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心经最后一句咒语的真意! [打印本页]

作者: 63361940    时间: 2015-2-5 09:40
标题: 心经最后一句咒语的真意!











以般若剑突破我们对世间的概念化的见解之后,我们发现空性或无性,其中全无二元对立,亦无概念化。关于此一问题,最著名的佛陀法教见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趣的是佛陀在此经中简直未发一言,只在经末说声:善哉!善哉!笑了一笑而已。佛制造出一种情况:由别人来讲空性的法教,自己则不做实际发言人。佛没有灌输法教,但制造了能引起说法的情况,使弟子们得到鼓励而去发现空性、证得空性。说法的方式有十二种,此为其中之一。

《心经》讲到象征慈悲与方便的观音菩萨,以及象征般若或智慧的舍利子。此经的藏文译本和日文译本,皆与梵文原本有所不同,但都指明是般若大力迫使观音悟得空性的。悟空之后,观音便跟具有科学头脑、求知一丝不苟的舍利子交谈。佛陀的法教被放在舍利子的显微镜下,也就是说,这些法教不是靠盲目信仰来接受的,而是要经过检查、实行、试验、证明。

观音说:“舍利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我们无须细述他们的对谈,但我们可以仔细看看为《心经》主旨的这句讲空与色的话。是故,我们应该对“色”这个名词的意义有非常清楚和正确的了解。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色”是尚未被我们概念化的实相。它是“当下事物”的原状,是各种情况中都有的亮丽、鲜活、动人、曲折、优美等素质。“色”可以是一片从树上落在河面的枫叶,也可以是满月之光、街道旁的排水沟或垃圾堆。这些都是“实相”,而且就某种意义而言,全是一样:它们都是色,都是物,都只是实相。对它们的评估,只是后来在我们心里制造出来的。如果我们真正如实去看它们,它们就只是“色”。

所以色即是空。但是空无什么?空无我们的偏见,空无我们的判断。如果我们不评估落在河面的枫叶和纽约的垃圾堆,不把它们分为对立的两类,那么它们就如实在那儿,体现本来面目。它们空无偏见。它们就是它们,当然如此!垃圾就是垃圾,枫叶就是枫叶,“是什么”就“是什么”。如果我们在观色时,不把我们个人的看法加在色上,那么色即是空。

但空亦是色。这种说法简直无法无天。我们原以为自己已经把一切都弄得整整齐齐;我们原以为偏见一除即得见一切“一味”。一幅美丽的图画于焉形成:我们所看到的,无论好坏,无不是好。好得很而且很顺利。但接下来是空亦是色。所以我们又得重新斟酌了。枫叶之空亦是色,它并非真空;垃圾堆之空也是色。想要把这些东西看做空的那种企图,也同时给它们覆上了概念,色又回来了。认为概念一除,无非实相,这种结论很容易下;但这种看法可能是一种逃避,另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我们必须实际上如实体会事物,体会垃圾堆的堆性、枫叶的叶性、事物的“如是性(isness)”。我们必须正确地体会它们,不是只给它们覆上空性的面纱。光是覆上面纱,一点用也没有。我们必须看出当下事物的“如是性”,完全如实看出事物未经加工的本性。如是观世间,即是正观。因此,我们首先要除去我们所有的严重偏见,然后再连“空”这类难解的字眼儿也都除去。让我们空无所着,完全跟实相打成一片。

最后,我们得到的结论是:色就是色,空就是空,这一点在经中被形容为看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色为一不可分。我们看出寻找人生之美或哲学上的意义,只是为我们自己找个藉口,说事物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坏。事实上,事物就是像我们所想的那么坏!色就是色,空就是空,事物就是事物;我们无须力图以某种深奥的眼光去看它们。我们终于落实;我们如实去看事物。这不是说我们得到了启示,看见了有着大天使、小天使和美妙音乐的神秘幻象;而是说我们看到事物的实相,看到事物的本质。所以这里所讲的空性,是全无任何概念或滤网,甚至连概念化的“色即是空”和“空即是色”都没有。关键在于直接去看世间而不希求“高等”意识、意义或玄奥。那是直截了当地去看事物的本来面目。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我们可能会问,此一法教如何用于日常生活?有个故事说,佛首次讲空性时,有些闻法的阿罗汉,因受不了此一法教的冲击,以致心脏麻痹而死。这些阿罗汉皆已证得空定,但他们仍住于空。只要他们还有所住,就有所证与能证。空性之理,讲无所住,不分彼此,不挂在任何地方。

