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阿龙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当本(心静如水
时间:
2016-12-6 10:27
标题:
阿龙的故事
在南天竺,有一个滨海的国家名叫私呵絜。当时邻近有个小国,因兵荒马乱,人民流离失所,其中有位老婆婆名叫阿龙,她一个人,飘泊来到私呵絜,不但没有住处,还有赖行乞过日子。
乞讨的生活,毕竟非长远之计,何况年纪也已老迈,于是当阿龙听说当地有一位大富长者,为人很慈祥,便前往长者家,恳切、谦卑地恳求他们的收留。
长者夫人端详着阿龙,问她说:“你是哪里人?没有其他亲人了吗?”
提到了亲人,阿龙便难过的哭了起来说:“我并非本国人,家乡因为兵灾,亲人有的被杀,有的不堪旅途劳累,都先后离我而去,剩下我孑然一身,靠着乞讨过日子。”说着说着,阿龙更加的悲伤。
看到阿龙这般模样,长者也感到怆然,说:“你快别哭了,就住下来吧!我们不会亏待你的。”
阿龙高兴地不断称谢:“我这把老骨头,也没什么可报答的,就请派个小差使让我做,我不怕劳苦,一定尽力而为。”
夫人笑道:“只要你不嫌弃,咱们也可算是一家人,快别客气。”
此后,阿龙便安心的住了下来,帮忙做些杂务。
有一天,阿龙奉主人之命,上街买日用品,就在远远的对街,看到了威仪端整的沙门们托着钵,缓缓地踱步而来。
沙门,使得阿龙回忆起从前自家的盛况。原来,阿龙的家,曾经也是小有局面的人,又是虔诚的佛教徒,经常设宴布施供养三宝。而今,竟然穷到想供养,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想着想着,阿龙暗自感伤的同时,恍惚地走近沙门群,等回过神来,她则忙着合掌问讯,这时,阿龙看到沙门们的钵里是空的,便问:“请问你们早起去托钵吗?是否得到供养了?”
沙门回礼说道:“早上入城托钵,一无所得,现在正要回去!”阿龙心里想着,真想供养他们,但自己了无所有!怎么办呢?
阿龙便说:“让我回去看看,能找到愿意供养的人,我立刻就回来;若没有办法,我也会告诉各位的。”沙门们感受到阿龙的诚心,慈悲应允之后,就一齐到附近树下端坐等候着。
于是阿龙很快的回到长者家,对夫人道:“夫人!我有急用,需要数千钱,我愿意卖身,终身当婢女,我们可以立个契约。”
夫人听了之后诧异的反问:“你在这儿吃穿不缺,要数千钱做何用途呢?”
阿龙腼腆的低下头说:“我私人有急用,不能说。”
夫人则慈蔼的笑一笑,命人拿钱给阿龙说:“拿去用吧!有钱时再还,我要契约做何用呢?”
阿龙拿着钱,又赶到城里,找了约六十几户的人家,把钱分别散发给他们,并告诉他们如何做。
接着,阿龙回到树下并告诉沙门们,城里有好多乡亲们,正等着供养他们。沙门们听了,便持着钵又折回城里。
过了几天,阿龙又奉主人之命上街去,刚好又遇到沙门们,沙门便叫住了阿龙说:“老婆婆,你究竟住在哪?怎么这几天我们走遍城内城外、大街小巷,都见不到你呢?”
阿龙起先还支吾其词,沙门们又问了一遍,阿龙只好从头到尾,将自己的身世与自愿卖身以作供养的始末,据实以告,沙门们听了,为之动容,称叹道:“施主!你真可说是尽信施啊!”
沙门们互相说道:“我们为了这五阴所积聚的色身而乞食,想不到,今日所乞的食物,竟是施主卖身所换来!我们该如何报答施主的恩惠呢?”
于是,众沙门商量的结果,决定大伙一齐在禅定上精进不懈,因为众沙门精诚感应,很快获得禅定,证得神通,神威震动私呵絜举国上下,全国的树木也都弯曲,状如跪拜。沙门们将证悟的功德,也都回向给施主。
私呵絜国的国王,对于国内特异的现象甚感惊讶,急忙召集群臣共同商议。对于这些祥瑞的感应,没有人说得出缘由,于是便派人四处查看。
不久,有人回报国王,说城门外,一群沙门聚集着,许多的人们虔诚的礼拜、供养沙门,而国内所有树木的瑞应,正是因此而来。
国王疑惑地问:“他们为什么要供养那些沙门呢?”这人便将所听到有关阿龙的事,一五一十全报告给国王听。国王听了,便下令召阿龙入宫来。
阿龙见到国王派来的侍卫,心中畏惧,只怕有横祸临头,便战战兢兢的告诉侍卫:“我已经卖身给长者夫人了,并非自由之身。恐怕不能跟你们去。”侍卫只得回宫报告国王,国王说:“就连夫人一并带来!”
