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楞严一笑》:无我之境超越生死
[打印本页]
作者:
63361940
时间:
2015-2-26 10:29
标题:
《楞严一笑》:无我之境超越生死
fbae6882c741c12.jpg
(28.06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26 10:29 上传
青海湖畔,天涯目送归鸿去。(图片来源:北海禅院)
明贤法师:梅花雪月交光处一则“无我”的公案
《楞严一笑》由法常禅师谱写,这首词是他临终时描述生命境界的最后一个作品。他说完这首词之后,弟子在旁记了下来,说完他盘起腿子、端身正坐,停止气息,进入了涅槃。
“此事楞严尝露布”,我们心田和世界、证悟的事情在《楞严经》里清楚直接地做了说明。梅花雪月交相辉映,光彩交锋、生命交并。梅花雪月交光的地方,是你生命之光交汇的地方,也是《宝积经》所说的母子光明相会,本来光明和后来的增上光明相遇。
我们淡然地轻轻一笑,寥寥空却了万古的哀愁,也空却了万古的历史、人事纷争,一切都空掉了。武侠小说里说“沧海一声笑”,那只是笑那些江湖往事,这里的一声笑,却是要笑空万古的人事成毁。
“风瓯语”,微风正在宣说着正法的语言。“迥然银汉横天宇”,我们看深夜时候北海禅院的满天星,这满天星你一旦看见了,一定终生都不会忘记,漫漫银汉横在天际,这是我们要去了解的世界。原来这个世界横空万古、流传无尽,虽然无常,但也有它精彩独到的存在,就像佛教所说的金刚不坏的如来藏一样。
“蝶梦南华方栩栩”,就像庄生梦蝶一样,《南华经》里所说的那样超然大化的境界。这样超然的境界,谁能够像丰干禅师那样跨上虎背去享受?我们知道老子主张观复,庄子主张观化。观复是不太承认甚至根本不提世间万物,而观化则会提世间万物。以大化为宗旨,庄生的梦蝶与老子的观复,都是人生境界被提升后的贤圣境界。虽然这些境界不是佛法里特有的,但它一定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所追求的。我们看见外物之后,一定还有另外的一番追求,就是观化万物。
能够看见万物,从欢喜到烦恼;化尽万物,则从烦恼到欢喜。这是我们先前所说的“看颜色必成烦恼,用颜色你是画家”。你看风景,先欢喜后烦恼,用风景,你就是画中人,一定能得到解脱。就像禅宗境界诗所说“添个头陀坐石边”,把自己画到境界里,你的境界就提升了。
“而今忘却来时路”,是用艺术手法描述我们已经空去了来或去的生命轨迹后的一番受用。我们不是在追求、研究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吗?在彻底解决以后,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的来路和去路都已经被忘掉了。憨山大师说“不读《春秋》,不能涉世”,不能涉足世间事,是一个无知的人;“不读老庄,不能忘世”,不能忘掉这个世间;“不参禅,不能出世”。这里的“忘”与老庄的“忘世”还不一样,这里的“忘”是忘掉自己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来路和去路,这两条路竟然可以被忘去、被空去。
“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这是一桩自己要离开大众的公案,里面没有悲悲切切,他的文字描述的是我们正在送走悲苦,这是一个无我的境界,就像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所谈的境界问题一样。既然有诗词,就一定要有境界;没有境界,所有的描述都会十分混乱。境界有有为之境,有无为之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显然这里从头到尾整篇都是无我之境。
为什么中国文化重视无我之境呢?显然这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宗教智慧。如果说在佛教形成之前,中国文化就是超越生死的,那么传统文化中本来和佛法相默契的求道智慧,则在这首词里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楞严一笑
词:法常和尚 曲:明至居士
此事楞严尝露布 梅花雪月交光处
一笑寥寥空万古 风瓯语 迥然银汉横天宇
一笑寥寥空万古 风瓯语 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 珽珽谁跨丰干虎
而今忘却来时路 江山暮 天涯目送飞鸿去
而今忘却来时路 江山暮 天涯目送飞鸿去
作者:
一心三藏-yxsz
时间:
2016-6-17 21:10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zfluo123
时间:
2016-6-17 21:11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作者:
zfluo123
时间:
2016-6-17 21:11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作者:
zfluo123
时间:
2016-6-17 21:12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作者:
非凡(_y30in
时间:
2016-6-17 21:23
能够看见万物,从欢喜到烦恼;化尽万物,则从烦恼到欢喜。
作者:
非凡(_y30in
时间:
2016-6-17 21:23
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作者:
法水杜方
时间:
2016-6-17 21:23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wx_c6THtGvt
时间:
2016-6-17 21:24
阿弥陀佛!
作者:
法水杜方
时间:
2016-6-17 21:24
顶礼佛法僧三宝,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阿弥陀佛1963
时间:
2016-6-17 21:27
阿弥陀佛!
作者:
法水杜方
时间:
2016-6-17 21:31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法水杜方
时间:
2016-6-17 21:31
顶礼佛法僧三宝,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妙妙闻心
时间:
2016-6-17 21:37
找不到他外的我,也找不他外的我,什么是我?什么不是我?明明了了,无我即我,,,
作者:
妙妙闻心
时间:
2016-6-17 21:37
我外的他,,,,,,,,,
作者:
法华经521
时间:
2016-6-17 21:49
明白法华经 如来藏的菩萨 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什么体会呢 当自己有烦恼时 就明白就是自己 很欢喜 当想发脾气的时候 就对着这个想发脾气的妄念想 都是我啊 我好喜欢你 因为你就是我啊 就不知不觉 就发不起脾气来了 为什么 心量大开了 烦恼就淡化了 心量小被烦恼所困。心量大 转境为菩提 好比一个大海 放一粒毒药 喝下去 不会死。为什么 因为淡化了 一个小杯子水 放一粒毒药就毒死了 是不是啊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17 22:03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17 22:04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17 22:04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