我们若如实去看事物,便无须进一步解释它们或分析它们;我们不必把修道经验或哲学思想加在事物上,以求了解它们。一位有名的禅师曾说:“我吃就是吃,睡就是睡。”你做什么,就全心全意做什么。能如此,即是仙——如实之人,从不分别彼此的率真之人。他如实做事,直来直往。他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佛陀有时也被称为大仙,他不是力求如实,而是在他那敞开的境界里自然如实。

那么关于识或实相,我们能说什么呢?既然没有认知识或认知实相者,有“物”或有“色”的观念即是虚妄;没有实相,没有认知实相者,也没有从认知实相而产生的思想。对识和实相之存在的认知一无,情况便清晰如实的出现。没有观者,亦无知者。实相如实存在,此即“空性”之义。有此慧见,那将我们与世间分开的观者就没了。

那么误信有“我”及其整个不正常的过程是怎样开始的?根据中观者的说法,大致是:一看到色,在不言而喻的理解形式方面,当下起了迷恋和犹豫的反应。这种反应几乎是与看到同时,只需刹那即起。我们一认知所见为何,下一反应便是为其命名,概念也就当然随名而至。我们想把所见概念化,这就是说此时我们已不再能如实去看事物。
我们已制造出一种填料、滤网或面纱,放在自己与所见之间。我们在禅修中及禅修后之所以不能保持不断的觉知,原因在此。此一面纱让我们离开全面的觉知和禅修的境界,因为我们一再不能如实去看事物。我们觉得不能不命名、解释、推想,致使我们更加远离直接、正确的认知。因此,空性不仅是觉知我们为何,以及我们和某件东西的关系怎样;空性是明,它超越概念的填料和多余的惑乱,让你不再迷恋所见之物,也不再充当能见之人。那是彼此俱无。所剩下的是敞开的空间,其中全无有彼有此的二分法。此即中道或中观之义。

若不先努力通过持戒和修法的窄道,便不能证得空性。修法在开始时不能没有,但到了某一阶段便须渐退。从究竟的观点来看,整个学习与修行的过程,都是多余的。我们可以一眼看出无我。但我们不能接受这么简单的事实。换言之,我们必须学习去掉所学。整个过程就是除“我”的过程。我们以学习处理不正常的思想和情绪为始,然后经由了解空性或敞开性而除去错误的概念,此即空性的证得。“空性”的梵语是“舜若多(shunyata)”,字面的意思就是“空”、“空性”、“空间”,空无任何概念化的心态。龙树在其所著《中观论》中说:“正如日光破除黑暗,大智者已降伏其心之恶习。他既不见心,亦不见心念。”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心经》的结尾是〈大明咒〉或真言。藏文本说:“故知般若波罗蜜多咒是深智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是除诸苦咒,应知其为真,因其无虚假。”此真言的效能,不是出于某种想像的咒语神力,而是出于咒语的意义。有趣的是,在讨论过空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之后,《心经》接着又讨论明咒。它从禅定境界讲起,最后讲真言或咒语。这是因为我们在开始时必须对自己的了解产生信心,清除一切概念;所有断见、常见等信仰,都必须予以突破和超越。当你完全暴露、脱光衣服、摘下面具、浑身赤裸、彻底敞开时,你就在那一刻得真言之力了。当基本的、绝对的、终极的伪善被揭穿之后,你才真能开始看到光明之宝:敞开、放下、舍弃等所具活泼有力的素质。

