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春节送吉祥:闻听受持《法华经》,现世得福,生安乐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悦东来    时间: 2015-2-19 22:50
标题: 春节送吉祥:闻听受持《法华经》,现世得福,生安乐世界
(一)、得六根清净等殊胜功德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依此品所讲,受持《法华经》者,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诸种殊胜功德。经文比较长,请阅读原经文。

(二)、劝一人听《法华经》殊胜果报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是人功德转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利根智慧,百千万世终不喑哑,口气不臭;舌常无病;口亦无病;齿不垢黑,不黄不疏,亦不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粗涩,不疮胗,亦不缺坏,亦不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无诸可恶;鼻不匾[匚+虎],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狭长,亦不曲,无有一切不可喜相。唇、舌、牙、齿悉皆严好,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见佛闻法,信受教诲。

(三)、闻《法华经》不受女身、灭一切病一切苦恼、生安乐世界(极乐世界)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若书是经卷,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幡盖、衣服,种种之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瞻卜油灯、须曼那油灯、波罗罗油灯、婆利师迦油灯、那婆摩利油灯供养,所得功德亦复无量。

  “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者,亦得无量无边功德。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是时诸佛遥共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火不能烧,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说不能令尽。汝今已能破诸魔贼,坏生死军,诸余怨敌皆悉摧灭。善男子,百千诸佛以神通力共守护汝。于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无如汝者,唯除如来。其诸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智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

    “宿王华,此菩萨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随喜赞善者,是人现世,口中常出青莲华香,身毛孔中常出牛头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说。是故,宿王华,以此药王菩萨本事品,嘱累于汝。我灭度后,后五百岁中,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恶魔、魔民、诸天、龙、夜叉、鸠茶等得其便也。宿王华,汝当以神通之力守护是经。所以者何?此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宿王华,汝若见有受持是经者,应以青莲华盛满末香供散其上。散已,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当取草坐于道场破诸魔军,当吹法螺,击大法鼓,度脱一切众生老病死海。是故求佛道者,见有受持是经典人,应当如是生恭敬心。’”

  说是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八万四千菩萨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多宝如来于宝塔中,赞宿王华菩萨言:“善哉!善哉!宿王华,汝成就不可思议功德,乃能问释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无量一切众生。”

(四)、持《法华经》现世即得福报、诽谤者现世得恶报,出诵经者过恶得白癞病、轻笑者世世得恶报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普贤,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若有人见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应作是念:‘此人不久当诣道场,破诸魔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轮,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当坐天人大众中师子法座上。’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卧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若有人轻毁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终无所获。’如是罪报当世世无眼。若有供养赞叹之者,当于今世得现果报。若复见受持是经者,出其过恶,若实若不实,此人现世得白癞病。若有轻笑之者,当世世牙齿疏缺,丑唇平鼻,手脚缭戾,眼目角睐,身体臭秽,恶疮、脓血、水腹、短气诸恶重病。是故,普贤,若见受持是经典者,当起远迎当如敬佛。”

说是普贤劝发品时,恒河沙等无量无边菩萨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诸菩萨具普贤道。

《妙法莲华经》视频讲法 :http://url.cn/CvvnzP

《妙法莲华经》在线阅读链接http://www.hhfg.org/fjyj/f118.html


视频: 法华经3D动画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5MzQzNTE2.html



作者: 回归自性    时间: 2015-2-20 18:56
{:soso_e183:}{:soso_e163:}
作者: 李萍    时间: 2017-2-27 16:53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7-2-27 22:49
        1、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
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

先说「开示三乘法」中有没有大乘法呀?有。但那种大乘法叫「不了义大乘」,是「权教大乘」。所以讲来讲去,佛强调了一切诸佛「皆说一乘道」,都是为了最后归宗于「一乘道」。这个「一乘道」也叫大乘,但是叫「实教大乘」,也叫「了义大乘」。一般地,《法华经》《楞严经》《涅槃经》《无量义经》被说为圆教一乘大法——《无量义经》是《法华经》的前方便;《大涅槃经》是《法华经》的后方便;《楞严经》呢,是为《法华经》鸣锣开道,投石问路。

