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是帮助孩子还是过度参与?
[打印本页]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11-19 23:35
标题:
是帮助孩子还是过度参与?
是帮助孩子还是过度参与?
美国史丹佛大学前新生事务主任茱莉莱考海姆(JulieLythcott-Haims)提醒家长:帮助孩子成功,只是短效的,长久下去,只会剥夺他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好的能力。
“今天的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一团乱。”茱莉莱考海姆在新书“如何养育独立的成人”说:“太多家长以为,如果他们不处处参与孩子的生活,孩子就无法成功。”
当代家长喜欢标榜“最大参与、最少干涉”,但是参与和干涉之间的界线,如此模糊。过多的参与变成干涉,最后变成一场灾难。
帮助孩子达到的“完美”,家长自己做得到吗?
我们希望孩子上“对”的学校;不但要上“对”的学校,还要上“对”的课;不但要是上“对”的课,还要拿到“对”的成绩;不但要拿到“对”的成绩,还要赢得“对”的奖。在教室外面,要参加“对”的社团;不但要参加“对”的社团,还要自己创立一个“对”社团,因为那有利申请大学。谁来决定什么是“对”的?当然是家长,不是小孩。
当代多数家长要求孩子表现完美的程度,是家长自己永远做不到的。而为了“帮助”孩子达到我们心目中的完美,我们积极“参与”他们生活中的每件小事,我们不惜与老师争辩,我们鞭策孩子,像驯兽师训练狮子那样:“再跳高一点、再跳高一点!”
在我们的精心安排下,孩子没有能自己安排的时间。他们的时间被我们精心安排好了,上学、放学、课外活动。我们回到家,问他们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功课做完了吗?”孩子从我们的眼神中看到,只因功课做完了,只因成绩考得好,所以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当家长尽全力帮助、参与、乃至干涉孩子,释出的讯息是:“孩子,如果我不参与,不帮你做这些事,你就不能成功。”我们夺去了孩子脑海中那个“我也能做得好”的小想法。即使我们能够“帮助”孩子取得短暂的成功:考得更高的分数、申请到更好的学校,但长久下去,我们剥夺了他们成功与快乐的能力。
听起来很讽刺,我们为孩子做这么多,难道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成功与快乐吗?
我们应该要给孩子的只有两样东西:爱和做家事的机会
哈佛大学长期研究显示,在专业上的成功,奠基于动手的能力。孩子越早开始练习行动的能力,越好。如果孩提时代,他们在家里没有机会练习动手照顾自己的生活,有朝一日当他们步入职场,他们仍然没有动手的能力。
同一研究指出,幸福的关键是爱,爱人与被爱。从小被无条件爱着的孩子,才能学会自爱,才能学会爱人。每天回到家,我们都应该关掉手机,看着孩子的眼睛,像他刚出生时那样充满爱意的看着他,然后问他:“我的孩子,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我们爱他,不是因为他成绩好,不是因为他事业成功,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
孩子是野地里的幼苗,不是温室里的盆栽。他们应该自由自在地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没有铁丝绕在他们的茎上。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11-20 20:54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11-20 20:54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11-20 20:55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般若智慧☆
时间:
2016-11-20 20:55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