这里所说的舍弃,不只是抛弃,而是在抛弃一切之后,我们发觉心安住后所具活泼有力的素质。这种心安不是软弱的心安、软弱的敞开,而是具有坚强的特性、无敌的素质、坚定的素质,因为它不容许有伪善的缺陷。它是在各方面完全心安,所以连些微容许怀疑和伪善的黑暗角落都没有。完全敞开就是完全胜利,因为我们无畏,我们根本不想自卫。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大明咒。
或许在你的预料中,此咒不应说:“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而应说与空性有关之事,如:“舜若多,摩诃舜若多”之类。但它却说“揭谛谛……”——“去了,去了,去彼岸了,全部去彼岸了”。这比说“舜若多”有力得多,因为“舜若多”(空性)会意涵哲理。此明咒不是表达某种哲学,而是开示超越哲学的东西,所以才说“揭谛揭谛”——“去了,放下了、除去了、敞开了”。
第一个“揭谛”是“除烦恼障”,第二个“揭谛”是除所知障——对实相的原始信仰。这就是说,第一个“揭谛”表示“色即是空”的观念,第二个“揭谛”是指“空即是色”。接下来的咒语是“波罗揭谛”——“去彼岸了,完全暴露了”。至此,色即是色——“波罗揭谛”——同时不仅色即是色,而且空即是空,亦即“波罗僧揭谛”——“全部去彼岸了”。此明咒中的“菩提”是指“全觉”,意谓“放下了、完全摘下了面具、浑身赤裸、彻底敞开”。“萨婆诃(svaha)”是真言结尾的惯用语,意思是说:“心愿如是。”故此明咒是说:“去了,去了,去彼岸了,完全暴露了,彻底觉悟了,心愿如是。”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07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08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一心三藏-yxsz    时间: 2016-6-22 19:14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24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24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25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25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25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26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26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天地万法一如来    时间: 2016-6-22 19:27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27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27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天地万法一如来    时间: 2016-6-22 19:27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28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28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29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29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6-22 19:30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gxp13753009555    时间: 2016-6-22 19:35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gxp13753009555    时间: 2016-6-22 19:35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无量古今当下念    时间: 2016-6-22 19:38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gxp13753009555    时间: 2016-6-22 19:39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6-22 19:40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6-6-22 19:4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6-22 19:40
”故此明咒是说:“去了,去了,去彼岸了,完全暴露了,彻底觉悟了,心愿如是。”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6-22 19:40
”故此明咒是说:“去了,去了,去彼岸了,完全暴露了,彻底觉悟了,心愿如是。”
作者: 无量古今当下念    时间: 2016-6-22 19:49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168517491    时间: 2016-6-22 20:39
阿弥陀佛,顶礼如来藏!无露不思议。
作者: wx_c6THtGvt    时间: 2016-6-22 21:58
大光明藏中谁非谁,都是自己啊!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6-23 08:49
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6-23 08:50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6-23 08:51
感恩一切!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6-23 08:52
心经最后一句咒语的真意
作者: 无量古今当下念    时间: 2016-6-23 11:43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天地万法一如来    时间: 2016-6-23 11:43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作者: 高大珍    时间: 2016-6-23 13:31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7-26 11:03
学佛人的“四依四不依”  佛于《大般涅槃经》中说,要依《四依法》,即“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  佛陀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大般涅槃经》是《法华》后部,是佛陀入灭前的临终遗言,后学当时常铭记佛陀的谆谆教诲,勿信外道邪师,勿听佛法骗子。  首先看一下,“依法不依人”。末法时代的修行人,可悲就可悲在“依人不依法”!只要哪个人的名气大,地位高,就蜂拥而上,殊不知“名师”非“明师”,名气大的多数不是真正明白佛法的老师。而一个明白的师父往往是没有名气没有地位的人,可他是真正的老师,真正的佛菩萨!  再看“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经典只有《法华经》,《楞严经》,《心经》,《佛说阿弥陀经》,《大般涅槃经》(法华后部),《无量义经》(法华前部)等经典。除此以外的经典都不了义,所谓了义,就是能让人当下开悟,当下成佛,当下往生,不能让人当下成佛的都不了义,凡是要修要行要证的,都不了义。  第三,“依义不依语”。说的天华乱坠,口若悬河,不能让人开悟,也是外魔邪说!相反,只要能把如来藏“一心三藏”讲清楚明白,就是最普通的语言,也是佛说。大道至简,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真理就是这么简单!  最后,“依智不依识”。“智”就是如来藏“一心三藏”,“识”就是除此以外的一切方便法,只有真实的智慧才能让人当下成就,方便法的“识”不能让人成就!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智慧语录 所讲未必真而所悟未必假,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 所讲未必假而所悟未必真,是故弟子不可疑于师。  所讲本是一而所悟各见异。 是故菩萨下位不知上位,自位不知他位。 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 于此而见报业之本,是故行人宜当于此慎用其心!
作者: 13643634688    时间: 2016-7-26 12:41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13643634688    时间: 2016-7-26 13:24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7-26 14:01
印广法师 对众弟子的嘱托:      ...... 漫漫长夜何处眠, 天地铺盖风雨间;  道似今日还明媚, 怎知光阴飞如箭;  慕思千古英明颂, 休再徘徊莫等闲; 梅花香自苦寒来, 长城铸造志为坚;  日月清明肝胆照, 字里行间表真言;  众生苦难说不尽, 破除无明一念间;  知吾心者莫回言, 如来家业齐来宣;  风雨兼程勿飘渺, 任重道远肩并肩 。  [玫瑰][太阳][玫瑰][太阳][玫瑰][太阳]
作者: 清法华论坛    时间: 2016-7-26 14:04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清法华论坛    时间: 2016-7-26 14:05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清法华论坛    时间: 2016-7-26 14:05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清法华论坛    时间: 2016-7-26 14:06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妙妙闻心    时间: 2016-7-26 16:43
皈依楞严经    皈依法华经     法华奥典    妙冠群经     闻即往生     位齐等觉
作者: 13643634688    时间: 2016-7-26 20:56
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