作者: 一心三藏-yxsz    时间: 2017-2-28 09:24
        6、是故说一乘:这个「一乘」法把人、天、声、缘、藏、通、别、四圣六凡、有情无情一切法,归于一个念,这叫圆教「一乘」法。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是进一步解释「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法住」跟「法位」从意义上来讲大同小异,都是讲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特征,即「心无所住而无所不住」,叫「法住」。心无所住是不是讲「离一切相」?而无所不住是不是讲「即一切法」呀?「不住」是专门破我们世间人的分别法,对待法,认为:它住在这里,就必然离开那里。所以讲「不住」,是不住一处;那讲「无所不住」呢,就是没有哪里它不住,这就是表「万法归一」——诸佛菩萨、天人鬼畜、泥巴瓦块都是我们一个念,一个真心。
作者: 妙莲xyw    时间: 2017-2-28 09:24
阿弥陀佛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2-28 10:04
“妙”在简单易成就  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寂而常照,周遍圆满、无所不包,妙明真心现一切万法,能现一切妙有之性质。自古以来,众口一词:“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圆教」代表作——《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从「非空非有」二门而入,但是这个「非空非有」是「遇有说空,遇空说有」。它把八大次第圆融为一体,叫『一心三藏』。     圆顿大法,听经闻法当下成就。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前提你能正信佛法,听懂了,深信不疑。妙不妙啊?诸佛都在赞叹《法华经》这个「如来藏」心地法门微妙。「微妙」就微妙在「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越是真理越简单;「微妙」就微妙在明白这个道理当下解脱、当下成佛。三世诸佛就是守护《妙法莲华经》,万法没有办法不称叹,因为万法都是一个「一心三藏」,都是一朵「妙莲华」。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2-28 10:07
“妙”在简单易成就  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寂而常照,周遍圆满、无所不包,妙明真心现一切万法,能现一切妙有之性质。自古以来,众口一词:“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圆教」代表作——《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从「非空非有」二门而入,但是这个「非空非有」是「遇有说空,遇空说有」。它把八大次第圆融为一体,叫『一心三藏』。     圆顿大法,听经闻法当下成就。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前提你能正信佛法,听懂了,深信不疑。妙不妙啊?诸佛都在赞叹《法华经》这个「如来藏」心地法门微妙。「微妙」就微妙在「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越是真理越简单;「微妙」就微妙在明白这个道理当下解脱、当下成佛。三世诸佛就是守护《妙法莲华经》,万法没有办法不称叹,因为万法都是一个「一心三藏」,都是一朵「妙莲华」。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7-2-28 12:57
     所谓藏者,莲花之根,名之为藕。中空外实,实内有孔。中空真心,内孔识心,外实相也。又中空阿也,内孔弥也,外实陀也。正合于楞严一心三藏之论,心经色空不二之理。此理揭示:十方三世、天地万法、有情无情、有相无相、有想无想、生住异灭、大小多少、红黄黑白、是非长短、森罗万象、千变万化,无非一人一念,随缘显现而已。如人在梦,梦境万千,只是梦人心现识变。        所谓诀者,明于此理,不劳修证,当下成就(分真佛),加功用行,成圆满佛。如莲华开放,不同他华。他华开华,先华后果,莲华开华,华果同时。先分真佛,后圆满佛。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7-2-28 15:11
受持《法华经》一句,生一念欢喜心,胜过以满虚空七宝供养诸佛菩萨 你现在在这里是不是当下供养十万亿佛啊?这都是佛金口玉言呐!「一念信解」也好,「一念信解」胜过无量劫修无量法门的功德的无量倍!是不是一念供养无量佛啊?受持《法华经》一句,生一念欢喜心,胜过以满虚空七宝供养诸佛菩萨阿罗汉。  《法华经》经云:诸善男子,于我灭后,谁能受持,读诵此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此经难持……读持此经,是真佛子,住淳善地。佛灭度后,能解其义,是诸天人,世间之眼。又云: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7-3-1 18:21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4:22
