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常当勤供养,受持法华者。佛法无人讲,虽智莫能解。 [打印本页]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14 08:27
标题: 常当勤供养,受持法华者。佛法无人讲,虽智莫能解。
6:你拿到经文一看就懂,不需要人教。要达到这种智慧,唯一的条件:常当勤供养,受持法华者。佛法无人讲,虽智莫能解。你要供养老师,最好的供养就是听经闻法。你不亲近讲解《法华经》的法师,你不能成就前面这两种功德。其有欲疾得,一切种智慧,当受持是经,并供养持者:「一切种智慧」就是「一心三藏」,分别说为「一切智」与「道种智」。「一切智」,知道我们的心能现出万法,在性见相,在空见有,在「阿」见「弥陀」,这叫「一切智」,也叫「总相智」。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12-14 10:13
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顶礼恩师上印下广门清大法师!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妙法!荷担如来家业!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6-12-18 16:57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6-12-18 17:01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心光明    时间: 2016-12-18 17:07
一切智道种智从法化生
作者: 一心三藏-yxsz    时间: 2016-12-18 17:33
《妙法莲华经》,乃一切诸经之王,为一切如来秘密之藏,诚一切修行人速成之诀。
作者: 1426309653    时间: 2016-12-18 17:49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18 17:54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18 17:54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可以入道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18 17:55
       放下修行中的九种虚荣:                                      一、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一个人修行的成就; 二、放下诵读的经文,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修行境界的高低; 三、放下自以为是的修行经验。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恒河沙的数量一样多,你所体悟的,未必别人也一定要走。就算同样的路,因为走的人不同,感受也不会一样。不要急于去否定别人,证明自己; 四、放下别人与自己观点不同时的争执。无诤是真三昧,一个不能接受别人反对见解的人,永远跨越不了“我执”的屏障; 五、放下度人的的念头。别人若因自己的话而受益,功不在己,而是善缘成熟,他人有善根可以接受。好为人师者,必生大“我慢”; 六、放下所做的种种功德和好事。心无所住,一切都已过去。“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执着行善和功德,也是一种贪欲; 七、放下与大德法师结缘的“资本”。大德的智慧和成就,并不代表你自己的境界。光环是老师的,就算你借光沾了老师的名,如果自己不认真修行,仍是自欺欺人; 八、放下想让别人认可的心。有求皆苦,心若为外物所挂碍,就有恐怖担忧。不要事事都想让别人认可,凡事直心而行,尽心努力,无怨无悔,随缘自在; 九、放下修行。不要认为修行就高人一等,不要认为修行就占据了道德优势,你甚至连“修行”的念头都要放下。真正的修行是无修无证,没有“我”在修行,没有所修之“法”,也没有所得之“果”。外无人,内无我,中无法,平常心是道。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18 17:56
          《楞严经》说“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说成佛如大风吹微尘那么简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18 17:56
      若要觅佛, 直须见性。 ‘ 性’ 即是佛, 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 若不见性, 终日茫茫, 向外驰求, 觅佛元来不得。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6-12-18 17:57
         石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作者: 妙妙闻心    时间: 2016-12-18 19:06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作者: 法华弟子当来    时间: 2016-12-18 19:20
阿弥陀佛!!
作者: 宇宙万法一念心    时间: 2016-12-18 19:22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12-18 19:28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12-18 19:28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12-18 19:28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12-18 19:29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12-18 19:30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12-18 19:30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12-18 19:31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12-18 19:31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12-18 19:32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妙妙闻心    时间: 2016-12-18 19:32
「一切种智慧」就是「一心三藏」,分别说为「一切智」与「道种智」。「一切智」,知道我们的心能现出万法,在性见相,在空见有,在「阿」见「弥陀」,这叫「一切智」,也叫「总相智」。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12-18 19:32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平常人平常心    时间: 2016-12-18 19:32
顶礼妙法莲华经!
作者: 当应dying    时间: 2016-12-18 19:32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妙妙闻心    时间: 2016-12-18 19:32
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作者: 妙法莲华王    时间: 2016-12-18 19:47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枣庄妙音    时间: 2016-12-18 19:48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作者: 枣庄妙音    时间: 2016-12-18 19:49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作者: 成佛法华经妙    时间: 2016-12-18 19:59
若常怀感恩的心,若将心比心善待种种人事物,你就是菩萨行一切救赎。
作者: 成佛法华经妙    时间: 2016-12-18 19:59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妙莲华雨    时间: 2016-12-18 20:46
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作者: 小当宣    时间: 2016-12-18 20:51
读懂了法华经,才是真智慧,才能真正宁白佛在法华经中讲得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作者: 妙放A(一幽香)    时间: 2016-12-18 23:15
法华经》是叫众生究竟成佛,你明白了这个《法华经》,当下就成佛。一念真心变现万法,这是《法华经》的妙用,时间即是空间,即是万法,万法没有谁不是谁
作者: 法华经521    时间: 2017-4-30 21:18
我们今天讲《楞严经》,怎么又讲到《法华经》呢?告诉各位,《楞严经》就是《法华经》。这两部经,《法华经》为纲,《楞严经》为目,纲举目张,瞩目归纲。《法华经》从正面以肯定的方式提出宇宙人生本体,《楞严经》从各个侧面,以‘肯定’与‘否定’交错进行,一点一滴一划,一字一句,由浅入深来阐述宇宙人生本体。   所以我们讲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法华经》,“开悟的法华成佛的楞严”也是一样。不仅是我们娑婆世界以【法华楞严】为公认,在十方法界也都是以【法华、楞严】为公认。我们这次总讲、概讲,再具体到我们娑婆世界而言。佛在娑婆世界讲了三藏十二部经,最后归宗到法华、楞严。所以佛在《妙法莲华经》里讲啊,‘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不光是我娑婆世界,十方佛土都只有一部《法华经》,其他经都是方便说,乃至把他说为诸法戏论之粪,这在《妙法莲华经》第四品‘信解品’有佛的金口玉言。在《楞严经》第四卷,讲出十方如来,无量的妙法如恒河沙,只是戏论,唯有《楞严经》讲真实。    所以自古以来,人们说为‘石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讲到《楞严经》,可以讲是‘动天地泣鬼神’,听到《楞严经》以后,使人大开圆解,原来如此。我们真的把【法华楞严】听懂以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发出同样一句感慨,‘我过去修了几年、几十年都是白修了!我读了无量的经典,都是白读了’!因为这部经典,彻法源底把我们当人当下,以及我们所面对的周边环境,从人事环境、社会环境到自然环境全部说个透彻。    明了、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深信不疑的人,在《法华经》、《楞严经》,把他说为当下成佛,不需要等一下,坐在这里成佛!站在这里成佛!跪在这里成佛!不需要离开讲经堂,不需要离开板凳,更不需要等临死的时候,更、更、更不需要等什么来世来来世,没有那回事。这都是佛在《法华经》、《楞严经》金口玉言,也是诸佛菩萨异口同音。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