于是,夫人和阿龙在侍卫的引导下进到了王宫,国王问阿龙供养沙门的缘由,阿龙便将虔诚供养沙门的始末又再细说了一遍。
国王聆听完之后,感叹的说道:“我贵为一国之王,何等的富有,竟全然不知道尊敬三宝、供养沙门,真是不如这位老婆婆呀!老婆婆实堪当我的老师!”
国王于是下令:“尊阿龙为师,即刻命婇女们带阿龙去沐浴更衣,坐于师位。”国王更下令礼请沙门入宫,为国王受戒为优婆塞,阿龙和婇女们两万余人,受戒为优婆夷,举国上下皆发无上道心。
典故摘自:《杂譬喻经.卷一》
“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唯有真诚心可以感动万物。典故中,老婆婆真心地虔诚供养,感动了沙门们发起精进用功的求道心,因而证得神通,使举国出现瑞相;也因此感动了国王及百姓得以敬信三宝,甚至皈依三宝,成为护法护教的佛弟子,足见真诚的可贵。我们也当学习以真诚心待人处事。
作者:
松原当慧
时间:
2016-12-6 10:47
这个法可重要
作者:
当本(心静如水
时间:
2016-12-16 20:14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本(心静如水
时间:
2016-12-16 20:15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一心三藏-yxsz
时间:
2016-12-16 22:17
佛法宗门,八大次第。人、天、声、缘、藏、通、别、圆。圆教之前,为七方便,皆须悟后起修,解行并重。唯是圆教,无修无证,即悟即修即证,不立阶梯,一步登天。而圆教的代表作即是《法华经》。是故,自古以来,千佛万圣,众口一词“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16 22:18
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子,有一次和朋友在桥上看水里的鱼,庄子讲这个鱼真快乐,那个人就问庄子:「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乐啊?」庄子反过来问:「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就不知道鱼快乐?」凡夫的习气总是好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即使你证到二十八层天的智慧,即使你证到阿罗汉辟支佛的智慧,你都不能观照猜测菩萨的智慧。天人都有五种神通,阿罗汉、辟支佛有六种神通啊,他们的天眼其实是肉眼,阿罗汉、辟支佛连自己的四肢头目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可是大乘菩萨知道,所以大乘人肉眼当下即是佛眼。它不是讲天眼,也不是讲法眼,也不是讲慧眼,当下即是佛眼。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16 22:18
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12-16 22:18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16 22:18
天人都有五种神通,阿罗汉、辟支佛有六种神通啊,他们的天眼其实是肉眼,阿罗汉、辟支佛连自己的四肢头目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可是大乘菩萨知道,所以大乘人肉眼当下即是佛眼。它不是讲天眼,也不是讲法眼,也不是讲慧眼,当下即是佛眼。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12-16 22:18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12-16 22:19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16 22:19
生生世世发愿受持法华经楞严经如来藏妙法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12-16 22:19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6-12-16 22:20
随喜阿龙大菩萨现身说法的功德感恩一切阿弥陀佛
作者:
猫咪
时间:
2016-12-16 22:24
阿弥陀佛!
作者:
当佛
时间:
2016-12-16 22:24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当佛
时间:
2016-12-16 22:24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猫咪
时间:
2016-12-16 22:24
阿弥陀佛!
作者:
wx_c9G21Q3F
时间:
2016-12-16 22:25
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
作者:
wx_c9G21Q3F
时间:
2016-12-16 22:25
南无大佛首楞严经
作者:
wx_c9G21Q3F
时间:
2016-12-16 22:26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wx_c9G21Q3F
时间:
2016-12-16 22:26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wx_c9G21Q3F
时间:
2016-12-16 22:27
南无法华经中一切诸佛
作者:
当本(心静如水
时间:
2016-12-18 18:27
阿弥陀佛!
作者:
平常人平常心
时间:
2016-12-18 20:25
这个故事真好!顶礼随喜老婆婆!向老婆婆学习!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