所谓“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识者,即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机谋权变,出神入化。  心者,即法身功德——性具真如,天然本具,原来如此。  所变所现,即化身功德——人文万法,竖穷三世,量周沙界。  既说为变,岂可唯一?十法界中,云吞雾绕,天堂地狱,同分别业,唯各自招。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也”。  既说为现,岂可不一?如来藏中,谁不是谁?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唯是一念。所谓“分别不妨无分别也”。  既说变现,则生何曾生?死何曾死?父何曾父?子何曾子?人何曾人?鬼何曾鬼?佛菩诸圣,六道正依,又何尝异?  彻法源底,了义终此。情无情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心变现而已!纵讲第二义谛,无量劫中,一切众生,都曾多生多世互为父母儿女至亲骨肉啊!  众生迷不自知,妄自执着,互不认亲,反相计较,乃至相害,故有轮转,枉受苦报!如人在梦,梦境万千,梦中人事,岂关他人,何关别事,无非梦人,一念变现!诸佛出世,良苦用心,无非劝导,迷蒙等辈,醒梦归真!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4:23
无始以来,每一个众生都是原始佛,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只因动了一念,有了一念生相无明。随之生相无明的后面就有了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从因上讲,业相无明是从果上讲,其实生相无明就是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离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最近。 真心本来面目因有这一念而出来亮相,随这一念无明妄想变现出十法界无量的森罗万象与千变万化各种境界。因为我们是初次亮相,没有经验,不知道能变与所变都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向内看,只知道对着外面的境界执着与用心,自己就在自己变现的十法界里与自己捉迷藏做游戏。时间长了,养成了习气,忘了回家的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再回到自己的真心本来面目。从此如来变成了如来藏(cang),如同自己的眼睛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眼睛,除非有人在旁边告诉你。所以我们自己不认识我们自己是谁,更不知道自己变现的一切万法就是自己,因此诸佛出世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一点,让你知道你是谁?你从哪来?万法是谁?你与十法界与众生的关系。而讲出这个道理的就是成佛的《法华经》与开悟的《楞严经》。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一念信解,蒙佛授记!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4:23
  真正的佛法:不是善,不是恶,是真实!是真相!!真相是什么?您本来是佛,不从修得,本来就是!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您明白了一心三藏,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即已脱离六道轮回!即已成为“分真即佛”!如是我闻---您“闻”了没有? 知妄即真,会相归性。生灭由心显,无住无不住!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4:23
【一心三藏】的法理是《法华》《楞严》的精华!真正明得此理,即是明心见性的菩萨!然后再悟后起修,可疾速成佛!正所谓文殊菩萨所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就是成佛。性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说,我们要成佛,必须从【悟门而入】!所以我们听经闻法非常重要!然后再广修六度万行,速成就佛道!阿弥陀佛! 《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释迦牟尼佛称之为“诸经之王”!所以我们要选择“真中真”,“王中王”的最究竟了义大法是关键前提!阿弥陀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4:24
一心变现出三个【如来藏】。三个如来藏没有哪个不是哪个如来藏。 宇宙万法有情无情有形无形,任何一法当下皆是三个如来藏。随捻一物即可说明。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一三不二。空如来藏乃一,不空如来藏无量。 大光明藏中谁非谁!一即无量,无量即一,无量即无量。都是同一心同一念之所变现,皆是同一本体,皆是一个自己。阿弥陀佛!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4:24
