勇猛精进、忠心耿耿,你被人所轻慢。这个『忍』,建立在「万法皆是我」的基础上。佛也不度无缘之人,不能以小失大。住忍辱地,它是依报随着正报转,它表现出来的气质就是『柔和善顺』。世间法叫作「有容乃大」,你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众生。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11
       所以四空天的天人、阿罗汉、辟支佛明白这种束缚,通过不同层次的修行来解脱。四空天的天人在一定的时空点也证得一个比较自在的灵体,但是由于他没有从根本上破除烦恼习气,所以在人天福报享尽以后还要往下界人天堕落;阿罗汉、辟支佛从根本上破除了三界见思烦恼,永远不落六道轮回,但是不敢从空出有,他把一切的泥巴瓦块还执着为无情;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11
       不管它以后呢,自己受苦。眼睛能看不能听,耳朵能听不能讲话,嘴巴能吃饭不能闻,鼻子能闻不能走路。本来一精之明样样通,十八般武艺样样全,被地水火风这四大、被眼耳鼻舌身意废掉武功,所以不得自在,叫「命浊」。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11
        明心见性乃至已证四果罗汉的菩萨,在破除了隔阴之谜,在现量的佛土,听什么法当下即证。这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现在通过听闻佛法真义,在见道位这个功德已经具足,但是必须在中阴身期间才能现前。仅仅有这么一点区别,但你现在就已经成就。圆顿大法只愁悟,不愁证。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只问你敢不敢相信?这是诸佛菩萨苦口婆心,千叮咛、万嘱咐。《法华经》反反复复开示教诫真实法义,我们要深信啊!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12
      诸佛如来语无虚妄!《法华经》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  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此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13
       真心本来面目就是是一个东西随缘变现,明白了万法一念变现,事事处处时时提起观照,你我他都是自己哎!日常生活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转烦恼为菩提,转凡成圣,转凡夫的业报身为菩萨的愿身再来。成佛成凡夫命自我立。就在我们择法眼把握当下。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13
      诸佛如来语无虚妄!《法华经》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  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此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14
       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今天的题目是“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佛教“徒”,徒就是僧。佛讲佛法,僧依着法来修行,再传给他人。可是僧人一定要持戒,不但僧人要持戒,就是俗人也应该持戒。不论僧人或俗人,若不持戒,那就是末法,所以说“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你若随便打妄语、杀生、邪淫、偷盗、饮酒,这都是犯了根本五戒,即是末法。就是有佛法在世,你不持戒,那从你自身起,就是末法。  “法赖僧传”,人才能传扬佛法,但一定要以“戒”为根本,所以戒是成佛的基础。基础就像造房子要先打地基,我们是在造佛这个房子的基础,必须要从持戒着手做起。各位特别注意!不要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不是不要,而是你根本就不要去做。不是人家告诉你,你才不做,而是自己本身就老老实实地严持这根本五戒。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14
        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你不能讲它是空,也不能讲它是有。如果讲真空“空”的话,万法从哪里来呢?如果讲妙有“有”的话,真心无生作何解 呢?所以你不能讲它空,也不能讲它有。但是,你也不能讲它不是空,也不能讲它不是有,它可以随缘现空现有。  比如我们的手(对应我们的真心本性),你不能讲我们的手就是拳头(拳头对应真空),如果手是拳的话,那它就不能变掌了;你也不能讲我们的手就是掌(手掌对应妙有),如果手是掌的话,那它就不能变拳了。事实上我们的手,它既可以变拳也可以变掌,在掌和拳的后边还有一个能现拳能现掌的手(这句话很重要)。真心本来面目如同我们的手是一个道理,所以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空非有的当下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这就是中道了义,就是圆融圆满圆通的如来藏性。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14
       遇到什么样的人,是业力的感召;如何去面对,是当下的心态。前者我们改变不了,主要是把握后者。内心如果是烦恼,别人的烦恼就会把它点燃;内心如果是智慧,别人的问题就引发不了自己的心头火这个火发出来,首先烧到的是自己。要修炼“不为别人的烦恼买单”的定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15
  《法华经》从正面以肯定的方式提出宇宙人生本体,《楞严经》从各个侧面,以‘肯定’与‘否定’交错进行,一点一滴一划,一字一句,由浅入深来阐述宇宙人生本体。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17
    心无所住  随缘显现   随心应量   心外无法  法外无心  心觉妙明   明心见性   随心妙用  一心三藏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17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25 10:18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