佛观三界,无异火宅,众生身处其中,不知不觉,不惊不惧,哪怕被火所烧,都不知何者是火?自以为一切都是自然,乐享其中。佛兴无缘之慈,同体大悲,而救拔斯难。为何?因为佛证万德,明了十法界万法无一不是万德齐备,无一不是佛,跟佛无二无别。但是众生在迷中不得受用,只能自享迷惑颠倒之报,《楞严经》说为“自心取自心”,明明都是自己的性德,非要分个天地人我大小,红黄黑白多少....其实,没有哪一法不是「如来藏」。即使我们迷惑,也是迷惑颠倒的如来,我们吃穿住行,动心起念,念念用的分别心、对待心、妄想心,无一不是真心,无一不是如来藏。所以,“人人份上本有弥陀,个个心中不无净土”。你知道了如来藏的道理,当下即受如来之果报。佛在早期传法,引导人们修行、修行,到他讲《法华经》之时,直接把前面所讲之法,说为“诸法戏论之粪”,那些“羊车、鹿车、牛车”也就是方便说说。今天的分享中,佛问,我的许小予大,是打妄语吗?你看,我们本有的“七宝大车”人人本有啊,万德俱足,回光即是,当下即是,无始以来,没有离开你半步。你还在心外求法吗?还有选择吗?彻法源底,一乘了义,你了了没有?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4:24
入佛知见: 当不明白生死的时候,人人都贪生怕死,当明白人从来没有死过,死的只是肉体的转化,而“灵魂”(第七识)从来没有死过,你会有从未有过的欢喜,这就是法喜,这就是解脱知见。 如果再深入一点,明白无量的第七识共一个第八识,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个不是哪个,你就是入菩萨的知见。 再深入一点,明白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的,如人在梦,梦里境界万千,无非一梦人心现识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入佛知见。三世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学佛从入佛知见开始,如果没有佛知佛见,所有的修都是心外求法,盲修瞎练,去佛远矣! 佛知之见就是《楞严经》说的“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4:25
为什么我们要修心? 因为心影响着我们所见到的世界,世界是你心灵的镜子。  所有外面的一切都是由心导演出的,心中的一切就是外面的一切,外面的一切反应了我们心中的一切。  每个人所见到的世界,其实只是他内心的反映;  心是主人,所有的外现境界都来自心的演绎。  心开朗时,遇见的人仿佛都友善亲切; 心烦躁时,遇见的人仿佛都面目可憎。  心快乐时,见到的是一个欢快的世界; 心仇恨时,见到的是一个斗争的世界; 心忧伤时,见到的是一个悲剧的世界。  心染污时,苦恼便会如影随形; 心烦恼时,处处遇见都是障碍。  心迷失了,就受苦受难! 心找到了,就幸福圆满!  心虽然咫尺相依,但却已经迷失了无量生世。  所以想要寻找快乐,首先必须找对方向;  想要得到解脱,就要找准目标,那就是自己的心。 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顶礼大佛顶首楞严经!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4:25
《大乘妙法莲华经》原文:“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如果从第一义谛来讲,怎么叫「如来使」?受持《法华经》的人以如来之理,做如来之教,行如来之行,使得众生成如来,是不是做「如来使」?这也是「开权显实」。除了「如」还是「如」,大家皆从「如」而来。 如来所遣,行如来事:受持《法华经》的人是佛派来的,是来代佛教化众生的。 受持《法华经》的菩萨是菩萨中的菩萨,这是在〈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十个比喻里佛的金口玉言。这个不能含糊的,在其它任何一部经典没有这种说法。这种方便说是不是很殊胜呢?那么归入第一义谛说法,「开权显实」,受持《法华经》、讲解《法华经》是不是就是《法华经》呢?是不是就是我们的法身真实智慧?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4:26
懂得了无分别, 之后, 不是不能分别 关键是  要能‘’不住分别‘’。  就好像, 其实我们都知道娑婆世界是一场梦, 然后呢?就什么也不做了吗? 不是,知道是梦的当下, 这场梦就是真的。 所以我们要 大做梦中佛事。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6:49
《楞严经》从前面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八还辨见,无非告诉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和成就涅槃的根本,再到第三卷讲的四科七大,一一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简单说,不懂楞严大定,以致轮回;懂得楞严大定,必取涅槃。道理非常简单。  再到《楞严经》的中间几卷内容,详细讲解「一念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由此产生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是整部《楞严经》的重中之重。  那么,狂心顿歇,则三缘断,歇即菩提。如来开示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一是以因同果,二是从根解结。  后文殊菩萨受佛敕命,从二十五圣圆通法门中,独选观音耳根圆通法门——这是从根本起修、全性起修、速得菩提的第一法门,初机众生必须按照这个法门来修,才能成就。反反复复就是讲这个自性本定,也是一切三昧之王。  再到《楞严经》后半部分,讲如何修如何证以及五十种阴魔,仍然是以戒助定、以慧助定而已。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6:50
什么样的人是真佛子?  《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若人说法, 令千万亿, 无量无数, 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 具六神通, 虽有是益,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能奉持,  如斯经典, 是则为难。  我为佛道, 于无量土, 从始至今、 广说诸经,  而于其中, 此经第一。 若有能持, 则持佛身。  诸善男子, 于我灭后, 谁能受持、 读诵此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此经难持, 若暂持者,  我则欢喜, 诸佛亦然, 如是之人, 诸佛所叹。  是则勇猛, 是则精进, 是名持戒、 行头陀者,  则为疾得, 无上佛道。 能于来世,读持此经, 是真佛子。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6:50
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佛说: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产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观点产生了过去、未来,产生了好、坏、顺、逆,人一直活在企盼与欲望中。当小我消失变成无我时,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佛说: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佛说: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6:51
         《楞严经》讲的『旋妄归真』,归到一个自性,得到平等自在清净心。一切的烦恼自然而然转为菩提,就是一种调整心态。         法就是心,心就是法。一切天地万法都是我的心所显现的,都是我自己。所以“会万物归己者,其为圣人乎?”一切都是我,一切都是佛。无一不是佛。因为都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自然显现,明白道理就随缘自在。        『如来藏』这个法门,时时事事处处,使我们这个生灭心与十法界一切的万法,通过『一心三藏』来道交感应。怎么样道交感应呢?每一个念都是『一心三藏』。十法界任何一法,法法皆是『一心三藏』。我们这一个心上念念都是十法界,明白了天地万法当下一念所现,即回归清净的真如本性,万法圆满为一体。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6:51
佛观三界,无异火宅,众生身处其中,不知不觉,不惊不惧,哪怕被火所烧,都不知何者是火?自以为一切都是自然,乐享其中。佛兴无缘之慈,同体大悲,而救拔斯难。为何?因为佛证万德,明了十法界万法无一不是万德齐备,无一不是佛,跟佛无二无别。但是众生在迷中不得受用,只能自享迷惑颠倒之报,《楞严经》说为“自心取自心”,明明都是自己的性德,非要分个天地人我大小,红黄黑白多少....其实,没有哪一法不是「如来藏」。即使我们迷惑,也是迷惑颠倒的如来,我们吃穿住行,动心起念,念念用的分别心、对待心、妄想心,无一不是真心,无一不是如来藏。所以,“人人份上本有弥陀,个个心中不无净土”。你知道了如来藏的道理,当下即受如来之果报。佛在早期传法,引导人们修行、修行,到他讲《法华经》之时,直接把前面所讲之法,说为“诸法戏论之粪”,那些“羊车、鹿车、牛车”也就是方便说说。今天的分享中,佛问,我的许小予大,是打妄语吗?你看,我们本有的“七宝大车”人人本有啊,万德俱足,回光即是,当下即是,无始以来,没有离开你半步。你还在心外求法吗?还有选择吗?彻法源底,一乘了义,你了了没有?
作者: 上善若水zcr    时间: 2017-3-9 16:51
《破楞严三关》 印广法师著  隋朝智者大师高徒灌顶又号慈云,问难楞严三关,流传千年,今当破之 。   【第一关】谓真精妙元性净明心,不知如何注释? 真不可见,直以智知。舒拳为掌,见掌为妄,悟拳为真。 精彻源底,回光即达。灯光为陀,灯键为弥,灯电为阿。 妙融三藏,万法一体。如人在梦,梦境万千,实系梦人,心现识变。梦中之人,空如来藏,梦中之境,不空藏也。梦人即境,空即不空。梦境即人,不空即空。大光明藏,谁之是谁 ?谁又非谁? 元则本然,法尔如是。凡夫成佛,不从修得。不修不得,即悟即得。 性即真。 净即精。 明即妙。 心即元。 用词不同,其义是一。  【第二关】谓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为是何义? 三者三世,过现未来。 四者四方,空间总言。每世四方,每方三世,是为宛转。 十者纵横,纵贯三世,横遍沙界。 二者不二,真妄相即,即一即二。 流变在心,智慧妙用。 三叠在相,法报化身。 一十百千,说尽万法,无非一心 ,无非三叠。  【第三关】谓二十五门,佛无优劣,文殊何独,只取观音? 佛已归元,故无优劣。文殊前提,正是归元,悟后进修,方便多门。是以二说,异口同音。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